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大明风华:朱棣为什么要朱瞻基攻打三峡口,而不是朱高煦朱高燧?

明军信誓旦旦、气势凶猛的来到草原之后,原以为速战速决,胜券在握,即将满足明成祖五百年来拿下斡难河第一圣心,偏偏出了意外:

大明风华:朱棣为什么要朱瞻基攻打三峡口,而不是朱高煦朱高燧?

朱棣(王学圻)

一、天公不作美(没有天气预报),明军先进的武器火铳英雄无用武之地。而朱氏父子对我国这第一代金属管形射击火器依赖性超级强,就像一个长久拄拐的人突然病好了,无拐无行的概念。

二、对手强了。

史上明成祖朱棣五次北征,以胜居多,但总有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感觉,打压了鞑靼瓦剌起,打了瓦剌鞑靼又起,真是来来往往阴魂不散。

不说史说剧。

本来分散而又竞争的各部落,突然步调统一,并且簇拥了统一指挥马哈木,一个潜伏在明军二十年的特务头子,他知己知彼。

大明风华:朱棣为什么要朱瞻基攻打三峡口,而不是朱高煦朱高燧?

马哈木 (曹明华)

这不,明军被逼上了三峡口

三峡口是个分水岭,无论对于明军还是部落军,这一战就是未来。

到了这份上,朱棣不可能退,无论谁嚼什么口舌(大成者往往因为常人不具备的坚毅而大获全胜,也往往可能会栽到到这份升级版的品格上,因为自信会成长为自负)。

而且他的初心未变:速战速决,风险大的,往往收益越高,当然,也可能摔得最惨。

那么,问题来了:

朱棣有朱高煦朱高燧两位更有战场经验的儿子在现场,为什么派“毛头小子”朱瞻基顶硬上?

大明风华:朱棣为什么要朱瞻基攻打三峡口,而不是朱高煦朱高燧?

朱高煦(俞灏明)


大明风华:朱棣为什么要朱瞻基攻打三峡口,而不是朱高煦朱高燧?

朱高燧(栾元晖)

仅仅是朱棣要锻炼朱瞻基?

瓦剌首领马哈木也是爷孙CP,但他留了一手,做了两手准备,一面派瓦剌部队当先锋,一面让孙子带一万精锐蓄种。可谓是进可进,退可退。

朱棣就狠了,没有退路。

出征前,朱棣把指挥旗交给朱瞻基,二叔三叔脸沉,不高兴;

这次三峡口大战,朱棣把战旗交给了朱瞻基,二叔三叔喜形于色。

这显然是一场恶战。

举哥觉得朱棣让朱瞻基上,有三个主要原因:

一、老二老三战场老油子,私心重,他们会以保全己力为要,很难破釜沉舟。

前面的战役,风一大沙一来,最先跑回来要回防的是老二朱高煦,知子莫如父。这场恶战,全力以赴都难以保证胜利,更何况三心二意。

二、知孙莫如爷,朱瞻基拼命三郎重信诺的样子,朱棣喜欢。

朱瞻基事前会分析,不轻易奉承与承诺,但一旦承诺,他会不顾一切,正如前面答应照顾孙若微,他的行动确实如一,这点,朱棣相信,不像老二老三,嘴里一套行为一套。这点,他更信得过孙子朱瞻基。

大明风华:朱棣为什么要朱瞻基攻打三峡口,而不是朱高煦朱高燧?

朱瞻基(朱亚文)

三、打仗打粮草

管粮草的是谁?太子朱高炽,朱瞻基老爸,儿子主力,老爸出力,儿子在手,老爸要慎之又慎,后勤供应,刻不容缓,人的智力往往是无穷限,就看有没有尽力激发,为了儿子,朱高炽的智力会上线再上线直逼第一线。

大明风华:朱棣为什么要朱瞻基攻打三峡口,而不是朱高煦朱高燧?

朱高炽(梁冠华)

朱瞻基被逼上风口,如何破局?

我们都知道,他战死是不可能的,否则就没有明宣宗了,但他如何打开局面?

否则说如何在这部剧里打开这个迫死战局?

且看举哥下篇分析《大明风华:大战三峡口,朱瞻基如何破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