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乡情散文:老屋

图:来源网络

在外漂泊多年,无论身处何地,总是改变不了对家乡的思念。每当在外面听到有关家乡的事情, 我都会变得特别敏感,那种感觉就像一棵银针经常刺进我的内心深处,隐隐作痛。家乡的云,家乡的水,家乡的土,还有那间陪伴我们成长的老屋,更是让我难以割舍。

人们常说任何东西经过岁月的洗涤和沉淀,吸收日月精华,不被世间污秽所染,一定就会有了灵气和性情,老屋亦是如此。虽然它早已易主,可我还是把它视为我们家庭中的一员。老屋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可它正以自己独有的祈盼与冷峻的眼光见证着几十年来发生的一切,在它的光阴里有很多很多难以忘怀的故事,不管是酸甜苦辣或悲欢离合,它永远都是跳动的音符,灵魂的驿站,永无休止。


乡情散文:老屋


今年五一,我难得有机会回到了家乡,到家第二天的清晨,我便迫不及待的拉着家人们去往老屋。车轮在即熟悉又陌生的乡间小路上飞速的旋转,可它并没有超越我插上翅膀的思绪,穿过了小河,穿过了树林,穿过了黑黑的沃野,老屋的模样早已出现在眼前,似乎还有两位白发苍苍、和蔼可亲的身影在大门口翘首以盼。那是老屋在呼唤,父母在呼唤。

漫步在寂静的村庄里,可能我们回来的太早,仿佛村庄还没有从大自然的怀抱中醒来。听不到鸡鸣狗吠之声,看不到村庄上空袅袅的炊烟,闻不到农村独有的饭菜香味,眼前更是没有了包产到户是热闹的劳动场面。偶尔碰到昔日熟悉的面孔已是齿落牙稀、白发暮年。小孩子们用陌生的目光打探着不知从哪里来的不速之客。眼前的寂静与凋敝,让我激动得心情一下沉到了谷底,现在的老屋是什么样子,它还认识我吗?我该怎样面对我那魂牵梦萦、阔别已久的老屋阿。

来到老屋的面前,可怎么也看不出老屋以前的样子,眼前的场景不禁让我和哥哥潸然泪下,侄儿也发出怎么变成这样的感叹。现在老屋的主人有可能在外打工或在县城里陪读,所以老屋被闲置,这也是当前农村的普遍现象。一个用简易破旧的木栅栏围着的光秃秃的院落显得死气沉沉、毫无声息,门前那棵白天给我们一片荫凉,晚上月上柳梢时满含美好神话故事的大柳树不见了。院中父亲亲手栽种的果树和屋后窜天的白杨不知何时被砍伐,只有那斑驳的依稀可见的树桩在向我们诉说着不幸的遭遇和思念。用手轻轻的触摸残留的树桩,一股寒气,顺着指尖,流向心房。

四间土坯房在左右邻居盖起的新砖房的对比下,更显低矮破旧,它佝偻在那里,仿佛在痛苦的呻吟着、呼唤着,就像一位风烛残年、即将寿终正寝的老人。老屋的头上稀稀落落的枯草,暗示着雨水丰沛是旺盛,小草从不辜负时光,可我总认为它长错了地方,现在却成了麻雀的空中乐园,两只瓦灰色的鸽子也爱凑热闹,迈着悠闲的步伐,呼朋引伴。一只小花猫以枯草作掩护偷偷的靠近,吓得两个鸽子扑啦啦的飞走了,小花猫失望的跳下房顶。


乡情散文:老屋


老屋的木质门窗年久失修,部分玻璃已经脱落,是我最不忍看到的一张扭曲变形的脸。小时候,我最喜欢站在窗前,两手附在窗棂上,下巴放在手腕上遥望浩瀚宇宙,看流星划过,那里是使我产生无限遐想的地方,而今老屋如此的凄凉和萧瑟,怎能不让人感叹,守望老屋的人已经不在了,还怎能奢望老屋如初的模样呐?

老屋建于七十年代初期,这是我初始记忆中最难忘的一件事。当时在农村盖房子是轰动十里八村的事情,可见是多么的不容易又令人羡慕。盖房子是父亲人生中的大事,很多个夜晚,都能听到父亲和母亲一声高一声低地讨论着盖房子的事情。最后,父亲经过深思熟虑,准备盖一个全砖的大瓦房。经过一冬天的精心准备,原料全部备齐。可是,不识字却识大体的母亲就是不让盖全砖的,母亲的理由是父亲身为公社社长,盖这么好的房子影响不好,别人会戳父亲的脊梁骨,担心父亲可能还会挨批斗等等,母亲的一席话就像山涧的清泉哗哗的流淌,至今都回响在耳畔,使我在浮躁的社会里知世故而不世故,保持着达观和清醒。其实我们知道父亲是一个清正廉洁的父母官。父亲和母亲经过激烈的争论后还是听了母亲的,盖了一面清拉合辫的房子,母亲说这也是全村最好的房子,而且比全砖包温暖和,这是母亲为了父亲的名声所说出的违心话,母亲何曾不想住上一个漂漂亮亮的大砖房呐。为了不耽误农时,新房子在春种前开始动工了。这是本村的一件大事,所以男女老少全都来帮忙,乡亲们来帮忙并不是因为父亲是社长,而是农村里纯朴的民风。过去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左邻右舍甚至全村人都来帮忙。

初春的早晨,乍暖还寒,我们走在上学的路上,小手冻得冰凉不自主地伸到袖口里,一群洁白的大鹅踩在冰上,冰层发出爆裂声,有的踩碎冰层落到水里,吓得嘎嘎叫。拧拉合辫的坑里业冻了一层薄冰,乡亲们为了我们的新房早日建成,都不顾冰凉刺骨的泥浆,纷纷站在齐腰深的坑里,徒手拿着谷草在带有冰碴的泥里拧着草绳,然后捞出才能垒墙。当时的场面感动着我们全家人,至今都不敢忘怀。可现在农村的风气,早已今不如昔,谁家有事必须花钱雇,用金钱来衡量一切的年代,勤劳、善良、纯朴的民风也染上了铜臭味。

几天后四间崭新的大房子就落成了,房子的正面是砖混的,当时人们叫它“一面青”,其它的地方是用谷草和黄泥编成辫子垒成,人们叫它“拉合辫”,房柁、房檩和柱脚全是红松木料,房盖用木板和芦苇蒲城,人们叫它‘‘一红到顶’。现在想起来当时的老屋在村中是何等的威风、何等的气派。


乡情散文:老屋


房屋落成后,繁忙的春种开始了。还有一些收尾的零活就需要自己干了,在这里不能不提我的四姐,她对老屋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前几个姐姐已经出嫁,除了父母以外四姐就是家中的老大,到现在有时我也在想我们兄妹中只有她和二哥遗传了父亲的脾气秉性。

四姐是一个男人性格,正直善良,开朗无私,乐于助人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当时是本村的小学教员,工作之余,是她带领我们把老屋的尾活干得有声有色、漂漂亮亮。四姐从小就恐高体力单薄,是马上要住进新房的喜悦支撑着一切。清晨起来,把泥和好,下班后我们给她当小工,她做起了泥瓦匠。当时新落成的老屋感觉特别的高,房顶超过了大杨树的枝杈,四姐颤颤巍巍的站在跳板上,堵房檐下的窟窿,每动一步都小心翼翼,提心吊胆也不敢往下看,一看就会有眩晕的感觉。四姐怕我们逃避干活,边干边给我们讲故事。我记得她当时讲了一个《猎人和老虎》的童话故事,讲到搞笑的片段时一脚踩空从跳板上掉了下来,虽然没有摔坏,但却把四姐吓得坐在地上哭了起来,用满是泥巴的手擦眼泪,满脸的泥巴像个熊猫,我们在惊恐中看着四姐的模样又笑了起来,四姐知道自己的样子很滑稽也破涕为笑了。

我们其乐融融的搬进如同宫殿一般的老屋时已是天空澄澈,遍地洒满金黄的秋天。整个院落初具规模,是一座典型的东北民居。四间正房,东西两侧是厢房,院套是泥巴垒起来的一米多高的篱笆墙,并在墙根插上红柳,一年后它就郁郁葱葱的代替了泥墙。家禽家畜的圈舍排列有序。虽然比不上过去大地主家的深宅大院,也着实让全村人耳目一新,羡慕不已。

温暖的阳光照在祥和的小院,仿佛阳光也喜欢上了刚刚落成的新家,迈着舒缓的脚步,它停在玻璃窗上闪闪发光,耀眼夺目;一会又像是饿了似的停在厨房母亲正在做饭的锅台上,是小米饭的香味吸引了它;一会停留在鸡舍正在下蛋的母鸡身上,母鸡幸福的闭上了眼睛;停在父亲栽种的果树秋海棠上,红彤彤笑脸挂满枝头,好温馨的院落。


乡情散文:老屋


老屋的内部格局和普通的民居一样,厨房的大锅台连接着西侧两间的大炕,占据了屋里半个空间,中间用上下两层装被褥的炕柜隔开,柜门是最时髦的烙花图案,山水、花鸟鱼虫等。靠近北侧一排的大柜和两对小柜,是当时最流行的家具,正面画着山水画,上提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柜上摆放着装有毛主席像章镜框,我记得当时家里收集了包括毛主席不同时期大大小小的像章,后来随着姊妹们逐渐的离开家,像章全部遗失,非常遗憾。墙壁和顶棚是用废旧的“人民日报、参考消息、黑龙江日报”做装饰,在糊墙的时候把最好的版面放在外边,比如一篇好的文章、漂亮的图画,糊完后满屋像一场轻雪似的亮白,是那个年代最特殊的壁纸,而且在每年的旧历年前都有更新。兄弟姐妹躺在热乎乎的大炕上,就像猜谜语一样,她读一段文字让我们猜在什么位置,我描绘一个插图让她找,或者找一个字问你念什么?目所能及乐此不疲。没成想报纸墙给了我们识文断字和仰望外面世界机会,也是老屋给予我们最大的恩赐。

记忆中的老屋,就是生活的大舞台,母亲永远是主角。无论是生、旦、净、末、丑,她唱红了老屋,唱红了儿女,唱红了十里八村,唱红了黑黑的土地。她裹着半封建的小脚不停的穿堂过院,丈量着老屋每一寸土地,用它勤劳而粗糙变形的双手拾掇着老屋里荏苒的光阴,呵护着老屋的血脉与传承。每当老屋的烟囱缓慢升腾起如莲似丝带的炊烟并伴着农家菜的味香,飘荡在小村的上空时,就是母亲无声的亲切的呼唤。无论在草垛与小伙伴玩耍的昏天黑地,还是在地里干着农活,看到老屋的炊烟,肚子叽里咕噜叫起来,就大喊一声,妈叫咱们吃饭了,然后就一溜烟似的被疯追着跑回了家。无论母亲做的什么饭菜,我们都吃的津津有味,其实有老屋有母亲就是我们的精神寄托。我们吃的是母爱的味道,是老屋温暖的味道。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每年都要养两头猪,一头必须卖给国家,一头留作年猪用。那个年代,每家都有生猪任务,如果年底没有完成任务,生产队就要扣很多很多工分。可是,人连温饱都满足不了,哪有结余的粮食去养猪。年底交生猪任务时,是农民最愁肠的事情。

每年的初春把猪仔买回来,拴在院中精心喂养一段时间,为了节省饲料,在繁忙的家务中,有时间母亲就自己到野地里去薅猪草,母亲舍不得让我们去,因为太辛苦,大中午的还要回来给我们做饭。一背篓的猪草压的母亲脊背弯曲着,几乎是一路蹒跚回来,被汗水浸湿的一绺发丝紧贴额头,烈日晒得绯红的脸庞满含倦意。我急忙把母亲扶在凳子上,端来刚打上来的清凉的井水给她消暑解渴。母亲一碗凉水下肚,倦意顿消。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母亲就像一个机器人,永远不知疲倦。


乡情散文:老屋


记得有一次母亲刚把猪仔买回来没几天,拴猪仔的绳子断了,猪仔拖着常常的绳子飞快的跑向院外,准备胜利大逃亡。几百元买来的猪仔要是跑丢那还了得,母亲不顾自己年迈,一把抓住绳子,可是两个猪仔重新获得自由的力量非常大,母亲被拖出很远,最后两个猪仔是保住了,可母亲的肩关节被拽脱臼了,由于老年人的韧带松弛,最后也没有彻底治愈,形成了习惯性的脱臼,我们做儿女的都感到非常的内疚。

落雪了,冰封大地,万物凋敝。每当这个时节,老屋却春意盎然焕发着勃勃生机。从杀年猪开始,老屋就沉浸在祥和的氛围中。我们一家兄弟姐妹、外男外女十多口人在老屋相聚,其实母亲辛苦一年,就是盼着儿女、外男外女在老屋的团聚。每到这时,母亲的脸上才露出已经积攒了一年的笑容,就连那皱纹里仿佛也流淌着欢快的清澈的小溪。

屋内炉火正旺,厨房蒸气弥漫,一大锅的猪肉烩酸菜血肠,杀猪菜独有的香味顺着门的缝隙飘出老屋,随着漫天的雪花,爆竹的火药味弥漫在村庄的上空。每当这时老屋是最高兴的,老屋里的人是最高兴的。

自从有了老屋和守望老屋的父母,暑期我最愿意回到平静的小村庄,回到温馨又眷恋的老屋。郁郁葱葱的植被装点着贫瘠的土地,瓜果梨桃挂满枝头,它们的愿望就是把甘甜奉献给人类,是农村孩子大饱口福的季节。父亲退休后把小院搞成了试验田,在里面转一圈肚子就鼓鼓的了。晚饭后夜幕降临,辛劳一天的人们进入了田园的梦乡。在园中父母经常纳凉休戚小板凳上坐下,凉风习习,虫声唧唧,还有植物间的窃窃私语。我吹的第一首口琴曲就是《妈妈的吻》“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亲爱的妈妈,已是白发鬓鬓。过去的时光难忘怀,难忘怀。妈妈曾给我多少吻,多少吻。吻干我脸上的泪花,温暖我那幼小的心。妈妈的吻,甜蜜的吻,叫我思念到如今。”


乡情散文:老屋


仰望夜空,苍穹浩瀚,繁星无语,却和你暗送星波。萤火虫在葡萄架下忽明忽暗的发着爱情之光。一只蝗虫趁着夜色也在寻找伴侣,声音我是非常熟悉的,听父亲说它与中国古代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有关,梁祝死后化羽成蝶,而那个马公子就变成了这种蝗虫,蝴蝶在前面飞,蝗虫在后面追,翅膀发出的声音特像人在喊“三(sa)、三(sa)、咱们三(sa)”。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抓它时蹲在庄家地里随着翅膀发出声音的节奏拍着巴掌,它会被声音吸引很快就飞到你的面前,当它感到情况不妙时已经成了瓮中之鳖,昔日里和玩伴在野地里没少抓它。

躺在老屋的土炕上,父亲的鼾声,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悦耳,那么的动听,就像是一首新编的摇篮曲,总能让我无忧无虑的、安稳的进入梦乡。

老屋的喜怒哀乐与老屋里的人是分不开的,二哥的英年早逝是老屋见证的最悲痛的事。他的离去是我们族系最大的损失,是老屋和我唯一没有见到二哥最后一面的人。如果二哥还活着,现在也是花甲之人,可现在他的魂魄来入梦时还是那么英俊潇洒、磊落不羁的二哥。

父亲退休后,二哥是父亲指定的接班人,父亲的慧眼早已看出唯有二哥能延续族系的昌盛。那个时候二哥的社会关系好,人脉广,办事能力强,自己遇事有独到见解,他和父亲的观点不一致,经常吵架,有时吵到半夜二哥哭着骑着自行车到十多公里外的单位去住。有很多时候我们会站在二哥这一边,可现在想起来父亲是对的,二哥就像是一艘没有航标正确指引的船,早晚会触礁搁浅。


乡情散文:老屋


几十年过去了,我的胸中始终有块垒,欲说又难言。经常在想如果二哥健在,我如今在做什么?上初中的时候,二哥就想让我去当兵,要把我送到部队去发展,当个文艺兵或卫生兵,从部队上军校,可万万没想到我又接了他的班。如今我们就像浮萍,为了生活随着滚滚红尘的经济大潮四散去了,在自己脚下巴掌大地方,忙于蝇头小利。对家乡的老屋,只能隔空眺望。只有父母和二哥对老屋做到了坚守,他们的坟冢距离老屋只有一千米,我想象着他们的魂魄行走在阴阳之间,是老屋的常客,我仿佛看到母亲屋里屋外忙碌的身影,听到了父亲和二哥在老屋里无休止的吵闹已变成了促膝相谈。

我生于斯,长于斯,备受老屋的恩宠与呵护。与老屋朝夕相处二十多年,给了我最温暖最幸福的时光,而今又与老屋分别二十多年,它又给了我永久的思念和美好的回忆。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短暂的相聚让我含泪驻足、回眸、凝视、遐想,我和老屋同时步入了快车道,我真的希望时光也有出错的时候,停留在一个美好的时间点上,这是一个多么荒唐的愿望。我知道无论离家乡的老屋有多远我的根系都深深的扎进这块泥土里,血脉相连,永远都是我的灵魂驿站。

别了,别了

绿色再次装扮贫瘠的土地

金黄的蒲公英花被泪水打碎

雁字复北而我又踏上了不归路

父母用地气把我推向天空

我把思念的种子洒在故乡的阡陌上。


乡情散文:老屋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用拙笔和粗糙的文字給老屋和后人留下文字上的只言片语。我在默默地祈祷,就让老屋静守原处吧,在斗转星移的时光里自行消融。我也希望通过新农村建设在它的脊背上浴火重生凤凰涅槃,奇迹般的出现一个崭新的老屋。

欢迎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本号接受乡情、乡愁、乡忆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以及个人原创的声明,带图片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