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糖尿病長期打胰島素好不好?

jrtshe


對於正常人群而言,我們機體在進餐後會分泌胰島素,以控制血糖水平,從而避免血糖過快升高,起到調節血糖的作用。但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由於機體胰島素分泌的減少或缺乏,機體血糖會明顯升高,繼而會導致一系列症狀損害的發生,不利於健康。



我們對於一些特殊類型的糖尿病患者,需要使用胰島素協助血糖控制,所以說,只要是具備使用適應症的人群,長期使用胰島素是對健康很好的維護,是利大於弊。

胰島素主要用於1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絕對缺乏)或2型糖尿病患者經生活方式干預、藥物治療無效者。同時對於空腹血糖水平≥11.1mmol/L或糖化血紅蛋白≥9.0%的糖尿病患者,也建議使用胰島素加強降血糖作用。建議維持空腹血糖在4.4~7.0mmol/L以內、餐後兩小時血糖在10mmol/L以內,糖化血紅蛋白在7.0%以內為宜。

胰島素的使用需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要充分評估病情後製定個體化方案。當然,胰島素使用也存在一定的作用,如低血糖、水腫、過敏等,我們在使用要注意監測。希望大家正確認識,切勿偏聽偏信,聽從專業醫生指導很關鍵,以長期穩定控制血糖。


全科掃地僧


糖尿病人長期打胰島素好不好,很多人認為胰島素打了就會上癮,一輩子都需要依賴胰島素,還有人認為,胰島素打了之後會出現耐藥,越打越沒有效果。還有人認為,打胰島素對身體很痛,無法耐受。還有人認為,打胰島素就是因為病情太嚴重了,是病情惡化了。

其實,糖尿病人長期打胰島素並沒有大家說的這些問題,都是謠言。胰島素是身體分泌的激素,是降血糖的激素,胰島素可以促進身體利用葡萄糖,我們每個人身體裡面都有的,並不是什麼毒藥。

糖尿病人的身體裡面由於胰腺功能異常,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島素抵抗,從而出現血糖升高。糖尿病可以分為兩類,一個是一型糖尿病,一個是二型糖尿病。

一型糖尿病的患者,是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吃藥沒有效果,必須打胰島素,而且需要終身打胰島素,是必須的,不打胰島素會要命的,所以,沒有好不好,一型糖尿病患者必須打胰島素。

二型糖尿病的患者,體內是可以分泌胰島素的,但是,胰島素分泌的量可能不足,或者體內存在胰島素抵抗,儘管分泌了很多胰島素,但是不能正常的發揮作用。所以,二型糖尿病患者,也是可以注射胰島素的。有的是一確診糖尿病之後,就立即注射胰島素強化治療,控制血糖後,可以停用胰島素,靠飲食和運動來控制,或者改用口服降糖藥物。也有的是先口服降血糖藥物,等胰島功能漸漸喪失後,出現類似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表現,不得已才使用胰島素治療。


普外科曾醫生


胰島素具有降低血糖水平的作用,正常情況下,當我們進餐後,我們的胰島素會適當增加,以穩定控制血糖水平,避免血糖過高。在某些特定情況下(主要是糖尿病患者),機體分泌胰島素減少或缺乏時,就需要外源性的使用胰島素,以降低血糖水平。

合理使用胰島素很關鍵

我們人體本身也會分泌胰島素,大家也不必過於擔心,對於存在適應症的患者,該使用就使用。但外源性的補充胰島素,也有低血糖(嚴重時可致死)、體重增加、過敏等副作用,所以大家務必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要充分評估病情,制定個體化。

胰島素使用的適宜人群

胰島素使用的適宜人群主要有:①1型糖尿病:該類患者機體胰島素絕對缺乏,必須依靠外源性補充,否則會因血糖過高導致酮症酸中毒等嚴重後果發生;②降糖藥物治療效果欠佳者:當我們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效果欠佳時,應考慮使用;③血糖過高者:當我們空腹血糖超過11.1mmol/L和/或糖化血紅蛋白超過9%的患者,也建議使用。



胰島素使用的注意事項

對於使用胰島素的糖尿病,建議血糖不宜低於4.4mmol/L,以免誘發低血糖發生。我們使用過程中,也要注意監測血糖變化,並注意定期複查,以便醫生更好的瞭解病情,做出針對性的處置,提高治療效果。

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討。關注作者,每日持續性更新健康知識。

銀杏葉的守望


您好!我是內分泌大夫,臨床上很多糖尿病患者都關心這個問題,很願意回答這個問題。是否需要長期胰島素治療,要看具體病情,以下情況一般需要注射胰島素,如果屬於需要注射胰島素的情形而患者拒絕,那麼病情一般會加重甚至危及生命。胰島素對肝腎沒有影響,其常見副作用為低血糖,如果患者飲食控制不嚴格會增加體重。

1.1型糖尿病、妊娠期必要時、某些特殊類型糖尿病的某些階段,這個不贅述,因為經常是沒有選擇,必須注射胰島素。

2.臨床最常見的2型糖尿病什麼情況下需要注射胰島素:

2.1.新發糖尿病血糖特別高,需要儘快降糖,某些圍手術期,這基本是短期使用胰島素

2.2.併發症已經比較嚴重,例如腎功能不全的時候口服藥基本都屬於禁忌,或者有其他慢性病,如肝硬化等等無法口服藥的時候

2.3.病程很長多個口服藥聯用效果不佳時

2.4有的患者特別瘦往往需要長期胰島素治療,因其胰島素分泌往往不佳

3.部分糖尿病分型不很明確的患者血糖很高或者胰島素水平比較低的時候

大部分2型糖尿病如果控制的好就不需要胰島素治療,控制好壞主要取決於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飲食控制、有沒有運動、體重控制、依從性等。


減肥醫生劉博士


段醫生答疑在線🔑長期打胰島素的優缺點🔑

糖尿病需不需要長期打胰島素,要根據具體的病情判斷。需要明確的是:胰島素是所有降糖藥物中降糖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少的,在某些情況下必須打,也有可能是終生打。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打胰島素?

胰島素是體內唯一降血糖的物質,糖尿病的發生就是胰島素的缺乏。1型糖尿病需要終生依賴打胰島素維持生命。2型糖尿病患者隨著病程進展,大多最終也需要補充胰島素來控制血糖。因此, 胰島素對於大多數糖尿病患者而言,是最有效、最終的治療手段之一。

什麼情況下長期打胰島素?

(1)1型糖尿病患者必須終生應用。

(2)在飲食和運動控制的基礎上,服用多種口服降糖藥,血糖仍然很高(糖化血紅蛋白>7%)的情況下,需要打胰島素,而且可能是長期打。

(3)合併一些其它嚴重疾病,如冠心病、腦血管病、肝病、腎病、血液病。

(4)出現糖尿病嚴重慢性併發症:糖尿病腎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

什麼情況下短暫使用胰島素,病情穩定後有可能調整為口服藥?

(1)妊娠糖尿病。(2)糖尿病的任何時間出現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高滲高血糖狀態、嚴重感染。(3)手術、創傷。(4)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血糖非常高。

在必須長期打胰島素時,有哪些副作用?

(1)低血糖,與劑量過大或飲食不當有關。(2)水腫,大多可自行緩解。(3)體重增加,多發生在注射開始,可以通過飲食和運動來控制。(4)過敏。(5)視力模糊,與初期打胰島素時血糖下降有關,數週後恢復。(6)注射部位脂肪萎縮,皮下脂肪增生等。

從上述來看,胰島素的副作用少而且輕,只是很多人嫌麻煩或者痛苦不願意打而已。



所以,請大家正確認識糖尿病和胰島素,正確使用胰島素。

☞關注段醫生,健康又養生!

段醫生答疑在線


糖尿病長期打胰島素好不好?

糖尿病人,缺的不是胰島素,而是糖,解決的是血液裡糖多,而細胞沒糖的矛盾。

試想,如果是胰腺出現問題,不能分泌胰島素了,那麼只要供足胰島素,肯定能控制病情,最好不會出現併發症,但遺憾的是,很多長期堅持打胰島素的人,最後不但沒好,而且還出現可怕的併發症,這說明,糖尿病患者,絕不是胰島素的問題,至少除了胰島素,還有其他問題。

有的醫生對一些新發現的糖尿病患者經常說,只要通過飲食,運動,吃藥吧血糖控制平穩,就不會有問題,這些病人也能基本堅持做到,但若干年後,很多患者出現併發症,很困惑,不知道問題出在哪?

如果不解決糖代謝問題,不把血液裡的糖轉化為細胞裡的糖,而是不吃,或直接排出,表面看血糖值穩定,但身體沒糖,只能消耗蛋白質代替,人就沒有力氣,時間長了慢慢消瘦,破點口不癒合,腎臟的蛋白質減少出現功能障礙,這些症狀,很可能都是在血糖很穩定的時候慢慢出現的。

所以要普及科學的知識,不能還停留在100多年剛認識糖尿病的層面上,看不到病因,很難解決問題。


霍體清


打過胰島素的朋友們都會有這樣一個擔憂:胰島素會不會打上癮,如果上癮了,一直打胰島素對身體好不好?我們今天就來說說胰島素的一些事兒。

胰島素作為治療糖尿病的一種藥物,其療效好,副作用也比較小,目前醫學界許多專家主張在糖尿病發病早期就採用胰島素。

但是否採取胰島素治療,仍需依據病情需要而定。如果是胰島素分泌嚴重不足,已經控制不住高血糖的,就需要注射胰島素。再來,一些存在併發症,不適宜口服降糖藥的患者,也應通過胰島素治療。

需要注意的一點,如果是長期需要打胰島素的朋友,注射時應選擇未破損的皮膚,並儘量避免一個月內重複使用同一注射點,避免造成皮膚不適。

比如注射可採取輪換,按照左右對稱,有規律的更換注射部位和區域,建議兩次注射的部位間隔2.5釐米(約兩個手指的寬度),腹部注射需避開肚臍至少5釐米。

一旦發現注射部位有疼痛、凹陷、硬結的現象,應停止在該部位注射,直到症狀消失。

此外,也無需擔心使用了胰島素之後就上癮離不開了。通過治療,一些糖尿病患者的胰島功能會好轉,高血糖得以控制,胰島素用量可以減少,甚至可以停用而改服口服降糖藥,這種情況在臨床中並不少見。


家庭醫生雜誌


胰島素治療糖尿病,很多人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為糖尿病只有到了無可救藥的程度才需要使用胰島素治療,將胰島素想象成了洪水猛獸一樣。其實這是錯誤的認識,胰島素的發現挽救了很多糖尿病患者的性命,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來說,這種效應更明顯,在發現胰島素之前,1型糖尿病還是一種致命性疾病,醫生往往束手無策,平均生存時間僅為一年半左右,發現胰島素之後,規律使用胰島素治療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延長到45年甚至更長。


2型糖尿病是一種進展性疾病,隨著時間的延續,胰島細胞的功能會逐漸衰竭,病情會越來越重,最初使用一些口服降糖藥還是比較有效的,但是隨著病程的延長,胰島細胞的功能越來越差,即使使用足量的降糖藥也無法幫助產生足夠用的胰島素,這是2型糖尿病病情進展中必然會發生的自然歷程。目前降糖藥的治療主要是促進胰島素分泌,增加內源性胰島素的量而達到降糖的目的。當機體在藥物的刺激下分泌的內源性胰島素時無法滿足需求時,就只有靠注射胰島素來補充這種不足。


2型糖尿病雖然不需要必須以來胰島素維持生命,但是由於口服降糖藥的失效和出現藥物使用的禁忌時,使用胰島素控制高血糖,是減少糖尿病急慢性併發症最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在糖尿病病程長的患者中,胰島素治療可能是最佳的選擇,甚至是必須保持血糖控制的措施。並且對於新診斷血糖水平很高的2型糖尿病,糖化血紅蛋白>9.0%,短期使用胰島素治療,還可以減輕高血糖狀態對胰島細胞的毒性作用,使自身胰島細胞得以休整,更利於後期血糖的管理。

因此,胰島素不是洪水猛獸,在必要的時候是治病救命的良藥,合理正確的認識胰島素治療是患者需要了解的,但是何時啟動胰島素治療,需要在醫生的評估下開始使用。同時因為胰島素屬於蛋白質,口服在胃腸道被分解而無效,因此必須使用注射的方式才能達到降糖的效果。

我是全科鮮醫生,歡迎大家閱讀,祝大家健康。


急診科鮮醫生


現在糖尿病患者非常普遍,可能你身邊就有患糖尿病的親人或朋友,每天要與藥物作伴。不過你可能會發現,有的人需要在餐前給自己打一針胰島素,有的人則只需要服用降糖藥就可以了。既然都是為了控制糖尿病,為什麼不都選擇更為方便的口服降糖藥呢?

有的糖尿病,只能用胰島素治

雖然都叫做糖尿病,但也有兩種不同分類。

一型糖尿病患者通常除了血糖增高明顯以外,血清胰島素水平也比較低,而二型糖尿病患者一般血清胰島素水平處於正常範圍,一般要發展到疾病後期才會降低。

也就是說,二型糖尿病患者並不缺乏胰島素,尤其在早期,所以一般只需要使用口服藥物控制血糖水平即可,而一型糖尿病患者病因就是缺乏胰島素,單靠降糖藥已無法起效,所以必須使用胰島素加以治療才可。

對於一般的二型糖尿病患者來說,胰島素治療並不是必須的。不過,如果病情發展到晚期,到各種降糖藥都無法控制的地步,或者併發各種嚴重的慢性病,以致患者對降糖藥產生嚴重不適等的時候,就有必要選擇胰島素進行治療了。

長期打胰島素,會不會有副作用?

許多藥物治療的副作用總是令人擔心,而糖尿病患者往往患病之後一輩子要與藥物相伴,如果長期需要依靠胰島素治療,會不會產生什麼副作用呢?

實際上,胰島素的副作用比其他的降糖藥副作用還要更小,因為胰島素本來就是人體內分泌物的一種,既沒有毒,也不會給肝腎代謝造成負擔,更不用擔心“上癮”。

不過使用胰島素還是會帶來一定副作用的,而且往往是因為使用不當造成。

1、使用胰島素初期,可能會出現眼睛屈光不正、面部和四肢水腫的短期副作用。不過兩種副作用都是暫時的,一般隨著使用時間延長就會自行消失。

2、一些剛開始使用胰島素的患者,或者停用一段時間後又重新開始使用時,可能會出現過敏症狀。一般見於使用動物胰島素或非純化胰島素,可能在注射位置出現斑丘疹瘙癢之類局部過敏,也可能出現蕁麻疹、過敏性紫癜、嚴重者甚至過敏性休克等全身過敏症狀。

3、低血糖反應是使用胰島素最可能出現的副作用,主要是因為用量比較難控制。當用量過大,加上患者如果沒有按時進餐,或肝腎功能不全、升血糖反應有障礙時就會引發低血糖反應。所以注射胰島素的糖友除了要按時進餐之外,最好隨身攜帶一些糖果餅乾,以備發生低血糖可以及時自救。

4、因為胰島素需要注射使用,如果患者長期在同一個位置注射胰島素,還可能出現皮下脂肪萎縮輕微毛細血管損傷導致局部瘀青、操作不衛生導致皮膚感染等副作用。最好不要長期在同一個位置進行注射。

參考文獻:

《胰島素的起始治療與調整方案》,中國醫學創新,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9年13期.


39名醫在線


很多糖尿病患者不願意打胰島素,一是因為注射胰島素比較痛,二是認為打胰島素會上癮,但這其實是一個誤區。

糖友是吃藥還是打胰島素是根據病情以及個人狀況等各方面情況決定的,對於胰島β細胞功能衰竭或者降糖藥的劑量和種類已經用至最大還不能達到理想血糖標準的糖友,此時不用胰島素,是留著過年嗎?

至於“胰島素上癮”之說更是無稽之談,事實上,胰島素不是毒品,而是身體內的一種激素,如果體內含量不夠,就會影響糖尿病患者身體健康,所以堅持打胰島素是補足身體裡胰島素的缺陷,而並不是注射之後上癮。

哪些患者需要使用胰島素呢?

()1 型糖尿病患者需終生胰島素替代治療。

(2)2 型糖尿病患者在任何3種抗糖尿病藥物治療的情況下,或患者病程長伴胰島功能明顯衰退,或剛剛診斷需要強化治療時應及時啟動胰島素治療。

(3)對新發病並與 1 型糖尿病鑑別困難的消瘦的糖尿病患者,應該把胰島素作為一線治療藥物。

(4)在糖尿病的病程中出現無明顯誘因的體重下降時,應該儘早使用胰島素治療。

(5)特殊情況下為控制血糖,應考慮使用胰島素,包括妊娠、圍手術期、急性併發症或應激狀態、嚴重慢性併發症、特殊類型糖尿病、合併其他一些嚴重的疾病如冠心病、腦血管病、血液病、肝病等。

糖人健康網,一個有溫度的控糖平臺,歡迎關注,有問必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