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嗜“大烟”如命的礼部尚书,却因馆阁体而被慈禧青睐


嗜“大烟”如命的礼部尚书,却因馆阁体而被慈禧青睐

谈及“馆阁体”,喜欢它的人爱不释手、称赞有加,认为馆阁体写得端庄优雅,一丝不苟,是标准的“好字体”;而在一些追求“尚意”的书家看来,“馆阁体”呆板无味、灵韵不足,是不可效法的书体。在科举取士的年代,一手“馆阁体”成为读书人的标配,时代造就了馆阁体的兴盛,因此我们今人对待“馆阁体”的态度上应是宽容一点。历史的角度出发,再看“馆阁体”的是与非。

嗜“大烟”如命的礼部尚书,却因馆阁体而被慈禧青睐

在故宫一些格栅窗上,有许多用馆阁体抄录的诗文,在空间上起到装饰的效果。这些诗文,都是一些当时精于书法的大臣们书写,他们有的是状元及第,最次也是进士出身,经过科举考试的长期训练,一手规整的馆阁体自然不在话下。

嗜“大烟”如命的礼部尚书,却因馆阁体而被慈禧青睐

这几幅“馆阁体”书法作品是光绪二年进士,江苏太仓人陆宝忠题写的。经过一百多年的时光,今天看来依然神采奕奕,点画之间收放有度,法度之中透出书家的精气神。他曾任“南书房行走”“礼部尚书”等职,大内收藏的精品字画多有目睹,对于他的书法造诣大有裨益,慈禧太后也常让陆宝忠为其代笔,故宫博物院仍有陆宝忠题跋的作品。然而陆宝忠有吸食鸦片积习,朝命严饬戒断,光绪三十四年正月他戒烟成功,四月二十九日(5月28日)病卒,谥文慎。

嗜“大烟”如命的礼部尚书,却因馆阁体而被慈禧青睐

古代的读书人敬惜纸张,对待读书写字都有一颗恭敬的心。一笔一划是书家对于文字的尊重。馆阁体,不仅是官方书写规范字体的代名词,而且也是读书人对于文字敬畏的体现。书法无法只能是一堆烂泥而已。馆阁体可以有书家的灵韵,也可以有血有肉。在不同书家笔下也可以写出精彩。毋庸置疑,陆宝忠就有一颗对书法敬畏的心。

嗜“大烟”如命的礼部尚书,却因馆阁体而被慈禧青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