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上了发条”的党员“老柯”:没列入排班 却往最难的一线走


“上了发条”的党员“老柯”:没列入排班 却往最难的一线走

“这里我来,你先进去。”“你们先走,我再看一会儿。”“有什么问题?我来我来。”……

在晋江西滨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联防联控组负责军垦农场的小组成员眼中,这是党员“老柯”在防疫工作开展以来最经常挂在口上的几句话,他也是大家公认“停不下来”的“老黄牛”。

老柯名叫柯千全,今年58岁,是西滨镇副主任科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和同事们冲锋在前,不分昼夜地坚守在防控第一线。

“上了发条”的党员“老柯”:没列入排班 却往最难的一线走

没列入排班 却往最难的一线走

1月29日,西滨镇再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推进会,对防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考虑到柯千全年龄较大,精力、体力不如年轻人,镇防控指挥部并没有把他安排到一线的健康管理服务点去值班。

“我是一名党员,在西滨工作快18年了,这个时候我必须要起带头作用,守在最难的地方。再过一年多我就退休了,要珍惜在岗时间,努力站好‘最后一班岗’。”抛下一句话,柯千全毅然前往军垦农场的健康管理服务点。

在西滨镇防控工作中,军垦农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服务点,范围大、企业多、车辆复杂,管控难度很大。主动来到这里后,柯千全每天早上不到8点便开始一天的工作:给进出群众和车辆人员测体温,发放宣传资料,督促大家戴好口罩……偶尔面对一些脾气比较暴躁的司机,柯千全不厌其烦地解释,让他们了解防控的必要性。

体温枪没电池了,他赶紧去买;盒饭不够了,他马上去拿;女儿给他买了护目镜,他却带来分给小组其他人……值班期间,柯千全脚步不停,始终紧盯着来往的人员和车辆,遇到大小事情,总是“抢着”去做。


跟着老柯同事们都很安心

2月20日,疫情防控开始进入第二阶段,企业迎来复工复产的关键期。从服务点走下来,面对新一轮的工作,柯千全又“坐不住”了。

因在西滨工作多年,对辖区企业比较熟悉,柯千全主动带着企业办工作人员逐一走访企业,传达新的政策,落实疫情防控的要求。在走访过程中,有一家建筑企业不在西滨管辖范围内,但柯千全还是不放心地带着工作人员进去查看,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死角。

“他很有责任心,对这次疫情防控的认识很到位。”西滨镇企业党委专职副书记吴华东评价说,老柯已临近退休,按理大可不必这么“拼命”,但他让大家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老干部尽职尽责的态度。

这段时间和柯千全“并肩作战”的西滨镇农办主任庄志聪深有感触:“老柯有胃病,需要吃比较软糯的食物,但在服务点时,他和工作人员吃同样的盒饭,并且中途常因为工作多次停下来。”庄志聪说,去年12月25日开始,西滨进一步加强网格化管理,跟踪企业复工和防控,他们一起走访了20多家企业,柯千全每到一家企业,都会认真了解重点疫区返岗员工的医学观察情况,并尽全力帮忙协调处理企业遇到的问题,没有一句抱怨,没喊过一句累。

“跟着老柯,我觉得很安心。”西滨镇企业办工作人员王婷婷说,2016年她刚到西滨镇工作时,老柯已经退居二线,印象中,他是一个没有架子、很亲切的老领导,所以大家都喜欢喊他“老柯”。疫情防控以来,她和老柯同在一个小组,备受关照。

“天冷,你到帐篷里待着吧。”“家里有娃要照顾,你早点回去。”“你先吃,吃完再来换我。”……王婷婷说,“老柯”很照顾身边的人,遇到事情,他总会第一时间去解决,“我可以感受到他对西滨的深厚感情。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奉献的精神。”

老柯是西滨镇基层党员奋战在防疫一线的一个缩影。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西滨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凝聚合力、严防死守,奋力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本报记者:蔡培仁 文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