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炒股厲害的人:為何短線要做主流熱點,龍頭股該如何抓?(收藏)

大部分朋友都喜歡做短線,因為短線見效快,不過也經常會看到有些朋友跟我留言問股,我一看股票名稱和代碼,選得股票很弱而且趨勢還不好,這樣根本沒機會做短線。要是有問短線最關鍵是一條是什麼?那肯定會做一定要選主流熱點,在主流熱點裡面選股。為什麼?

炒股厲害的人:為何短線要做主流熱點,龍頭股該如何抓?(收藏)

一、做主流熱點的3大優勢(原因):

1、主流熱點一般波動大,這樣機會就多,做短線最怕就是拿著幾天都不動,就好比要是在類似中國石油這種大盤股一天基本就是心電圖的走勢做短線,那再高超的低吸高拋技術也沒有,因為一天經常上下波動不到2%。

2、主流熱點就是有板塊效應,裡面會有龍一、龍二、龍三、跟風、補漲等,只要龍頭一漲其他也都會跟著,而且他們一般是有一定的輪動規律,這樣短線來說更好把握。

3、主流熱點一般背後是有大事件,隨著事件利好的兌現,及時短期淺虧,等一有利好也容易漲起來。資金也都在這上面做,畢竟我們個人投資者主要還是跟著主流資金容易吃肉喝湯。

簡單說主流熱點波動大、機會多、好把握,所以我們做短線第一步是要做主流熱點,要是龍頭有機會,那是優先做龍頭。

二、怎麼判斷主流熱點?

1、主流熱點龍頭一般是先於市場啟動,大多數是在行情轉折點啟動;比如說4、5月的新區概念,可謂亂世出英雄,震盪出熱點。

2、板塊資金容量夠大(最簡單判斷就是每天的成交金額很大),這樣大資金才願意參與,不管是打板、低吸、半路板等資金都有參與機會,有肉吃。

3、後續有利好因素,比如重大事件等;

4、人氣旺,主流熱點啟動必須能帶動指數;

主要就是按照這4個我們基本就能判斷是不是主流熱點。

炒股厲害的人:為何短線要做主流熱點,龍頭股該如何抓?(收藏)

三、如何判斷主流熱點龍頭(龍頭的特徵)

1、龍頭股具有明星效應,資金號召力強,龍頭股上漲可以帶動板塊的股票上漲;

2、龍頭股有大哥風範,先於大盤企穩、啟動,漲得快,較抗跌;

3、股票本身有亮點,比如流通市值小或者股價低、形態好等;

4、漲停持續時間比較長,而且封單盤口很好,從龍虎榜席位基本可以看到都是主流遊資在參與。

炒股厲害的人:為何短線要做主流熱點,龍頭股該如何抓?(收藏)

一般主流熱點板塊會持續很長時間,操作機會也很多;沒啟動前預測到主流熱點龍頭概率很低,好方式就是跟隨,等待主流熱點出現,我們決定並定位龍頭,然後擇機低吸即可!超短的精髓在於複利,在高換手中抓到主流龍頭,吃上大肉,提高贏面!

五大角度提高挖掘翻倍大牛股的概率:

角度一、處在政策支持的朝陽行業

縱觀歷史上的大牛股,無論是萬科A從上市之初到現在的百倍之路、還是格力電器與片仔癀十年幾十倍牛途,背後都離不開政策的大力支持,當前新能源汽車、環保概念等均是如此。

而在政策支持下,只有朝陽行業才能迎來真正的大牛股,如1990年至今共經歷了消費製造時代(1990-2000年),工業製造時代(2000-2010年)和智能製造時代(2010年-至今),相對應湧現出四川長虹、萬科A、格力電器這樣的十倍乃至十幾倍的牛股。那些夕陽行業就算是政策支持也難於走出長線暴漲之路的,如近幾年供給側改革的鋼鐵、煤炭、有色金屬板塊個股等。19年的5G商用,湧現了東方通信10倍大牛股,春興精工、南京熊貓、東信和平等翻倍牛股。

角度二、主營業務市場需求爆發

任何長線牛股都是靠主營業績持續增長來支撐股價的,而不是走那些旁門左道。比如在哪裡賣了一塊地突然讓業績爆發、在牛市中炒股賺大錢讓年報業績靚麗、減持某公司股票讓淨利潤大幅增長等,這些都只會讓該股股價一時興奮,最終都難於長線走出大牛行情。比如曾經的老闆電器6年十倍。

炒股厲害的人:為何短線要做主流熱點,龍頭股該如何抓?(收藏)

而主營業績持續增長卻完全不同,這一方面意味著該公司市場佔有率在持續增長,代表著市場話事權增加了,將有利於朔造公司品牌從而讓品牌溢價;另一方面也說明公司管理層經營有方戰略清晰、產品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將持續擴展,這也讓未來的業績有了保障,如老闆電器便是如此。

角度三、上市之初市值與股本小 市盈率最好不要太低

任何長線十倍牛股剛開始都是小市值公司的,而只有這樣才會完成十倍暴漲壯大之路。那些在A股一上市時就是巨無霸的,股價基本都難於跑贏大盤,若是遇到牛市時發行那簡直就是一場噩夢,如07年上市的中石油、中國鋁業、中國神華等巨無霸,其就套牢了眾多散戶與機構。

只有股本小,市值維持在20-50之間的小盤股,才會有充分的擴展空間。另外須注意的是,凡是成長性良好的股票,其市盈率都不會太低,那些10倍以下,甚至是10-20倍市盈率的公司,業績基本都是比較穩定的了。真正具備成長性的市盈率30-50倍之間反而最好,如十來年就暴漲百億倍的騰訊控股就是如此。

角度四、獨有的競爭力和資源優勢

從東阿阿膠、雲南白藥、格力電器、萬科A等十倍牛股看,無一不是具有獨有的資源優勢甚至壟斷優勢,受益於消費升級、行業景氣度的持續提升,以及主營收入與毛利率逐年穩步增長。騰訊控股的百倍之路,則是壟斷了互聯網流量入口;阿里則是改變了人民的商業模式,這些都是顛覆性的改變。

有些個股儘管不屬於內在的獨有資源股,優秀的商業模式保證了它們在競爭充分的行業仍能不斷壯大,充分受益於國民收入的增長和城市化進程的提升,外延式快速擴張讓其他企業難以追趕,如萬科A與格力電器就是如此。這既是外延式擴張的獨有優勢,又是股價能穿越牛熊的獨門秘籍。可以說,讓自己的產品或資源具有獨特性,是決定一家業績長期有保證的最重要因素。

綜合來看,熊股都有千萬條不幸墮落的理由,而牛股乃至十倍牛股都卻只有一條最重要的因素,業績持續高成長。因此我們欲要真正穿越牛熊、實現財富保值增值,不妨可從以上五大因素著手,花點精力去尋找然後信心堅定的持有,那牛股離我們也就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