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由神戶的教堂說點日本的基督教史

前面說過,神戶曾是帝國主義的“租界”,那教堂一定是不能沒有的。我隨便走走就見到三個。先說這個,天主教神戶中央教會。

由神戶的教堂說點日本的基督教史

其實教堂原來是這樣的,典型的法國哥特式教堂。建於1923年(大正12年),是神戶最大的教堂。不過1995年1月17日的阪神大地震,將那座老教堂震毀(後被拆除,看來還真沒有捷克建築師設計的那個神戶清真寺結實)。教堂拆除後的彩色玻璃被移去了宮崎市的天主教堂內(1891年建),以後去宮崎的話,可以去看看。(圖片來自網絡)

由神戶的教堂說點日本的基督教史

教堂被地震摧毀後,沒有按原樣重建,而是重建為今天所見到的現代樣式,與教堂同在一個院子內還有一所幼兒園,教堂鐘樓上的鐘,我猜可能是原來教堂留下的,如果不是這個鐘樓,你很難想象這裡藏著一座教堂。

由神戶的教堂說點日本的基督教史

再早之前的教堂位於現在神戶大丸附近(離南京町很近),建於1870年(明治三年),是大阪教區最早的天主教堂,1923年改到了這裡,當時是神戶最大的教堂。1945年,教堂毀於空襲,戰後又重建。1995年阪神大地震後,沒有照原樣重建,而是被拆除了。1999年,神戶市的三個天主教會合並在一起,即現在的天主教神戶中央教會(カトリック神戸中央教會)。カトリック就是Catholic(天主教)的音譯。其實新教在神戶也有個神戶中央教會,不加カトリック就容易混淆。

由神戶的教堂說點日本的基督教史

既然說到了天主教和新教,那就簡單說說基督教在日本的發展史。

日本的基督教歷史比中國要晚很多,主要始於耶穌會創始人之一的聖方濟各.沙勿略(St. Francois Xavier,1506-1552)。而沙勿略也是基督教進入中國影響巨大的一個人。他和羅耀拉同為耶穌會的創始人,耶穌會的成立是為了應對16世紀歐洲興起的宗教改革運動(新教)。而沙勿略做為教皇特使,主要負責在東方傳教,他的足跡遍佈馬六甲、印度、日本和中國,並最終死在中國。

由神戶的教堂說點日本的基督教史

馬六甲的沙勿略像

日本基督教的歷史被認為始於1549年的聖母升天節(8月15日),沙勿略登陸鹿兒島,進入日本傳教。沙勿略當初主要在日本南部到中部傳播天主教,他也曾到過京都,想拜見日本天皇,不過一直沒有見到,其實見到天皇也沒用,天皇並沒有實權。

繼耶穌會之後,天主教其他幾個修會也陸續來到日本傳教。最初傳教的成功,可能也得益於歐洲人帶來的火器(火繩槍)。

當沙勿略看到日本的文化受中國影響巨大時,又萌生了去中國傳教的想法。不過由於明朝的禁海政策,他最終死在廣東江門外海上川島,沒有實現傳教中國的願望。不過他的後繼者利瑪竇最終還是將天主教傳入了中國。

還是說日本,天主教進入日本後,自然會與強大的佛教信徒產生衝突,而織田信長也因與一向宗(淨土真宗)的矛盾,對佛教僧人大開殺戒(火燒比叡山)。不知是不是因此有關,織田信長成為了天主教的重要支持者,天主教在日本也迅速發展。

當時日本對天主教徒有一個稱呼,叫“吉利支丹”,(源於葡萄牙語的基督徒“cristão”,後來變有貶義),許多著名的戰國大名都是吉利支丹,比如豐臣秀吉的心腹黑田孝高(黑田官兵衛),小西行長(教名:奧古斯丁),織田信長的孫子織田信秀(信忠之子,教名彼得)等等。

1582年本能寺之變後,豐臣秀吉逐步取代了織田信長的地位,起初豐臣秀吉延續了織田信長對天主教的政策。但到了1587年,成為“天下人”的秀吉,面對日益壯大的天主教勢力,政策開始發生了轉變,宣佈禁教(也許怕再來個一向一揆)。跟秀吉關係好的黑田孝高也放棄了天主教,不過小西行長則我行我素,即使去朝鮮跟明朝打仗也帶著十字架,秀吉也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1596年西班牙聖菲利普號船因為風浪受損,進入日本港口維修,因為語言誤會更造成了秀吉對天主教的仇恨。1597年,26名神職人員和教徒在京都被石田三成抓捕,然後押送到長崎處決,史稱“日本二十六聖人”。

到了德川家康時期,起初對基督徒稍有鬆動,但不久又變回秀吉時代的嚴厲,又有大批基督徒被殺。從此,部分天主教徒的活動轉到了地下,這一下就是兩百多年。而德川幕府的鎖國令,也讓歐洲傳教士再進入日本變得異常困難。

1850年代的黑船事件,美國強迫日本打開了國門,大批傳教士又來到了日本,地下基督徒也終於可以公開活動了。

16世紀天主教剛進日本時,歐洲正處在宗教改革時期,天主教還在奮力剿滅新教。而到了19世紀基督教再次進入日本時,基督教各派已經平起平坐地來到日本了。各派也紛紛在各地建造起自己的教堂來。

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政府,對基督教的政策也是起伏波動。尤其是日本捲入的幾次對外戰爭,也都對基督教在日本有些影響。二戰期間,因為效忠天皇與信上帝的衝突,一些基督教會被關閉。

二戰後,日本實行了宗教自由政策,但以中國佛教和本土神道教為主的日本社會,基督教信徒大約佔人口的百分之一,而日本的鄰國韓國基督徒則大約佔人口的三分之一。

基督教的主要分支,天主教,東正教以及新教各派在日本都有教會和教堂。

在日本能見到數不清的寺廟和神社,但教堂卻是不多見。現在看到的神戶這個教堂,就是天主教教堂,因為是震後重建的,現代感十足,造型在歐洲也不多見。

由神戶的教堂說點日本的基督教史

教堂內部。

由神戶的教堂說點日本的基督教史


由神戶的教堂說點日本的基督教史

很多人經常分不清天主教堂和新教教堂,其實有個比較簡單的辦法,就是看有沒有聖像。當然,歐洲也有少數由天主教堂改為新教教堂的,裡面也會有聖像。

由神戶的教堂說點日本的基督教史

前面說過,原來教堂拆除後,大批彩繪玻璃被運走,裝在了宮崎市的一座19世紀的天主教堂內了。現在看到的玻璃不知是原來留下的,還是後做的。

由神戶的教堂說點日本的基督教史


由神戶的教堂說點日本的基督教史

教堂門上有一架小管風琴。

由神戶的教堂說點日本的基督教史

很別緻的屋頂

由神戶的教堂說點日本的基督教史

教堂旁邊的一個小堂(Chapel),牆上的苦路十四站,也是天主教與新教教堂的區別之一。

由神戶的教堂說點日本的基督教史

教堂旁邊的辦公區或者是接待區。

由神戶的教堂說點日本的基督教史


由神戶的教堂說點日本的基督教史

教堂的外立面,及彩色玻璃。

由神戶的教堂說點日本的基督教史

1941年,在日本的一共33個新教支派團體,共同組成了日本基督教團(合一教會),連聖公會教也包含在內。這是神戶的一座新教(プロテスタント,Protestant)教堂,神戶施洗教堂(Kobe Bapist Church),或許應該譯作神戶浸會教堂。

由神戶的教堂說點日本的基督教史

教堂裡面空無一人,新教教堂相對天主教堂,通常顯得簡單樸素。

由神戶的教堂說點日本的基督教史

聖經,日語稱聖書。我在神戶還見到一個好像是加爾文教堂的,但因為拿著行李沒有拍到。

由神戶的教堂說點日本的基督教史

之前寫過的教堂可能有上百篇,但在日本見過的教堂不多,拍到的也是無意中遇到的,都不是刻意去找的。這是京都本能寺對面的一個教堂,我也是後來才知道原來是京都的教區教堂(天主教河源町教堂)。日本天主教分三大主教區(日本稱教省),長崎、大阪和東京。京都、名古屋和神戶都屬於大阪教區。

由神戶的教堂說點日本的基督教史

這是京都的一座聖公會教堂。

由神戶的教堂說點日本的基督教史

奈良的一個聖公會教堂,全日式風格。

由神戶的教堂說點日本的基督教史

這是大阪城附近的一個新教(路德支)教堂,連與教堂在一起的酒店都叫路德酒店。

由神戶的教堂說點日本的基督教史

名古屋街頭的小教堂,肯定屬於新教。

由神戶的教堂說點日本的基督教史

還有一個最像教堂的,卻不是真正的教堂,而是酒店為婚禮儀式建造的。

由神戶的教堂說點日本的基督教史

當然,像安藤忠雄設計的那些教堂( ),也許建築意義遠大於宗教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