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山水畫的意趣從何而得

山水畫的意趣從何而得

白雪石作品


有學生問:“畫山水如何才能畫出意趣?畫中山石、樹木、流泉、房舍都能刻畫到位,為什麼整幅作品卻呆板無味?”  


山水畫的意趣從何而得

陳少梅 路轉松濤


畫畫是把自然中美的東西提煉出來。提煉之法:省其有餘,補其不足。山水畫中的物象是從現實中來,自然物象經過畫家藝術加工昇華,這才是藝術形象。把純粹的自然物象搬到畫面上來,往往缺乏意趣。


山水畫的意趣從何而得

齊白石作品


山水畫重在能表達出意趣,齊白石畫牛耕田,看來看去不像牛,但儘管形象不像,牛的意趣卻在,並使人感覺到它還在慢騰騰地往前走;儘管沒有畫水,卻使人感覺到田裡的水還很深,這就叫“得意忘象”。因此,畫山水畫不能光考慮“像不像”的問題,應以意趣為第一。

對生活要諳熟於胸,對形象要諳熟於胸,熟才能體現意趣。畫家胸中要有丘壑,這並不是說要記多少山川,而是通過飽遊飫看,瞭解山川樹木的生長規律,雲煙氣靄的生成與動態,自然造化的神韻與氣勢。使人開眼界、闊懷抱,從造化中汲取藝術的滋養與靈感。


山水畫的意趣從何而得

李可染作品


以及村莊、市集如何?樹木、房舍如何?人事、生活又如何?道路交通怎樣?雲煙出入又怎樣?山峰如何?平坡如何?深壑又如何?流泉水道如何?江河湖沼如何?皆要一一領會在心。只有這樣畫家才能“胸中自有丘壑”。這裡的丘壑,也應當是飽受造化萬象之蒙養,蘊藏於胸中之淋漓元氣。


山水畫的意趣從何而得

陸儼少作品


畫畫很難擺脫物象的束縛,因為最初學畫往往從畫形象入手,但學到後又往往甩不掉,受形象的束縛。這就需要有識見,有膽略,有自己的主張,才不會被物象所囿,才能發揮自己的才思。

中國畫尚意趣,而這意趣往往來自畫家的情趣、情感。所以畫山水也是寫自己,不是去描摹山、水的外形。凡藝術依耳目視聽得者都不高,最高的是寫自己內心的感悟。要見此知彼,治一如治萬,貴在想象。


山水畫的意趣從何而得

錢松巖作品


杜甫《古柏行》雲:“雲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把雲、月、巫峽、雪山都寫活了。畫畫也是如此,凡畫一物,雖是靜物,也要畫活。無論動物、靜物,均需畫出其神、形、氣、勢便活。活,意趣自然可得。


山水畫的意趣從何而得

啟功作品


中國畫中的“畫”與“寫”,不止是兩種方法,更是兩種境界。“畫”是描畫,指描畫外形。“寫”是表現,寫胸中逸氣。率意的寫,活脫的創作狀態,也許更接近於意趣。


山水畫的意趣從何而得

石魯作品


中國畫需先有法,先胸有成竹,後來畫家修養達到深厚的程度時,則要無法,胸無成竹,後者境界高,蘇東坡之書札、題跋皆若不假思索,自稱天趣。(文/丁雪峰)


山水畫的意趣從何而得

吳湖帆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