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解放军的中型合成旅与过去的机步师有何区别?

军备解码


军改已经几年时间,可以说,军改的出现表明了党中央审时度势的眼光和决心。它根本上的改变了过去集团军~师~团三级指挥架构,变成了如今军~旅~营架构,优化了指挥流程,缩减了人员装备规模,将过去的人员装备合理编组,组合成了如今精干、灵活,兵种全面的力量,使部队作战能力以及反应能力成倍提高。

就那以前机步师来说,其相较于装甲步兵师来说,就是以无装甲防护的步兵为主体的部队(坦克、重型装甲车等重型装备少于装机步兵师),压制火力是以牵引火炮以及自行火炮为主。步兵,工兵,炮兵,防空,防化,通信,装甲兵,侦察等各种车辆,各种人员加起来1万之多。

为什么要将机步师精简重新充足呢?就是目前的国际军事态势,过去的机步师是为了打大战打大规模战役而准备的,而现在,大国之间的战争发生几率已经很低,更多的是面对一些非对称作战。在面对这样的态势时,过去的编制已经不太适合。因此,部队开始整编精简合理组合,根据战争形态的不同配置成更加灵活实用的编制,如山地旅、特战旅、海军陆战旅等。

而今天要说的中性合成旅呢,它的特点,就是主要装备以轮式作战车辆为主,如轮式装甲战斗车(09式),轮式运输车,轮式火炮(09式突击炮)等。这是中型合成旅装备特点,其作战目的是快速开进投送,战略要点快速夺取布控。

相较于过去重型机械化部队,它的特点主要就是1:就是强化营级分队。将作战力量合理编制为一个合成营,告别过去力量单一,火力单一的模式,使其可以单独的执行进攻或者防御等任务,还可以随时的呼叫空中以及后方火力。

2:精细化合理化。以前机步师由机步团、装甲团、炮兵团、防空团,以及多个兵种保障营组成,兵种分成明确,指挥员战时指挥协同困难,尤其营团一级,除了自己的专业力量,其他力量一窍不通,这样的情况和装备配置,不利于合成编组,和真正的合成部队要求,差之甚远。而目前的合成部队,力量配置更加合理优化,每个旅都是由多个经过合理编排组合成自成体系的合成营编成,合成营以下直至连、排一级的兵种更多,其任务分工以及人员编制更细。

3:指挥层系更加简洁快速。过去的指挥模式,层层分明,集团军~师~团~营~连~排。命令层层下发,因为指挥体系问题,无法越级传达,传达慢,效率低,不符合现代战争瞬息万变的要求。而合成旅,变成了军~旅~营,人员更加精简,装备数量更多,更加信息化,兵种真正达到了合成。通过装备,合成旅旅长不仅可以直接指挥合成旅下面的各营在各自战术方向上的行动,甚至可以对连、排长实施越级指挥,真正切切的实现了战场指挥灵活化。





猴子军师


其实中型合成旅与机步师没有任何可对比的,现在国内还保留着若干机步师,比如原38军112师,现在属于军委直属部队,所谓师改旅本身确实是调结构,优化结构,但是前提在于大规模战争(即主要大国之间直接军事对抗)爆发的可能性较低,所以大国主要是欺负其他小国或地区为局部战争的时代,过去传统的机步师本身是适应大规模战争的,所以防御厚重,火力牛逼,机动感人(此为战略机动),非常不利于现代局部战争的特点。

而中型合成旅就是以大八轮式装甲车为核心装备,拥有非常出色的战略机动能力(能空运),有密集的公路网的话战术机动性也很好,而且平台通用性好,后勤维护性好,当然也比履带式便宜。


图:美国死脆壳轮式装甲车

轮式装甲车的大规模装备第二个原因就是现代公路网建设非常高,密度大。而对于灯塔国来说,他们还为了广泛的干预世界各热点地区,所以死脆壳被严格限制在C130运输的尺寸,所以重量仅有18吨,可以说是轮式装甲车中战略机动性最好,防御又最渣的存在。

图,欧洲轮式装甲车与灯塔国M1A2和死脆壳对比
而欧洲则是采用大八轮不但大很多,基本在三十吨左右,防御力自然牛逼,当然造价也更牛逼,比主战坦克还贵…

图,08式车族大八轮

08式大八轮采用的H型传动,比起其他国家采用I型传动,更加低矮(打不中和看不清也是防御呀…),而且能够装备坦克炮。




图,ZTL11突击车

ZTL11突击车装备的105mm坦克炮,据说采用三期弹,穿甲弹穿甲能力达到600mm(对此我是不太信的,我估计最多500,这也能打不带爆反的T72系列),加上火控的先进性其实比59要强很多,当然装甲也脆弱很多,反正现在59也是脆皮。

图,PLL05式迫榴炮

05式迫榴炮在如俄罗斯比赛的时候,把俄罗斯恶心的够呛,虽然自行迫榴炮是他们发明的,但是他们装备的极少,所以只能算中国的“技术系数”,为了赢,也真是苦了俄罗斯裁判…之后就规定迫击炮比赛只能用俄罗斯提供的装备。

这个迫榴炮不仅能打榴弹,还能打末敏弹,对于装甲部队的摧毁能力非常强。

以上就是一个合成营的主要装备,三个机步连,一个突击车连(14车制),一个火力连(由于信息化程度高,不需要指挥排,所以是9门制05迫榴炮),当然还有一个支援保障连。




图:大八轮基础上搞的09式轮式122mm自行榴弹炮

从图中也能看出来,由于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所以一个连不需要指挥排,这样每个连就是九门制火炮,而一个合成旅的一共4个合成营,一个支援保障营,一个火力营,装备122mm自行榴弹炮,以及122火箭炮,也有老式的152mm自行火炮,另外还有防空和反坦克导弹,另外一个就是装备无人机的侦察营。

现在的中型合成旅,合成化程度更高,装备更先进信息化能力更高,这带来的火力,联合作战能力,侦察能力都有很大提高,比过去一般的机步师那当然是厉害了,但是和112师这种土豪机步师那是没得比的…除去战略机动能力强之外(实际上我国Y20还没有大规模装备,这个能力等于是没有的),几乎都有差距。





比如防空,土豪师是红旗17导弹以及PGZ07式自行35高炮,而现在很多中型合成旅还是牵引式57mm高炮

比如反坦克导弹,土豪师是红箭10反坦克导弹,至于中型旅…有个红箭9就不错了



最重要的是没坦克,99a坦克对于不能攻顶的反坦克导弹是免疫的,之前99a总师毛明接受采访就说99a免疫一般末敏弹,对于合成旅一般装备的122mm榴弹炮那自然不用说。


木荣雨北


2015年军改以后,中国陆军野战军的编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各个新组建的集团军,下辖几个模块化的合成旅,根据作战任务和装备不同,分为重型合成旅,中型合成旅,轻型合成旅,炮兵旅,特战旅,作战支援旅,陆航旅等不同类型。



其中,重型合成旅以履带式装甲车辆作为主战武器。而中型合成旅则以轮式装甲车辆作为主战武器,机动性比较强,部署迅速,能够第一时间到达前线,同时火力要比普通的摩托化部队强大。大约相当于我军过去的轻型机械化步兵师的精简版。

我军中型合成旅,下辖侦察营,合成营,炮兵营,防空营,作战支援营。

主战力量由数个合成营组成(我猜可能是四个),首先是一个不同以往的营部,由于合成营是最小的作战单元,有坦克、步战车,炮兵、侦察等多个模块,所以合成营有一个参谋长和四个参谋的参谋组。营部有营指挥车和一辆炮兵指挥车。此外,合成营还下辖作战支援连,辖侦察、通信、工兵等分队。作战保障连,辖运输、卫生、炊事等分队。



合成营是基本战术单元,可以不经额外加强,直接遂行大部分作战任务,下辖装甲步兵连,火力连,炮兵连,作战支援连,全都配备8x8轮式步战车,105毫米突击炮,营属火力连配备8门迫榴炮。 打击能力超过传统的步兵团。

中型合成旅的侦察营配备光学和雷达装甲侦察车,以及ASN206无人侦察机,这是过去集团军才有的装备。

中型合成旅的防空营,装备红旗7B地空导弹和轮式35毫米高炮。该炮配发国产智能时间引信预制破片榴弹,其实就是阿海德弹药。是世界最强防空高炮之一。

炮兵营配备中程炮兵侦察雷达,下辖3个122毫米轮式自行榴弹炮连和1个122毫米模块化火箭炮连。 中型合成旅采用新炮兵体制,由过去的6门制炮兵连扩充为8门制炮兵连,装备24门122毫米8x8轮式自行榴弹炮。



目前,中国陆军有大约有30个中型合成旅。以轮式战车为主,同时具备强大的火力和高机动性。几个重点建设的中型合成旅,作战能力可以比肩美军的思崔克旅。30几个中型合成旅,装备大约9000辆的6X6轮式装甲车或大八轮突击炮和装甲车,这可能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轮式装甲车辆部队。


科罗廖夫


  2015年军改展开之后,解放军的编制序列中出现了一个崭新的作战实体——中型合成旅。合成旅由以前的机步师拆分而成,原有的机步师,除38军112师以外,全部抽组改编为合成旅、特战旅或装甲旅。目前,合成旅已经取代机步师,成为陆军战术兵团的主体。与以往的机步师相比,合成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强化营级分队。以往机步师所属的营一级分队由于兵种单一,不具备单独执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合成旅所辖各营均为兵种齐全的合成营,可单独遂行阵地进攻或防御任务,战时可得到陆军航空兵、战术空军的支援掩护。

  二是细化合成编组。以往机步师由2个机步团、1个装甲团、1个炮兵团、1个防空团,以及多个兵种保障营组成,兵种专业条块分割,不利于合成编组;现在的合成旅由多个自成体系的合成营编成,营以下直至连、排一级的兵种更多、分工更细。

  三是简化指挥层级。以往机步师行动起来,万人千车“撒开一条线、铺开一大片”,虽有30个左右的营级单位,但由于存在团级指挥机构,师长不能直接指挥到营,因此指挥效率很低;现在的合成旅人员更加精干、兵种更加合成、指挥更加高效,旅长不仅可以直接指挥各营在各自战术方向上的行动,甚至可以对连、排长实施越级指挥。


慕什塔戈


两者区别如下:

一、建设目的不同:过去机步师建设,主要是战斗部队建设,类似二战前日本的常设师团,而现在的合成旅建设,主要是种子部队建设,类似于二战前的德国“十万国防军”,现在的一个合成旅旅长的能力要求,和过去一个军长的能力要求只高不低,现在一个营长的能力培养,比过去一个团长的能力培养还要强化,因此体现在局部战争时期,我们的部队就是精英部队,战斗力强悍,能打出“零伤亡”的战斗,而如果爆发大规模战争,则能以旅为基础,迅速扩编为军,以合成营为基础,迅速扩编为旅。

二、战设目的不同:过去机步师主要围绕所属军区作战环境进行建设,目的在于保证本军区所辖地域的国防安全,而现在的合成旅主要围绕通用性进行建设,目的在于全域作战,而要全域作战,过去机步师的机动性就显得太笨拙,因此更加精炼的合成旅就有了取代机步师和装甲师的必要性,毕竟任何地方爆发战事,快速到达10个旅,远远比慢慢到达的10个师还有用,这就是兵贵神速的道理,简单来说就是合成旅要求的是全球作战,而机步师只是要求在某一战略方向进行作战。

三、战斗方式不同:过去机步师主要围绕纵向协作进行建设,而现在的合成旅主要围绕横向协作进行建设,也就是说过去机步师主要是在集团军的直属部队支援下进行作战,而现在的合成旅则直接在海陆空火支五大军种的支援下进行作战,过去支援机步师的是火箭炮,现在支援合成旅的是飞机、战术导弹、卫星系统等大杀器,因此过去的机步师主要是因为支援火力不足,所以需要更大的规模来弥补,而现在的合成旅则根本不用担心支援火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可以做到更小的规模,才能做到神出鬼没,静则不动如山,动则石破天惊。

综上所述,现在合成旅的独立完成战斗任务的能力,不但不弱予过去的一个师,而且在多军种支援的加持下,更是远远超过过去的一个师,而且合成旅并不属于某一战区,而是全域作战,这就是所谓的“军种主建,战区主战”。


临财勿苟免


如果写半天大家也看不懂。写一下核心点:

合成旅的特点:任何场合可以作战,机动性好。

通过合成,合成旅可以适应绝大部分的地域作战。而且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战场。因为合成旅有着世界上最多的机动车辆。这次去俄罗斯的部队3500人,带了3000多套装备,几乎人手一套,很多是适应各种地形保障车。战斗车辆基数也达到普通师的水平。

装甲师呢?特点:坦克,装甲车辆众多,一旦摆开,进可攻,退可守,专业攻坚。但后勤要求很高,而且对地形要求更高。北方可以上99,因为土质好。南方就只能上96和轻坦,因为土质疏松。99到南方,就必须进行各种检查。防止无法到达战场的情况。

机步师:论机动达不到合成旅,论火力达不到装甲师。基本上是二线师团。

中美都曾经企图全面的师改旅。但通过演习(不是实战,美国实战对手都是咸鱼)。发现当合成旅对上装甲师时毫无胜算。面对意志坚强的机步师时也出现攻击无力的现象。这给中美军方当头一棒。原来企图全面改成旅团编制的。现在只能有限改装。


斗天斗地斗自己


这几年,师改旅是世界各个国家的一股风潮,原来各个国家都是把师作为陆军的基本战役单位,而现在是成为了旅。
找了一张美军第一机步师的编制照片,这个是重型部队的。


美军的各种旅战斗队的编制,解放军的大体结构应该差不多,本身这次世界范围内的军事变革就是以美国为首,其他各个国家都是会参考美军的做法的。

师曾经是各个国家共同都拥有的一级陆军的编制单位,当然有的国家军队中陆军的痕迹比较重,会把空军的一些单位也叫做师。一般来说,一个师编制人数在一万人左右,下边是有3个团或者旅,然后再有一些支援兵种,比如炮兵工兵等单位,师下边的各个团作为基本的战术单位,基本上支援兵种到了战时是加强到团,比如一个苏军的一个摩步团可能会加上一个炮兵营,工兵一个连防空兵一个连什么的,经过加强以后这个团就会作为一个基本的战术单位使用了。


象这些采用履带底盘的各种装甲车辆都是机步师的主战装备。

各种轮式装甲车辆是中型旅的主战装备。




而如果是师下边辖的是旅,那么一般来说这种师的编制人数更多,象美军86年师是由10个作战营组成的重型师都有1.7-1.8万人,而到了战时还会加上一些作战支援群之类的部队,一个师长指挥的兵力最后可以达到2.5到3.5万人。

现在的师改旅的主要做法是增强师以下作战单位的合成化程度,提高旅团一级的战斗力,而团这种编制由于太小,而逐步被旅所取代。

而师改旅中,其实是对于营这一级的部队加强最多。在原来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军在营一级就设有营部连,一个机步营有800人,这个营其实有一定的独立作战能力的,不过是火力和其他的支援兵种弱一点,而美军的机步营通常是作为营特遣队使用,是在原来的机步营基础上加强炮兵工兵等一些兵力组成,这些作战力量都是临时加强,执行完任务都是要归还原建制单位的。


这些都是找到的一些关于美军师改旅的设计方案,解放军肯定是深入研究,本身最大的美粉不就是解放军吗,不过,解放军原来部队就没有美国人那么笨重,解放军的师没有美国人那么大,不是特别笨重。象俄国一开始有点是完全照搬美国的师改旅,但是本来俄国人的师就没有美国那么大规模,俄国人经过加强的一个师才有1.4万人,而美国人是1.8万人,经过加强有2.5万人,远远要比俄国的师大,但是俄国也是全改成了旅,结果是发现在执行防御任务的时候,一个旅守不了太大的正面,于是又把两个旅编成一个师,又改回去了。


现在各个国家都是在探索一个适合未来战场的新的军队编制,目前还说不好以后会变成什么样。

这次中国军改中,师改旅的内容实质上是加强营一级的作战力量,中国的营原来编制很小,而且基本上没有独立作战能力,到了战时,营这一级必须要得到团一级的加强才能作战,而现在是把营作为基本的作战单元,一定程度是取代了原来团的角色,营下边就包括了各种的作战单元,合成营里边固定编制了步兵,坦克兵,炮兵,工兵,防空兵,防化兵等各个兵种,这些兵种平时就是由营长指挥,而不是到了打仗的时候临时加强,这样一来营就成为了一个诸兵种合成部队,而原来是在旅团这一级才是诸兵种合成部队。

由于营一级的作战能力的提高,现在的合成旅打击能力和机动能力要比原来的机步师更强,而由于规模变小,指挥更加方便灵活,对于后勤保障的要求有所降低。

过去的机步师尤其是美式编制的机步师太过笨重,一个师到了战时一下子2万多人,上万辆各种车辆,对于道路,后勤补给的要求太高,虽然打击防护能力超群,但是机动能力特别是战略机动能力极低,不是谁都像萨达姆那样会给美军半年的时间集结部队,囤积油料弹药的。

而解放军的中型合成旅应该和美军的斯崔克旅类似,主要结构和重型机步旅类似,但是使用的车辆主要是各种轮式装甲车辆,使用轮式装甲车辆的轻型装甲部队,相比重型装甲部队战略机动性要好,而防护能力和打击能力又比使用普通车辆的步兵部队要好。


红色手电筒


国内陆军军改目的,就是调整优化结构、发展新型力量、理顺重大比例关系、压减数量规模,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部队编成向充实、合成、多能、灵活方向发展。

目前,形成了集团军-旅-营的三级作战模式和指挥机构,师团两级战斗单位,事实上已经被取消,可能有的部队其编制还在,但是已没有具体战斗单位了。

军改后陆军由合成营组成机步旅,以第65集团军为例,全军由轻型全轮式的203旅、99坦克+轮式步战车的193旅、重型全履带式的195旅、山地40旅、96A+八大轮的178旅、99A+04A的96旅等由6个旅组成。

以上各旅基本涵盖了国内陆军各种类型的机步旅和摩步旅,根据官媒资料,新型机步旅下辖8个营:分别是4个合成营,以及炮兵、防空、支援、保障营。

合成营是最小的作战单元,拥有2个各有10辆主战坦克的坦克连,3个各有10辆步战车的步战车连,1个有9门122毫米或152毫米或155毫米榴弹炮连,加上侦察、补给、抢修、救护等模块组成的2个连,全合成营共有8个连。


全营有参谋组,1个参谋长和4个参谋,坦克、步战车、自行火炮的三位数编号是“营+连+车”,从编号上能看出属于哪个连,营部有营指挥车,一辆步战车带营长和警卫班,一辆装甲运兵车带参谋组。


未来合成营还将会得到快速发展,包括坦克、履带和轮式自行榴弹炮、履带和轮式自行火箭炮、履带和轮式步战车、轮式突击炮、履带和轮式自行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履带和轮式自行高射炮等混编,甚至不排除出现全猛士底盘越野车+车载自行榴弹炮的快速反应合成营。

防空营下辖6个连,包括1个通讯连、1个红旗7B野战防空导弹连、3个由25毫米弹炮合一系统+24具HN-6单兵防空导弹,或35毫米轮式或履带自行高炮连,1个保障连。

炮兵营下辖4个连,每连由9门122毫米或152毫米以及最新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组成,还有部分轮式105毫米突击炮。

军改前的重型机械化步兵师,简称机部师,由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和装备部等部门组成,可谓机构臃肿,人员也比较纷繁。

司令部统辖3个机械化步兵团、1个坦克团、1个防空团、1个炮兵团、1个直升机大队,1支师直属部队包括工兵营、侦察营、防化营、电子对抗营、炮兵指挥连、防空指挥连和警卫调整连。

全师拥有99辆96A主战坦克,351辆86式步兵战车或其他型号装甲车,72辆122毫米自行榴弹炮,6套95式弹炮合一系统,27辆108部红缨6防空导弹发射车,24门57毫米高炮,36门37毫米高炮,18辆54具红箭8反坦克导弹发射器,6架直-9G武装直升机或6架武直10武装直升机,以及6架米17运输直升机。

综上,由8个合成营组成的新型机步旅,由于坦克、步战车、自行榴弹炮、自行防空导弹、自行高射炮等编成的改革,以及各种战场支援力量的加强,战场上的灵活性和信息化程度都得到了显著增强,整体战斗力得以大幅攀升,两个规模各3200余人机步旅的攻防作战能力,已相当于先前齐装满员1.4万余人的重型机械化师即机步师。

前段时间,国内应俄军方邀请参与“东方-2018”军演,就出动了军改后3200余人的机步旅,900余辆主战坦克、步战车、自行榴弹炮、自行突击炮、装甲指挥车、车载自行雷达、工程抢修车等,令俄军方非常感概,因为国内陆军制式装备已不输于欧美。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图片均下载网络,对本文有不同意见,欢迎参与讨论。


国平军史


图片里的两种战车:一个是8×8轮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另一个是8×8轮式步兵战车 它们都是09式步兵战车家族成员。

旅,是我军在2015年军改之前很少见的一个编制,以前我军的集团军编制为:军–师–团–营–连这样的架构组成,而旅这个编制很少出现,即便是有也是某些特殊部门的编制,比如:海军陆战队就是旅一级编制。


由09式步战车底盘变形而成的11式105毫米突击炮(也称“轮式坦克”)目前我军中型旅下辖四个合成营,每个营又下辖一个突击炮连,每个连装备14辆11式“105突”,全旅共计56辆!这样强大的直射火力完胜“斯特瑞克”旅。

通过军改之后,我军集团军编制为:军–旅–营–连这样的架构,具体到中型合成旅总员额在5500~6000人左右,可能下辖八个营,其中:4个合成作战营、一个特战营(侦察营)、炮兵营、防空营、支援营(可能是以前的电子信息化大队,搞电子侦察和对抗的)。



合成旅炮兵除了前面说的122毫米轮式榴弹炮之外,模块化40管122毫米火箭炮是合成旅炮兵营的主要打击火力。

总体来看,合成旅的员额与我军以前的机步师相比员额减少了一半,武器装备完全轮式化,没有了以前机步师装备的坦克,但是拥有先进的105毫米突击炮,完全可以对抗T55/62这样二代坦克。

如果出现敌更先进的坦克,合成旅当中还有“红箭–9”重型反坦克导弹完全可以消灭之!大可不必为合成旅没有配置坦克,难以对抗敌机械化部队坦克而担心!


09式战车家族中的保密通讯车,现代战争能否赢得通讯保障/电子对抗是打赢的关键,合成旅是我军体系化作战当中的一环,并不是单独作战,需要旅编制之外的其它装备配合,提供数字信息链获取远距离战场感知能力。

军改后的合成旅由于装备09式步兵战车和特种变型车,使高速机动能力大大加强,一昼夜可以奔袭1000公里,这是以前机械化步兵师根本做不到的,成为名副其实的快速反应部队。
现代战争火力打击的强弱决定了战争的胜负,我军合成旅有可能在将来装备轮式155毫米榴弹炮,有了大口径的火炮,对敌打击的强度会更大!


总之,由师改旅是我军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需要的一次成功转型,迈出了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高效型转变的重要一步!


皇家橡树1972


军现代的合成旅,从表面上,可以称成为一个过去的加强团战斗群,似乎把战时的临地编制变成平地的固定编制法,其实也不一样,合同旅的任务灵活性更高,虽说编制规模减小了,但是机动等到了加强了,作战行动也变得灵活了许多,相对于师来说,取消了中间的团一级的指挥环节,大大提高了指挥的效率,再通过装备的更新等,以及战术的提升,它的战斗力并没有比是减少什么,实际上具备了更高的作战能力,依然可以担负着过去一个机步师的任务。

这属于适应未来变化的一种趋势,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我军在作战使用当中意识到,过去的师规模有点过大了,灵活性不可靠,许多情况下是很难展开,相比之下,合成旅机动性更强,灵活性好,在很多地方可以相当灵活的展开,更适应未来的战争形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