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水產養殖,高溫天氣如何避免藍藻突然爆發?

xegWN


高溫持續,調水、改底、投料要謹慎

高溫季節到來,且今年持續高溫。這裡與水產養殖的朋友聊聊,如何確保安然度過盛夏,達到穩產、高產。

6-8月份是我國全年氣溫、水溫最高的時期,也是水產養殖生產的關鍵季節。

水溫升高,養殖對象(魚、蝦等)、藻類以及各種微生物都呈現快速的新陳代謝狀態:養殖對象吃料快,排洩量增加,藻類快速老化,水體各種微生物的代謝繁殖和呼吸加快等等,導致水體內有機物質快速堆積。

尤其是高密度養殖池塘。再加上高溫季節到來,也會伴隨著晴雨不定,因此,水質就更容易突變。

目前,隨著養殖對象的生長進入中後期,養殖對象吃料猛,於是大量投料,導致殘餌、糞便增加,很多池塘氨氮、亞鹽偏高,這將成為水產養殖中極大的隱患;



過度肥水,導致水體內營養素劇烈變化,引起藻類平衡破壞,甚至出現了藍藻爆發的現象;



高溫天氣,死藻增多導致弧菌繁殖迅速。致弧菌大量繁殖的時間是雨後晴天與藻類大量死亡時,部分致弧菌是從死藻屍體中衍生出來的。要在養殖過程中有效預防弧菌大量滋生,溶氧是根本。



俗話說“養蝦就是養水”,水質的優劣是水產養殖的關鍵。我們看一下水質的一些指標變化:

1、 高溫季節,水體中溶氧需求增大。水體內溶氧的變化是,早上太陽出來後,溶氧慢慢升高,到中午達到最高。傍晚,到晚上8、9點鐘,水中溶氧含量開始下降,一般到凌晨4點降至最低。

a)\t高溫季節,由於各種水中的水生物(蝦、魚、藻、菌等)的呼吸、新陳代謝都會增大,因此,溶氧消耗需求量就會明顯加大。

b)\t池塘底部有機物質、殘餌、糞便等增加,因此分解時,溶氧消耗也大量增加。

c)\t溶氧低、不足,很容易導致氨氮、亞硝酸鹽等有毒物質增加,同時致病菌也會大量繁殖。

d)\t因此,有效增加和維持水體內溶氧濃度,特別是夏季晚上保持適當的溶氧含量,是安全度過高溫季節的關鍵。

2、 pH值:一般情況下,正常的池塘內,在養殖過程中都會保持基本穩定的pH值水平。

a)\t當pH值處於6.5~7的情況下,氨氮、亞硝酸鹽及時稍高一點,不會導致蝦中毒。但是如果pH值變化超過一定限度,同樣含量的氨氮和亞硝酸鹽就有可能導致蝦中毒;

b)\t同樣,養殖水體pH值的變化,還會引起水體內微生物菌群、藻類的變化。從而引發水質的劇烈變化。

c)\t因此,保持整個飼養期內,水質pH值的穩定,是安全度過高溫期的保證。

3、 氨氮、亞硝酸鹽:隨著養殖的進程,養殖對象長大、生長髮育加快、新陳代謝旺盛,吃料猛、殘餌量增加、排洩物增加,氨氮、亞硝酸鹽升高,是必然的。

a)\t如果僅僅是氨氮、亞硝酸鹽偏高,其它指標穩定,短期內危害不會太大;

b)\t氨氮、亞鹽偏高時,可通過調水、穩水、解毒、增氧、改底、補菌、培藻(以磷促氮)等措施來預防、處理。

c)\t很多養殖場忽略的一個問題是——補碳。大家都在講“生物方法降亞硝酸鹽”,強調補這個菌、那個菌。而忽略的是,當微生物大量消耗氨氮、亞硝酸鹽時,需要“碳元素”的協助才能完成。

d)\t儘量控制水體內氨氮、亞硝酸鹽緩慢升高,是度過高溫期的基本措施。必須要降低水體內亞硝酸鹽指標時,建議採用高效的微生物,快速消耗水體中的氨氮和亞硝酸鹽,是安全可靠的辦法。

4、 菌相:在養殖水體中,建立有益菌優勢,達成有利於養殖對象生存的多菌動態平衡。

a)\t目前,水產養殖使用的“有益菌”,大部分用於“調水”,且是好氧菌。一般來說,只有乳酸菌可以到達水體中下層,並進行“有效地調水”工作。而乳酸菌在底層的效率比腐敗菌的工作效率要低。所以,生物改底的效果一直是個疑問。

b)\t建立水體中微生物的動態平衡,就是抑制“致病微生物”,使其無法達到“致病濃度”,而“控制”養殖對象的疾病發生。這是建立“良好菌相”最大的目標。

c)\t構建“良好的微生物動態平衡”,才是有效預防疾病的生物方法。



5、 藻相:藻類既是溶解氧的主要來源,也是消耗溶解氧的隱患。

a)\t藻類的正常繁殖生長,可通過光合作用產生更多氧氣,來提高水體中的溶氧,更有利於養殖水體的水質穩定。

b)\t夏季的持續高溫、充足的陽光照射很容易引起藍藻的爆發。池塘裡的其他有益藻類不豐富,與藍藻競爭的數量少,會讓藍藻成為優勢種,導致大規模爆發。藍藻在夜間的呼吸作用將消耗掉池塘中大量的溶氧,不但會影響水草,還會對養殖動物造成重大損傷甚至死亡。最嚴重的是,一旦發生倒藻,藍藻死亡分解又會加重水體溶氧的消耗。

c)\t可以看出,藻類是養殖水體中溶氧含量的主要調解器。沒有良好的藻相,就談不上保持水質穩定。



以上,通過對養殖水體的“水質指標”的討論,我們知道,高溫季節“調水”是非常關鍵、而且複雜的事情。

本人的建議是,“生物方法為主,化學方法為輔”。具體做法是,調水、疾病控制採用生物方法,改底採用高效、低毒的化學試劑,後期增氧也需要化學試劑輔助。

另外,需要在飼養、管理上注意:

1、 開啟增氧機:在晴天中午開機,以促進水體對流,增加底層池水溶氧,散發有毒氣體,起到調節水質的目的;天氣悶熱時開機時間可適當延長,天氣涼爽時減少開機時間,半夜浮頭則增加開機時間。

2、 置換新水:一般每7-10天加水一次,每次加註15-20釐米的新水,高溫季節可適當縮短換水週期。

注新水可增加溶氧和營養鹽類,稀釋池水中的有機質和有毒物質。在雷陣雨或悶熱天氣,要及時發現缺氧的徵兆,並注入新水,開啟增氧機,避免泛塘的情況發生。

3、 謹慎投料:殘餌是養殖池塘底部惡化的主要因素之一。養殖中後期投料量增加,殘餌量也急劇增加,也是養殖最容易出問題的時間。所以,投料一定要科學、謹慎。

a)\t少量多餐:一次投料量過大,養殖動物吃不完,殘餌量大,既浪費了飼料,又引起底部水質惡化。所以,建議至少保持三餐飼餵。

b)\t均勻投料:集中一個相對小的區域投料,塘內養殖動物的均勻度就會差。因為,體強的動物會先吃、多吃,造成養殖動物生長不均勻。則出售時,無法達到規格要求。

藍藻爆發,主要是水體富營養化導致,特別是磷大量堆積的情況下,更容易引起藍藻爆發。採取以上措施,則藍藻爆發的危險會大幅度降低。

藍藻的危害不僅僅是奪取營養、奪取溶氧,其危害在藍藻死亡後,會釋放出“藍藻毒素”,對水生動物影響更嚴重。所以,發現藍藻水華,不要輕易“殺藍藻”。


農牧生態循環實踐者


藍藻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N年了,單位都用“億年”來記的。由此可知,藍藻適應力很強,地球上那麼多災難,多少極端環境也沒把它幹掉。而且吧,很多地方一到高溫季節它就出來放浪攪和,大量繁殖、消耗溶氧、造成水生生物特別是魚蝦等養殖動物死亡、釋放毒素、汙染水體、散發臭味。就是唯恐天下不亂的主兒,不過也在提醒著我們,這片水域有問題了。

那麼,預防藍藻在高溫季節爆發呢?

第一,清塘曬塘

冬季要清除過多淤泥,用生石灰清塘,加上太陽暴曬,雖然不能完全殺滅藍藻,但能大大減少其數量。

第二,換水

養殖中,如果發現自己的池塘藻類極易生長,可以定期換水,沖走部分藍藻。但是,換水要注意不能形容引起養殖動物應激性。

第三,正確施肥

水體中氮、磷過多也是藍藻大量爆發的原因之一,而氮磷除了水源帶來,施肥是重要來源。所以,基肥最好選擇農家有機肥,追肥用生物肥為好。

第四,管理好水草

水草的存在能遮擋陽光,消耗部分營養物質,起到限制藍藻大量生長的作用。

第五,水源

不使用有工業廢水、生活汙水排放的水源,也不要農田灌溉用水,這些水體中都含有豐富的氮和磷。

第六,合理搭配養殖品種

池塘裡如果只養肉食性魚類,那麼,投餵的飼料、動物性餌料以及魚的糞便等都會分解,使水體富營養化。但是,這不能完全避免,所以要搭配花鰱、白鰱等濾食性魚類,消滅部分藍藻,抑制其大量繁殖。

總之,我們不能完全殺滅池塘中的藍藻,但要綜合性預防,限制其大量繁殖爆發,使其在有用、可用範圍內為最好。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留言交流經驗。


春種夏耕秋收冬藏


水產養殖,高溫天氣如何避免藍藻突然爆發?

對於水產養殖者來說,一到高溫季節養殖水體中的藍藻是個讓人頭痛的問題,有時真的是防不勝防,那麼在這種高溫天氣中如何來避免藍藻突然爆發呢?對於這一問題踏火個人的建議是:


    1. 合理投餵和換水:這個是最基本的操作,過多投餵如果水產品吃不完的話那麼剩下的那些飼料就會變為有機質轉而起到肥水的作用,水過肥是藍藻爆發的一個原因之一所以一定要合理投餵;對於換水也是同一個道理,合理的換水可將塘中的一些過多的有機質放走,通過加註新水可以維持整個水體的活度,讓藻相達到一個平衡。

    2. 增氧:塘口出現氧氣不足不僅僅是養殖產品出現浮頭那麼簡單,如果水體底部長期缺氧的話不僅會影響到養殖產品的生長速度,更有可能會出現藍藻爆發。因為在長期缺氧的狀態下,水體中的有機質分解會受阻,這時水質就會過肥而影響到藻相平衡,嚴重的情況不僅是藍藻過多很可能會出現倒藻,所以說高溫季節要多注意水體底部的溶氧量,我們可以在晴天的中午將增氧機開幾個小時,這樣對底部有機質的分解很有幫助。

    3. 生物預防:對於水體過肥的塘口除在養殖開始之前做好清塘工作之外,可以在養殖開始之後在塘裡放一些濾食性魚類,如白鰱、花鰱之類,這種魚主要以吃食水中過多的藻類和浮游動物為主,對於維護水質的穩定很有幫助。
    4. 藥物治理:這個是最後的招數了,如果以上都用過之後還沒有好轉的話,可用藥物來治理,最常的各種改底藥物如過硫酸氫鉀、芽孢桿菌、em菌之類都可以,這些的話一個是可以起到改善底質的作用,另外也能起到維持水體藻相和微生態平衡的作用,通常情況下都是根據水質變化情況來定時用。




    以上僅為踏火個人經驗見解,供參考用,更多的水產、水族類經驗分享敬請關注踏火逍遙說魚,謝謝!


    踏火逍遙說魚


    中國水產頻道 周雙豔 藍藻的防控建議大家以防為主,以治為輔。主要從以下方面:

    ①慎用含磷的底改,多用降磷的底改。如何正確的選擇合適的底改產品很重要,不是說所有的底改都適合於藍藻塘。

    ②選好料,喂好料。如何喂好料呢?儘可能要晚喂,不要喂的太早。特別是單養螃蟹區域,因為喂的太早,白天光線強,溫度高,吃料差;晚上光線弱,溫度偏低,活動量比較大,這時候螃蟹吃料恢復正常。

    ③提肥穩水,定向培養有益藻(培養硅藻),控制有害藻,補充碳鉀,平衡氮磷。

    藍藻、鞭毛藻、綠藻屬於中上層藻,晴天白天喜歡在表層,晚上喜歡在底層。陰雨天喜歡在底層,解決的是上層水的溶氧問題。晚上或者陰雨天在底下不增氧,同時耗氧。

    硅藻正好相反,一般培養的都是底棲硅藻,它在底層,底棲硅藻培養的越多,底層增氧的效果越好,硅藻晴天還是在底層。

    培養硅藻要求水中總硬度以及總鹼度都要高,比如說鉀肥、鈣肥、鎂肥這類礦物肥越多,水體的渾濁度越小。

    水體酸鹼度不高,同時總鹼度越高,水體的穩定性越強,穩定性強的水體的渾濁度往往很小。

    所以要想硅藻培養,必須要大量補充礦物肥和碳肥以及硅肥,這幾種肥越多,水體的穩定性越強。

    水體的穩定性強表現在:水色,藻相、草相都很穩定,水草根很強,莖很壯,葉子不瘋長,水色很穩定,培養的水不管颳風下雨,還是颱風暴雨,水色依然清爽穩定,不渾濁。所以這種塘口水色穩定之後,水草和螃蟹也會穩定。

    很多養殖戶講大雨之後必有大病,實際上是大雨之後水是渾的、倒藻,這種塘口由於水變而引起水生動物產生應激而繼發感染病害問題,所以需要補充碳肥、鉀肥,平衡氮磷、硅藻。 螃蟹蛻殼需要碳肥和硅肥,也需要鈣鎂增加殼的硬度。但這種鈣要有韌性,這時候要有大量碳肥和硅肥以及礦物肥相得益彰,使得螃蟹殼有硬度,有韌性。同時這種肥用多了,螃蟹在蛻殼的時候解決了正常蛻殼期間對水中營養鹽的需求。

    螃蟹在蛻殼高峰期,首先蛻殼要正常,就是該蛻的時候蛻,不該蛻不蛻,第二不管大小螃蟹,蛻殼要整齊。當一個池塘培養出硅藻水之後,螃蟹蛻殼會出現蛻得快硬得也快。

    ④多用有益菌來防控藍藻,主要選擇厭氧、產酸、喜歡氮磷的菌。

    市場上常見的乳酸菌等有益菌類的微生態製劑都可以在藍藻多的池塘使用,無論是內服還是外用,都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防控藍藻的作用。包括一些產酶能力非常強的芽孢桿菌也可以用。但是芽孢桿菌要儘可能選擇厭氧、不耗氧的。

    當藍藻大量爆發的時候,很多客戶採取殺的模式,建議大家儘可能以生物製劑為主,這幾年在市場上見到不少廠家在處理藍藻有各種各樣的方法,其中最安全的方法:第一個通過改變營養鹽結構,第二個通過產酸或者產酶的微生態製劑。微生物製劑(特別是不耗氧的微生物製劑)處理非常安全。 

    如果你非要用殺字號的藥來處理藍藻,一定要會殺。每年這個階段很多客戶不殺藍藻螃蟹可能也有問題,但是殺完了藍藻問題反而更多了,甚至出現像2016年高峰的時候很多塘口出現一夜之間整個塘口的螃蟹全部死亡的現象。


    中國水產頻道


    1.飼料投餵。掌握好河蟹的採食量,避免過度投餵,敗壞水質。2.勤改底,每天用竹竿取出底部泥土,看看是否黑臭,如果黑臭了要儘快解決,連用幾次都要解決這個問題,藍藻爆發一切一切的根源都在底部。3.em菌的大量使用,現在有種發酵的菌種成本不高,高溫天可以每三天用一次,這種菌種不會消耗很多氧氣,安全。儘量不要使用芽孢桿菌。4.保草,水草的存在可以抑制藍藻生長,水草保不住的話就沒得談了。5.開動增氧機。預防爆發就一條:開源節流。增加藍藻去處,減少藍藻產生。藍藻的生長特點:高溫,高ph,靜水,富營養化。根據它的特點來預防。


    海風輕輕108


    我是胡蔥煲雞蛋,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藍藻爆發的原因主要是蝦田底層環境惡化,有機質增多,氨氮和亞硝酸鹽含量超標,導致水體發黑發臭,從而給了有害藻類爆發尤其是藍藻爆發的機會。藍藻爆發後會導致蝦田溶解氧快速降低,間接又導致了蝦田富營養化,如果不加預防控制,會形成惡性循環,水質會一直過肥。



    ☞如果之前沒有解決好蝦田底層的解底消毒工作,那麼在高溫天氣來臨之後,只能見招拆招了,當然效果可不敢保證。有條件,堅持換水稀釋蝦田水質,同時,適當噴灑em菌+生石灰,一來消毒二來給有益藻類比如綠藻提供養料,三來這種菌類耗氧量最少,基本不影響蝦田生態環境。如果形成水華,還需要配合人工打撈。


    ☞最好的辦法還是提前預防,在高溫季節來臨之前就儘量保持蝦田生態環境健康,這樣會省去許多麻煩,一旦到了五月高溫,又要每天捕撈成蝦,又要每天處理病蝦死蝦,又要處理藍藻問題,保證讓你焦頭爛額,所以未雨綢繆永遠是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