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餘秋雨是文壇精英人物,當陳丹青提到他時,為何會嗤之以鼻?

餘秋雨,中國著名當代文化學者,還被授予了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

的稱號。

一提及餘秋雨,我們便能想起來他的許多優秀作品,比如《文化苦旅》、《千年一嘆》、《山居筆記》等。餘秋雨以擅寫歷史文化散文著稱,他的作品在出版後受到廣泛好評。

餘秋雨是文壇精英人物,當陳丹青提到他時,為何會嗤之以鼻?


文學大家何故被人惡評

眾所周知,餘秋雨在文學上的造詣是非常高的。然而這樣一位文學成就極高的人,竟然遭到了文藝評論家陳丹青的批駁。在一次採訪中,陳丹青對記者說了這樣一句話:這讓我對他的最後一點尊敬都消失殆盡了。這裡面的“他”便是指的餘秋雨,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餘秋雨是文壇精英人物,當陳丹青提到他時,為何會嗤之以鼻?

2008年,不僅有舉國同慶的北京奧運會,還有舉國同殤的汶川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發生後,許多明星、官員、文人、慈善組織紛紛出來捐款送愛心。然而在發生大地震後,餘秋雨卻含淚發表了一篇文章,引起了全國人民的熱議。

信中主要說道:地震的發生主要是天災。地震到了7.8級,理論上一切房屋都會倒塌,所以如果論定原因的話,就很麻煩了。所以餘秋雨希望有關方面先搜救生命,後面再展開司法技術調查。

餘秋雨是文壇精英人物,當陳丹青提到他時,為何會嗤之以鼻?

餘秋雨在信中還說:災區的人們一定是識大體,明大理的人。所以,他呼籲大家要以主人的身份,保持一種動人的氣氛,避免橫生枝節。此文一出,引起了極大的轟動。他甚至還勸說小孩子的家長不要去鬧。

眾所周知,任何一件事情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廣大民眾認為汶川大地震中校舍倒塌,以致學生死傷無數不僅僅是地震的原因,還有校舍的原因。如果學校校舍夠結實,且都達到國家標準,是不是就會避免一些傷害呢?然而餘秋雨卻認為地震是導致校舍倒塌的主要原因,民眾們認為他是極力的在為建築商推卸責任,對他議論紛紛。


位高權重,喪失初心

我們來說一下餘秋雨當時的身份地位,當時的餘秋雨已經不僅是一位文化學者了,他還成為了一名政府官員,時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身居要職,優秀作品眾多,他的社會影響力是極大的,一言一行也難免會引起人們的熱議。

他在信中的語言文字透露著一股官腔,這讓民眾們覺得他已經不是那個向著民眾說話的文人了,反而是一名帶著官腔說話的官員了,更被民眾認為這是“鱷魚的眼淚”

餘秋雨是文壇精英人物,當陳丹青提到他時,為何會嗤之以鼻?

我們再來說一下陳丹青。陳丹青不僅是畫家和作家,更是一位文藝評論家

他身上充滿著文人氣質,一身傲骨,特立獨行,只講真話,決不屈服於世俗。無論他的畫風還是文風,都充滿著一種率真、樸素的氣質,洋溢著獨特的人格魅力。

身為文人勇士的他,是非常不屑餘秋雨的這種做法的。他認為餘秋雨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知識分子了,因為知識分子是高風亮節的,不在乎世俗名利,並且敢於說真話。而餘秋雨已經逐步變得官場化,變成了一名說官話的官員

而正是因為這件事,才讓他對餘秋雨徹底失望,並且說出了“這讓我對他的最後一點尊敬都消失殆盡了”這樣的話。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總體上來看,大眾們和陳丹青對餘秋雨的這種行為是嗤之以鼻的。

在道德層面上來講,餘秋雨這樣的做法的確是錯誤的,

混淆視聽,矇蔽真相,使人民的權益受到了侵害。身為一名知識分子,應該堅守自己的本心,應該敢於發言,而不應該在官場裡隨波逐流。要當官,應該先做人

況且餘秋雨身為上海戲劇學院的院長,也應該為人師表,不說假話,站在正義的一邊。但人都是有兩面性的,我們評價一個人物往往要從多個方面去分析,我們可以通過這件事情斥責餘秋雨這種不正確的道德行為,埋怨他這種混淆視聽的錯誤做法,但是我們不能低估他在文學上面的偉大成就,他的文學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飽和了我國的歷史文化書籍,滿足了許多歷史文化愛好者的閱讀需求,這是他對中國文化作出的卓越貢獻,推動了我國文化研究的進程,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餘秋雨是文壇精英人物,當陳丹青提到他時,為何會嗤之以鼻?

現如今汶川大地震受震災區已恢復完畢,經濟也在飛速增長,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發展。餘秋雨事件也已經悄悄落下帷幕,一切都已塵埃落定。

而通過餘秋雨事件,也為一些文人墨客們敲響了警鐘。身為知識分子,要堅守住自己的本心,抵抗住各種誘惑,要有熱切關心人民群眾的情懷,要遠離名與利之爭,積極投身於優秀文化作品的創作,不應該隨波逐流,道德淪喪。

一個文藝工作者是不能人云亦云,盲目從眾的,他一定要擁有著自己獨特的看法與見解,他必須保持著公正、公平的態度去對待一個人或者一件事,發表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絕不苟且於世俗。

一個真正的文人是會把社會與民眾放在首位的。追求美好生活是每個人都有的需求,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它絕不能越過道德的底線,法律的鴻溝去實現自己的一己之力。其實無論身處於哪一個階層,無論你是什麼職業,無論你的生活遭遇了怎樣的困境,你都要堅守住自己的初心,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誘惑,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樹立好自己的三觀,提高辨別是非與抵擋誘惑的能力。

餘秋雨是文壇精英人物,當陳丹青提到他時,為何會嗤之以鼻?

官員也好,文人也罷;低谷也好,成熟期也罷,只要你對國家和社會有所貢獻,不做傷害人民和國家利益的事情,你就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好人。

人生雖然千萬般不容易,但是一定要堅定好自己的信念,不去做傷天害理的事情,這樣一生才不會被名利所累,才會活得輕鬆自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