01.16 歷史解密:日本海軍在萊特灣慘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導語

世界上沒有偉大的人,只有普通人迎接的巨大挑戰——威廉·哈爾西(美國海軍將領)

公元1944年10月,美軍為加快將戰場縱深推向日本本土防線,決定將新的戰略據點建立在萊特島(萊特島位於菲律賓群島中部,前可支援呂宋島,後可支援棉蘭老島),並以萊特島作為軍事跳板,制約日本陸、海軍展開聯合作戰。由此,以萊特島登陸作戰(美軍)和反登陸(日軍)作戰為中心的萊特灣海戰也隨即爆發。

這裡要提及一下,美軍向萊特島展開登陸作戰時,日軍的“內防禦圈”已經在瓜島戰役中被美軍突破,日本本土已經暴露在美軍的海空打擊範圍內。不過,美軍選取菲律賓作為新的登陸據點,實際上是為切斷日軍南、北艦隊的作戰聯繫以及石油供應線路,徹底削弱日軍的作戰力量。

歷史解密:日本海軍在萊特灣慘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萊特灣海戰中的日軍輕型護航航母(千歲艦)


簡單來說,美軍採取的便是避重就輕的“越島戰略”,即繞開日軍在小笠原群島、摩羅太島等內防禦據點設置的重火力防線,直接逼近日本本土防線,使島嶼部隊直接失去防禦作戰的機會,日軍的“內防禦圈”便會成為一道不攻自破的“馬奇諾防線”。

在整個萊特灣海戰中,日本帝國海軍共損失24艘水面艦艇,並且最後一支航母部隊也全軍覆沒,而美軍戰損的水面艦艇10艘不到。由此,日本帝國海軍精銳喪失,整體攻防能力使其無法展開有效的海空作戰,並逐漸成為日本陸軍的附庸品。

那麼,退居“內防禦圈”的日本帝國海軍為何還會戰敗呢?從蒐集的相關資料來看,日本帝國海軍戰敗的主要原因是戰略觀念趨近保守以及戰術搭配失衡。當然,美軍迅猛的推進速度也是導致日本帝國海軍戰敗的一個誘因。(心理層面)

歷史解密:日本海軍在萊特灣慘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美軍龐大的“越島”戰鬥群


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談談日本帝國海軍為何在萊特灣戰場沒有抓住最後一個救命稻草。(注意:“救命稻草”實際是指日本參謀本部制定的捷號作戰方案。“捷號作戰”是指日軍憑藉陸基飛機和水面艦艇配合作戰,完成對菲律賓群島的軍事戍衛,從而拱衛日本本土外戍防線)

日本海軍在錫布延海戰場軍心動搖(萊特灣海戰的第一個主戰場)

首先,為方便大家瞭解萊特灣海戰的戰爭進程,我特意將日本海軍(下轄四支增援艦隊)的作戰意圖進行簡要介紹。

  • 慄田艦隊(以戰列艦和重巡洋艦為主的核心打擊群):文萊-民都洛島-聖貝納迪諾海峽-萊特灣
  • 西村艦隊(輔助打擊艦隊):文萊-蘇祿海-蘇里高海峽-萊特灣
  • 小澤艦隊(以航空母艦為主的誘敵艦隊):瀨戶內海-恩加諾角
  • 志摩艦隊(輔助打擊艦隊):呂宋島北部-民都洛島-蘇祿海-蘇里高海峽-萊特灣

從作戰意圖來看,日軍的三支艦隊都預備在萊特灣合兵,從而掩護駐島陸軍完成反登陸作戰。同時,以重巡洋艦和戰列艦為主的慄田艦隊打擊力量更強,可以有效抵禦美軍輕型航母以及輔助登陸部隊的攻擊。其中,北方的小澤航母艦隊雖然會面臨來自北方和北上美軍艦隊的襲擊,卻能有效牽制美軍特混艦隊,使美軍的奪島力量由此削弱。

歷史解密:日本海軍在萊特灣慘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萊特灣海戰中的日軍艦艇(歸屬慄田艦隊)


同時,當慄田艦隊航行至錫布延海時,為保障艦群遭受美軍艦載機以及其他機動部隊的攻擊,慄田健男命令全體艦船呈環形陣航行。

從個人理解來說,環形陣的好處在於能夠建立點(艦船火力點)、線(艦船位置線)、面(艦船攻防覆蓋範圍)的多層次攻防體系。從攻擊方(美軍)來看,環形艦群的內側艦艇是艦載機和艦炮的首要攻擊目標,以至於讓美軍誤認為內側艦艇是艦隊的指揮中樞,從而使周邊艦炮合力攻擊美軍的機動部隊,減輕慄田艦隊南下的阻力。

據戰史記載:在錫布延海中,日本帝國海軍下轄的愛宕、摩耶、高雄號重巡洋艦(同屬高雄級重巡洋艦,其中,“愛宕”艦為慄田艦隊的旗艦)均被美軍潛水艇擊毀。(注意:高雄號並未沉沒,而是徹底失去作戰能力)

簡單來說,還未開戰,日本帝國海軍就損失3艘火力強悍的重型巡洋艦,整個萊特灣戰場的重巡洋艦兵力也縮水1/3。以至於在錫布延海戰時,慄田艦隊的核心艦艇(武藏號戰列艦)在沒有得到充分的防禦圈層的保護下而被美軍的多波次攻擊梯隊擊毀,妙高號也因為失去轉向能力(艦艇在戰時失去轉向能力後,有必要撤離戰場,否則不利於艦隊進行重整彙編,以至於浪費艦隊的作戰時間)撤離戰場。慄田艦隊只能退回錫布延海西側,並在陸軍第一航空隊(神風特攻隊)的掩護下繼續南下。

歷史解密:日本海軍在萊特灣慘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愛宕號重巡洋艦


但是,慄田艦隊還未正式踏入萊特灣主戰場,已經有7艘輕重型水面艦艇戰損(注意:慄田艦隊的機動艦艇:5艘戰列艦+12艘輕重型巡洋艦+15艘驅逐艦),從戰術層面來看,失去太多的重型機動艦艇,不僅使艦隊整體的攻防覆蓋範圍、距離以及火力輸出值減小,而且使艦員承受戰爭的心理壓力也大為加劇,乃至瀰漫悲觀的戰爭情緒。

如此說來,錫布延海戰似乎已經給日本帝國海軍在萊特灣海戰中提前畫上了句號。

主力艦群沒有得到戰鬥機的有效機動保護

眾所周知,對於長距離航行的艦艇編隊來說,不僅需要擁有足夠的海上攻防優勢,還需要空中力量的掩護。換言之,戰鬥機便是戍衛編隊領空的重要飛行器,既可以攻擊來犯的敵方戰鬥機或者轟炸機編隊,又可以配合水面艦艇進行“海空一體”的攻防作戰。

為彌補慄田艦隊的空中力量,日軍參謀本部在制定“捷號作戰”時,便將日軍第一、第二航空隊作為慄田艦隊的空中攻防梯隊。(注意:日軍第一、第二航空隊實際都是陸基戰鬥機,換言之,他們的作戰週期非常短,無法長時間護航艦隊,以至於只能採取非常規的空戰方式,也就是一機換一艦的特攻作戰方式)

既然第一、第二航空隊都屬於“特攻型”戰鬥機(注意:這裡的特攻型戰鬥機是指缺乏海上平臺的支撐,只能進行單程次的攻艦任務。第一、第二航空隊也不受慄田健男直接節制,艦隊制空權不受艦隊最高指揮官節制實為一個戰術敗筆),那麼,實際上他們的首要目標並不是護航慄田艦隊,而是將艦隊作為誘餌,引誘美軍特混艦隊出現在打擊範圍內,從而對航母及戰列艦展開“空對艦”的特攻作戰。

歷史解密:日本海軍在萊特灣慘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九七式艦載攻擊機


當然,在沒有常規戰鬥機及轟炸機護航的情況下,艦艇編隊很難直入萊特灣戰場。或者說,就算慄田艦隊進入萊特灣戰場,也會由於沒有空中力量的保護而被美軍陸基部隊和海上艦隊合圍殲滅。

總體來說,慄田艦隊的第一、第二航空隊的空中護航時間短或者說根本不具備常規護航素養(過於尋找襲擊美軍艦艇的戰機,而沒有對慄田艦隊構建完善的空中保護網絡),明顯沒有體現“海空一體”的攻防效果。

慄田健男缺乏對戰略目標的客觀判斷

在薩馬島海戰時(萊特灣海戰的最後一個主戰場),慄田健男決定對美軍特混艦隊採取分段式的攻擊方案。即讓戰列艦、巡洋艦先行攻擊美軍航母甲板,再由驅逐艦對重傷的航母進行魚雷攻擊。

歷史解密:日本海軍在萊特灣慘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萊特灣附近海域的海空戰鬥


當然,這種攻擊方式的好處在於發揮了各級艦艇的代表火力,並且各級艦艇都實現配合作戰,提升了艦隊的協同作戰效率。同時,這也是在考慮到驅逐艦燃料不足的情況下而制定的攻擊方案(注意:慄田艦隊為節省驅逐艦所需要的高航速燃料,分段式攻擊實際上就是滯緩敵艦的航行速度,並由魚雷代替驅逐艦需航行的攻擊距離)

其實,按照日本海軍的艦船火炮技能,以輕型護衛航母和驅逐艦為主的斯普拉格艦隊完全可以被日本海軍殲滅。不過,由於斯普拉格艦隊出現的時間點具有偶然特徵,使日本海軍在未進行有效編隊後便失去集中攻擊效力,從而給斯普拉格艦隊創造突出包圍圈的機會。

不過,慄田艦隊迅速以30節的均航速包抄斯普拉格航母編隊(注意:由於美艦在薩馬島遭到重創,編隊均航速僅為10節),美軍北方戰鬥群必將面臨被圍殲的危險。同時,慄田艦隊如果轉向南下,美軍中央戰鬥群的航空母艦也會被殲滅,萊特灣內的美軍艦艇以及灘頭防禦陣地都會遭到日本海軍的毀滅打擊。美軍登陸菲律賓,制衡日本本土的“越島戰略”也會以失敗而告終。

歷史解密:日本海軍在萊特灣慘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美軍後續陸戰部隊通過萊特灣進駐萊特島


但是,慄田艦隊並沒有做出這個值得冒險的戰略決策。也許,在瞬息萬變的戰場,過於謹慎的指揮官往往會造成整個戰局陷入被動。

據戰史記載:10月25日,上午9點11分,慄田艦隊在距離萊特灣24英里處停止追擊,斯普拉格艦隊迅速入駐萊特灣。

換言之,慄田健男完全放棄用雄野、鳥海等艦被毀的高昂代價,來挽回日本帝國海軍最後翻盤的機會(即圍殲美軍北方、中央戰鬥群,佔據萊特灣、節制萊特島,從而有效鞏固菲律賓近海防線)。不過,美軍北方戰鬥群的航母也由此獲得整修的機會,提高了美軍奪取萊特島的海基力量。(注意:日本陸戰部隊在空中防禦薄弱以及海基增援效果底下的情況下很快便會失去作戰能力)

至於慄田健男為何放棄對斯普拉格艦隊的圍殲?主要還是和慄田健男保守的作戰風格以及臨戰策略有直接關係。

歷史解密:日本海軍在萊特灣慘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萊特灣海戰中的美軍航母編隊


從個人理解來說,慄田健男在沒有得到小澤艦隊誘敵成功的信息反饋下,便無法判定艦隊是否應該繼續南進入駐萊特灣,一旦南下遭到脫離誘敵範圍的美軍艦隊,日本海軍反而會損失更加慘重。也就是說,慄田健男認為美軍已經在萊特灣附近佈置重兵伏擊其主力艦隊,所以才會停止對斯普拉格艦隊的追擊,轉而北上迅速脫離戰鬥海域。

即使慄田艦隊在萊特灣(日軍部分控制區域)駐泊,也會由於沒有燃料供給而失去作戰耐心,只能重新北上尋找美軍艦隊或者脫離戰鬥海域的防衛鏈條。正是慄田健男對於戰略目標缺乏客觀判斷,使日本海軍失去合圍美軍兩支機動艦隊的機會,也背離了“捷號作戰”的戰略初衷。(即陸、海軍協同作戰,拱衛內防禦圈)

同時,慄田艦隊在未證實是否能夠殲滅美軍艦隊的情況下,以“無法實施夜戰”為由,迅速通過聖貝納迪諾海峽撤入布魯萊灣。簡單來講,慄田健男無視參謀本部的軍事決策使四場區域海戰的艦艇損失都付之東流,卻並未採取突破萊特灣(美軍)海空防線的措施,這也實為慄田艦隊在萊特灣海戰中慘敗的戰略誘因。

歷史解密:日本海軍在萊特灣慘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萊特灣海戰的局部示意圖


反思

在整個萊特灣海戰中,美國特混艦隊的水面艦艇遠高於日本帝國海軍(

注意:日、美海軍的艦艇數量為66:212,日本海軍完全處於下風,要想取勝只能靠偷襲),即使慄田艦隊最後完成對北方和中央機動艦群的圍殲,美軍主力艦群依然能以絕對優勢殲滅駐島日軍以及日軍的南、北艦隊。

同時,慄田健男過於謹慎的戰略觀念也造成日本海軍的奇襲方針失效,從而在作戰意圖被美軍揭穿的情況下無法進行有效的“合圍攻勢”。也就是說,日軍參謀本部給予厚望的“捷號作戰”實際上並未得到真正執行。

隨著萊特灣戰局的失敗,美軍儼然控制住日軍的石油和工業材料補給通道,導致其軍用機械無法正常生產、工作,從而直接癱瘓日軍的後勤保障以及武備製造系統,使太平洋戰爭的結束進程加快。

萊特灣海戰後,日本帝國海軍也徹底失去在太平洋戰場的所有攻勢籌碼,曾經的輝煌戛然而止!

文:歷史小記者,參考二戰史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