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調漂新思路“調釣目差”初究,讀懂漂之動,瞭解魚之求

個人觀點:

所有把調目和釣目組合起來分析的理論都是作繭自縛的理論,其最終結果只有一個——把自己搞成傻蛋,把讀者搞成糊塗蛋……

什麼是調目

調目是一副無餌線組懸浮於水中達到力平衡時浮漂漂尾露出水面的長度(目數)。因一般浮漂的漂尾都是有錐度的,調目越小,水線以上的漂尾直徑也越細,單位長度所能承載的下拉力也越小(這就是所謂的剩餘浮力、浮力增量概念這兩個術語命名極不科學),所以能反映出來的魚訊也越大,即靈敏度高——因此,調目低=靈敏度高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有了這個認識起碼在釣浮時很有幫助。

調漂新思路“調釣目差”初究,讀懂漂之動,瞭解魚之求

釣目是一副有餌線組入水後達到力平衡時浮漂漂尾露出水面的長度。這裡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釣浮(雙餌全懸浮),一種是釣底(非雙餌全懸浮),釣浮狀態時完全可以忽略調漂,只要知道漂露出水面越小越靈敏就行了。釣底時問題就複雜了,所有疑惑都來源於這種情況。

調釣目差

要分析這個問題,我們最好先創造一個新的術語----調釣目差,即調目與釣目的差,使用這個術語,我們便可避開將傳統調幾釣幾理論引入迷霧的一切夾纏不清,使思路變得清晰。

仔細看一下大師們的觀點,你就會發現,大師們用於比對的前後數據,無論怎樣玩弄數字,其調釣目差一定是一樣的,比如 2/2vs4/4;5/3vs4/2;5/5vs1/1……沒人會弄個4/1vs4/2或3/1vs2/1什麼的,這是為什麼?其實道理很簡單,只有同樣的調釣目差,才有比對的意義,這也顯現了調漂中調釣目差的重要性,可惜,幾乎所有的大師都沒把這個重要的參數當回事,而將它一如既往地掩蓋在一大堆屠殺腦細胞的幾比幾之下。

調漂新思路“調釣目差”初究,讀懂漂之動,瞭解魚之求

調釣目差的實質是什麼呢?它體現在線組中的物理內涵又是什麼呢?要分析這個問題,我們先來分析一下臺釣釣底時線組達到力平衡時的浮漂的受力情況。

1、空鉤調漂時

空鉤調漂時(浮漂顯示調目):這時浮漂可分為三個力的作用——直接作用於浮漂浮心的浮力(等於浮漂減去調目部分後的入水體積×水的比重);直接作用於浮漂重心的浮漂重力(恆定不變);通過主線傳遞到浮漂的線組綜合牽引力(如果忽略水流及風線部分主線影響,這個力是垂直向下的,等於主線、鉛墜、鉤、小附件的重力減去這部分的綜合浮力)


調漂新思路“調釣目差”初究,讀懂漂之動,瞭解魚之求

2、裝餌施釣時

裝餌施釣時(浮漂顯示釣目):這時浮漂同樣受三個力的作用——直接作用於浮漂浮心的浮力(等於浮漂減去釣目部分後的入水體積×水的比重);直接作用於浮漂重心的浮漂重力(恆定不變);通過主線傳遞到浮漂的線組綜合牽引力(如果忽略水流及風線部分主線影響,這個力是垂直向下的,等於主線、鉛墜、釣餌、鉤、小附件的重力減去這部分的綜合浮力再減去水底對釣餌的承託力)

再看看1、2受力情況的差異是什麼呢?很簡單,就是裝餌施釣時多出來的釣餌重力減去釣餌浮力再減去水底對餌的承託力,這個力通過調釣目差的這段漂尾的浮力來承載並取得平衡。說得簡明一點就是:調釣目差的物理內涵就是水中釣餌實際拉力體現在浮漂上的刻度。很明顯,這個拉力對於整副釣組來說是個內力,其唯一能影響垂釣的就是它所體現的子線的張力,調釣目差越大,子線的張力越大,子線越緊繃,感應魚訊的能力越強,正因為這個原因,一部分大師認為調釣目差值越大,線組越靈敏。


調漂新思路“調釣目差”初究,讀懂漂之動,瞭解魚之求

然而,影響垂釣的因素絕對不是單一的,經驗顯示,鬆弛的子線、輕浮的餌團更利於魚兒吞食出現頓口,於是另一部分大師認為調釣目差越小,線組越靈敏,而其實呢,這並不關乎線組的靈敏度因素,而是關係到線組狀況對於魚兒的適口性,根本是兩個並不對立的事情,遺憾的是,兩派都用了同樣的概念詞“靈敏度”,使得這個爭論曠日持久讓我等菜鳥暈天暈地。

弄清楚了調釣目差後,我們回頭再看調目釣目高低紛爭的實質——太簡單了,只要調釣目差一致,調目越高釣目自然也越高,水線以上的漂尾直徑也越大,魚訊反映自然越遲鈍,但為什麼這麼清晰的問題還會出現完全相反的觀點呢——道理更簡單,就是我開篇所說的作繭自縛,這些大師沒有將影響問題的各個枝節進行科學的解析,也忽視了關聯事物多重影響可能利上不利下的事實,更主要的,是他們以需要指導理論、理論為功利服務的出發點主宰了這一切。

調漂新思路“調釣目差”初究,讀懂漂之動,瞭解魚之求

本篇結論:

調目是臺釣調漂過程最關鍵的一環,但先決條件是浮漂漂尾必須具有錐度,倘若漂尾是圓柱體,調目的高低將變得無關緊要。調目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選擇浮漂漂尾的工作段,通過各工作段的不同直徑來設定浮漂反映魚訊的靈敏程度;

釣目只是依附於調目而存在的、非調目之並列概念,脫離調目的釣目是無意義的,這個依存性給剖析和理解調漂問題帶來了許多的障礙,調幾釣幾理論最大的缺陷就在於此,更科學的方法是摒棄釣目這個概念,取而代之一個全新的“調釣目差”術語,姑且稱為“調幾差幾”。

調幾釣幾不可能存在理論上的絕對的配對模板,只能在實踐中按複雜多樣千變萬化的魚情狀況靈活地組合運用,一切應以實際上魚效率為準繩。

調釣目差是可以脫離調目獨立存在和單獨討論的,控制調釣目差就是控制子線的張力,關聯著了釣餌重量、大小以及懸浮狀態等密切影響魚兒吞食難易程度的各種因素,這是一個和靈敏度完全沒有關係、卻和靈敏度同等重要的更具實質性表徵的概念。

調幾差幾可以更精準地把握影響垂釣的兩大重要因素——魚訊反映的靈敏度、魚兒吞食的難易度。使得臺釣原理更容易讓人理解,有利於實戰時更有針對性更加迅速地調整戰術。

本文由本號小編收集整理,感謝釣友狐狸大螺螄分享釣魚經歷,歡迎更多的釣友私信分享釣魚經歷。本文圖片素材來源於釣友分享,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