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孔子說人性本善。孟子說人性不善不惡。苟子說人性即惡。你們認為哪個說的準確?為什麼?

踏劍尋雪


題主的問題所持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我們先說一下答案,孔子並沒有明確說人性是善的,孔子只是說有人性這個概念,他說人性都是相近的,差不多的,只是由於後天的環境不同,造成了人性的差異。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中國的人性論在孔子之後,產生了多種關於人性的論述。包括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



中國的人性論比較複雜,不像西方人性論那樣來的簡明扼要。西方是原罪論,人一下生下來,就帶著七宗罪,為了贖罪,只能拜倒在上帝的腳下。所以西方有發達的法律制度,主要是為了遏制人性的惡。而中國的人性論,紛繁複雜,至今沒有形成一個共識。

中國的人性論大概分成以下幾種。

第一種是性善論。孟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明確提出性善論並加以詳細論證的哲學家。孟子在是主張人要提升道德境界的。為了這個觀點,他必須要解決道德從哪裡來的問題。所以他提出了性善論。

孟子認為,人性即人所以異於禽獸的本質屬性,是有四端,就是四種道德的萌芽。具體指“惻隱”、“羞惡”、“辭讓”、“是非”等四種道德心理,它們是仁、義、禮、智四德的根始,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的這個論證是比較圓滿的。

孟子看到,人類社會中很明顯存在惡,那麼既然人性本善,那麼惡從何而來呢?孟子說人性並非本善,而是存在善的種子或者萌芽。你好好守護的話,就保留了善,相反,受到外界環境的限制和影響,丟失了善,就變成了惡了。所以孟子提倡,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不斷保存善不斷去惡的過程。性善論是孟子所有思想的基礎。他的道德境界論、仁政理想和大丈夫人格,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他的性善論對後世影響極大,宋明理學和心學,就是受到了孟子思想的影響。



第二種性惡論。同為儒家弟子,荀子則對人性採取了與孟子截然不同的理論。荀子明確地說,人性是惡的。那麼荀子怎麼論證呢?荀子說我們必須先要明確一個前提,人性可以分為性與偽兩個部分。性就是自然本能,還有一部分通過知識學習,可以改變的叫偽。荀子認為,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是偽。禮義道德則是後天的人為。也就是說,人性是惡的,但是可以通過道德教化和學習發生改變。從這理論基礎出發,必然推導出荀子的其他思想:人必須要加強學習,所以荀子的第一章就是勸學,第二是必須加強法制規範,以遏制人性中的惡。這叫做禮法兼治。所以韓非子李斯,作為儒家大師荀子的弟子,卻成為法家思想的代表,就是發展了荀子思想中的法的元素。

第三種是性無善惡論。這是戰國告子的人性論觀點。好玩的國學寫了一本書叫《穿越歷史趣讀孟子》,有一章專門講孟子與告子關於人性的辯論的,大家可以參考。簡單來說,告子認為,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能,就像吃喝拉撒生殖衝動一樣自然。他認為,根本沒有孟子所說的道德意義,就是人的本能而已。那麼善惡從哪裡來,是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告子說,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後世的王安石,再到近代的康有為,基本上持這種觀點。



第四種是性亦善亦惡論。這個觀點,其實是一種調和主義。此觀點始於戰國時的儒家世碩,發展於漢儒董仲舒,西漢大思想家揚雄則提出,性善惡混的理論。這是對孟子和荀子思想的一種調和。他們認為,人性中有善也有惡,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為惡人。而善人、惡人之分則決定於後天的修養;發揚善的因素則為善人,發揚惡的因素則為惡人。

第五種是韓非子的性自私論。韓非子認為人生來就要爭奪資源,養活自己,是自私的。因此必須用嚴刑峻法來限制人的自私。

總之,好玩的國學認為,性有善有惡。就看外界環境的影響。


好玩的國學


所謂的人性善惡論,本是爭論人之初是利己主義的,還是利他主義的。但是世人卻糊里糊塗地把利己理解成利己主義,把利他理解成利他主義,這就使得人性善惡論的前提就錯了,才使得原本簡單的問題變成了千百年來被爭論不斷的哲學問題。

首先利己和利己主義不是一回事。利己其實是每個人的生物本能,人的任何一個舉動都是以讓自己更開心、更舒適、感覺更好為動機的,比如喝了要喝水,餓了要吃飯。中國的古人之所以無數次辯論人之初是善還是惡的問題卻無果,其實就是因為弄錯了這個前提,那就是用一個社會人道德的概念去定義一個人類純粹生物性的階段是毫無意義的。

事實上,正是利己的生物性才保證了各種生物能在殘酷的自然競爭中生存下來,絕對正確,無關道德。

記得當時很多人提出了很多反例,比如為何有人要選擇最痛苦自殺?我的答案是因為生不如死,對他來說活著比死去更痛苦;再比如,為何人明知道吸毒是不好的,但還是要吸毒呢?我的答案是他認為吸毒不好不能吸的時候往往都是他吸完滿足的時候。當毒癮發作的時候,他的真實內心是先吸完這一口再說,所以他就去吸了,因為不吸還不如死了呢;再比如,為啥泰坦尼克號的男豬腳要無私地把生的機會給女豬腳呢?一樣道理,因為男豬腳會覺得這樣做才能對得起他偉大的愛,死了都比獨活開心;再比如那個終極問題,父母對子女總是無私的吧。抱歉,本質上也是出於讓自己感覺更好的動機。你看,他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吃吧,看你吃是我最開心的事情。對不對?

那麼,為什麼我們又要以道德的名義來批判利己主義呢?大家都知道,從單個生物的角度來說,人是很脆弱的,即便將利己的本能發揮到極致也好不到哪裡去。之所以能奇蹟般的存活下來,還活的挺滋潤,就是因為人發現了集體協作的好處,於是社會的概念也就出現了。那麼社會中的人如何和諧相處,並且在和諧相處的前提下還能保證利己效果的最大化呢?在實踐中,人們發現你要幫助別人,別人才能來幫助你,每個人都為集體付出,集體中的每個人才能過的更好,於是道德出現了,而集體意識更是道德中最重要的根基。後來,以道德底線為根本的法律制度也出現了,於是,人類進入了文明時代。

在文明時代,人們都知道利己主義往往存在於道德缺失者身上,表現出來就是隻為自己,不考慮他人和集體,最終集體的損害又會影響到每一個人。所以,利己沒有錯,但利己主義卻是錯誤的,是應該被批判的。而很多人正是分不清這兩者的界限,理所應當地做著利己主義的事情而不自知。

為啥要捋清利己與道德、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係?為了正三觀吶!用大學生來舉個栗子:讓你去開會,你說NO,因為你覺得不開會更舒服;讓你去開會,不去扣學分,你肯定會去,因為你覺得去的話會讓你享受到不被扣學分的快樂,扣學分會比去開會更痛苦;讓你去開會,去的人每人發一個大紅包,你跑的比兔子還快地開心的去了。為啥你的想法會完全不同,就是因為你對開會這件事的認識變了,因此動機也就變了。

沒明白?再舉個口感更好的栗子:就像是捉對打牌,在自己的牌不好的時候,你寧願把自己的牌給打爛都要送對門先走,為什麼?因為你知道你倆是一個集體,他先把牌打完,你倆就都贏了,這個時候利他、利集體就是最大的利自己。而很多人正是意識不到他們對集體利益的破壞會對自己帶來什麼樣的負面影響,所以最終變成了利己主義的簇擁。如果他們意識到道德滑坡的結果可能是當自己遇到困難時,也不會得到大家的幫助,或者當他們認識到利他、利集體才是真正的利己的時候,我相信他們的三觀才會發生變化,利己的動機也會發生變化,行為也會發生變化!

那麼為啥現在很多人三觀不正呢?老張覺得這還是社會的責任,是教育的責任。我們對學生進行道德的教育總是太過於虛化、泛化和口號化,卻很少跟學生解釋為啥我們要有道德,為啥這樣做是道德的,為啥道德是重要的,為啥個人和集體是一體的。我們教了太多的概念,卻很少教他們知識;我們只告訴他們什麼是對的,卻很少告訴他們為什麼是對的。所以最後就是知道卻不懂得,因為不懂所以懷疑,因為懷疑所以不相信,所以整個社會道德滑坡,私慾氾濫。這個時候僅僅去怪個體,其實對個體也是不公平的。

三觀正了,利己也不怕,因為利己的行為即便不是以利他利集體為動機的,至少也不會傷他傷集體。就寫這麼多吧。時代會變,社會會變,道德的評判標準也會變,但是我堅信有一條永遠都不會變,那就是做人做事都應該以不傷害他人為底線,否則就是錯的,不商量!



炎師心語


人性是善是惡,或者無善無惡,其實是不重要的。古代聖賢提出這些觀點,並不是基於對人的科學研究,而是為自己的理論(治國平天下方案)提供服務的。

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人性都差不多,後天的習性卻差距很大。為了統一,為了規範,為了社會長治久安,孔子提出了“仁”這一主張。不分三六九等,天下臣民,統一懷一顆“仁”心,統一向“仁”發展,那麼天下歸仁,自然就是太平盛世。

孟子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性都是向善的,就像水往低處流。若想人心歸附,一統天下,只須君主樹立榜樣,為萬民之模範,引導人民向善。這樣堅持下去,歸附的人民越來越多,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長此以往,必然天下一統。

荀子說:“人之性惡也,其善者,偽也。”人性本身是惡的,不好的,那些善都是人為的。因為人性惡,所以人民需要教化,需要禮來規範,需要法來強制,如此人民自然向善,合乎規矩的為人做事,不敢做惡,天下人由此可以勁往一處使,由此可以無往而不勝,由此可以長治久安。

王陽明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人性的本體是天理,天理無善無惡,有善有惡是人腦瓜子轉動的結果,這些善惡,人的良知都能分辨,都能知道,人只須照著自己的良知去做就行,堅持善的,去除惡的,這就是一切學問的根本。

所以,人性是善是惡,或者無善無惡,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能夠向善,做善事,這才是結果,是目標。

不管通過自我的意志力,還是教化和禮儀,或者法律強制規定,只要向善,那聖賢的話就沒白說,聖賢的目的也便實現了。





龍易國學


孔子,孟子,苟子,都是文學方面的大家,說出來的話都有一定的道理。

只是各自對人類觀察的角度不同,才有不同的結論,談不上誰對誰錯。

孔子說,人性本善,三字經裡也有,人之初,性本善。

不難看出,他是從人之初的角度來看的。什麼是人之初?個人認為就是從新生兒到在沒有善惡之分的這個年齡段。

如果僅以此定性人性,那麼人性本善,肯定是錯不了的。

孟子說人性不善不惡,他應該是站在善惡兩者的角度,來定性人類的善惡觀的。

簡單說,就是善有善的觀點,惡有惡的理由。人的善惡由生活環境,國家形式,教育環境等等,才有後來的有人向善,有人向惡。

苟子說人性本惡,個人認為他的境界最高。是站在生物鏈上,或者說食物鏈上來定性人性的。

作為食物鏈,人類肯定是站在最頂端。什麼都吃,什麼都殺,人性本惡否?

反過來說,為了善惡,啥都不吃,人會活否?



用戶4926524205


荀子說的人性即惡是準確客觀的,但凡食肉動物、包括人類的本性都是即惡的。人性的善良是後天形成的,是必須從小接受主流道德的教化才能棄惡從善的。因此,荀子的觀點應受到重視、它對國民道德觀的樹立、具有現實和長遠的指導意義。





金絲鳥










淘金謀士


本性這個東西大都來自本能。

動物的本能來自於求生存。雙胞胎兒子為了爭奶頭互相又打又掐的舉動,跟鳥類、獸類的兩個雛鳥獸,力氣大一點把弱一點的推出鳥獸窩一樣,沒有什麼區別,不用誰教,與生俱來。是純粹的本能。不可以用來做人性善惡的判斷。

說“人之初,性本善”是把人性拔高了,是想引導人向善,是教育人的需要。說“人之初性本惡”是把人性貶低了,是要人看人,要真實一些。也是教育人的需要。但是對人的向善引導起反作用。說“人之初不善不惡”等於什麼也沒說。

歸根到底,對人性怎麼看,要看對“善惡”怎樣定標準。

然而,人類社會觀念的不同,人的立場的不同,對善惡的標準,總是定義的不盡一致相同。

但是,人類需要合作,需要互相善待,誰也離不開誰,是對雙胞胎兒子最好的教育,讓他們儘快脫離動物的那種本性。是善的根基。對成年人也一樣適用。


淡淡一掬水


我選孟子觀點,但應說成是`有善也有惡,而不是不善也𣎴惡’。

說人性夲善,那麼邪惡就都是後天學來的了,這豈不是讓社會環境和人類教育背上了傳播邪惡的黑鍋,社會教育倒成了使本來善良的人性變壞的主要因素了,這我不贊同。

說人性夲惡,那麼人類的文明善良又從何而來,是基因變異?還是由非人類的其它物種教會的?神仙菩薩點化的?這豈不是近乎玄幻和荒誕了,所以我也不贊同。

人性中有善也有惡,只不過各人所具有的善與惡,成份比例有所不同,有些人的人性先天善多於惡,也有些人天生就是惡多於善,如是而已。。其實,人和其它動物一樣,有一些夲能比如弱肉強食,爭地盤爭配偶,護犢護食等,你能說它們是好是壞,是善是惡?。只不過人類做為高智慧生物,能從社會大局來加以區分,加以自控,即提倡文明道義,懲惡揚善,當然,這是後天的事情,效果也是氣象萬千。雖然後天改造也可以屬於人性的組成,但與人性的本質要區別開。以上就是我選擇中性的原因和理由。





塞外失馬翁


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惡,

人之初,不善不惡。

三位古聖產生了不同的論言。

我通過一位偉人講過的一段話悟出“人之初,性本空”。這位偉人開示的好“一張白紙,沒有負擔,好些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  

佛曰:“相由心生,境隨心轉,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關於“善、惡”之論,是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受社會環境、家庭教育等等方面的影響所導致。

萬物天性本為空,

後天名利造雌雄。


佛既是心心既是佛


善惡全憑這幾個所謂的聖人憑口胡說,無根據,無辨証信口幾句成了二千年的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