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美國知乎問:如果亞歷山大攻打中國,會發生什麼?看網友如何分析

亞歷山大大帝是古代歐洲最偉大的戰略軍事家之一。在他短暫的一生中,東征西討,建立了一個橫跨亞歐大陸的強大帝國。憑藉著“馬其頓方陣”在公元前334年至公元前324年間,亞歷山大率領軍隊一路東征,從歐洲馬其頓出發一直打到了東方的印度。而當時的中國正處在春秋戰國時期,連年的戰爭,讓各國都不缺乏戰力和賢明的君主。設想一下,如果亞歷山大可以征服印度打到中國,首先面臨西南地區的秦國與楚國,秦國當時剛剛商鞅變法正在崛起,而楚國疆土最大軍力正盛,還有魏、宋、齊等強國等待應戰。若兩強相爭,誰能取得最後的勝利?對於這樣的歷史假設,讓我們看看想象力豐富的外國網友如何分析的吧!

美國知乎問:如果亞歷山大攻打中國,會發生什麼?看網友如何分析

網友回答1:

美國知乎問:如果亞歷山大攻打中國,會發生什麼?看網友如何分析

我認為亞歷山大,假設他有足夠的供給和足夠的軍隊(無論是希臘人還是巴克特里安人),將會取得巨大的初步成功。這是一個很大的假設。因為在他還沒觸及印度最強大的王國之前,他的軍隊就已經叛變反對他了。但只是假設,他打敗了印度,征服了印度,並把他的軍隊部署在東部和北部,他可能會遇到當時中國最強大的諸侯國—楚國。如果他能做到這一點,我認為其他諸侯國將會尋求聯盟。但是讓我們從軍事的角度來看一看:

當時中國由許多諸侯國組成,這是戰國時期,意味著諸侯國之間有著激烈的交戰。

美國知乎問:如果亞歷山大攻打中國,會發生什麼?看網友如何分析

美國知乎問:如果亞歷山大攻打中國,會發生什麼?看網友如何分析

1、中國直到公元前307年才像遊牧民族那樣完全的採用了騎兵,即使在那時戰車也沒有完全消失。亞歷山大知道如何對付戰車,也知道他們的弱點。他會調動他的軍隊來避免戰車的攻擊,就像他對付大流士三世那樣。雖然北方王國比南方王國更早地合併了輕騎兵,但我相信他們在對付亞歷山大的精銳裝甲騎兵時,會缺乏戰鬥力。除此之外,中國整個騎兵史上的馬種也無法與草原馬種和西亞馬種相媲美。

2、中國的軍事制度是建立在任人唯賢的基礎上的,不像許多其他國家,在那個年代,軍隊遵循裙帶關係。當時,《孫子兵法》已經在許多國家產生了影響。但我不知道在那個時期誰能比得上軍事天才亞歷山大。將軍的聰明才智在那個時代至關重要,我擔心太多的中國將軍只會紙上談兵。如果亞歷山大帶來了大象,這將削弱中國軍隊的士氣,如果他們從來沒有對付過戰象的話。但是我還要補充一點,使用戰象是一把雙刃劍,而羅馬人(通過放火燒豬)知道如何很好地使用這把劍。

(男小編:豬在烈火的灼燒下朝著敵軍飛快奔跑,使得敵軍的騎兵陷入混亂狀態)

美國知乎問:如果亞歷山大攻打中國,會發生什麼?看網友如何分析

3、他所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帶著大量箭矢的十字弓步兵。在弩出現之前,世界各地的軍隊必須花費數月時間訓練才能正確使用弓。弩的訓練將時間縮短至幾周。它是對付匈奴遊牧民族最有效的武器,匈奴遊牧民族的主要軍隊是騎兵和騎弓箭手。從秦朝開始,使用弓弩的人數多達5萬,到漢朝則多達幾十萬。弩的效率超過了防禦盔甲(銅或鐵)的進步。在古代中國,平民或農民不管當時穿的是什麼盔甲,都會用瞄準良好的弩箭殺死領主。對馬其頓軍隊來說,更糟糕的是,在楚國有一種可連發的弩:(下圖所示)

美國知乎問:如果亞歷山大攻打中國,會發生什麼?看網友如何分析

美國知乎問:如果亞歷山大攻打中國,會發生什麼?看網友如何分析

美國知乎問:如果亞歷山大攻打中國,會發生什麼?看網友如何分析

美國知乎問:如果亞歷山大攻打中國,會發生什麼?看網友如何分析

4、戰國時期的步兵使用各種武器,但最流行的是“戈”。這把大斧有不同的長度,從9英尺到18英尺不等;這種武器由一支插有鋒利刀刃的長矛組成。在各個諸侯國,“戈”是一種非常流行的武器,特別是對秦國來說,他們可以生產出18英尺長的矛狀武器。

美國知乎問:如果亞歷山大攻打中國,會發生什麼?看網友如何分析

美國知乎問:如果亞歷山大攻打中國,會發生什麼?看網友如何分析

這種武器本身與普通的長矛有很大的不同,因為長矛是用於正面刺擊的,如果刺不中,你就得後退再刺。這種武器的設計是用於在後退運動中進行切割。它被設計用來切斷四肢和訓練有素的士兵,切斷頸動脈,或者從後面砍掉這個可憐人的腳。它也被用來拉開盾牌,這樣其他人的矛就可以直接刺穿盔甲。

美國知乎問:如果亞歷山大攻打中國,會發生什麼?看網友如何分析

美國知乎問:如果亞歷山大攻打中國,會發生什麼?看網友如何分析

5、戰國時期,中國出現了大量的鐵器,取代了青銅,成為戰爭中最主要的金屬。我不知道這種技術的擴散程度。鐵製武器變得更加普遍,並開始取代青銅。這一時期的大多數盔甲和武器都是鐵製的。

美國知乎問:如果亞歷山大攻打中國,會發生什麼?看網友如何分析

6、戰爭戰術:

與希臘的方陣不同,中國的方陣是前面是長矛兵/戟兵,後面是劍士,最後面是弓箭手(在戰鬥開始時他們在前面,但一旦敵人靠得太近,他們就會撤退)。由於缺乏靈活性,方陣陣型在對抗騎兵時存在很大的缺陷。羅馬人通過彎曲盾牌來抵擋密集陣的進攻,一旦第一道防線被擊垮,就更容易摧毀陣型,一旦陣型被擊垮,密集陣的優勢就消失了。如果我是楚國的將軍,我就會想辦法打開方陣的陣形,然後從這些縫隙中潛入,破壞陣形。說比做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做到的。方陣陣型最大的弱點之一是戰場不平坦。假裝撤退,把方陣的軍隊引到你前一天挖的大淺洞裡,這不是不可能的。或者使用攻擊犬讓他們無法保持緊密的隊形。

美國知乎問:如果亞歷山大攻打中國,會發生什麼?看網友如何分析

結論:

亞歷山大在對抗楚國的初期可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作為當時最強大的國家,亞歷山大要完全征服楚國可能會有些困難。亞歷山大的騎兵隊形和衝鋒對這個南方王國來說是全新的(但對那些與原始匈奴騎兵打交道的北方王國來說並不一定是全新的)。此外,戰爭不只是關於戰鬥本身,它是關於心理,瞭解地形,消耗,補給後勤,管理,鼓舞士氣或打擊士氣,欺騙和通過試探發現敵軍弱點等等。戰爭的藝術在於用最少的戰鬥贏得勝利。


網友回答2:

美國知乎問:如果亞歷山大攻打中國,會發生什麼?看網友如何分析

我是亞洲人,印度人。

他能打敗某某嗎?現在,不管是那個時代的哪個國家,只要亞歷山大大帝仍然指揮著充足的騎兵和步兵,他就能輕而易舉地擊敗他們。

他的戰術和軍隊都太現代,太新,太致命,亞歷山大大帝只是因為他的軍隊想要回家,才會停止進軍。如果他堅持下去,他很有可能得到他想要的任何東西,因為在這段時間裡沒有任何合格的將軍或領袖可以阻止他。

無論你的劍士、長矛兵或斧兵多麼熟練,馬其頓的優勢方陣都能在安全的距離內將敵人斬盡殺絕。甚至不需要接近希臘士兵,敵人就會損失慘重!因為那些矛太長了,而那些士兵在方陣的深處。

雖然密集陣是一個靜態的堡壘,不可能突破,亞歷山大的軍隊還有另外一個優勢。他們可以從任何方向攻擊你,隨意摧毀你的側翼和後方,而且他們全副武裝,由亞歷山大本人從前方指揮。

美國知乎問:如果亞歷山大攻打中國,會發生什麼?看網友如何分析


網友回答3:

美國知乎問:如果亞歷山大攻打中國,會發生什麼?看網友如何分析

亞歷山大不太可能成功

首先,從印度進軍中國是一項非常艱鉅的任務。有三條主要路線。

1、穿越喜馬拉雅山進入西藏,然後進入中國是不可能的。一支古老的軍隊是不可能在如此危險的地形上行軍的。漢尼拔確實成功了,但阿爾卑斯山對軍隊來說更容易越過,他損失了一半的軍隊。如果亞歷山大計劃越過喜馬拉雅山,他的許多將士將會在途中死去。為軍隊提供物資也非常困難。如果亞歷山大能夠成功到達四川,這樣一支弱小的軍隊也無法與擅長山地作戰的巴蜀軍隊以及由吳國和齊國訓練的楚國軍隊相匹敵。

2、穿過緬甸茂密的叢林向中國進軍。這也是非常不可能實現的。亞歷山大的軍隊會死於疾病、中暑、毒蟲等。清朝軍隊在18世紀利用這條路線入侵緬甸。中國軍隊一半以上的士兵死於瘧疾、痢疾等疾病。

美國知乎問:如果亞歷山大攻打中國,會發生什麼?看網友如何分析

3、從中亞進軍中國。亞歷山大必須穿越沙漠和山脈,這極不容易的。此外,還有許多遊牧部落在等著他。他不得不一路打到中國。他的軍隊很可能在進入中國之前就已經消耗殆盡了。如果亞歷山大走這條路,他將會面對當時最強大的秦國。秦國單槍匹馬就擊退了六國的進攻。所以亞歷山大的下場可想而知。

如果我是中國將軍,面對亞歷山大的軍隊,我什麼也不會做。我不會跟他發起戰鬥。應該採用廉頗在昌平所採取的防禦戰略。主力部隊將留在設防的營地,而我則派出一支小分隊去切斷亞歷山大的補給。如果希臘軍隊進攻,就用巨石、滾燙的油和火燒的箭來迎接他們。只有當亞歷山大的軍隊足夠虛弱時,我才會進攻。這次進攻也不是一場激戰,而是在夜間或在山區行軍時的一次伏擊。他的方陣和騎兵在那個地區是無用的。


網友回答4:

美國知乎問:如果亞歷山大攻打中國,會發生什麼?看網友如何分析

亞歷山大大帝的確是一位偉大的領袖和戰略家,但入侵中國是他無法完成的任務。馬其頓國土遼闊,但人口有限。即使整個馬其頓,甚至是整個帝國的人民,都能打到中國去,對他們來說也會徹底的失敗。中國太大了,比亞歷山大先進多了。他的軍隊也許能有效地對付中東和印度,但他們無法與數百萬有能力戰鬥的中國部隊抗衡。中國當時也有弩,這對亞歷山大的步兵和騎兵來說是致命的。假設他的每一名士兵能殺死100名中國士兵,這仍然是不夠的,因為中國有絕對的規模和人口優勢。當時,中國正處於春秋戰國時期,數百個大小國家爭權奪勢。如果亞歷山大在那時出現,這些高度軍事化的國家很可能會組成一個聯盟,派遣龐大的軍隊去對付馬其頓,因為根據中國的經驗法則,各諸侯國一定是先合力剿滅外敵然後才會考慮攻打彼此。


小編:各位朋友,你們是如何看待亞歷山大VS中國的?請在下方評論區說出你的看法,記得關注我們,每日更新,帶你瞭解老外眼中的中國與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