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郭敬明的原罪

一,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郭敬明


郭敬明的作品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都有幾個共同的特點

1,情感充沛

小時候看他的作品很容易沉溺在他的作品營造的情感氛圍裡出不來,完全不會在意邏輯是不是能講的通。

郭敬明的原罪


比如電影《悲傷逆流成河》裡,易瑤在一個長度不少於800米的跑到上助跑跳河的時候,竟然沒有人去追他,老師不光不去救,還攔著學生不讓其他人去……這不是在侮辱觀眾智商嗎?


再比如終極盛典陳凱歌指出來的兩個邏輯硬傷,真的沒毛病啊,他上臺一頓圓,給圓了回來。


再感人的情節,當我發現邏輯不通,是創作者可以營造的淚點就想讓我哭的時候,以侮辱我智商的方式讓我哭的時候,我真的是哭不出來。不光哭不出來,反而覺得受到了侮辱。

郭敬明的原罪

郭敬明的原罪


2,滿足幻想,迎合惡趣味

每個人在年少的時候都有過很多幻想,而且每個女生都有個公主夢,郭敬明對這個公主夢再清楚不過了。

既然是公主,得有錢吧,所以《小時代》裡的場景極其奢華


郭敬明的原罪

既然是公主,得漂亮吧,所以《小時代》拍攝時有超過四萬件服裝

郭敬明的原罪

既然是公主,得有友情吧,所以《小時代》有四個塑料姐妹花


郭敬明的原罪

四部《小時代》確實幫很多青春期的女孩把這個公主夢做到了巔峰,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女孩喜歡《小時代》的原因。

郭敬明的原罪


3,MV式的情感渲染

郭導在拍電影的時候有幾個不二法門,

一曰美,從場景到演員到道具,但凡出現在鏡頭裡的一定要美。

郭敬明的原罪

二曰慢,慢鏡頭是郭導最常用的鏡頭,因為鏡頭一慢下來,配個音樂,加上美美的畫面,嗯,這很有感覺……

郭敬明的原罪

三曰近,在景別的運用上,郭導特別喜歡用近景和特寫,因為這兩個景別更能抓人,更能把觀眾帶進情緒去……

郭敬明的原罪

美美的畫面+慢鏡頭+好聽的配樂+近景

這四個組成了郭敬明獨有的風格,我想說,這種MV式的拍攝方法只要是個學電影的大三學生都會的拍攝方法大量出現在了他的電影裡,跟電影藝術就更沾不上邊了。

二,郭敬明的成長之路被自己給堵住了

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會商業互吹,都會尬捧,而且捧殺用的很溜。

郭敬明的童年應該是不幸的,不幸的人要用一生來治癒他的童年。

郭敬明是個非常敏感的人,他會輕易的被感動,也會輕易的被惹怒。雖然三十多歲了,但他單純的卻像個小孩子一樣,遇到別人的讚揚和肯定會開心的像個孩子,感動的哭的像個孩子,遇到別人稍微的一點點否定,他會像個刺蝟一樣,全身的每一根刺都進入備戰狀態。


他不會去靜下心來思考別人說的到底有沒有道理,他的心理反應是他再熟悉不過的一條反應鏈。
受到批評—別人在霸凌我,進入防禦狀態—大腦飛速運轉,想怎麼反駁,快速組織語言—反駁—不能反駁的話就進入自我安慰模式——以後等著瞧,我會打你臉的


郭敬明的原罪

敏感的郭敬明用盡全力去保護自己脆弱的玻璃心,我經常想,如果他在聽到批評或者建議的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是反擊,而是思考他說的有沒有道理,有的那部分我接受,沒有的我就當他沒說。他會成長的非常非常快……

年近四十的郭敬明,還能再拍幾年青春片,還能再騙幾代年輕人?對,騙年輕人的錢應該是他不被主流認可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吧。


聊完這次郭敬明以後不會再聊任何關於他的事了,因為他在蟲蟲心裡已經從一個作家,導演變成了一個成功的商人,羅振宇販賣的是焦慮,郭敬明販賣的是青春疼痛,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

再見,郭敬明,一個忠實粉絲脫粉完畢……

如果喜歡的話,動動小手點個關注,蟲蟲會跟大家分享一些影視類的硬核內容,更深入,更有態度的通過影視作品瞭解這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