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汽車保險中的不計免賠是什麼意思?

大垚0534


不計免賠險的全稱為“不計免賠率特約條款”,是一種商業險(車損險或三責險)的附加險。不計免賠險作為一種附加險,需要以投保的“主險”為投保前提條件,不可以單獨進行投保,其保險責任通常是指“經特別約定,發生意外事故後,按照對應投保的主險條款規定的免賠率計算的、應當由被保險人自行承擔的免賠金額部分,保險公司會在責任限額內負責賠償”。一般來說,投保了這個險種,就能把本應由自己負責的5%到20%的賠償責任再轉嫁給保險公司。由於這個附加險保障全面,而費率卻相對便宜,所以一經推出就很受車主歡迎。通常是指車主在投保購買此險種後,將車主由於事故責任所承擔的免賠金額轉給保險公司,車主領到的理賠額會更多。但不計免賠險只將車損險與第三者責任險的事故責任免賠率轉嫁給保險公司。 在購買車險時,車主應給車損險與第三者責任險分別投保不計免賠險,使自身理賠權益達到最大化。

最簡單的說,在一次事故中,你是有事故責任的,根據條款,這些要賠付的款項裡面有大概10%-20%的錢需要你自己掏腰包,如果你買了這個險種,全部賠款就保險公司自己賠,和你沒關係。

個人建議這個險種最好還是買,畢竟他的價格不是特別高,而在出事後,它可以抵的款項特別多。


粵評車


也是一個坑,記得去年冬天開車出門沒注意碰了一個騎電瓶車的人,交警判全責,七七八八加起來差不多兩千多,報保險後保險公司說百分之十自費,我保險買了五十萬三者險和不記免賠,是太平洋保險公司的,後來和保險公司的人吵了半天也沒有用,只好自認倒黴,保險都是坑呀!


過客184255105


我們不妨舉個例子來說明吧,我覺得這樣更直觀易懂。李四買了新車,辦保險時交強險必須買,因為國家強制的。然後選擇商業險,他買了車損險和三者險,保費1000元,同時附加購買了車損險和三者險的不計免賠險。結果開車回家時撞壞了路邊護欄,修車花2000,護欄賠償3000。我們開始計算。

首先李四為車損險和三者險都附加了不計免賠險,所以不計免賠險的費用是車損險和三者險的15%(龜腚)也就是1000*15%=150元,商業險保費一共1150元。

李四撞了護欄屬於自己全責,假如他沒有買不計免賠險的話保險公司會有20%的免賠率(龜腚,全責20%的免賠率),也就是說由於李四的疏忽造成了損失,李四也應當承擔20%的賠償責任。所以修車的2000元保險公司只賠1600,護欄賠償款3000保險公司只賠2400。

假如李四隻買了車損險的不計免賠險,那麼修車的2000元保險公司全賠,而護欄賠償金需要扣除20%的免賠,只賠2400。同樣的道理如果李四隻買了三者險的不計免賠險,那麼修車的2000元保險公司只賠1600,而護欄賠償金3000元保險公司全賠。

而事實是李四購買了車損險和三者險的不計免賠險,因此這次撞護欄事故中修車的2000元和護欄賠償金3000元共計5000元都由保險公司出。

這就是不計免賠險的用途。


愛車大家說


不計免賠險是汽車商業保險中的一種附加險,簡單點說,如果不買不計免賠險,出了事故只能獲賠70%、80%左右,而自己要承擔20%-30%。相反,買了不計免賠,這部分要個人承擔的就轉移給保險公司了。雖然,這個“轉移”的邏輯很奇怪,自己買了保險,還要承擔責任,不管怎樣,你不需要額外掏錢了。

舉兩個例子大家就清楚了:

你的汽車停在路邊的免費停車位上,第二天一覺醒來,發現汽車被人劃了不少劃痕,然而,你卻找不到是誰幹的。太氣人了!更氣人的是,如果你沒有買不計免賠,那麼即使你買了劃痕險和車損險,保險公司只能賠你70%左右,剩下的還要自己掏。而買了不計免賠,這種情況就不用額外掏錢了。

第二個例子:作為一名新手,每次進停車庫都小心翼翼的,生怕撞著其他車,或者是撞著柱子。然而,悲劇有時總是在不經意間上演,撞柱子了,咋辦?這可是自己乾的好事!如果沒有不計免賠,自己要承擔很大一部分。而有了不計免賠險,就可以不用額外支付了。

實際上,不計免費還用於一些小的擦掛事故。有的時候,擁堵時,被其他車輛擦掛了,甚至比較輕的追尾,有的司機會選擇私了,讓事故主要責任一方賠點錢就完事。而實際上,這個錢可以說是對方車主白賺的,因為他回頭就可以報保險公司,獲得相應理賠。

但是,這也是要付出代價的,比如報保險之後,第二年保費沒有折扣,如果事故較多,報保險次數較多,保險費用還要翻倍。

時尚渝妹仔,愛汽車,愛旅遊,12年經驗,貼心為你分享各類養車、用車、買車問題,相信你一定用得上,喜歡就關注點贊喲


在成長路上


不計免賠是屬於商業險的一種,意思就是把本應由車主承擔賠償的部分,由保險公司代為賠付。

但是獲得這種百分之百的賠付是有一定的條件的,一是必須要把主要的險種買齊,二自己的非營運車不可更改為營運車,三是自己的駕駛證的分也不能被扣完,四是發生事故之後責任很難確定,五是發生事故的原因是由於司機本人違反了交通規則。如果違背了這五點就基本是拿不到賠償的。



但保險公司並不是所有情況都會給你賠償,在這些情況下是失效:

① 事故發生了以後,第三方是全責的話,但是司機逃逸了的話,這樣的情況就會失效;

② 出事故了以後自行處理,可是並沒有留下任何的事故證據,這樣就沒有辦法判斷事故的真實原因和事故雙方的責任了,像這樣情況也是會失效的;

③ 頻繁的出事故,這樣保險公司也會根據實際情況來承擔部分賠償,但是對於一些性質惡劣的,保險公司會拒絕承擔;

④ 就是非保險規定,車輛駕駛人在超出了車輛指定區域範圍實施的,這個也是會失效的;

⑤ 車輛違反安全裝載規定,這個也是要失效的;

⑥ 在盜搶險理賠過程當中,如果缺少理賠材料的時候,這些情況全都是不會再進入不計免賠的行列。



因此,當車主再發生了交通事故以後,一定要先給保險公司打電話,這樣的話就會免去不必要的麻煩。



汽配說


這個問題裡涉及到一些概念需要搞清楚,列一下提綱以供方便閱讀:

1 什麼是免賠額

2 什麼是不計免賠

3 保險公司設置免賠額的目的

4 消費者應該如何做

1 什麼是免賠額

免賠額,是指在保險合同中,保險公司與消費者約定在一定的費用金額範圍內,保險公司不承擔保險責任。只有當產生的費用超過一定值後,保險公司才開始承擔保險責任。舉個例子:老李給自己購買了一份住院醫療保險,保額50萬,合同上載明在保險責任範圍內的費用扣除次免賠額500元后按賠付比例80%賠付。那意思就是老李每次住院產生的總費用想要去保險公司報銷時,保險公司會先從總費用中扣除500,然後再乘以80%報銷給老李。假設某次老李住院花費了50000元,其中屬於保險責任的共有40000元,那麼老李能從保險公司拿到的賠償金是多少呢?

應該是(40000-500)×80%=31600.

免賠額還分為次免賠和年免賠。顧名思義,次免賠就是每次保險事故都需要扣除一定的免賠額,年免賠是指一年累計的免賠額。還是上面老李那個例子,假如老李買的合同是次免賠500元。那麼老李第二次住院花費了6萬元,屬於保險責任的有45000元,那麼能拿到的賠償金是(45000-500)×80%=35600. 不管老李第幾次住院,只要總保額50萬沒用完,那麼每次都需要扣除500後才能報銷。

但假如老李購買的合同是年免賠500元。那麼老李第一次住院可以拿到的賠償金仍然是(40000-500)×80%=31600. 但第二次住院能拿到的賠償金,則是45000×80%=36000.為什麼呢?因為年免賠的500元在第一次住院中就已經扣完了。後面不需要再扣了。

假如尚未扣完年免賠,則在後續的理賠中要繼續扣除。就如假如老李購買的合同是年免賠50000元。那麼老李第一次住院不能報銷任何賠償金,但是保險公司已經記錄下了第一次住院已經消耗了50000.第二次住院能拿到的賠償金是 [45000-(50000-40000)]×80%=28000.

2什麼是不計免賠

這個概念經常出現在車險中。但理解了什麼是免賠額,就很好理解什麼是不計免賠,就是相當於沒有免賠了。因為一般在商業車險中,一般都是有免賠額的。有消費者不想自己承擔免賠額,就可以考慮再花費一定的保費購買一份不計免賠的保險,就規避了出險後需承擔的免賠額,就相當於一旦出險,可以獲得全額賠償金。

3 保險公司設置免賠額的目的

聰明的讀者你肯定能猜到了,既然設置了免賠額,既然讓消費者自己承擔一定的費用,那麼同樣一款保險產品,有免賠額的肯定比無免賠額的要便宜。BINGO!確實就是這樣的。保險公司設置免賠額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控制風險成本,降低經營風險。但對消費者來說,也是多了一種選擇。

4 消費者應該如何做

作為消費者,很簡單,衡量自己的經濟實力先。


心鷹


買了車子就一定要買保險,這個所有車主都是知道的。可是這車險有很多險種,每個險種到底負責理賠哪種情況,我們應該怎麼選擇,這裡面還是有很多內容的。交強險是所有車輛必須購買的強制險種,這個我們不用多說。在可以選擇購買的商業險中,有一個叫做不計免賠,很多車主不是很理解這個險種的意義。

在保險公里的理賠條款中,有一條規定了免賠額度。無論我們購買了多少險種,只要遇到事故,保險公司會認為車主是需要承擔一部分責任的,所以會設置一個免賠額。這個免賠額按照車主在事故中的責任確定免賠額的相應比例,一般而言,從主責到次責,扣除理賠金額的20%-5%不等,車主可以去查看保險條款。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車主遇到理賠金額較大的主責交通事故,尤其是有人傷物損的事故,20%的自付金額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而不計免賠險就是彌補了這部分的費用。車主只要在購買車險時加購了不計免賠險,那麼保險公司就會100%理賠事故定損金額,不扣除免賠額度。

不計免賠險的投保金額並不高,但是在真正發生理賠時確是一項非常有用的險種,免除了車主對於自行承擔費用的經濟負擔。小編有一點需要提醒是,不計免賠是交強險和商業險分開投保的,車主在購買時要注意交強與商業險的保單上是否都有不計免賠的險種。


汽車觀察家


不計免賠險是三者險等險種的一種附加險。

根據《機動車保險條款》第十七條的規定:"根據保險車輛駕駛人員在事故中所負責任,車輛損失險和第三者責任險實行絕對免賠率。負全部責任的免賠20%,負主要責任的免賠15%,負同等責任的免賠10%,負次要責任的免賠5%。

假定:車主投保三者險100萬。假定需要理賠的合理損失是110萬。

如果不購買不計免賠,則本方負全部責任的時候免賠20%,也就是隻能賠償110x80%=88萬,負主要責任的時候免賠15%,也就是賠償110x70%x85%=65.45萬,其餘的11.55萬由車主承擔;負同等責任時免賠10%,也就是賠償110x50%x90%=49.5萬,其餘5.5萬車主承擔;負次要責任的免賠5%,也就是賠償110x30x95%=31.35萬,其餘的1.65萬車主自己承擔。

如投保了"不計免賠險",在發生保險責任範圍內的事故時,就可以收到100%的賠償。,前述自己承擔的數額都由保險公司賠償。


淮北日月升


保險這裡面的事太多,就拿我們車險來說。如果我們保的是商業險,可以說出現什麼事情的話。我們找保險公司也是非常仗義的。可是保險公司給我的感覺總是讓你保險是很熱情,等到賠付前卻讓你等的焦心。



而且現在只要是涉及汽車方面的保險,可能是車裡還沒有買回來。保險公司就已經在做你的工作了,各種保險公司的業務員紛紛給你打電話推薦他的產品。我就是每年保險要到期的時候來各種電話騷擾你總是讓你保險他的車險。其實對於我們客戶的心理就是我們可以保險,但是不喜歡那些積極主動上門的。我們更好的選擇就是選擇中國財險這樣的國字號。因為他是值得我們信賴的,畢竟是國家的企業。雖然他們在賠付上也是很繁瑣,但是我還是很願意保。所以在平時我也多少知道一些車輛保險的知識。

就拿不計免賠險來說,它的正式名稱叫做免賠率特約條款,這是車險的一個附加險種,車主只要投保這個險種,就能把本應由自己負責的5%到20%的賠償責任再轉嫁給保險公司。由於這個附加險保障全面,而費率卻相對便宜,所以一經推出就很受車主歡迎。通常是指車主在保險購買此險種後,將車由於事故責任所承擔的免賠金額轉給保險公司,車主領到賠付款會更多一些,但不計免賠險只將車損險與第三者責任險的事故責任免賠率轉嫁給保險公司。目的也就是讓我們開車出現事故時更能得到一些保險公司方面的援助。我覺得保險公司設立絕對免賠額對車主是有益處的。


伊春美食美客


你好,我是保險高欣。

不計免賠是商業險附加險,如果不附加自己需要承擔一定的比例。請看下圖,每個險種對應全責,主責,同責,次責的比例。

比如A車出險撞到B車全責,對方損失1000元,如果沒有附加不計免賠,A車車主需要承擔200元,要是對方損失1萬元,就需要自付2000元。所以不計免賠一定要附加上。

我是保險高欣,關於車險方面問題,請關注我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