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乾隆帝東巡吉林城,龍潭山上留足跡

最吉林

這裡或許有最有趣的、最有故事的、最神秘的、最值得品味的、最值得知曉的......


清朝皇帝康熙與乾隆都曾東巡吉林城,一方面是遙祭長白山和松花江神,另一方面更是加強政治、鞏固軍事和邊防。而據資料記載,乾隆帝還曾登過東北赫赫有名的龍潭山。

龍潭山是歷史文化名山,素有“一座龍潭山、半部東北史”之說,足可見龍潭山在吉林乃至東北歷史中的分量。 乾隆皇帝分別於1743年和1754年兩次東巡吉林城。其第二次東巡吉林城時登臨龍潭山。

乾隆帝東巡吉林城,龍潭山上留足跡


乾隆帝東巡吉林城,龍潭山上留足跡

在龍潭山,乾隆帝留下諸多遺蹟和軼事。乾隆登山的道路如今被稱之為御道。 故事也許就可以從御道開始了!

華蓋榆

相傳,乾隆帝登臨龍潭山,在登山的路上看見一棵榆樹,只見該榆樹枝繁葉茂、綠樹成蔭,便納涼小憩,頓時覺得舒服清爽,他高興地說:“榆冠蔥蘢,勝吾黃羅華蓋,真乃華蓋大將軍也!”從此,人們便將此樹取名“華蓋榆”。

乾隆帝東巡吉林城,龍潭山上留足跡

祭龍潭

龍潭曾是高句麗時期的水牢。但是關於龍潭的傳說故事卻充滿著神話色彩。古時,人們對龍潭充滿著期許,總是帶有一些希望與寄託,皇帝也不例外。乾隆帝祭龍潭,祈福風調雨順、百姓安康。在龍潭東南側,有乾隆御筆“滾滾遙遠出不鹹,大東王氣起龍潛”。

乾隆帝東巡吉林城,龍潭山上留足跡

乾隆帝東巡吉林城,龍潭山上留足跡

封神樹

龍潭不遠處,曾有一棵樺樹,高大粗壯。相傳,當年清太祖努爾哈赤率部攻打吉林烏拉國時,兵敗後曾躲在此樺樹之下而倖免於難。乾隆登臨龍潭山祭龍潭時,便將此樹封為神樹,並且下旨,每年初夏仲秋,吉林官員都要祭祀龍潭和這棵神樹。據說,這棵神樹在民國初年便枯萎,如今老樹旁又有新樹拔地而起。但是這個傳說故事卻一直流傳。

乾隆帝東巡吉林城,龍潭山上留足跡

題匾額

乾隆帝在龍潭山遊覽龍鳳寺。 題寫匾額“福佑大東”懸掛於觀音殿,以祈禱社會穩定,國泰民安,保佑吉林一方沃土!只可惜乾隆帝的真跡已經毀於大火,不復存在。如今觀音殿上懸掛的匾額“福佑大東”為書法家苗子在1996年所書。

乾隆帝東巡吉林城,龍潭山上留足跡


乾隆帝東巡吉林城,龍潭山上留足跡

作詩

乾隆帝登臨龍潭山後便作詩一首,名為《尼什哈山》,詩曰:吉林城東二十里,尼什哈山巍岌屹。渡江攬景一登峰,紅綠清秋錯如綺。精藍大士乃白衣,何代普陀飛至此。 天池湛藍萬山巔,翠越倒影波中美。旱不知竭澇不盈,亦不飛流落澗底。地靈宅榮固其宜,兆卟維魚誰所始。尼什哈山便是龍潭山。

乾隆帝東巡吉林城,龍潭山上留足跡

登臨龍潭山只是乾隆東巡吉林城行程的一部分,但可以看出,當時吉林城在清朝疆域版圖中的重要性。龍潭山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乾隆登臨龍潭山之事也僅僅是龍潭山歷史中的點滴,但無論是史料記載也好,還是坊間流傳故事也罷,龍潭山因這些遺蹟和軼事而更加充滿神秘色彩,也讓其成為遊客到吉林市旅遊必打卡的景點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