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解放軍的中型合成旅與過去的機步師有何區別?

軍備解碼


軍改已經幾年時間,可以說,軍改的出現表明了黨中央審時度勢的眼光和決心。它根本上的改變了過去集團軍~師~團三級指揮架構,變成了如今軍~旅~營架構,優化了指揮流程,縮減了人員裝備規模,將過去的人員裝備合理編組,組合成瞭如今精幹、靈活,兵種全面的力量,使部隊作戰能力以及反應能力成倍提高。

就那以前機步師來說,其相較於裝甲步兵師來說,就是以無裝甲防護的步兵為主體的部隊(坦克、重型裝甲車等重型裝備少於裝機步兵師),壓制火力是以牽引火炮以及自行火炮為主。步兵,工兵,炮兵,防空,防化,通信,裝甲兵,偵察等各種車輛,各種人員加起來1萬之多。

為什麼要將機步師精簡重新充足呢?就是目前的國際軍事態勢,過去的機步師是為了打大戰打大規模戰役而準備的,而現在,大國之間的戰爭發生幾率已經很低,更多的是面對一些非對稱作戰。在面對這樣的態勢時,過去的編制已經不太適合。因此,部隊開始整編精簡合理組合,根據戰爭形態的不同配置成更加靈活實用的編制,如山地旅、特戰旅、海軍陸戰旅等。

而今天要說的中性合成旅呢,它的特點,就是主要裝備以輪式作戰車輛為主,如輪式裝甲戰鬥車(09式),輪式運輸車,輪式火炮(09式突擊炮)等。這是中型合成旅裝備特點,其作戰目的是快速開進投送,戰略要點快速奪取布控。

相較於過去重型機械化部隊,它的特點主要就是1:就是強化營級分隊。將作戰力量合理編制為一個合成營,告別過去力量單一,火力單一的模式,使其可以單獨的執行進攻或者防禦等任務,還可以隨時的呼叫空中以及後方火力。

2:精細化合理化。以前機步師由機步團、裝甲團、炮兵團、防空團,以及多個兵種保障營組成,兵種分成明確,指揮員戰時指揮協同困難,尤其營團一級,除了自己的專業力量,其他力量一竅不通,這樣的情況和裝備配置,不利於合成編組,和真正的合成部隊要求,差之甚遠。而目前的合成部隊,力量配置更加合理優化,每個旅都是由多個經過合理編排組合成自成體系的合成營編成,合成營以下直至連、排一級的兵種更多,其任務分工以及人員編制更細。

3:指揮層系更加簡潔快速。過去的指揮模式,層層分明,集團軍~師~團~營~連~排。命令層層下發,因為指揮體系問題,無法越級傳達,傳達慢,效率低,不符合現代戰爭瞬息萬變的要求。而合成旅,變成了軍~旅~營,人員更加精簡,裝備數量更多,更加信息化,兵種真正達到了合成。通過裝備,合成旅旅長不僅可以直接指揮合成旅下面的各營在各自戰術方向上的行動,甚至可以對連、排長實施越級指揮,真正切切的實現了戰場指揮靈活化。





猴子軍師


其實中型合成旅與機步師沒有任何可對比的,現在國內還保留著若干機步師,比如原38軍112師,現在屬於軍委直屬部隊,所謂師改旅本身確實是調結構,優化結構,但是前提在於大規模戰爭(即主要大國之間直接軍事對抗)爆發的可能性較低,所以大國主要是欺負其他小國或地區為局部戰爭的時代,過去傳統的機步師本身是適應大規模戰爭的,所以防禦厚重,火力牛逼,機動感人(此為戰略機動),非常不利於現代局部戰爭的特點。

而中型合成旅就是以大八輪式裝甲車為核心裝備,擁有非常出色的戰略機動能力(能空運),有密集的公路網的話戰術機動性也很好,而且平臺通用性好,後勤維護性好,當然也比履帶式便宜。


圖:美國死脆殼輪式裝甲車

輪式裝甲車的大規模裝備第二個原因就是現代公路網建設非常高,密度大。而對於燈塔國來說,他們還為了廣泛的干預世界各熱點地區,所以死脆殼被嚴格限制在C130運輸的尺寸,所以重量僅有18噸,可以說是輪式裝甲車中戰略機動性最好,防禦又最渣的存在。

圖,歐洲輪式裝甲車與燈塔國M1A2和死脆殼對比
而歐洲則是採用大八輪不但大很多,基本在三十噸左右,防禦力自然牛逼,當然造價也更牛逼,比主戰坦克還貴…

圖,08式車族大八輪

08式大八輪採用的H型傳動,比起其他國家採用I型傳動,更加低矮(打不中和看不清也是防禦呀…),而且能夠裝備坦克炮。




圖,ZTL11突擊車

ZTL11突擊車裝備的105mm坦克炮,據說採用三期彈,穿甲彈穿甲能力達到600mm(對此我是不太信的,我估計最多500,這也能打不帶爆反的T72系列),加上火控的先進性其實比59要強很多,當然裝甲也脆弱很多,反正現在59也是脆皮。

圖,PLL05式迫榴炮

05式迫榴炮在如俄羅斯比賽的時候,把俄羅斯噁心的夠嗆,雖然自行迫榴炮是他們發明的,但是他們裝備的極少,所以只能算中國的“技術係數”,為了贏,也真是苦了俄羅斯裁判…之後就規定迫擊炮比賽只能用俄羅斯提供的裝備。

這個迫榴炮不僅能打榴彈,還能打末敏彈,對於裝甲部隊的摧毀能力非常強。

以上就是一個合成營的主要裝備,三個機步連,一個突擊車連(14車制),一個火力連(由於信息化程度高,不需要指揮排,所以是9門制05迫榴炮),當然還有一個支援保障連。




圖:大八輪基礎上搞的09式輪式122mm自行榴彈炮

從圖中也能看出來,由於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所以一個連不需要指揮排,這樣每個連就是九門制火炮,而一個合成旅的一共4個合成營,一個支援保障營,一個火力營,裝備122mm自行榴彈炮,以及122火箭炮,也有老式的152mm自行火炮,另外還有防空和反坦克導彈,另外一個就是裝備無人機的偵察營。

現在的中型合成旅,合成化程度更高,裝備更先進信息化能力更高,這帶來的火力,聯合作戰能力,偵察能力都有很大提高,比過去一般的機步師那當然是厲害了,但是和112師這種土豪機步師那是沒得比的…除去戰略機動能力強之外(實際上我國Y20還沒有大規模裝備,這個能力等於是沒有的),幾乎都有差距。





比如防空,土豪師是紅旗17導彈以及PGZ07式自行35高炮,而現在很多中型合成旅還是牽引式57mm高炮

比如反坦克導彈,土豪師是紅箭10反坦克導彈,至於中型旅…有個紅箭9就不錯了



最重要的是沒坦克,99a坦克對於不能攻頂的反坦克導彈是免疫的,之前99a總師毛明接受採訪就說99a免疫一般末敏彈,對於合成旅一般裝備的122mm榴彈炮那自然不用說。


木榮雨北


2015年軍改以後,中國陸軍野戰軍的編制,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各個新組建的集團軍,下轄幾個模塊化的合成旅,根據作戰任務和裝備不同,分為重型合成旅,中型合成旅,輕型合成旅,炮兵旅,特戰旅,作戰支援旅,陸航旅等不同類型。



其中,重型合成旅以履帶式裝甲車輛作為主戰武器。而中型合成旅則以輪式裝甲車輛作為主戰武器,機動性比較強,部署迅速,能夠第一時間到達前線,同時火力要比普通的摩托化部隊強大。大約相當於我軍過去的輕型機械化步兵師的精簡版。

我軍中型合成旅,下轄偵察營,合成營,炮兵營,防空營,作戰支援營。

主戰力量由數個合成營組成(我猜可能是四個),首先是一個不同以往的營部,由於合成營是最小的作戰單元,有坦克、步戰車,炮兵、偵察等多個模塊,所以合成營有一個參謀長和四個參謀的參謀組。營部有營指揮車和一輛炮兵指揮車。此外,合成營還下轄作戰支援連,轄偵察、通信、工兵等分隊。作戰保障連,轄運輸、衛生、炊事等分隊。



合成營是基本戰術單元,可以不經額外加強,直接遂行大部分作戰任務,下轄裝甲步兵連,火力連,炮兵連,作戰支援連,全都配備8x8輪式步戰車,105毫米突擊炮,營屬火力連配備8門迫榴炮。 打擊能力超過傳統的步兵團。

中型合成旅的偵察營配備光學和雷達裝甲偵察車,以及ASN206無人偵察機,這是過去集團軍才有的裝備。

中型合成旅的防空營,裝備紅旗7B地空導彈和輪式35毫米高炮。該炮配發國產智能時間引信預製破片榴彈,其實就是阿海德彈藥。是世界最強防空高炮之一。

炮兵營配備中程炮兵偵察雷達,下轄3個122毫米輪式自行榴彈炮連和1個122毫米模塊化火箭炮連。 中型合成旅採用新炮兵體制,由過去的6門制炮兵連擴充為8門制炮兵連,裝備24門122毫米8x8輪式自行榴彈炮。



目前,中國陸軍有大約有30箇中型合成旅。以輪式戰車為主,同時具備強大的火力和高機動性。幾個重點建設的中型合成旅,作戰能力可以比肩美軍的思崔克旅。30幾個中型合成旅,裝備大約9000輛的6X6輪式裝甲車或大八輪突擊炮和裝甲車,這可能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輪式裝甲車輛部隊。


科羅廖夫


  2015年軍改展開之後,解放軍的編制序列中出現了一個嶄新的作戰實體——中型合成旅。合成旅由以前的機步師拆分而成,原有的機步師,除38軍112師以外,全部抽組改編為合成旅、特戰旅或裝甲旅。目前,合成旅已經取代機步師,成為陸軍戰術兵團的主體。與以往的機步師相比,合成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一是強化營級分隊。以往機步師所屬的營一級分隊由於兵種單一,不具備單獨執行作戰任務的能力;合成旅所轄各營均為兵種齊全的合成營,可單獨遂行陣地進攻或防禦任務,戰時可得到陸軍航空兵、戰術空軍的支援掩護。

  二是細化合成編組。以往機步師由2個機步團、1個裝甲團、1個炮兵團、1個防空團,以及多個兵種保障營組成,兵種專業條塊分割,不利於合成編組;現在的合成旅由多個自成體系的合成營編成,營以下直至連、排一級的兵種更多、分工更細。

  三是簡化指揮層級。以往機步師行動起來,萬人千車“撒開一條線、鋪開一大片”,雖有30個左右的營級單位,但由於存在團級指揮機構,師長不能直接指揮到營,因此指揮效率很低;現在的合成旅人員更加精幹、兵種更加合成、指揮更加高效,旅長不僅可以直接指揮各營在各自戰術方向上的行動,甚至可以對連、排長實施越級指揮。


慕什塔戈


兩者區別如下:

一、建設目的不同:過去機步師建設,主要是戰鬥部隊建設,類似二戰前日本的常設師團,而現在的合成旅建設,主要是種子部隊建設,類似於二戰前的德國“十萬國防軍”,現在的一個合成旅旅長的能力要求,和過去一個軍長的能力要求只高不低,現在一個營長的能力培養,比過去一個團長的能力培養還要強化,因此體現在局部戰爭時期,我們的部隊就是精英部隊,戰鬥力強悍,能打出“零傷亡”的戰鬥,而如果爆發大規模戰爭,則能以旅為基礎,迅速擴編為軍,以合成營為基礎,迅速擴編為旅。

二、戰設目的不同:過去機步師主要圍繞所屬軍區作戰環境進行建設,目的在於保證本軍區所轄地域的國防安全,而現在的合成旅主要圍繞通用性進行建設,目的在於全域作戰,而要全域作戰,過去機步師的機動性就顯得太笨拙,因此更加精煉的合成旅就有了取代機步師和裝甲師的必要性,畢竟任何地方爆發戰事,快速到達10個旅,遠遠比慢慢到達的10個師還有用,這就是兵貴神速的道理,簡單來說就是合成旅要求的是全球作戰,而機步師只是要求在某一戰略方向進行作戰。

三、戰鬥方式不同:過去機步師主要圍繞縱向協作進行建設,而現在的合成旅主要圍繞橫向協作進行建設,也就是說過去機步師主要是在集團軍的直屬部隊支援下進行作戰,而現在的合成旅則直接在海陸空火支五大軍種的支援下進行作戰,過去支援機步師的是火箭炮,現在支援合成旅的是飛機、戰術導彈、衛星系統等大殺器,因此過去的機步師主要是因為支援火力不足,所以需要更大的規模來彌補,而現在的合成旅則根本不用擔心支援火力不足的問題,因此可以做到更小的規模,才能做到神出鬼沒,靜則不動如山,動則石破天驚。

綜上所述,現在合成旅的獨立完成戰鬥任務的能力,不但不弱予過去的一個師,而且在多軍種支援的加持下,更是遠遠超過過去的一個師,而且合成旅並不屬於某一戰區,而是全域作戰,這就是所謂的“軍種主建,戰區主戰”。


臨財勿苟免


如果寫半天大家也看不懂。寫一下核心點:

合成旅的特點:任何場合可以作戰,機動性好。

通過合成,合成旅可以適應絕大部分的地域作戰。而且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到達戰場。因為合成旅有著世界上最多的機動車輛。這次去俄羅斯的部隊3500人,帶了3000多套裝備,幾乎人手一套,很多是適應各種地形保障車。戰鬥車輛基數也達到普通師的水平。

裝甲師呢?特點:坦克,裝甲車輛眾多,一旦擺開,進可攻,退可守,專業攻堅。但後勤要求很高,而且對地形要求更高。北方可以上99,因為土質好。南方就只能上96和輕坦,因為土質疏鬆。99到南方,就必須進行各種檢查。防止無法到達戰場的情況。

機步師:論機動達不到合成旅,論火力達不到裝甲師。基本上是二線師團。

中美都曾經企圖全面的師改旅。但通過演習(不是實戰,美國實戰對手都是鹹魚)。發現當合成旅對上裝甲師時毫無勝算。面對意志堅強的機步師時也出現攻擊無力的現象。這給中美軍方當頭一棒。原來企圖全面改成旅團編制的。現在只能有限改裝。


鬥天鬥地鬥自己


這幾年,師改旅是世界各個國家的一股風潮,原來各個國家都是把師作為陸軍的基本戰役單位,而現在是成為了旅。
找了一張美軍第一機步師的編制照片,這個是重型部隊的。


美軍的各種旅戰鬥隊的編制,解放軍的大體結構應該差不多,本身這次世界範圍內的軍事變革就是以美國為首,其他各個國家都是會參考美軍的做法的。

師曾經是各個國家共同都擁有的一級陸軍的編制單位,當然有的國家軍隊中陸軍的痕跡比較重,會把空軍的一些單位也叫做師。一般來說,一個師編制人數在一萬人左右,下邊是有3個團或者旅,然後再有一些支援兵種,比如炮兵工兵等單位,師下邊的各個團作為基本的戰術單位,基本上支援兵種到了戰時是加強到團,比如一個蘇軍的一個摩步團可能會加上一個炮兵營,工兵一個連防空兵一個連什麼的,經過加強以後這個團就會作為一個基本的戰術單位使用了。


象這些採用履帶底盤的各種裝甲車輛都是機步師的主戰裝備。

各種輪式裝甲車輛是中型旅的主戰裝備。




而如果是師下邊轄的是旅,那麼一般來說這種師的編制人數更多,象美軍86年師是由10個作戰營組成的重型師都有1.7-1.8萬人,而到了戰時還會加上一些作戰支援群之類的部隊,一個師長指揮的兵力最後可以達到2.5到3.5萬人。

現在的師改旅的主要做法是增強師以下作戰單位的合成化程度,提高旅團一級的戰鬥力,而團這種編制由於太小,而逐步被旅所取代。

而師改旅中,其實是對於營這一級的部隊加強最多。在原來西方國家尤其是美軍在營一級就設有營部連,一個機步營有800人,這個營其實有一定的獨立作戰能力的,不過是火力和其他的支援兵種弱一點,而美軍的機步營通常是作為營特遣隊使用,是在原來的機步營基礎上加強炮兵工兵等一些兵力組成,這些作戰力量都是臨時加強,執行完任務都是要歸還原建制單位的。


這些都是找到的一些關於美軍師改旅的設計方案,解放軍肯定是深入研究,本身最大的美粉不就是解放軍嗎,不過,解放軍原來部隊就沒有美國人那麼笨重,解放軍的師沒有美國人那麼大,不是特別笨重。象俄國一開始有點是完全照搬美國的師改旅,但是本來俄國人的師就沒有美國那麼大規模,俄國人經過加強的一個師才有1.4萬人,而美國人是1.8萬人,經過加強有2.5萬人,遠遠要比俄國的師大,但是俄國也是全改成了旅,結果是發現在執行防禦任務的時候,一個旅守不了太大的正面,於是又把兩個旅編成一個師,又改回去了。


現在各個國家都是在探索一個適合未來戰場的新的軍隊編制,目前還說不好以後會變成什麼樣。

這次中國軍改中,師改旅的內容實質上是加強營一級的作戰力量,中國的營原來編制很小,而且基本上沒有獨立作戰能力,到了戰時,營這一級必須要得到團一級的加強才能作戰,而現在是把營作為基本的作戰單元,一定程度是取代了原來團的角色,營下邊就包括了各種的作戰單元,合成營裡邊固定編制了步兵,坦克兵,炮兵,工兵,防空兵,防化兵等各個兵種,這些兵種平時就是由營長指揮,而不是到了打仗的時候臨時加強,這樣一來營就成為了一個諸兵種合成部隊,而原來是在旅團這一級才是諸兵種合成部隊。

由於營一級的作戰能力的提高,現在的合成旅打擊能力和機動能力要比原來的機步師更強,而由於規模變小,指揮更加方便靈活,對於後勤保障的要求有所降低。

過去的機步師尤其是美式編制的機步師太過笨重,一個師到了戰時一下子2萬多人,上萬輛各種車輛,對於道路,後勤補給的要求太高,雖然打擊防護能力超群,但是機動能力特別是戰略機動能力極低,不是誰都像薩達姆那樣會給美軍半年的時間集結部隊,囤積油料彈藥的。

而解放軍的中型合成旅應該和美軍的斯崔克旅類似,主要結構和重型機步旅類似,但是使用的車輛主要是各種輪式裝甲車輛,使用輪式裝甲車輛的輕型裝甲部隊,相比重型裝甲部隊戰略機動性要好,而防護能力和打擊能力又比使用普通車輛的步兵部隊要好。


紅色手電筒


國內陸軍軍改目的,就是調整優化結構、發展新型力量、理順重大比例關係、壓減數量規模,實現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部隊編成向充實、合成、多能、靈活方向發展。

目前,形成了集團軍-旅-營的三級作戰模式和指揮機構,師團兩級戰鬥單位,事實上已經被取消,可能有的部隊其編制還在,但是已沒有具體戰鬥單位了。

軍改後陸軍由合成營組成機步旅,以第65集團軍為例,全軍由輕型全輪式的203旅、99坦克+輪式步戰車的193旅、重型全履帶式的195旅、山地40旅、96A+八大輪的178旅、99A+04A的96旅等由6個旅組成。

以上各旅基本涵蓋了國內陸軍各種類型的機步旅和摩步旅,根據官媒資料,新型機步旅下轄8個營:分別是4個合成營,以及炮兵、防空、支援、保障營。

合成營是最小的作戰單元,擁有2個各有10輛主戰坦克的坦克連,3個各有10輛步戰車的步戰車連,1個有9門122毫米或152毫米或155毫米榴彈炮連,加上偵察、補給、搶修、救護等模塊組成的2個連,全合成營共有8個連。


全營有參謀組,1個參謀長和4個參謀,坦克、步戰車、自行火炮的三位數編號是“營+連+車”,從編號上能看出屬於哪個連,營部有營指揮車,一輛步戰車帶營長和警衛班,一輛裝甲運兵車帶參謀組。


未來合成營還將會得到快速發展,包括坦克、履帶和輪式自行榴彈炮、履帶和輪式自行火箭炮、履帶和輪式步戰車、輪式突擊炮、履帶和輪式自行反坦克導彈發射車、履帶和輪式自行高射炮等混編,甚至不排除出現全猛士底盤越野車+車載自行榴彈炮的快速反應合成營。

防空營下轄6個連,包括1個通訊連、1個紅旗7B野戰防空導彈連、3個由25毫米彈炮合一系統+24具HN-6單兵防空導彈,或35毫米輪式或履帶自行高炮連,1個保障連。

炮兵營下轄4個連,每連由9門122毫米或152毫米以及最新的155毫米自行榴彈炮組成,還有部分輪式105毫米突擊炮。

軍改前的重型機械化步兵師,簡稱機部師,由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和裝備部等部門組成,可謂機構臃腫,人員也比較紛繁。

司令部統轄3個機械化步兵團、1個坦克團、1個防空團、1個炮兵團、1個直升機大隊,1支師直屬部隊包括工兵營、偵察營、防化營、電子對抗營、炮兵指揮連、防空指揮連和警衛調整連。

全師擁有99輛96A主戰坦克,351輛86式步兵戰車或其他型號裝甲車,72輛122毫米自行榴彈炮,6套95式彈炮合一系統,27輛108部紅纓6防空導彈發射車,24門57毫米高炮,36門37毫米高炮,18輛54具紅箭8反坦克導彈發射器,6架直-9G武裝直升機或6架武直10武裝直升機,以及6架米17運輸直升機。

綜上,由8個合成營組成的新型機步旅,由於坦克、步戰車、自行榴彈炮、自行防空導彈、自行高射炮等編成的改革,以及各種戰場支援力量的加強,戰場上的靈活性和信息化程度都得到了顯著增強,整體戰鬥力得以大幅攀升,兩個規模各3200餘人機步旅的攻防作戰能力,已相當於先前齊裝滿員1.4萬餘人的重型機械化師即機步師。

前段時間,國內應俄軍方邀請參與“東方-2018”軍演,就出動了軍改後3200餘人的機步旅,900餘輛主戰坦克、步戰車、自行榴彈炮、自行突擊炮、裝甲指揮車、車載自行雷達、工程搶修車等,令俄軍方非常感概,因為國內陸軍制式裝備已不輸於歐美。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圖片均下載網絡,對本文有不同意見,歡迎參與討論。


國平軍史


圖片裡的兩種戰車:一個是8×8輪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另一個是8×8輪式步兵戰車 它們都是09式步兵戰車家族成員。

旅,是我軍在2015年軍改之前很少見的一個編制,以前我軍的集團軍編制為:軍–師–團–營–連這樣的架構組成,而旅這個編制很少出現,即便是有也是某些特殊部門的編制,比如:海軍陸戰隊就是旅一級編制。


由09式步戰車底盤變形而成的11式105毫米突擊炮(也稱“輪式坦克”)目前我軍中型旅下轄四個合成營,每個營又下轄一個突擊炮連,每個連裝備14輛11式“105突”,全旅共計56輛!這樣強大的直射火力完勝“斯特瑞克”旅。

通過軍改之後,我軍集團軍編制為:軍–旅–營–連這樣的架構,具體到中型合成旅總員額在5500~6000人左右,可能下轄八個營,其中:4個合成作戰營、一個特戰營(偵察營)、炮兵營、防空營、支援營(可能是以前的電子信息化大隊,搞電子偵察和對抗的)。



合成旅炮兵除了前面說的122毫米輪式榴彈炮之外,模塊化40管122毫米火箭炮是合成旅炮兵營的主要打擊火力。

總體來看,合成旅的員額與我軍以前的機步師相比員額減少了一半,武器裝備完全輪式化,沒有了以前機步師裝備的坦克,但是擁有先進的105毫米突擊炮,完全可以對抗T55/62這樣二代坦克。

如果出現敵更先進的坦克,合成旅當中還有“紅箭–9”重型反坦克導彈完全可以消滅之!大可不必為合成旅沒有配置坦克,難以對抗敵機械化部隊坦克而擔心!


09式戰車家族中的保密通訊車,現代戰爭能否贏得通訊保障/電子對抗是打贏的關鍵,合成旅是我軍體系化作戰當中的一環,並不是單獨作戰,需要旅編制之外的其它裝備配合,提供數字信息鏈獲取遠距離戰場感知能力。

軍改後的合成旅由於裝備09式步兵戰車和特種變型車,使高速機動能力大大加強,一晝夜可以奔襲1000公里,這是以前機械化步兵師根本做不到的,成為名副其實的快速反應部隊。
現代戰爭火力打擊的強弱決定了戰爭的勝負,我軍合成旅有可能在將來裝備輪式155毫米榴彈炮,有了大口徑的火炮,對敵打擊的強度會更大!


總之,由師改旅是我軍適應“新時期軍事鬥爭”需要的一次成功轉型,邁出了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高效型轉變的重要一步!


皇家橡樹1972


軍現代的合成旅,從表面上,可以稱成為一個過去的加強團戰鬥群,似乎把戰時的臨地編制變成平地的固定編制法,其實也不一樣,合同旅的任務靈活性更高,雖說編制規模減小了,但是機動等到了加強了,作戰行動也變得靈活了許多,相對於師來說,取消了中間的團一級的指揮環節,大大提高了指揮的效率,再通過裝備的更新等,以及戰術的提升,它的戰鬥力並沒有比是減少什麼,實際上具備了更高的作戰能力,依然可以擔負著過去一個機步師的任務。

這屬於適應未來變化的一種趨勢,由於各方面的因素,我軍在作戰使用當中意識到,過去的師規模有點過大了,靈活性不可靠,許多情況下是很難展開,相比之下,合成旅機動性更強,靈活性好,在很多地方可以相當靈活的展開,更適應未來的戰爭形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