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高千惠:以媒介作為分類,是中國水墨論者的一種保守選擇

觀念中的水墨 2008-2019 | 高千惠:以媒介作為分類,是中國水墨論者的一種保守選擇

《庫藝術》十年學術研究文獻叢書之《觀念中的水墨2008-2019》正在籌備、編輯之中。在系統呈現十年來最具代表性的水墨藝術家個案之外,在此書中我們也將對2008-2019年以來,《庫藝術》所關注和發表過的水墨文獻做編年史梳理,摘取、收錄其中重要的與水墨有關的學術觀點以及文論,力求在《觀念中的水墨 2008-2019》圖書中呈現一條不斷變動卻又具有潛在延續的十年水墨“問題史”。

我們也將陸續把不斷最新整理出來的歷史文獻擇其摘要在網絡上予以推出,其中有的觀念歷久彌新,有的已被歷史所忽略,有的文章則因時代語境的變化,在今天讀來略感隔膜,但那的確是一段歷史的真實見證。通過這些文字和觀點,讀者們可以在自己心目中構建起一個十年來中國當代水墨髮展的整體圖景。

观念中的水墨 2008-2019 | 高千惠:以媒介作为分类,是中国水墨论者的一种保守选择

高千惠

GAO QIANHUI

藝術領域教學者、藝術/ 文化書寫者、客座策展人,香港亞洲藝術文獻庫學術顧問。研究領域為現代藝術史、藝術社會學、文化批評、創作理論與實踐、藝術評論與思潮、東亞現( 當) 代藝術、水墨髮展、視覺文化與物質文化研究。

以媒介作為分類,是中國水墨論者的一種保守選擇

高千惠專訪

(2017年 發表於《庫藝術》策劃、出版圖書《水 + 墨:亞洲視野下的水墨現代性轉化》)

庫藝術= 庫:西方藝術都是以學術觀念來劃分,如印象主義、立體主義、極簡主義,水墨卻是一種媒介分類,我們在此基礎上對水墨進行探討是否還有意義?

高千惠= 高:中國水墨以媒介作為分類,是中國水墨論者的一種保守選擇,正如西方繪畫如果以媒介作為分類,可能只能在蛋彩、水彩、油畫、丙稀打轉,剩下材質研究的意義。從擴張的研究角度出發,中國水墨自然也可以學術話題來劃分,雖未必需要參照西方的“主義”方法,但同樣可以用“思想內容”或“美學主張”來探討。事實上,中國水墨也有寫實、寫意、寫形等“主義”式的脈路,也有敘事、表徵、隱喻、寓意等表述方法。

我認為中國水墨的研究方法還有待開發,若只是不斷強調水、紙、筆、墨的材質特質,研究空間上自然比較狹窄。

观念中的水墨 2008-2019 | 高千惠:以媒介作为分类,是中国水墨论者的一种保守选择

◎ 在上海內山完造寓所前魯迅與日本鈴木大拙等人合影

庫:您認為水墨應該被視為一種媒介還是一種文化傳統?

高:我認為水墨是一種透過特殊傳統媒介,造就出具地域藝術思想的美學表述方法。使用媒介的文化生態與創作生產過程,已形成一種文化傳統。

观念中的水墨 2008-2019 | 高千惠:以媒介作为分类,是中国水墨论者的一种保守选择

◎ 齊白石 歲朝圖 1945

庫:中國臺灣地區水墨藝術經歷了現代主義思潮的洗禮,“正統國畫”之爭,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衰退期等一系列發展過程。時至今日,您認為臺灣地區水墨藝術發展到了哪種階段?

高:近代臺灣地區水墨藝術發展,從明清文人畫的仿擬風格、日本的膠彩、戰後的抽象水墨、解嚴時期的本土水墨,一直反映出時政氛圍下的影響。進入21 世紀,我認為臺灣地區水墨藝術家比較重視個人美學觀,會在地域性、民俗性、日常性、或水墨美學本身尋找個人風格的建立。它未必被視為一種民族藝術,而是更接近是某種生活觀念的選擇。

观念中的水墨 2008-2019 | 高千惠:以媒介作为分类,是中国水墨论者的一种保守选择

◎ 嶼本昭三 行動繪畫 1956

庫:藝術發展可以包含藝術形式的發展和時代精神的發展,在藝術形式的發展過程中,臺灣地區水墨與中國內地水墨有什麼區別?

高:在比較上,中國內地水墨藝術家揹負較大的國族文化影子,主流者多延續了文人水墨精神的再復興期待,無論傳統或跨媒材,多再現出古典水墨的觀念、情境與氛圍。臺灣地區水墨以渡海三家為學院派的師承傳統,經過表現主義、現實主義的解放,多視水墨為一種表現工具的選擇,作品多呈現超現實般的心象內容。

观念中的水墨 2008-2019 | 高千惠:以媒介作为分类,是中国水墨论者的一种保守选择

◎ 吉源治良 白圈 1962

庫:除中國之外,日本、韓國同樣擁有自身的水墨傳統,並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之間做了很好的銜接,從他們身上我們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地方?

高:日本、韓國的傳統水墨受中國繪畫影響,現代化過程則受西方藝術思潮中的形式、觀念、行為影響,顯然,他們並不刻意排除影響性,但最後還是能轉化出一種文化美學的特質。其間,美學論述者、思考者的出現非常重要。只有思想的平等對話,藝術才能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之間,突破形式與內容的模仿,獲得轉進。

观念中的水墨 2008-2019 | 高千惠:以媒介作为分类,是中国水墨论者的一种保守选择

◎ 井上有一 作品

近代日本美學或藝術論之研究者大都是禪學家,如西田幾多郎(1870-1945)、鈴木大拙(1870-1966)、九鬼周造(1888-1941) 等。戰後的西方,從抽象表現主義中出現線性、形勢、書法、身體,以至行動繪畫的發展,多少均受禪學實踐的影響。例如,關乎易經、禪學、無常、當下、存在、荒謬、偶發、解構、不可知性的哲思,在1950 年代至1960 年代的前衛思潮中已不斷交錯出現。1950 年代西方的抽象表現主義與行動藝術,雖領前衛藝術之風騷,然而二戰之後美國重要的許多藝術家大都深受日本禪學大師們的影響。禪宗思想在著名的美國黑山學院(The Black Mountain College)後期更產生作用力。

观念中的水墨 2008-2019 | 高千惠:以媒介作为分类,是中国水墨论者的一种保守选择

◎ 馬瑟韋爾作品

日本1950 年代中的“具體派”曾試圖衝破東方靜觀的禪文化哲學,進入了內爆式、無政府狀態的新精神領域,以尋求從軍國主義的審美觀與價值觀中解放。至1960 年代後期,面對物慾所帶來的經濟復甦,“物派”的理念,則已由身體與物質互動的能動性,轉回物性與空間的存在狀態,成為日本另一支前衛運動。韓國的李禹煥則曾發動了日本藝壇對物派的討論。1972 年“物派”運動趨弱,李禹煥的藝術創作逐漸轉向平面繪畫,併成為“韓國單色畫”運動的要員。這段美學交流的歷史經驗,使日韓藝術在當代藝術思潮中佔一席之地。

观念中的水墨 2008-2019 | 高千惠:以媒介作为分类,是中国水墨论者的一种保守选择

◎ 劉國松 太空系列-赫赫之光 90cm×84.3cm 水墨紙本 2012

庫:水墨看似是一個具體領域,但內部有許多細分的流派,在展覽中如何對這些流派如何進行分類?

高:這是美術館級的策展研究工作,有很多觀看與詮釋的角度可切入。水墨領域需要美學者、藝術史者、思想者共同介入,才有可能整理出有系統的水墨疆域。

《庫藝術》十年學術研究文獻叢書

《觀念中的水墨 2008-2019》

THE NEW CONCEPTS IN CHINESE INK ART 2008-2019

·一部十年水墨研究重要文獻

繼《窮盡一生亦不過無限接近》之後,《庫藝術》推出的又一本十年學術研究文獻,力求從“觀念史”的角度考察十年來當代水墨領域中的全新推進與創見,構成一幅中國當代水墨十年來發展演變的整體圖景。評估、梳理、收錄 2008-2019 年在當代水墨領域中提出的重要觀點與問題意識,並以時間線索予以串聯,構成一部不斷流動相互影響卻又參差交叉的觀念生髮的現場。

·學術專題文論

將收錄:張曉凌、高千惠(中國臺灣)、賈方舟、峰村敏明(日)、千葉成夫(日)、沈語冰、顧丞峰、朱青生、賈廷峰、張頌仁(中國香港)、王春辰、夏可君、王南溟、彭德、張維、皮道堅、阿克曼(德)、陳孝信、陳筱君(中國臺灣)、李小山…

观念中的水墨 2008-2019 | 高千惠:以媒介作为分类,是中国水墨论者的一种保守选择

專家陣容

·藝術家個案樣本

本文獻叢書著力收錄,推薦中國最具代表性當代水墨藝術家個案,他們在 2008-2019 年間——針對當下語境,提出全新的個人觀念並發展出獨特藝術語言;在新的問題意識下,從水墨文化中提煉出全新的藝術方法論;在當代藝術與水墨傳統的融合、嫁接上提供有價值的思路;對於水墨文化在今天的使命和獨特價值有宏觀深入的思考;作品觀念、圖式為業界普遍認可,成為討論今日水墨問題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

·水墨新銳藝術家

在《觀念中的水墨2008-2019》叢書中將專闢板塊“黑白立場——最值得關注的水墨新銳藝術家”,以個案形式呈現近年來最值得關注與推薦的水墨新銳藝術家。

過程與偶發

中國當代藝術家的方法論構建

PROCESS AND INCIDENT

THE METHOD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ISTS

观念中的水墨 2008-2019 | 高千惠:以媒介作为分类,是中国水墨论者的一种保守选择
  • 本期聚焦“方法論”,深入解析藝術家構思、創作全過程;

  • 收錄13位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家個案樣本;

  • 《李禹煥、王舒野對談錄》限量版別冊,同步發行;

  • 全方位回顧第二期《庫藝術》“自由繪畫工作坊”;

  • 收錄“青年極簡”板塊,展現青年一代豐富多元的創作面貌。

現購買可獲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