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由神户的教堂说点日本的基督教史

前面说过,神户曾是帝国主义的“租界”,那教堂一定是不能没有的。我随便走走就见到三个。先说这个,天主教神户中央教会。

由神户的教堂说点日本的基督教史

其实教堂原来是这样的,典型的法国哥特式教堂。建于1923年(大正12年),是神户最大的教堂。不过1995年1月17日的阪神大地震,将那座老教堂震毁(后被拆除,看来还真没有捷克建筑师设计的那个神户清真寺结实)。教堂拆除后的彩色玻璃被移去了宫崎市的天主教堂内(1891年建),以后去宫崎的话,可以去看看。(图片来自网络)

由神户的教堂说点日本的基督教史

教堂被地震摧毁后,没有按原样重建,而是重建为今天所见到的现代样式,与教堂同在一个院子内还有一所幼儿园,教堂钟楼上的钟,我猜可能是原来教堂留下的,如果不是这个钟楼,你很难想象这里藏着一座教堂。

由神户的教堂说点日本的基督教史

再早之前的教堂位于现在神户大丸附近(离南京町很近),建于1870年(明治三年),是大阪教区最早的天主教堂,1923年改到了这里,当时是神户最大的教堂。1945年,教堂毁于空袭,战后又重建。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没有照原样重建,而是被拆除了。1999年,神户市的三个天主教会合并在一起,即现在的天主教神户中央教会(カトリック神戸中央教会)。カトリック就是Catholic(天主教)的音译。其实新教在神户也有个神户中央教会,不加カトリック就容易混淆。

由神户的教堂说点日本的基督教史

既然说到了天主教和新教,那就简单说说基督教在日本的发展史。

日本的基督教历史比中国要晚很多,主要始于耶稣会创始人之一的圣方济各.沙勿略(St. Francois Xavier,1506-1552)。而沙勿略也是基督教进入中国影响巨大的一个人。他和罗耀拉同为耶稣会的创始人,耶稣会的成立是为了应对16世纪欧洲兴起的宗教改革运动(新教)。而沙勿略做为教皇特使,主要负责在东方传教,他的足迹遍布马六甲、印度、日本和中国,并最终死在中国。

由神户的教堂说点日本的基督教史

马六甲的沙勿略像

日本基督教的历史被认为始于1549年的圣母升天节(8月15日),沙勿略登陆鹿儿岛,进入日本传教。沙勿略当初主要在日本南部到中部传播天主教,他也曾到过京都,想拜见日本天皇,不过一直没有见到,其实见到天皇也没用,天皇并没有实权。

继耶稣会之后,天主教其他几个修会也陆续来到日本传教。最初传教的成功,可能也得益于欧洲人带来的火器(火绳枪)。

当沙勿略看到日本的文化受中国影响巨大时,又萌生了去中国传教的想法。不过由于明朝的禁海政策,他最终死在广东江门外海上川岛,没有实现传教中国的愿望。不过他的后继者利玛窦最终还是将天主教传入了中国。

还是说日本,天主教进入日本后,自然会与强大的佛教信徒产生冲突,而织田信长也因与一向宗(净土真宗)的矛盾,对佛教僧人大开杀戒(火烧比叡山)。不知是不是因此有关,织田信长成为了天主教的重要支持者,天主教在日本也迅速发展。

当时日本对天主教徒有一个称呼,叫“吉利支丹”,(源于葡萄牙语的基督徒“cristão”,后来变有贬义),许多著名的战国大名都是吉利支丹,比如丰臣秀吉的心腹黑田孝高(黑田官兵卫),小西行长(教名:奥古斯丁),织田信长的孙子织田信秀(信忠之子,教名彼得)等等。

1582年本能寺之变后,丰臣秀吉逐步取代了织田信长的地位,起初丰臣秀吉延续了织田信长对天主教的政策。但到了1587年,成为“天下人”的秀吉,面对日益壮大的天主教势力,政策开始发生了转变,宣布禁教(也许怕再来个一向一揆)。跟秀吉关系好的黑田孝高也放弃了天主教,不过小西行长则我行我素,即使去朝鲜跟明朝打仗也带着十字架,秀吉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1596年西班牙圣菲利普号船因为风浪受损,进入日本港口维修,因为语言误会更造成了秀吉对天主教的仇恨。1597年,26名神职人员和教徒在京都被石田三成抓捕,然后押送到长崎处决,史称“日本二十六圣人”。

到了德川家康时期,起初对基督徒稍有松动,但不久又变回秀吉时代的严厉,又有大批基督徒被杀。从此,部分天主教徒的活动转到了地下,这一下就是两百多年。而德川幕府的锁国令,也让欧洲传教士再进入日本变得异常困难。

1850年代的黑船事件,美国强迫日本打开了国门,大批传教士又来到了日本,地下基督徒也终于可以公开活动了。

16世纪天主教刚进日本时,欧洲正处在宗教改革时期,天主教还在奋力剿灭新教。而到了19世纪基督教再次进入日本时,基督教各派已经平起平坐地来到日本了。各派也纷纷在各地建造起自己的教堂来。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政府,对基督教的政策也是起伏波动。尤其是日本卷入的几次对外战争,也都对基督教在日本有些影响。二战期间,因为效忠天皇与信上帝的冲突,一些基督教会被关闭。

二战后,日本实行了宗教自由政策,但以中国佛教和本土神道教为主的日本社会,基督教信徒大约占人口的百分之一,而日本的邻国韩国基督徒则大约占人口的三分之一。

基督教的主要分支,天主教,东正教以及新教各派在日本都有教会和教堂。

在日本能见到数不清的寺庙和神社,但教堂却是不多见。现在看到的神户这个教堂,就是天主教教堂,因为是震后重建的,现代感十足,造型在欧洲也不多见。

由神户的教堂说点日本的基督教史

教堂内部。

由神户的教堂说点日本的基督教史


由神户的教堂说点日本的基督教史

很多人经常分不清天主教堂和新教教堂,其实有个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看有没有圣像。当然,欧洲也有少数由天主教堂改为新教教堂的,里面也会有圣像。

由神户的教堂说点日本的基督教史

前面说过,原来教堂拆除后,大批彩绘玻璃被运走,装在了宫崎市的一座19世纪的天主教堂内了。现在看到的玻璃不知是原来留下的,还是后做的。

由神户的教堂说点日本的基督教史


由神户的教堂说点日本的基督教史

教堂门上有一架小管风琴。

由神户的教堂说点日本的基督教史

很别致的屋顶

由神户的教堂说点日本的基督教史

教堂旁边的一个小堂(Chapel),墙上的苦路十四站,也是天主教与新教教堂的区别之一。

由神户的教堂说点日本的基督教史

教堂旁边的办公区或者是接待区。

由神户的教堂说点日本的基督教史


由神户的教堂说点日本的基督教史

教堂的外立面,及彩色玻璃。

由神户的教堂说点日本的基督教史

1941年,在日本的一共33个新教支派团体,共同组成了日本基督教团(合一教会),连圣公会教也包含在内。这是神户的一座新教(プロテスタント,Protestant)教堂,神户施洗教堂(Kobe Bapist Church),或许应该译作神户浸会教堂。

由神户的教堂说点日本的基督教史

教堂里面空无一人,新教教堂相对天主教堂,通常显得简单朴素。

由神户的教堂说点日本的基督教史

圣经,日语称圣书。我在神户还见到一个好像是加尔文教堂的,但因为拿着行李没有拍到。

由神户的教堂说点日本的基督教史

之前写过的教堂可能有上百篇,但在日本见过的教堂不多,拍到的也是无意中遇到的,都不是刻意去找的。这是京都本能寺对面的一个教堂,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京都的教区教堂(天主教河源町教堂)。日本天主教分三大主教区(日本称教省),长崎、大阪和东京。京都、名古屋和神户都属于大阪教区。

由神户的教堂说点日本的基督教史

这是京都的一座圣公会教堂。

由神户的教堂说点日本的基督教史

奈良的一个圣公会教堂,全日式风格。

由神户的教堂说点日本的基督教史

这是大阪城附近的一个新教(路德支)教堂,连与教堂在一起的酒店都叫路德酒店。

由神户的教堂说点日本的基督教史

名古屋街头的小教堂,肯定属于新教。

由神户的教堂说点日本的基督教史

还有一个最像教堂的,却不是真正的教堂,而是酒店为婚礼仪式建造的。

由神户的教堂说点日本的基督教史

当然,像安藤忠雄设计的那些教堂( ),也许建筑意义远大于宗教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