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何解決孩子的三年級現象?

三薪二億


小學階段是特別愉快的,小學一二年級課程有趣,容易學,很容易考高分。所以班裡大多數同學都是九十多分,更有細心的同學可以考滿分。可是到了三年級,滿分的學生大幅度減少,學生普遍感到學習變的難了?這難道就是三年級現象?怎麼破解這種現象,讓孩子們平穩過渡,繼續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1、學生上課跟隨老師思路,不要思想分叉。

到了三年級,學生比一二年級懂事,但是也變的更皮(調皮),老師普遍覺得孩子變得難管了,沒有一二年級聽話了。這就要求老師對學生恩威並用,讓孩子既喜歡老師,又敬畏老師,課堂上生動活潑,而不是亂糟糟的!良好的課堂紀律,可以讓孩子們學的更好。

2、學生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課堂作業,有不會的題要及時向老師請教。

小學一二年級不讓佈置家庭作業,到了三年級可以留少量的家庭作業,每天的家庭作業不應超過50分鐘。因為家庭作業少,這就要求學生在學校把所學的知識掌握牢固,在家裡只需要略加鞏固就行了。記住,在學校,一定要找老師問問題(別給家長增加負擔)。

3、在學校認真學習,在家裡鞏固提高,有學有思才利於學習進步。學生應該養成課後獨立思考的習慣,每天用幾分鐘時間想想當天學了哪些內容,這些內容是否學會了,如果完全掌握就做幾道題練習一下。然後如果愛學習,就可以對第二天所學的課程進行簡單的預習,如果不會,也沒有關係,帶著問題,第二天好好聽。

4、家長沒有要抽出50分鐘陪孩子。既然規定讓給學生布置50分鐘的作業,那麼家長不妨每天抽出50分鐘陪孩子,孩子學習的時候,我們不妨也陪著孩子學習。我們也陪著孩子看孩子的課本,看孩子的功課能否幫他輔導,當然家長的任務是陪伴,如能輔導最好,如果不能,還是留給老師吧!

5、三年級現象比較抽象,其實也沒什麼。只要孩子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上認真聽,作業認真做,試卷上不會的題目及時糾正。在家裡也能做到認真完成作業,這樣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