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补充维生素B12?

宜糖健康


维生素B12又名钴胺素,属于B族水溶性维生素,是唯一含有金属元素的维生素,人体无法自身合成,需要从食物中获得,维生素B12在人体胃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帮助下才能被吸收,但人体对维生素B12的需求量极少,从食物中摄取的维生素B12可以储存在肝脏中,慢慢利用,因此,饮食正常的人,很少会出现维生素B12缺乏,但是有些人胃肠功能出现问题,导致内因子分泌障碍,维生素B12吸收减少,容易缺乏维生素B12 。

维生素B12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和药理活性,可作为辅酶参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提高叶酸的利用率,促进红细胞发育和成熟,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预防恶性贫血,并可参与神经递质合成,有助于消除烦躁情绪,增强记忆力,改善平衡能力,维持正常的神经功能,此外,维生素B12还可参与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维生素B12缺乏所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周围神经炎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性代谢性疾病,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可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那么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补充维生素B12呢?孙药师考虑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1. 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肾脏、猪肉、牛肉、鸡肉、鱼类、蛤类、鸡蛋、牛奶等动物性食物中,植物性食物中很少含有维生素B12,一些过度追求血糖控制或崇尚素食主义的糖尿病患者,上述饮食摄入不足,从而导致维生素B12缺乏,需要补充维生素B12。

2.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中以自主神经病和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最常见,糖尿病神经病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减退等,严重者可合并感染、坏疽甚至截肢,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包括血糖控制、针对发病机制治疗、对症治疗和神经营养修复治疗等,维生素B12属于神经营养修复药物,可促进神经修复,改善糖尿病患者自发性肢体疼痛、麻木、神经反射及传导障碍,因此,补充维生素B12是为了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

3.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一线、首选和全程药物,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引起维生素B12水平降低,这可能与二甲双胍改变小肠蠕动,刺激肠道细菌过度生长,竞争性抑制维生素B12吸收有关,建议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每年检测1次维生素B12水平,如缺乏需适当补充维生素B12。

参考文献: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


南开孙药师


维生素B12有着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无论对于正常人和糖尿病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糖尿病人。如果缺乏维生素B12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维生素B12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B12又叫钴胺素,是惟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是需要一种肠道分泌物(内源因子)帮助才能被吸收的惟一的一种维生素。维生素B12以辅酶的形式参与体内多种代谢反应,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作为甲基转移酶的辅因子,参与了体内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合成;保护叶酸在细胞内的转移和储存,是神经系统功能健全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它具有促进红细胞发育生长,参与制造骨髓红细胞等生理功能。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而缺乏维生素B12,将会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糖尿病人为什么要补充维生素B12呢?

因为糖尿病人容易缺乏维生素B12,原因:

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降糖药二甲双胍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使体内维生素B12水平较低; 糖尿病患者由于限制饮食,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而导致缺乏维生素B12 。

维生素B12对糖尿病人主要作用:保护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系统,加速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

如果糖尿病人体内缺乏维生素B12,神经系统就可能受损,并且受损后是不可逆转的,可能会导致周围神经炎的发生,通常表现为感觉异常,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均可能会累及。通常表现为,面部神经疼,或其他部位神经疼,手脚麻木刺痛等。

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如果长期缺乏足够的维生素B12,就会加速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的病变速度,导致眼周毛细血管受损。

缺乏维生素B12会引起哪些疾病?

1. 恶性贫血 由于维生素B12的缺乏而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严重的贫血可导致疲劳、呼吸困难,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相关症状,如踝关节水肿等。

2. 消化道疾病症状,如恶心、呕吐、胃灼热、腹胀和胀气、便秘或腹泻、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等。

3. 维生素B9、B6、B12还能控制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同型半胱氨酸增高会导致心脏病。

4. 长期维生素B12缺乏,会引起阿尔茨海默病;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抑郁、强迫症和精神病。

怎样补充维生素B12?

由于维生素B12不能在体内产生,所以必须在饮食中摄入。维生素B12主要是动物消化道中的某些细菌产生的。因此,它是天然存在于动物产品如海产品,肉,蛋,牛奶、肝脏中;酵母、大豆、土豆、菠菜、葵花籽等当中含量较少。(这就是为什么素食者往往缺乏这种维生素)。可以通过食物来获取补充,或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选择膳食补充剂维生素B12。


橙子医生


你好,三诺讲糖很高兴为你解答!维生素B12对糖尿病人主要作用就是:保护糖尿病人神经系统,加速碳水化合物、脂肪的代谢。

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老年糖尿病友更应该补充维生素B12。这是因为:

1、老年糖尿病人进食量偏少,因为担心热量超标,肉类吃的不多,极容易缺乏维生素B12。

2、如果糖尿病人体内缺乏维生素B12,神经系统就可能受损,并且受损后是不可逆转的。维生素B12有维护神经髓鞘的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炎。



3、糖尿病合并眼病视网膜病变,如果缺乏维生素B12,视网膜病变就会加速发展,引起眼周毛细血糖受损。

4、有部分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影响了维生素B12的吸收,所以也要补充维生素B12。

不过,补充维生素B12不一定要通过吃药,最好通过食物补充,维生素B12的食物主要来源:动物肝肾脏、猪肉、羊肉、鸡肉、牛肉、蛤类、鸡蛋、鸭蛋、鹌鹑蛋、鱼类、牛奶、乳酪、乳制品等 ,当然,如果严重缺乏维生素B12可以用B12制剂补充。


三诺讲糖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因为有很多糖尿病人都忽视了。

为什么说糖尿病人要补充维生素B12呢?

因为很多使用降糖药的糖友都会出现胃肠道副作用,尤其是二甲双胍。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会导致肠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率降低,引起其水平下降。维生素B12水平下降,还与糖尿病人发生神经病变、心脑血管并发症、贫血、肾病等有关。此外,糖尿病人由于限制饮食,更容易出现营养不均,也就更容易缺乏维生素B12了。

如果缺乏维生素B12,容易出现贫血、皮肤问题、牙龈问题、神经问题,所以糖友们要注意维生素B12的补充。那要怎么补充维生素B12呢?

1.含服甲钴胺,即甲基维生素B12来补充。由于维生素B12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所以即便服用过量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因为过量的维生素B12会通过尿液排出。

2.食补为上策,维生素B12 广泛存在于各类食物中,比如肝脏、瘦肉、鱼肉、贝壳类、奶蛋类、酵母、大豆、土豆、菠菜、葵花籽等。

更多维生素如何进行食补,糖友们可以参考下面这张表格,表格里的维生素也是大多糖友们所缺乏的,应适当补充。

希望小糖的回答能够帮到大家,更多糖尿病百科知识欢迎关注我们!


糖人健康网


糖尿病专科医生为大家解答。

维生素B12是糖尿病患者中比较常用的一种药物,但它也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必须服用的一种药物。

维生素B12又叫钴胺素,是唯一含有金属元素的维生素,在肠道内需要内源性因子来促进吸收。动物内脏、肉类、豆制品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人体肠道的菌群也会合成一部分维生素B12,因此糖尿病患者如果肠道功能正常或者正常饮食,不会出现维生素B12的缺乏,就不需要补充维生素B12。但如果肠道功能异常,缺乏促进吸收的内源因子,即使在饮食中补充相应的食物,也会出现恶性贫血。

维生素B12主要用于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也用于神经性病变的治疗。

糖尿病患者补充维生素B12是因为长期血糖控制不良,患者可能出现了慢性并发症-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如四肢末端的麻木、疼痛、冷热等异常感觉,及自主神经病变如心慌、体位性低血压、便秘腹泻交替等症状。

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是甲钴胺,也称为甲基维生素B12,它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非常容易进入神经细胞器,参与神经元凶险嘧啶核苷合成,促进叶酸利用和核酸代谢,目前广泛用于神经病变和神经营养治疗。

自从甲钴胺问世,就取代了传统的注射用维生素B12,口服片剂临床使用依从性好,有利于患者的长期维持治疗。用量为500ug,一天3次口服的常规剂量未发现明确的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可以长期应用来维持疗效。

但是因为其很快就能达到很高的血药浓度,如果口服甲钴胺1月,神经病变没有改善,即可停用,防止无效和药物蓄积的后果。

部分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也可能导致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障碍,或者妊娠并糖尿病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性贫血,也可应用于这些患者,达到一药多效的目的。


孙医生讲糖


因为有人想偷懒,还想卖药挣钱(在没有测定体内B12水平的前提下)!

糖友的“神经系统损害”,无法直观判断:

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12引起,或其它疾病所致,还是因为持续高血糖病情进展所致。

在2018年《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提到: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引起维生素B12的水平下降。故每年应测定一次机体B12水平,如缺乏须补充。

然而,维生素B12并不易缺乏。

膳食中维生素B12的吸收,依赖于一种胃黏膜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内因子IF”。

食物中的维生素B12在胃部,与IF结合后,进入肠道。在肠道酶的作用下,内因子释放B12,供肠道吸收。

肝脏储存的B12,通过胆汁排出后,大部分被重新吸收!

这就是维生素B12独特的“肝肠循环”吸收模式!

人体肠道细菌,还可以自身合成少量维生素B12!

营养状况良好的人士,即便吃完全不含有维生素B12的膳食,缺乏的症状,至少要在4—6年后,才会发生!

患胃炎,服用抗惊厥药物和抗生素,会影响B12的吸收。

年龄增长、维生素B6和铁缺乏、甲状腺机能减退,B12的吸收率降低。

严重缺乏维生素B12,会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神经系统损害。

长期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特别是老人,可能会出现慢性神经病变:

如四肢末端的麻木、刺痛、冷热等异常感觉,易疲劳、易怒、反应慢、记忆力衰退、肌肉酸痛、耳鸣及听觉减退,短暂失忆或产生幻觉,头晕贫血等症状时,要考虑有维生素B12缺乏的可能。

此时,宜检测血清维生素B12浓度,在120—180pmol/L,为正常值。

即便老年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二甲双胍,血清检测显示缺乏,只要不是严重缺乏,同时肠胃功能良好,仍首先考虑“食补”,而不是药补!

维生素B12的膳食来源,是动物性食物:

包括肉类、动物内脏、鱼、禽、蛋;乳制品含量较少。

植物性食物,基本不含有维生素B12。

故而,缺乏维生素B12的常见人群,为素食者,母亲为素食者的婴幼儿,还有老年人。

均衡饮食的普通人,罕见缺乏维生素B12;未见过量摄入B12有毒的报道。

所以,有人无所顾忌地在没有检测血清B12含量的情况下,要求患者补充,因为无害!


跃水营养


因为糖尿病患者属于缺乏维生素B12的高危人群,这与糖尿病的疾病特点、用药情况以及饮食、年龄等有关系,而维生素B12是维护神经系统功能健康的的重要元素,人体缺乏维生素B12可能会出现贫血、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抑郁、老年痴呆症风险增高等,还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系统病变。

但并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需要补充维生素B12,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糖尿病患者有以下情况下容易出现维生素B12缺乏

1、老年糖尿病患者食欲减退,摄入鱼肉类蛋奶等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较少,容易出现维生素B12缺乏,这些食物是维生素B12的主要来源。

2、部分糖尿病患者受多种因素影响,消化功能下降,导致部分营养素吸收率下降,胃肠健康出现危机,而维生素B12是需要胃壁分泌一种内因子(属于一种蛋白质)来帮助吸收的,所以有胃部疾病或者消化功能减退的糖尿病患者容易缺乏维生素B12。

3、部分糖尿病患者服用的二甲双胍降糖药对维生素B12的吸收会有所影响。

在2018年《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也提到了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可引起维生素B12的水平下降,缺乏风险增加1.09倍。

4、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较高,会影响神经系统健康,容易出现神经细胞肿胀、神经纤维的鞘膜脱落等神经病变,导致温觉、痛觉减退,麻木、触电感、刺痛、虫爬感等变化,而维生素B12对神经系统健康有积极促进作用。

如果有以上情况,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B12补充剂或者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B12食物,例如动物肝脏、肉类、牛奶、鸡蛋、含酵母的发酵食品等,最直接的确定维生素B12是否缺乏的方法就是检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


谢谢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被写作耽误的营养师


中国糖尿病患者比较多,平均每11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这还不包括糖尿病前期人群。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并发症却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在这次新冠病毒出现后,您可能发现,患有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的人在感染病毒后身体情况明显不如他人。糖尿病患者不仅要按时服用药物,还要服用相关的维生素,维生素B12就是其中一种。

由于糖尿病处在氧化应激和慢性严重的状态,经常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神经损伤等一系列并发症,这就需要补充一些营养素。在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吃富含维生素B12以及维生素B6的食物以及相关补充剂的人,其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分别降低了10%和11%,由此可见,维生素B12及其营养补充剂,是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的。

糖尿病人服用的降糖药物比较多,盐酸二甲双胍片就是其中一种,这也是医生经常给糖尿病人推荐的降糖类药物。但是长期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也会有弊端,就是为会造成维生素B12的缺乏。维生素B12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身体缺乏维生素B12事会出现浑身没劲、身体疲乏、手脚经常出现麻木刺痛感等症状发生。

与其他的B族维生素不同,维生素B12仅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对于不爱吃肉的朋友来说更容易出现维生素B12缺乏的问题。您可以直接服用维生素B12或者复合B族维生素片,避免维生素B12的缺乏。


王桂真营养师


维生素B12是B族维生素之一,又称为“钴胺素”,是体内多种代谢酶的重要辅酶。维生素B12缺乏最常见可以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还会导致肢体麻木、针刺感等外周神经病变,以及疲劳、厌食、认知损害等。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B12缺乏还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综合征以及抑郁等有关。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补充维生素B12呢?

1.饮食控制

自然界中维生素B12是由微生物合成的,人类摄取维生素B12主要通过肉类、蛋类和奶制品。但由于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能量摄入,防止血糖过高,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饮食控制,尤其是肉类的摄入,这样就可能会引起维生素B12的摄入不足,导致出现营养性缺乏,甚至会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所以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一般都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B12。

高血糖容易引起微血管循环障碍,导致外周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引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所以糖尿病患者的手脚等远端肢体会常常出现麻木、虫爬、针刺、触电样等感觉异常。维生素B12可促进神经髓鞘脂类的合成,维持有髓神经纤维功能完整,改善神经传导阻滞,因此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3.预防糖尿病血管病变

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糖尿病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可导致糖尿病肾病、脑血管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但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维生素B12的水平呈负相关,维生素B12可促进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加速其清除,补充维生素B12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血管病变。

4.预防药物性缺乏

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线降糖药物,指南推荐如患者无禁忌症情况下应始终保留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中,但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会阻碍维生素B12通过肠道吸收,引起机体维生素B12缺乏,所以这也是糖尿病患者需要补充维生素B12的原因之一。

相对于普通人来说,糖尿病患者会更容易出现维生素B12缺乏,而且补充维生素B12对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有重要作用,所以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血糖外,还需要积极补充维生素B12。


药师方健


我前面也介绍过糖尿病有一种非常痛苦和可怕的并发症,就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当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患者的神经末梢就会受到高血糖的毒害作用,从而导致神经变性。当神经出现变性之后,患者会表现出皮肤莫名其妙的瘙痒感,虫爬感,继而感觉下降,痛温觉消失,对于痛觉、温度觉不敏感。这是很严重的一种病变,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


而维生素B12,具有营养神经、保护神经髓鞘,促进造血和增加叶酸在体内利用率等功效。

我们的神经,表面包有一层髓鞘,这个东西可以帮助我们神经提高传递信号的功率。同时,它也像电线外面包的那一层塑料绝缘体,防止两根神经之间的信号相互干扰影响。髓鞘对于我们神经功能有重要作用。而维生素B12可以保护髓鞘,营养神经,对抗高血糖对我们神经的毒副作用。


因为维生素B12可以保护患者神经,抵挡高血糖对神经的毒害作用,因此要补充维生素B12。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二甲双胍这种经典的控制血糖的药物,有一个不好的副作用就是降低服用者体内维生素B12和叶酸的含量。另外,我国老年人体内维生素B12的含量普遍较低,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年纪也不低,因此,综合上述几种原因,在治疗的时候,一般要让患者同时服用维生素B12。

这方面也有各种研究,联合补充维生素B12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食物中的维生素B12主要来源于动物内脏,比如猪肝、肾等,还有动物的肉类、蛋类。但是,动物内脏胆固醇含量过高,不是糖尿病病人合适的饮食。另外,烹饪中会有30%的维生素B12损失。因此,是有必要通过药物进行维生素B12的补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