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從數據看宋朝實力不弱,可為何總是打不過遼國、西夏和金國?

宋朝的經濟相對其他古代王朝而言是很發達的。其財政收入在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就達到1.5085億貫。宋朝的人口也是遠多於西夏、遼、金的;在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北宋戶數為971萬戶,到宋徽宗大觀三年(1109年),戶數達到了2088萬戶,此時總人口已經過億。宋朝的軍隊規模也是遠遠大於西夏遼金的;宋仁宗時,宋朝軍隊總數最高達到140萬,後來即使是經過裁減,總數也不低於80萬。

這麼有錢、這麼多人口、這麼大規模的軍隊,為什麼宋朝卻總是打不過遼國、西夏和金國呢?

其實,國家有實力是一方面,但是能不能使用出來、敢不敢用出來才是重點。

宋朝被周邊的遼、夏、金欺壓,主要是制度問題和宋朝立國思路的原因造成的,而不是國力不行。

宋朝的軍事制度設計:分權、牽制、皇帝總攬大權

趙匡胤趙匡義兄弟從後周孤兒寡母手裡篡奪了天下,他們心裡很清楚:五代政權更替主要就是因為他們這種軍閥搞政變。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在宋朝身上重演,他們對軍事和政治制度做了很大改革。

首先,宋太祖進行了重大軍事制度改革。

總共有四大方面。

一是禁軍由"三衙"分掌。宋朝繼承了後周制度,主力軍隊稱為禁軍。在"杯酒釋兵權"之後,禁軍大將、殿前都點檢和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司都被廢除,禁軍改為分別由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都指揮司和侍衛步軍都指揮司三個機構掌管,稱為"三衙"。"三衙"的長官稱為"三帥",分統禁兵,互不統屬。"三衙"的主帥和主要禁軍將領都由皇帝任免,都只對皇帝負責。

從數據看宋朝實力不弱,可為何總是打不過遼國、西夏和金國?

二是統兵權與調兵權分離。"三衙"雖然分別統率著禁軍,但無調兵權和發兵權。調兵權和發兵權在樞密院,而樞密院則只有發兵、調兵權,不直接掌握軍隊。調動軍隊的權力始終掌握在皇帝手裡。

三是使京城駐軍與外地駐軍保持均衡,稱之為"內外相維"。宋太祖確定了募兵制,在災荒之年招募更多,這樣可以一定程度消滅內亂。在軍事力量的分配上,宋太祖把一半軍力部署在京城,另一半餘分散駐紮到各路。這樣,京軍足可以制服外部叛亂,反過來也成立。 這就是"內外相維"。

四是兵將分離。採用了更戍法,將京軍與地方軍輪番調動,定期更換。借士兵的經常換防,造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兵無常帥,帥無常師,以消除將軍專權,解除軍人對皇權的威脅。

其次,宋太祖對官僚機構也做了較大改革:

一是中央實行軍政、民政和財政三權分立,大大削減宰相的權力。

宋太祖剝奪了宰相的軍政、財政權力,實行三權分立。軍政大權歸樞密院掌握,財政大權歸三司使掌握。宰相只有管理民政的權力。樞密使與宰相地位相當,後來又設參知政事,作為副相,以分宰相的權力。

二是實行職官的官、職、差遣三者分離的制度。

宋朝繼承了後周的機構和官職,但宋太祖則另外差遣官員行使權力。這些由中央派遣的官員在所擔任的實際職務之前加上"判"、"知"、"權"、"提舉"、"提點"等等,這樣就逐步形成了官與職、名與實,官、職、差遣分離的制度。"官"只表明一個官員的品級,依此領取俸祿,並無實權;"職"也只是文官一種榮譽頭銜。只有"差遣",才握有實權。這樣就便於中央對各部門、地方進行有效的控制,鞏固了宋初的中央集權專制統治。

三是改革科舉考試製度。

宋太祖為防止通過科舉考試結成政治集團,詔令禁止新科進士到主考官那裡謝恩。又命令進士及第的人不得稱主考官為"恩師"、"師門",也不能自稱"門生",以避免新老官僚以門生故吏之名結成宗派。逐漸改由皇帝親自錄取進士,這樣進士就成了"天子門生"。

從數據看宋朝實力不弱,可為何總是打不過遼國、西夏和金國?

經過這一番改革,北宋確立了皇權空前膨脹的中央集權專制制度。

第三,宋太宗時期進一步確立了“守內虛外”“以文馭武”“將從中御”原則

宋太宗在兩次伐遼失敗之後,變得心灰意懶。不久又爆發了規模很大的李順王小波起義,擾動了整個川蜀。

此事對宋朝的統治政策也發生重要影響。宋太宗因此在公元991年八月說:"國家若無內患,必有外憂;若無外憂,必有內患,外憂不過邊事,皆可預為之防;惟奸邪無狀,若為內患,深為可懼。帝王合當用心於此。"宋太宗所說的"奸邪",主要是指統治集團內部企圖陰謀篡權之人以及農民起義。這樣一來,宋代政策的重點就放在對付國內可能發生的不測事件上,而對外則消極防守,這就形成了整個宋朝"守內虛外"的政策

為了重點防範內患,宋太宗做了進一步重大的改革,就是令文臣統軍,由正職的文臣統轄副職的武將。

宋太宗還採用了將從中御的做法控制前線將官,具體做法是皇帝設計“陣圖”,臨戰的將領根據情況選擇陣圖排兵佈陣。

前線將帥要把皇帝親授的“陣圖”視為聖物,不敢有稍許改變。照陣圖列陣打仗,即使打了敗仗主帥也責任不大;但如果自由發揮、不按陣圖打仗,那麼即使勝了也得向皇帝請罪。對前線軍隊的防範和控制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打仗最要求人發揮主觀能動性,前線將官需要根據地形地勢、敵方力量多少等情形及時變更策略調整兵力部署。但陣圖卻把將官的能力都扼殺了。

第四,武官的政治地位、經濟地位都不如同級別的文官,人才不願從軍

武官遇到同級別的文官自動低半級,要行禮。當兵的人,都要在臉上刺字,這簡直是一種人格侮辱。

逢年過節皇帝給官員們發賞賜,給文官的要比給武官的多。

這樣整個社會的風氣就是歧視武官、歧視軍人,有才能的人就不願意往軍事方向發展,最終人才凋零。

偶爾出了個別軍事人才,還被宋朝的文官們嫉妒,然後就接連以違反祖制、危害社稷等各種理由彈劾。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狄青。狄青起於行伍,一路立戰功升職,最後做到了樞密使之高位。此時他的臉上仍然留著當初入伍刺面的印記。但是,文官們容不得他,反覆迫害他,參與迫害的就有歐陽修。這導致狄青被貶出了朝廷,最後在地方鬱鬱而終。

從數據看宋朝實力不弱,可為何總是打不過遼國、西夏和金國?

皇權空前膨脹,整個國家的行政和軍事運轉要求皇帝有很強的能力;一旦遇上能力弱的皇帝,整個王朝就跟著遭殃

從上述制度設計和形成的慣例來看,宋代為鞏固加強皇權是煞費苦心。

但是,靠這樣一支由皇帝遙控、文官統領的龐大而冗濫的軍隊能有效地征戰和抵禦外侮嗎?

宋太宗是從實戰中鍛煉出來的,以他的能力也只能勉強遙控指揮軍隊。從宋真宗開始,一個個皇帝都是生在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哪裡還有指揮軍隊取勝的能力呢?

北宋最腐朽無能無鬥志的皇帝,宋徽宗、宋真宗、宋仁宗排在前三位應該無異議。

在敗多勝少的情況下,每當強敵入侵之時,朝廷內主戰、主和兩派就開始激烈鬥爭,爭論不休。當不得不起用抗戰派時,也幾乎是每戰必敗。敗了則開始求和,最終賠款甚至割地了事。一切以因循守舊為最好,得過且過。

總之,宋朝的對外戰爭,從北宋到南宋大體上就是"抗戰--投降--再抗戰--再投降"這樣一個不斷衰敗的過程。

​這導致一旦強敵入侵,皇帝為了活命,第一個念頭不是發兵抵抗,而是想轉頭逃跑,比如宋真宗、宋徽宗、宋高宗。戰局一旦穩下來,皇帝則立即主張向強敵求和。為了保住皇權,宋朝皇帝不惜向異國納貢稱臣,甚至稱侄,滿足於苟且或偏安,讓整個國民跟著過屈辱的生活。

皇帝無能,除了導致軍事失敗以外,在和平時期則必然出現權臣。宋朝先後出現了蔡京、秦檜、韓侂冑、史彌遠、賈似道等人專權。

這些人為了私利,結黨營私,排斥異己,橫徵暴斂,為所欲為;昏君不掌權,也不掌握真相,最終整個國家政治烏煙瘴氣,黑暗腐朽。

這些是宋朝覆亡的最主要原因。

從數據看宋朝實力不弱,可為何總是打不過遼國、西夏和金國?

宋朝不抑兼併,以及冗官、冗兵、冗費,導致社會矛盾激烈

宋朝從杯酒釋兵權時就鼓勵去職的武將多買田地,做個富家翁。

後來,不抑兼併的做法貫穿了整個宋朝。對於有錢人放貸、兼併土地,朝廷並不限制。這導致宋朝大官僚、大地主的土地兼併情況嚴重,加劇了宋朝的社會矛盾。

另外,宋朝又實行官、職、差遣分離的制度,使得官僚機構龐大、重疊,官員人數成倍驟增,大批冗員出現。

宋朝採取災年募兵制,把大量災民招募成軍。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流民動亂問題,但是最終兵員規模龐大,宋仁宗時達到了140萬。後期經過裁減改革也還保持在80萬左右,耗費了國家財政支出的7~8成。

還有冗費,就是皇帝籠絡官員的各種賞賜費用。

以上這些做法,使宋朝財政支出龐大,到了宋仁宗末期已經入不敷出,出現了財政赤字。錢都是從百姓身上來,因此社會矛盾空前激烈。整個宋朝的農民起義達400多次,基本是各朝之冠了。

從數據看宋朝實力不弱,可為何總是打不過遼國、西夏和金國?

結束語

宋朝孱弱的原因主要在於其制度。這個制度既有成文的行政和軍事制度,也有逐漸形成的所謂祖宗之法。在這套複雜、低效、互相掣肘的制度之下,武將無從發揮主觀能動性,還處處受到限制,因此宋朝大部分時間在軍事上處於劣勢。

有實力卻因自身原因發揮不出來,這就是宋朝國弱的原因。

宋朝的制度,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穩固皇權、杜絕內部叛亂。因此,宋朝皇帝的第一要務並不是抵禦外辱,而是防止內部變亂;宋朝寧願對外屈辱求和,也不願放手讓文臣武將發揮自身才能。

這是宋朝的悲哀之處。

(完)

以上是凌煙閣論史今天的原創首發文章,歡迎你點贊、轉發、評論、關注,不同觀點也歡迎你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