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新冠病毒和小神獸們

今年的年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想必大家都過的印象深刻吧,託它的“福”,全國大部人民都享受了回“最長年假”。也讓爸爸媽媽們跟家裡的小神獸們多了相處的時間。


新冠病毒和小神獸們

然而,疫情當前,家長們最擔心的就是“小神獸”們的健康狀況。但是要保護他們,首先家長們要做好保護自己,做好儘量不出門,出門戴口罩,不去人群多的地方。回家第一件事是換衣服、洗手、洗臉、清洗鼻腔等,把手機消毒,外面帶回來的物品包裝袋儘量不進屋等等,然後再接觸孩子們。日常做好房屋的早晚各一次通風,同時注意保暖,乍暖還寒的春季,天氣陰晴不定,小心著涼感冒。還要及時的打掃衛生,注意飲食,以免過敏體質寶寶出現過敏反應。少睡點懶覺,帶神獸們做些簡單的室內運動,活動活動筋骨。帶著寶寶養成勤洗手的習慣。

然而,不鬧騰出些動靜出來的可對不起小神獸這個稱號,所以居家隔離的時候還是要注意提防各種意外的發生。

01誤服異物,該怎麼辦?

誤服異物,比如硬幣、紐扣電池、玩具零件、螺絲等等,神獸們會以各種你想像不到的方式把你想像不到的東西塞進鼻孔、耳朵、嘴巴里。遇到這種情況,不要驚慌,也不要忙著教訓他們,先判斷孩子有沒有呼吸困難,如果吞下的是1角硬幣、塑料、不銳利的小體積物品,大多可以通過糞便排洩出來的,但如果是塞到鼻腔、耳朵,或者吞下去1元硬幣等易卡在食道上、銳利物件、電池等會腐蝕的物品,那就不能等了,要立即就診醫院將物件取出。發現吞食異物後要適當的安慰孩子情緒,以免異物掉到更深部位。切記不要自行嘗試取出異物或者通過吞食物的方式讓異物掉到胃裡,因為可能因為進食了而無法進行麻醉,耽誤取出異物的時間。

新冠病毒和小神獸們

02磕碰外傷,一定注意!

天下不一樣的神獸,但是有著一樣的“熊性”。他們有著無窮的活力和傷害自己的能力。閒不住的時候難免磕磕碰碰,磕到腦袋啦、手腳皮劃傷、開水燙傷之類的。同上,先按壓住火氣和收拾他們的衝動,先判斷孩子的安全和傷口情況,如果只是皮外傷,傷口面積不大、不深,可以居家處理,用清水清除掉傷口表面的汙漬,再用碘伏消毒傷口表面,必要的時候覆蓋保護膜,比如創可貼。而傷口比較大,比較深,或者是金屬物品傷的,開水燙傷的,孩子精神狀態不佳,有嘔吐、頭痛等症狀的,需要立刻就診醫院。特別說明的是如果是開水等燙傷的,要第一時間用流動的冷水持續沖洗傷口創面半小時,切記不要自行在傷口表面塗抹藥膏、牙膏等。

03交叉感染,不容忽視!

家人朝夕相處的時間增多,也增加了“餐桌病(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幾率,避免公用毛巾、水杯,實用公筷、公勺等餐具,餐具充分高溫消毒,不親吻孩子,更不要口對口餵食。

04流感Vs新冠,如何鑑別?

冬春季交替,氣溫變化大,“感冒”的高發季節。現在是仍是疫情緊張時期,兒童也是高危人群,並且現在有兒童感染的報道,家長們可能會比較緊張,會擔心寶寶是不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兒童的普通感冒和新冠肺炎該怎麼鑑別呢。

  • 兒童的普通感冒,一般以卡他症狀為主,比如噴嚏、鼻塞、流涕、咽痛、咳嗽,伴或不伴有發熱症狀,肺部一般沒有體徵。而普通肺炎,一般也是先有感冒的一般症狀,後面逐漸出現咳嗽、咳痰、喘息,肺部有囉音等。
  • 普通病毒性感染一般血常規表現為正常,或白細胞、粒細胞降低、淋巴細胞升高,胸片見散在斑片影等。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表現可能不同,根據《兒童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診斷與防治建議(試行第一版)》中描述的兒童的臨床表現,輕重不同表現也不同,普通型的常常有發熱和咳嗽,呼吸困難不明顯,肺部體徵跟普通肺炎差不多,但胸部ct有肺部改變,即磨玻璃樣改變。重型的肺炎早期除了發熱、咳嗽,可伴有腹瀉,1周左右進展,出現呼吸困難、青紫、末梢血氧<92%。而血常規表現跟大人的有所不同,白細胞和淋巴細胞大多數正常,crp正常或一過性升高,pct正常。胸片鑑別的意義不大,難跟普通肺炎鑑別,容易漏診。胸部ct,最好做高分辨率ct早期可見病灶侷限,為胸膜下分佈的亞段或節段斑片狀陰影和磨玻璃影,進展期病灶增多、範圍擴大,多個肺葉出現病灶,重症期表現為雙肺瀰漫的病變,少數呈“白肺”。
  • 除了臨床表現,流行病學的接觸史也很重要,分為三個等級。高危為發病前14天內密切接觸過新型冠狀病毒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中危是居住地或社區有該肺炎聚集性發病。低危是居住社區無聚集性發病和疫源地之外的一般流行區。
新冠病毒和小神獸們

所以,孩子有發熱、咳嗽時先不要驚慌,先分析有沒有中高危因素,再仔細觀察孩子的症狀,如果孩子症狀重,或者症狀加重速度快,到醫院查血常規、crp、胸部ct、核酸檢測等檢驗檢查來進一步驗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