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從繼承人問題入手,來分析後燕慕容垂面臨的困境|生子當如孫仲謀

在五胡十六國時期,慕容氏鮮卑作為一個耀眼的新星,崛起於遼東地區。與其它的鮮卑部落相比,也毫不遜色,慕容氏鮮卑與拓跋氏鮮卑可謂是那個時代的“絕代雙雄”。說起慕容氏鮮卑,其所建立的燕國,在北方地區盛極一時。儘管慕容氏家族人才輩出,可是燕國最終還是消逝了。其中慕容垂更是經歷了燕國的興衰,從輔佐前燕到建立後燕。在慕容垂的人生之路上,缺少合格的繼承人,是他的一大困境。

與慕容氏鮮卑差不多同時崛起的,還有另一支強悍的鮮卑部落,那就是拓跋氏鮮卑。這兩支鮮卑部落雖然有一定的親緣關係,但他們更多的是相互競爭。某種意義上說,慕容氏鮮卑的敗亡,也是拓跋氏鮮卑所為。慕容垂辛辛苦苦建立的後燕,交到慕容寶的手裡時,遭到了北魏的猛烈攻擊,從而導致後燕快速衰亡,而北魏正是拓跋氏鮮卑所建立的。除了北魏的侵略之外,後燕的滅亡,還源自於慕容垂缺乏優秀的繼承人。

從繼承人問題入手,來分析後燕慕容垂面臨的困境|生子當如孫仲謀

無論是前燕,還是後燕,只要有慕容垂在,基本上可以安然無恙。昔日前秦天王符堅攻打前燕的時機,都要選在慕容垂離開前燕之後。相應地,後燕在慕容垂手裡時,也是北方的一大強國,力壓北魏。可惜人有生老病死,慕容垂不可能永遠庇佑燕國。這時慕容垂就面臨一個危險的困境,那就是沒有合格的繼承人。在大爭之世,一個國家若沒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將面臨滅亡的危險。

生子當如孫仲謀,這是任何一位英明君主的心願,也是慕容垂的臨終願望。昔日小霸王孫策草創江東基業的時候,地盤還沒來得及穩固就去世了,此時若沒有兄弟孫權的繼往開來,江東孫氏的基業就會毀於一旦。這種淺顯易懂的道理,慕容垂當然明白,但他沒有過多的選擇。在後燕繼承人問題上,他只能從矮子裡面拔將軍,把皇位交給不稱職的慕容寶。

從繼承人問題入手,來分析後燕慕容垂面臨的困境|生子當如孫仲謀

其實慕容垂的兒子裡面,也有才幹傑出的人物,那就是慕容令。只是慕容垂建立後燕的時候,慕容令已死去多年。慕容令的死,源自於多種原因,但慕容垂的另一個兒子慕容麟負有不可推脫的責任。正是因為慕容麟的多次告密,才導致慕容垂不得不投靠前秦,以及慕容令被前燕誅殺。慕容令的死亡,還有慕容麟的背叛,讓慕容垂心力交瘁。當慕容垂建立後燕時,卻發現只剩下才識淺薄的慕容寶可以任用。

由於慕容垂在前燕時就聲名顯赫,除了慕容令、慕容麟和慕容寶三人之外,當然還有別的子嗣。只是其它的子嗣太過於平庸,毫無特色,其中後燕末代皇帝慕容熙,作為慕容垂的兒子,表現甚至連慕容寶都不如,因為昏庸殘暴而被殺害。針對慕容垂面臨的困境,詳細分析一下慕容令、慕容麟和慕容寶三人。

從繼承人問題入手,來分析後燕慕容垂面臨的困境|生子當如孫仲謀

一:慕容令有勇有謀,堪當大用,可惜被王猛使用金刀計除掉了。

在慕容垂的眾多兒子裡面,慕容令可謂鶴立雞群。他不僅是嫡長子,而且頗有才華,就連慕容垂有時都和他商量大事。雖然慕容垂為前燕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前燕皇帝慕容儁依然對他不滿。後面慕容垂的老婆段氏與皇后可足渾氏關係也緊張,這就讓慕容垂與慕容儁之間更加充滿敵意。等到慕容儁去世,慕容暐登基為帝后,這時在慕容評與太后可足渾氏的雙重壓力下,慕容垂在前燕待不下去了。慕容令適時地勸告他前往龍城,以此作為基地,可進可退,慕容垂採納了。

從繼承人問題入手,來分析後燕慕容垂面臨的困境|生子當如孫仲謀

慕容令對其父慕容垂出的主意,可謂絕妙,既能夠脫離被害的危險,又能夠積蓄力量,一旦天下有變,還能實現更大的霸業。這與當年劉備脫離曹操,前往徐州,有異曲同工之妙。本來一切都很穩妥,可是慕容垂的另一個兒子慕容麟因為感覺不被寵愛,選擇了嚮慕容評告密。此舉直接讓慕容垂與慕容令父子處於極度危險之中,無奈之下,父子倆只能選擇投靠前秦。

離開了前燕,慕容垂父子雖然暫時獲得了安全,但是更大的危險即將出現。眼看符堅對慕容垂父子毫無戒心,丞相王猛非常擔憂,生怕他們作出不利於前秦的事情。為了徹底解決前秦的潛在威脅,王猛使出了金刀計。此計讓慕容令又背叛了前秦,投奔昔日的前燕,而慕容垂卻矇在鼓裡。迴歸前燕的慕容令,毫無意外地受到了猜疑。就在慕容令準備在沙城起兵的時候,再次被慕容麟告密了,最後遭到了誅殺。

從繼承人問題入手,來分析後燕慕容垂面臨的困境|生子當如孫仲謀

慕容令的死,讓慕容垂陷入了困境,因為他再也沒有如此優秀的兒子。即便他以後有機會稱王稱霸,如果沒有合格的繼承人,也會讓前途充滿不確定性。在不久的將來,面對慕容寶的無能表現,慕容垂或許會發出“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慨。

二:慕容麟頗有才華,但是因為心術不正,差點置慕容垂於死地。

與慕容令一樣,慕容麟也是慕容垂的眾多兒子中,非常特殊的存在。他也很有才華,雖然沒有慕容令那麼優秀,但若是與其它兄弟相比,也算是出類拔萃了。可惜的是,由於他自身心術不正,本可以施展才華,為父親慕容垂所用,但最終卻成了慕容垂成功路上的絆腳石。

從繼承人問題入手,來分析後燕慕容垂面臨的困境|生子當如孫仲謀

當初慕容垂與慕容令為了避免災禍,離開鄴城,前往龍城謀求發展的時候。本來一切進展順利,就是因為慕容麟嚮慕容評告密,才導致前燕派出大軍前去追殺他們父子倆。幸虧慕容垂與慕容令父子,反應機敏,才躲過了這一劫。後來慕容令因為受到了王猛金刀計的欺騙,重新迴歸前燕。本來前燕就對慕容令充滿猜忌,慕容麟非但不替他說好話,反而處處監視慕容令。等到慕容令在沙城準備起兵的時候,慕容麟立馬告密,導致他被迅速誅殺了。有慕容麟這種兒子的存在,慕容垂怎麼能不陷入困境。

後來前秦天王符堅在淝水之戰中,吃了大敗仗,從而導致帝國搖搖欲墜。於是慕容垂想趁機復興燕國,但因為慕容令的死去,讓他喪失了一大得力的助手。這時慕容麟來到了他的身邊,由於他提出了許多優秀的見解,讓慕容垂不忍心殺掉他。隨後慕容麟又率兵攻克中山,繼而橫掃了草原勢力,讓慕容垂也不禁讚賞。要是慕容麟心胸坦蕩,想必又是另一個“慕容令”,那該多好啊,或許慕容垂會有這樣的感嘆。

從繼承人問題入手,來分析後燕慕容垂面臨的困境|生子當如孫仲謀

在北魏與後燕的參合陂之戰中,慕容麟也參與了,但這次的表現很不稱職,沒有盡心幫助慕容寶,致使後燕軍隊慘敗。還有慕容垂死後,他挑唆慕容寶,讓其把皇位不要傳給優秀的慕容會。再後來慕容麟又去投奔慕容德,當然也受到了慕容德的禮遇。可是沒過多久,慕容麟就發動了反叛,這次他被慕容德誅殺了。慕容麟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雖有大才,但不可大用。

因為慕容麟的心術不正,先是讓慕容垂差點丟了性命,其後又促使後燕走向了衰亡。面對慕容麟,慕容垂可謂是憂喜交加。由於慕容麟不適合當皇帝,慕容垂只好把皇位交給平庸無能的慕容寶。沒有合適繼承人的困境,也時刻折磨著慕容垂。

從繼承人問題入手,來分析後燕慕容垂面臨的困境|生子當如孫仲謀

三:慕容寶才識淺薄,一番胡亂操作後,讓後燕瀕臨滅亡的命運。

若是與慕容令、慕容麟相比,慕容寶只是一個才識粗淺之人,胸中毫無韜略。可是面對這些平庸的後代,慕容垂實在沒有更好的選擇了。況且經過了幾十年的征戰後,慕容垂此時年事已高,只有開始把國家交給慕容寶。就在慕容垂執政後期,後燕出現了危機,因為北魏已經與後燕交惡。後燕與北魏作為北方的兩大強國,面臨著一決雌雄的局勢。為了在自己有生之年消滅掉勁敵北魏,也為了儘快磨練慕容寶,慕容垂決定派遣大軍攻打北魏,並以慕容寶為統帥。

從繼承人問題入手,來分析後燕慕容垂面臨的困境|生子當如孫仲謀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慕容垂讓慕容麟也參與了討伐北魏的戰爭。就這樣,後燕的大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剛開始時很順利,慕容寶帶領大軍很快就來到了黃河北岸。北魏的拓跋珪見狀,也調集軍隊,與後燕大軍隔著黃河形成了對峙。由於慕容寶無能,後燕的軍隊開始人心浮動,並且出現了叛亂。因為叛亂牽扯到了慕容麟,從而讓慕容麟與慕容寶互相猜忌。於是戰場形勢對後燕越來越不利,慕容寶便決定撤軍。慕容寶的無能,加上慕容麟沒有積極作為,導致撤軍過程比較混亂。

北魏的拓跋珪趁機抓住機會,開始追擊慕容寶的大軍。在參合陂地區,後燕與北魏爆發了激烈戰鬥,北魏大獲全勝,後燕卻損失慘重。此戰的失敗,慕容寶要負主要責任,因為缺少更好的繼承人,慕容垂也就沒怎麼懲罰太子慕容寶。為了解決自己死後,慕容寶所面臨的軍事威脅,慕容垂決定帶病出徵,親自討伐北魏。因為缺少合適的繼承人,讓慕容垂沒得選擇。

從繼承人問題入手,來分析後燕慕容垂面臨的困境|生子當如孫仲謀

後燕大軍在慕容垂的指揮下,取得了一些勝利。可惜他年老多病,戰爭還沒有結束,就去世了,討伐北魏的戰爭也就無果而終。慕容垂帶著遺憾走了,生前所面臨的繼承人困境,到死也沒有得到解決。慕容寶以太子身份,登上了後燕的皇位。在北魏的重壓之下,慕容寶毫無對策,一系列戰鬥之後,後燕迎來了滅亡的結局。

自從前燕滅亡以後,慕容垂是中興燕國的不二人選。當然他也做到了,憑藉自身的文治武功,成功地建立了後燕,並讓後燕成為北方的第一強國。由於沒有優秀的繼承人,後燕的強盛也只能是曇花一現。其實他有過優秀的繼承人,比如:慕容令和慕容麟,但慕容令被王猛使用金刀計除掉了,而慕容麟因為心術不正,不能擔當大任。這一切都是慕容垂很難避免的,也是他難以擺脫繼承人困境的原因。


從繼承人問題入手,來分析後燕慕容垂面臨的困境|生子當如孫仲謀


生子當如孫仲謀,偉大的事業也需要後繼有人,守江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在大爭之世,面臨著眾多危險,更是艱難。相應地這也給出了一些啟示,培養優秀的接班人非常重要,如此才能代代相傳,把成功延續下去。

本文作者子正尋道,感謝大家閱讀,希望我的文章能給您帶來一些幫助。如果有興趣,可以加關注,讓我們一起欣賞這些波瀾壯闊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