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別讓我走》:克隆人困於孤獨囚籠的背後藏著對生命和尊嚴的探討

《別讓我走》是一部2010年上映的美國影片,豆瓣評分7.7分。這部電影根據英國日裔作家石黑一雄的小說改編,引發觀眾對生命意義的深思。電影中,女主角凱茜和她的兩個朋友露絲、湯米,自幼生活在校風嚴謹的寄宿學校黑爾舍姆。這裡環境優美,生活無憂無慮。凱茜在這裡度過了人生最青澀浪漫的時刻,也收穫了真摯的友情。

直到孩子們從露西老師口中得到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黑爾舍姆所有的學生,其實都是克隆人。他們沒有辦法像正常的孩子一樣長大,因為他們存在的唯一價值,就是為社會上的“正常人類”提供移植器官。18歲後,凱茜和夥伴們第一次走出黑爾舍姆,去往各地的寄宿學校,但他們已然註定的命運,仍如影隨形。

電影雖充滿英倫文藝氣息,但其背後關於生命,關於尊嚴的探討十分沉重。許多人看完後,直呼情節讓人悲哀,又疑惑於克隆人為什麼不反抗,只是平靜地接受安排。而今天,我想就從成長環境、愛情經歷、社會態度三個層次,來分析凱茜是如何被困於孤獨的牢籠,喪失自我意識,又是如何走出困境,擁抱自我的。在文章的第四部分,我也會詳細分析,解答很多人關於克隆人所謂“軟弱”的質疑。


《別讓我走》:克隆人困於孤獨囚籠的背後藏著對生命和尊嚴的探討


01、成長環境:長期的哄騙與限制,將凱茜困於學校教育之中,失去了同外界的聯繫與交流,純真孤獨卻又不成熟

與許多學校一樣,凱茜所在的寄宿學校黑爾舍姆,不僅學風嚴謹,而且注重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教他們畫畫,並定期選出優秀作品展出。

但不同的是,學生們被籠罩在學校編織的一張巨大的謊言網下生活。舉行的“跳蚤市場”,校長口口聲聲保證“全部都是很好的東西”,出現在孩子們眼前的,卻是缺胳臂少腿玩偶,損壞的鬧鐘,明顯是別人用過的舊物;要求學生們每天用特製的身份手環打卡,嚴格限制他們的人身自由,甚至為了不讓他們對外界產生好奇,編出許多恐怖的故事來嚇唬他們。

凱茜從小成長在這樣的環境,使她變得敏感而沉默,即使和朋友們在一起,有時也會心不在焉。身體內的孤獨因子強烈地撞擊著,雖然她用繪畫紓解這種特殊的情感,作品也多次被展出,但缺少與正常世界的接觸,還是讓她的思想侷限在了學校為她安排好了生活中。


《別讓我走》:克隆人困於孤獨囚籠的背後藏著對生命和尊嚴的探討


當凱茜看到“跳蚤市場”上那些殘破的玩具與飾品,她也感到不被重視與失落,但由於年幼的她並不知到這是一種什麼情感,凱茜無處訴說自己的難過。只能在無人的時候,戴上耳機,沉醉在湯米送的磁帶中那迷人的女聲中。有時聽著音樂,凱茜會情不自禁地抱住枕頭,感受肌膚的觸感,以此來緩解內心的孤獨感。

在我看來,凱茜雖然作為一個克隆人,但她內心的情感是非常豐富的。她懂得關心、體貼好朋友,也會欣賞音樂與繪畫。學校卻將孩子們看作是未來索取的工具培養,在這種漠視與壓抑下,凱茜的孤獨感是很難排遣的。

而長期脫離正常的社會生活,也讓凱茜對外界一無所知。從她在長大後,和好友一起去餐廳時表現出的侷促可以看出,她已經不會和人正常地溝通與交流。她只能感受到“正常人類”對好友在餐廳的喧鬧的厭惡,感受到自己永遠不會被當作人來看待。


《別讓我走》:克隆人困於孤獨囚籠的背後藏著對生命和尊嚴的探討


02、愛情經歷:信任的朋友與心愛的人,同時的背叛讓凱茜更加孤獨,也更加沉默,不得已開啟尋找自我的旅程

早在黑爾舍姆這座監獄般的學校裡時,凱茜就對湯米產生了感情,我們可以從很多細節看出:

  • 她小心翼翼地守護著心底的秘密,在學校集會時,偷偷看站在前一排的湯米;
  • 在湯米因不擅長球類運動而被男生們排擠時,主動走上前安慰他;
  • 在看到露西老師與湯米談話時,替他擔憂。

湯米對於凱茜,更像是一份情感的寄託,是她被困於孤獨中的幾分慰藉。每當和心上人待在一起時,凱茜總會控制不住嘴角的笑意。那是她因年少悸動,心有所想而感受到的溫暖。

湯米似乎也在回應著她,從他很多似有若無的行動中,彷彿早已對凱茜情愫暗生,比如:

  • 在不小心打傷她後,道歉時不經意說出的那句“尤其不會傷害你;
  • 在“跳蚤市場”上,為凱茜挑選一盤磁帶,害羞地關心著她。

他們之間似乎只差那麼一句話。但讓凱茜想不到的是,好朋友露絲突然橫刀奪愛。他們不僅在集會上偷偷牽手,露絲甚至在花園中主動吻了湯米。凱茜內心翻江倒海,她反覆問自己,為什麼昨天還談天說地的愛人突然拋棄自己,為什麼一直明白自己心意的朋友從未透露絲毫。

兩個最親愛的夥伴同時拋下自己,凱茜感到深深的背叛感。她又想起三人曾經嬉笑打鬧的時光,那是年幼的她少有的快樂回憶。而現在,凱茜小心翼翼呵護的愛情與友情一瞬間化為泡影,長期以來的孤獨感更加劇烈,她能做的,只有強忍淚水,接受現實。


《別讓我走》:克隆人困於孤獨囚籠的背後藏著對生命和尊嚴的探討


後來的日子,凱茜一直在盼望著兩個好朋友只是玩鬧而已,過不了多久就會回到自己的身邊。但直到他們離開黑爾舍姆,露絲和湯米仍然如膠似漆。三人被一同分派到了同一個寄宿村舍,這將是他們準備“捐獻”前的最後一站。

在同一棟房子中生活,凱茜時常為闖到湯米與露絲纏綿而難過,也偶爾會被露絲的嘲諷重傷。她和許許多多處在青年人一樣,渴望得到愛與撫慰。但村舍裡的其他人也都是出雙入對,只有凱茜,孤零零的一個人。

所以,凱茜喜歡上了讀書,沉浸在故事的情節中,她能夠忘卻自己的身份,忘卻周圍的冷眼,忘卻寂寞。有時,她也會用一隻手,觸碰另一隻手,感受那種未曾有過的親密觸感。

一次偶然的機會,凱茜發現垃圾桶中的成人雜誌。她把雜誌揀出來,拿到屋裡,飛速地翻著。彷彿每翻動一下,她內心那種找不到出口的苦悶就能減少一些,再減少一些。

在我看來,凱茜這種在別人眼裡很可笑的行為,其實體現著她內心孤獨達到極點後,自我意識的覺醒。當她看到同齡人肢體接觸,自己也情不自禁地渴望愛撫與觸碰,當她發現了自己的這種願望後,也產生了懷疑:我的基因是否來自一個放蕩的女人?

在這個階段,她想要探尋自己究竟是誰,又從哪裡來,應該去往哪裡。所以她翻看成人雜誌,期待在那裡找到答案。其實此刻的凱茜才終於慢慢走出孤獨,真正開始豐富、充盈自己,包括她努力爭取成為醫院看護的機會,而不再選擇任人擺佈,隨波逐流。


《別讓我走》:克隆人困於孤獨囚籠的背後藏著對生命和尊嚴的探討


03、社會態度:刻意的疏遠與冷落,使凱茜意識到自己曾經的孤獨,是克隆人群體中普遍的狀態

凱茜報名成為看護後,便離開了村舍,也離開了自己的兩個好朋友。她在醫院盡心盡力,幫助著和自己相同的克隆人,熬過捐獻前的緊張,也見證著一個又一個同伴倒在捐獻的手術檯上。

這份工作,凱茜一做就是十年。直到偶然的一次留宿醫院,讓她見到了已經完成兩次捐獻的露絲,醫生已經斷言她虛弱得活不過第三次捐獻。交談間,凱茜得知露絲和湯米早已分手,他在其他醫院也已經完成了兩次捐獻,身體卻很好。

在露絲的提議下,三個夥伴相約一起去兒時常聽說的海灘旅行。在那裡,露絲承認自己曾經利用湯米的優柔寡斷,拆散了他和凱茜,因為她不想成為那個被剩下的人。如今她時日不多,只期盼兩個好朋友能夠向曾經的校長證明彼此相愛,獲得延遲捐獻的機會,並將辛苦找到的校長地址給了他們。

原來,凱茜早應該看出,平時囂張跋扈的露絲也害怕孤獨。因為生活已經有了既定的終點,她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從來不知道如何為自己而活。就像凱茜負責過的許許多多克隆人,他們在捐獻手術前,並不是想著手術之後自己要去做些什麼,而是重新回到病床,一天天等著下次捐獻的到來。

《別讓我走》:克隆人困於孤獨囚籠的背後藏著對生命和尊嚴的探討


湯米得知露絲和凱茜的想法以後,非常激動,開始積極準備。原來,分別的十年來,湯米還苦苦思念著凱茜,並將這種情感訴諸筆端,完成了許多幅作品。

但當凱茜和湯米找到校長,他們卻得知這條“特赦”並不存在,學校開辦畫展,並不是要看清克隆孩子們的靈魂,而是想知道他們是否有靈魂。他們幻想破滅後,湯米很快迎來了他的第三次捐獻,也再也沒能從手術檯下來;凱茜也在兩週後接到了第一次捐獻的通知,沒辦法再擔任看護的工作。

凱茜自始至終都在思考,那些正常的人類和他們有什麼不一樣,是不是也有悲傷,也有孤獨,也會迷失自我。明明他們也是人,卻完全沒有做人的權力。他們不能決定自己的人生,不能做喜歡的事,保護愛的人,他們短暫的一生,註定只有捐獻和準備捐獻兩種狀態。


《別讓我走》:克隆人困於孤獨囚籠的背後藏著對生命和尊嚴的探討


04、基於電影《別讓我走》劇情,結合現實生活,談談我對於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看過電影后,許多人為“正常人類”對生命的漠然唏噓不已。但我想,影片對我們的啟示,遠不止敬畏生命這麼直白。現實生活中,我們不也和影片中的克隆人一樣,從小被灌輸著宏大的價值觀,卻從未想明白,自己內心究竟喜歡什麼。

關於凱茜為什麼不逃走這個問題,如此便有了答案。她能逃到哪裡去呢?除了按照社會觀念所設定的方式生活,她已經找不到其他能實現自我價值的方式了。她並不是沒有嘗試,申請看護,便是她找尋到自我後的一次掙扎。但,還是逃不掉的,因為內心深處,還藏著兒時在集會上,聽到校長說的那句話——

“我們的人生價值,取決於我們對社會捐獻的多少。”

的確,兒時的觀念一旦形成,便是根深蒂固的,很難擺脫掉的。像克隆人們隱約明白真相,卻依舊選擇履行自己的責任;我們也同樣渴望自由,卻又循規蹈矩地重複著既定的動作。我們平靜地談論、猜測、猶豫,在允許的範圍內作一些小爭取,然後又老老實實回到自己的角色中。捐獻與受捐的人,不是都走向了一樣的終點?

當然,這並不代表我們能夠否認奉獻精神存在的意義。只不過,我們應該時常靜心思考:我想要追求的是什麼?我的快樂基於哪些因素?永遠不要被自己的奉獻意識所感動,只有活出自我,才能夠稱得上真正活過。

結語:

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你可能會沮喪,可能會無助。通過觀看《別讓我走》這部影片,你也許會有不一樣的啟發。人生是可以簡單單的,但也可以是豐富多彩的,但這一切並不取決於社會對你的期待,而是你自己對生活的期待。希望你也能擺脫孤獨,擁抱自我,去享受美好而有意義的人生。這就是這個故事帶給我的價值與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