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歷史上真實的華妃娘娘:從側福晉到皇貴妃,四個兒女全都夭折

提到《甄嬛傳》中的華妃,腦海中浮現的是她初遇雍正的嬌俏,寵冠後宮時的張揚,還有發現自己被皇帝防備時的落寞。

歷史上真實的華妃娘娘:從側福晉到皇貴妃,四個兒女全都夭折

這個女子,野蠻任性,手段也狠,唯獨一心愛著雍正。

說到底,雍正也曾喜歡過她,卻也利用她,到最後,毫不留情地拋棄她。

悲涼的宮牆人生。

可是,歷史上真實的華妃,也就是雍正的年皇貴妃,與我們所熟知的熒幕形象大相徑庭。

01 年家有女初長成

年氏,出生於官宦之家。她的父親年遐齡是湖廣巡撫,頗受康熙皇帝器重,一直工作到六十二歲,多番請旨康熙才準其卸官回京養老。更難得的是,康熙御賜年遐齡退休後仍享受全奉,當時鮮少有人能獲此榮寵。

從小浸染在官家氛圍,年氏自是有大家閨秀姿態,相貌出眾,端莊得體。

歷史上真實的華妃娘娘:從側福晉到皇貴妃,四個兒女全都夭折

後來,康熙特意將年氏指於雍正當側福晉。從那以後,她的生活就與皇家有了密不可分的聯繫。

《甄嬛傳》中,初進府的華妃,喜歡穿鮮豔的服裝,不畏懼權威,天真、大膽,笑容肆意自在,讓從小生長於宮牆之內的雍正卸下心防。

這一點和歷史倒是一致。

年氏進府那一年,雍正31歲,剛被康熙封為和碩雍親王,正值春風得意,又恰逢美人入懷。

儘管先前雍正已有了福晉和側福晉,可遇到年氏,雍正欣喜得像個初入情網的少年,欣喜雀躍,或許這就是難以言清的心動吧。

歷史上真實的華妃娘娘:從側福晉到皇貴妃,四個兒女全都夭折

不少人認為,年氏是靠著哥哥年羹堯的權勢而受寵,這說法不免有失偏頗。年氏在府邸時早就是雍正的心上人,而那時的年羹堯並未嶄露頭角。

從四阿哥的側福晉,再到雍正登基後的貴妃、皇貴妃,年氏憑藉的從來都是帝王從一而終的專寵。

02 一生多子,卻也多難

《甄嬛傳》裡,雍正為防年氏一族,特意給華妃賞賜歡宜香,不允許她有生孩子的機會,以致華妃終生無子。

事實上,年氏一生育有三子一女,分別是皇四女、皇七子福宜、皇八子福惠、皇九子福沛。

更讓人意外的是,在長達十一年的時間裡,只有年氏為雍正誕下子嗣。在三妻四妾的古代,尤其是嬪妃眾多的後宮,這已經是象徵著夫君極大的愛意。

歷史上真實的華妃娘娘:從側福晉到皇貴妃,四個兒女全都夭折

而且,皇八子出生後是由年氏親自撫養的,打破了清朝生母不能撫養皇子的慣例,而雍正對皇八子的寵愛讓不少朝臣猜測,雍正內心屬意皇八子為儲君。

可惜的是,年氏的孩子福薄。

皇四女,只活到歲;皇七子,活到一歲;皇八子,活到八歲;皇九子,年妃在懷孕時正值康熙大喪,磕頭行禮時傷了胎氣,小產,孩子生下來便沒了氣。

歷史上真實的華妃娘娘:從側福晉到皇貴妃,四個兒女全都夭折

而早產傷了身子的年氏,加上喪子之痛,傷心欲絕,身體大不如前,常年吃藥。

03 榮寵一生

病了兩年後,年氏終究還是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歷史上真實的華妃娘娘:從側福晉到皇貴妃,四個兒女全都夭折

對於年氏的喪禮,雍正是用心了的。

為其賜諡號敦肅皇貴妃,評價她是“秉性柔嘉,持躬淑慎”,舉行了一場極為隆重的喪禮,命百官齊哀。這場葬禮花費巨大,耗費了無數金帛牛羊,而且,雍正因著禮部的人喪禮儀仗準備不足,連降兩級處分。

陷入悲傷的雍正還一改往日勤勤懇懇的作風,連著五日沒有上朝,只是,佳人已去,所有的美好都只能留存在記憶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