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中國24節氣記錄的物候現象具體是哪個地區的?如驚蟄桃始華?

走近自然


中國的24節氣記錄的物候現象為黃河流域為準,再具體點就是中原地區的河南省。

我國的中原地區自古以來就是農耕文明的發源地。成型於戰國後期的“12月紀”中已經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重要的節氣名稱。24節氣的成型對我國的農耕文明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特別是我國的華中五省,在古代春種秋收等農業活動中,都是依靠24節氣來指導進行的的。即使在今天廣大農村地區依然靠24節氣進行播種和收穫。



流傳於中原地區的農耕諺語都和24節氣有關。諸如:(1)清明前後,種瓜點豆。(2)小滿見三新(大麥、豌豆、蠶繭)。(3)頭伏蘿蔔二伏芥,入了三伏種白菜。(4)三伏裡邊加一秋。(5)芒種南風楊,三伏雨滿塘。(6) 夏至秧,大把夯。(7)立冬到小雪,種麥嫌晚些等等。由此可以看出24節氣時至今天仍然對農業生產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驚蟄桃始華的意思是從驚蟄這天起桃樹進入花季,它和驚蟄聞蛙鳴是一個道理,古人以觀察動物的活動軌跡和植物的生長狀況來判斷節令的開始和結束。進而依次展開農業活動。


斤斗山下


二十四節氣就是指黃河中下游地區。這一帶自古土地肥沃,雨量適中,四季分明。

河南省就是最標緻的代表,老百姓對四季準時掌握。春種,清明前後出苗。芒種收麥,有芒種忙三兩場。秋收,收穫季,有五黃六月不算忙,要忙還是桑葉黃。冬藏這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農諺。





康旺喜


這個問題要祥細說,是相當費時的。今簡要略論。

物侯,氣象,星相,八節(後演變為二十四節氣),曆法,這些東西,其實在三皇五帝時,先民們已有所研究,掌握和運用了,只是比較單一,不夠具體,也不夠成熟。

這些東西,歷史上的真正始演和運用是從夏朝開始的。當然古先們制定和研發這些東西,是本著人們的出行,祭祀,作息起居和陰陽互用及農耕生產為目的的。當然這些東西也是起自人們對事物的認知和文字或符號的出現以後才真正出現在世上的,這是古人的智慧與人類文明的體現。

這一切東西,皆是跟著夏朝的存在而生髮的。至少夏曆就是象徵。

這個東西起自夏朝,完善於商,周,戰國,秦,漢。至漢武帝時,才正式走入正統而且已完美,所以被後人延用至今。

這個東西,著重在於先民們對天文地理,物侯氣象,一年四季,冷暖變化等對人,對動物,對植物,對農業生產所產生的影響而研發制定出來的東西。這個東西圍繞著農耕地域的適應程度而制定的。

從夏商周秦漢來看,其幾個朝代的落腳點,無外乎華夏農耕地區,即不外乎古中國的農耕中心地帶。籤於此,可以認定,古人制定的八節及二十四節氣不適應四夷之地:即東夷,西戍,南蜚,北狄。那就說明這個東西,只適應古中國的中國地區,即中原地區。

古老的中原地區即中州,以中州為中心向四方輔射農耕區域。大至情況,可以這樣認定:古代制定的二十四節氣及氣象,物侯所能適應生髮和剋制的地區應是:湖北長江以北,安微淮河下游及北部地區,江蘇西北地區,山東西南地區,河北石家莊以南地區,山西南部和陝西關中以東及河南全境。這些地區對二十四節氣的時令敏感度相差不大,無論桃杏開花,收麥安秋,霜降下雪,上凍結冰,打春的對應。熔冰雪的時間,穿單棉衣的季節時令等基本都保持一致,相錯也不會有幾天的隔核。而二十四節氣在我國最適應應驗的地區,莫過於黃淮中下游之地區。這些地區的時令對應度準確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福自福地來wjf


黃河流域。靈寶朋友今天發的。



對聯中國


河南省就是最標緻的代表,老百姓對四季準時掌握。春種,清明前後出苗。芒種收麥,有芒種忙三兩場。秋收,收穫季,有五黃六月不算忙,要忙還是桑葉黃。冬藏這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農諺


榴蓮樹下的牛頓


到驚蟄節是打雷下大雨的時節,對農業種田有很大幫助。已步入農田生產時候了。各動植物開始復節開花了。


侗家老石


中原地區,也就是河南省及附近區域,驚蜇節氣始上述地區已開始步入真正的春天,也就是氣象意義上的春天,驚蜇起打雷的現象漸多,冬蜇的動物就要醒來,萬物都要復甦了。


浪尖上的雲


舜創造了《七十二侯歷》,記錄的是山西晉南垣曲縣。。


薛紅娟


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地區,也就是處於我國北方的溫帶地區 ,不是單指某一處具體地區。


素抱樸


是黃河流域的。跟長江,珠江流域沒什麼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