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最後一課》中的阿爾薩斯—洛林,對德國真的很重要嗎?


《最後一課》中的阿爾薩斯—洛林,對德國真的很重要嗎?

他轉身朝著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

“法蘭西萬歲!”

然後他呆在那兒,頭靠著牆壁,話也不說,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散學了,──你們走吧。”

這是法國小說家都德的短篇小說《最後一課》中的最後一段,文章也被人教版初一教材收錄其中。

這篇短文通過一個孩子的視角講述了一段悲慘的歷史。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後,法軍在色當被殲,皇帝拿破崙三世被俘虜並投降,曾經不可一世的法蘭西第二帝國旋即覆滅。

隨後建立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政府與德國簽訂了《法蘭克福合約》,規定法國支付戰爭賠款並割讓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給普魯士。普魯士由此正式完成了加冕,宣告德意志帝國的成立。

但阿爾薩斯-洛林真的對德國那麼重要嗎?以至於少了它就不能完成統一大業?而德國為了得到它又付出了什麼代價呢?

《最後一課》中的阿爾薩斯—洛林,對德國真的很重要嗎?

▲阿爾薩斯-洛林地緣位置


1.貌合神離的文化與歷史,並非統一的絕對要求

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的爭議歷史,要追溯到公元810年的《凡爾登條約》。這一條約將查理曼大帝留下的加洛林帝國一分為三:洛泰爾分得中法蘭克王國;日耳曼人路易分得東法蘭克王國;禿頭查理分得西法蘭克王國。而阿爾薩斯-洛林就是中法蘭克王國與東法蘭克王國中間的一條狹長地帶。

《最後一課》中的阿爾薩斯—洛林,對德國真的很重要嗎?

▲凡爾登條約後的加洛林帝國

隨後,三大王國也解體為大大小小的邦國,原東法蘭克諸國則組建了一個“神聖羅馬帝國”的聯邦。

在沒有民族國家概念的中世紀,阿爾薩斯-洛林總的來說經常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不過這個隨意組成的封建聯邦並不牢靠,政權內部十分鬆散,皇帝無權干涉各“加盟國”的內政、軍事、稅收,甚至帝國內部各國之間還時有爆發戰爭。

《最後一課》中的阿爾薩斯—洛林,對德國真的很重要嗎?

因此這段神聖羅馬帝國曆史,並不能為德國索要阿爾薩斯-洛林提供多少正當理由,因為假如這都要算上的話,那麼捷克、瑞士、北意大利也得加入德國不可了。

《最後一課》中的阿爾薩斯—洛林,對德國真的很重要嗎?

▲神聖羅馬帝國國徽

而從文化上看,阿爾薩斯-洛林也很難說得上是一個完全的日耳曼省。

儘管神聖羅馬帝國中大多數都是德意志地區,但並不代表加入它的就是德意志文化。

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的文化,不但不“德”,反而還有些“法”。此地在歷史上曾經被勃艮第公國統治過相當一段時間,而勃艮第的文化無疑是法蘭西式的,這深深的影響了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的文化。

比如,英法百年戰爭時期的“奧爾良聖女”貞德出生於洛林,但她無疑是法蘭西的英雄而非德意志的英雄。而大革命時期作成的法國國歌《馬賽曲》也誕生在阿爾薩斯。

從感情上說,雙方更是六親不認。阿爾薩斯-洛林地區兵員組成的“德意志軍團”在拿破崙戰爭時期橫行於德意志,士兵們對這群德意志遠親也沒有絲毫憐憫,乃至於德意志人稱呼他們為“馬賊”。

《最後一課》中的阿爾薩斯—洛林,對德國真的很重要嗎?

▲拿破崙戰爭時期的法軍精銳-老近衛軍

1871年德國割走阿爾薩斯-洛林後,卻還是是處處防備這些“親人”。在德意志帝國內,阿爾薩斯-洛林居民基本處於二等公民地位,當地有大量駐軍及警察,進行嚴密的監視控制。即使是一戰時,德國也不從這裡徵兵,因為害怕他們在戰場上反水,投靠法國人的懷抱。

無論從文化上還是歷史上看,德國和阿爾薩斯-洛林都談不上有太大淵源。德意志統一中它並不是必要的一部分,過遠的文化和模糊的歷史記憶,都讓這個地方毫無疑問的不屬於“日耳曼尼亞”的一部分。但阿爾薩斯-洛林重要的地緣位置,在帝國統一中卻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最後一課》中的阿爾薩斯—洛林,對德國真的很重要嗎?

描繪了阿爾薩斯人離開被德國吞併的阿爾薩斯,前往法國的圖畫(1872年繪)


2.阿爾薩斯-洛林,帝國與王國之間的緩衝帶

1806年拿破崙強行解散神聖羅馬帝國後,德意志地區便長期屬於“碎片化”狀態,各種大大小小的邦國林立,並沒有沒有建立一個統一的民族國家。

拿破崙戰爭結束後,自由、民主、民族獨立統一的風隨著法軍的硝煙吹到了全歐洲,各國民族主義者和資產階級都興奮不已,試圖在舊王國的廢墟上建立起一個嶄新的民族國家。

德意志地區在1848年也爆發了統一運動,普魯士國王威廉四世迫不得已召開了一個立憲會議,他宣稱希望成立一個聯邦制的德意志帝國。

《最後一課》中的阿爾薩斯—洛林,對德國真的很重要嗎?

▲要求統一的民眾揮舞三色旗

但實際上,在德意志地區,除了普魯士還有很多邦國,大多數德意志邦國都不買帝國的賬,建立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德意志帝國無疑會剝奪掉這些邦國國王的權力,甚至頭銜也會消失。

就連普魯士國王威廉四世自己也不願意統一,一旦通過君主立憲式的統一,那他自己無疑只會是個吉祥物。就這樣,1848年的統一浪潮就在冷漠中熄滅了。

《最後一課》中的阿爾薩斯—洛林,對德國真的很重要嗎?

▲1848年德國爆發的統一運動

但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和國內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德意志統一是個不可迴避的問題,此時封建階級也不得不推進統一了。此時的德意志帝國首相俾斯麥,儘管人送外號“鐵血宰相”,但實際上他更像是一個買菜的老婦人,不斷地和各邦國進行討價還價。

德意志邦國並不完全贊成統一,尤其是南德意志的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三國,信奉天主教的南德意志邦國不願意受新教北德意志邦國的支配。更何況統一會讓這些國王身價暴跌,統一前是一國元首、貴為國王,而統一後卻只是個普通的容克貴族。這種身份地位的下跌是很多國王所不能接受的。

如果強行將這些邦國統一,而某些邦國又直接與法國接壤,那無疑是給了法國干涉德意志內政絕佳機會。這將會大大增加邦國的離心傾向,而德意志帝國會變得毫無穩定可言。

《最後一課》中的阿爾薩斯—洛林,對德國真的很重要嗎?

▲“鐵血宰相”俾斯麥

因此俾斯麥迫切的需要在南德意志和法國之間尋找一個“緩衝區”,以此消解南德意志可能存在的不穩定因素。南德意志各邦顯然不願意自己割除一條領土給帝國,因此帝國只能向外尋找,俾斯麥便看中了法國的阿爾薩斯-洛林。

實質上俾斯麥也沒有別的太多選擇,只能選擇對法國開刀。拿破崙三世統治下的法蘭西第二帝國常年致力於擴張征戰,外交上十分孤立,正是獲取阿爾薩斯-洛林的絕佳機會。而如果錯過了這個窗口期,那麼德意志統一之路將更漫長。

《最後一課》中的阿爾薩斯—洛林,對德國真的很重要嗎?

▲拿破崙三世統治下的法國進行了許多擴張與戰爭

當然,德意志要拿下阿爾薩斯-洛林也有些經濟因素。在兩次工業革命時代,鋼鐵的地位至關重要,恰好洛林有不少的鐵礦,奪取它可以很好的促進德國工業發展。

統一德國的需求,重要的地緣位置,加上經濟利益,導致了普法戰爭的爆發,也就有了文章開頭《最後一課》中阿爾薩斯-洛林地區易主的場景。

《最後一課》中的阿爾薩斯—洛林,對德國真的很重要嗎?

▲威廉一世於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德國皇帝

而1871年,統一的德國聯邦通過了德意志帝國憲法,薩斯-洛林這個“緩衝帶”的重要意義也體現在憲法中。憲法規定,當“帝國領土”受到外國入侵時,各邦國都要加入戰爭。

《最後一課》中的阿爾薩斯—洛林,對德國真的很重要嗎?

▲1871年德意志帝國地圖,如果沒有阿爾薩斯-洛林這個“帝國領土”,南德意志邦國將直接接壤法國

而實質上統一後的“帝國領土”幾乎就是普魯士領土,各邦國並不在這個名詞含義內。因此,如果沒有阿爾薩斯-洛林,南德意志三國將與法國接壤,這會在憲法中造成一個巨大的漏洞和危險,也就是說如果法國攻打這三國中的任意一國,憲法並不要求其他的邦國都加入戰爭。

阿爾薩斯-洛林的作用就避免這一危險,它在被奪來後劃入了帝國領土,由此南德意志諸幫國被帝國領土“包”了起來,解決了憲法上潛在的問題。

《最後一課》中的阿爾薩斯—洛林,對德國真的很重要嗎?

▲薩斯-洛林地區的小鎮科馬爾,某衛視中餐美食推廣真人秀節目拍攝地

統一後,德意志皇帝和各國王之間的矛盾,也體現在各邦國的種種特權。以巴伐利亞王國為例,它擁有獨立的王國議會、內閣、獨立指揮部,軍裝樣式也有別於帝國,巴伐利亞部隊只在戰爭時受帝國指揮,其它時期絲毫不得干涉。

甚至巴伐利亞有權在外設置獨立大使館,而不是由帝國統一外交。在各邦國列席的“帝國議會”中,南德意志三國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聯合投票可以否決提案,權力大的驚人。

德國以這種“封建邦聯”的形勢統一,就更需要阿爾薩斯-洛林這一“緩衝帶”作為牽制,而統一前奪取此地區的決策,也確是不得已而為之。


《最後一課》中的阿爾薩斯—洛林,對德國真的很重要嗎?

▲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


3.德國得到阿爾薩斯-洛林的代價,惡化的地緣環境與外交空間

德國曆史上大部分的外交行動都是為了阻止一件事發生——兩線作戰。德國很清楚,身處中歐如此惡劣的地緣環境,應該萬分小心行事。德國雖然有超凡的實力,但也需要與列強們交好,起碼是與多數列強交好,而不能全面樹敵。

但為了德意志德國的統一,德國放棄了外交上的黃金原則,選擇在歐洲大陸上給自己樹立一個宿敵奪取阿爾薩斯-洛林的代價,就是和法國結成不死不休的敵人

《最後一課》中的阿爾薩斯—洛林,對德國真的很重要嗎?

▲時人用漫畫的手法,描繪了一戰前的歐洲

同時,與法國交惡使俄國的戰略地位陡然上升,為了防止俄法同盟這一地緣噩夢,德國就要不惜下血本維持與俄國的均衡外交。

《最後一課》中的阿爾薩斯—洛林,對德國真的很重要嗎?

▲熊與獅子擺弄小貓,寓意英俄同盟面前的德國

在俾斯麥的巧妙安排下,1870年以後整整20年中,歐洲大國體制和均勢格局被德意志維繫的很好。俾斯麥精心構建的大陸聯盟體系,為德國贏得了和平發展的時間。

為了防止俄國倒向法國,德國不惜用政治籌碼加以拉攏,甚至敢於承認君士坦丁堡屬於俄國。為了友好英國,德國就放棄了對海洋的追求。

但沒有一個人可以和所有人都是好朋友,俾斯麥領導下小心翼翼的德國也不可能。俄奧之間巴爾幹利益的衝突就使得德國左右為難,它遲早會失去一個盟友。

《最後一課》中的阿爾薩斯—洛林,對德國真的很重要嗎?

▲一戰時的德國自誇漫畫實際上卻反映了他們的戰略困境

在俾斯麥下臺後,俄法迅速接近併成為同盟,形成了德國人口中“噩夢的聯盟”。而德國對殖民擴張的需求又觸碰了英國人的“蛋糕”,使得英法俄同盟形成。

德國通過討價還價得來的統一其實後患無窮,這種封建聯邦式結合的代價就是自身孤立無援,外交回旋又少有餘地。所以,德國在統一後的20年裡始終無法掌握整個歐洲局勢,從而稱霸歐洲大陸,俾斯麥精心設計並維繫的大陸聯盟體系的崩潰也就不可避免。

以大戰略思維著稱的俾斯麥也許不能預見,他在幾十年前為了統一做出的“高明”政策,會在未來的某一刻摧毀他外交藝術最完美的結晶——德意志帝國。

阿爾薩斯-洛林在1870年後又曾三次易手,最終在二戰後徹底歸為法國。到現在,德法矛盾早已不存在,而曾經的宿敵如今則成為了同盟。

《最後一課》中的阿爾薩斯—洛林,對德國真的很重要嗎?

▲19世紀阿爾薩斯-洛林地區語言使用情況

阿爾薩斯-洛林這一“人為製造”問題消除的背後,實質反映出的是“老歐洲”的衰落與新霸權的崛起。歐洲早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兩個舊日霸主之間的矛盾也就顯得如此不值一提了。

《最後一課》中的阿爾薩斯—洛林,對德國真的很重要嗎?

▲德法簽訂《亞琛條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