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喜大普奔,宣城将迎远大前程!

喜大普奔,宣城将迎远大前程!

宣城人总有一种江南情怀,一直沉浸在江南省的荣耀里没有走出来。所以谈起宣城,动辄江南通都大邑、李白七游、文房四宝。甚至别人戏谑的称南京为徽京的时候有的老乡还眼巴巴跑去上杆子:是滴,是滴,我们跟南京亲,跟合肥不亲,跟南京过去是一个省,南京才是我们的省会,大有把南京当作皖南耶路撒冷的姿态,其实这是不对的。

只谈历史不谈当下就是耍流氓,建国早期东北一度贵为共和国长子,可如今经济低迷,人口流失,甚至出现了“投资不过山海关”的戏言。个人觉得对于我们宣城来说,历史光环,风景名胜,笔墨纸砚,只能当作点缀和面子。真正的里子,要吃饱饭还得靠制造业。

喜大普奔,宣城将迎远大前程!

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没事会逛一逛合工大宣城校区的贴吧,看看这些在宣城就读的天之骄子们会如何看待这个城市。

过去,这些学子们对于宣城,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标签如下:

  1. 城市节奏慢,适合养老

  2. 环境很好,pm2.5指数低

  3. 将来肯定不会留在宣城

从以上几个标签可以看出来,宣城并没有吸引“牛头冲男子职业技术学院”学子(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工大学子用来调侃以及自黑校区选址和女生数量过于稀少)的土壤,对于工大学子而言,宣城只是一个旅途,而非终点站。所谓的城市节奏缓慢、环境很好。本质上更多的反应了宣城过去作为一个地级市缺乏城市竞争力,以及留住高端人才甚至劳工的能力!

喜大普奔,宣城将迎远大前程!

之所以形成缺乏城市竞争力、经济水平不高的现象,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1.历史问题,太平天国时期,皖南很长一段时间是太平天国和清政府的主战场。根据曹树基所著的《中国人口史》,可以看出安徽损失人口比例将近一半。人口损失数量达到1700万,在受灾七省中为最高。尤其是徽州至宁国府,从此一蹶不振,再无当年风采。

喜大普奔,宣城将迎远大前程!

2.宣城本身起步太晚,晚到千禧年才建立地级市。而反观隔壁的三线翘楚芜湖,只能感叹一句宝宝好受伤。

3.人才流失严重,这点我在宣城房价即将破万,皆大欢喜的背后是难以承担的后果!中提过,临近苏浙富豪圈,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劣势体现在人才/劳工外流,陷入“虹吸效应”。本应该吃到的人口红利,却白白流入他人田。

4.过去对下属的县市掌控力不足,不多谈。


那么,回到标题,喜大普奔,宣城将迎远大前程。喜从何来,选大前程都哪里呢?

答案就在这个链接里面:http://www.zgxcsw.gov.cn/content/detail/5aeabc4e5d6dc796227b2d8f.html(中共宣城市委 宣城市人民政府

关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这份意见的内容主旨为推动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打造现代化“四个特色之城”,促进宣城经济高质量发展。

里面各项细则如果要一一解读会过于长篇大论,本篇单拎里面其中一点说一下,实施意见里面说道:

4.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制定实施《宣城市“宛陵聚才行动”若干政策》,每年筹建1000套以上的人才公寓,力争5年吸引5万名大学生和技能人才在宣城就业创业。贯彻支持技工大省建设若干政策,出台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推进市技能人才高地建设。

建设技工大省,大规模培养技能型人才,无疑是为承接苏浙产业做准备。我们这有足够的优势,一是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二来就和苏浙是邻居,物流成本劣势不大。

很多人认为资本是逐利的,更倾向于东部产业会向东南亚转移,很难向中西部转移,这点我并不认可。即使东南亚要吃,也只能吃到对于劳动力素质无要求的服装等产业。而得不到真正的相关配套产业和对于劳工有素质要求的产业。所以我们这无疑是承接苏浙产业转移的最佳选择,而且安徽人口排名第八,既可以是生产地,也可以是消费市场。

相信不久的将来,宣城将会有各种类型的产业园拔地而起,无数流失的人才重新回来!

喜大普奔,宣城将迎远大前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