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複利與基金(下)不同基金的複利結果

複利與基金(下)不同基金的複利結果

上篇文章主要從長期戰略來看待複利,時間越長威力越大,當然再好的戰略,如果沒有戰術的配合,最終也很難完成。

今天就從當前的實際出發,通過身邊不同基金的對比,尋找適合我們的投資方法,從而開啟可持續的複利模式。

一、不同基金的對比

過去5年市場經歷了大牛市,大熊市,中小創,白馬,核心資產,慢牛,極端分化等多種行情,終究哪種策略更勝一籌呢?

下面選取4只不同風格的基金做對比:

複利與基金(下)不同基金的複利結果

各基特點簡述:
1.易方達新興成長:激進中小創;
進攻性:超強; 防守力:很差;
穩定性:很差; 年度四分位:3優+2差;

2.國泰估值優勢:激進成長;
進攻性:很強; 防守力:差;
穩定性:較差; 年度四分位:3優+1良+1差;

3.國泰食品飲料指數:行業主題;
進攻性:很強; 防守力:一般;
穩定性:較好; 年度四分位:4優+1良;

4.交銀新成長:積極偏均衡;
進攻性:一般; 防守力:較好;
穩定性:較好; 年度四分位:4優+1良;

再看5年走勢對比圖:

複利與基金(下)不同基金的複利結果

1.易方達新興成長(紫線):
戰績:2015年冠軍基金,只用了半年多就完成了其他基金至今都未完成的目標(最高時漲幅246%),完全是贏在了起跑線。

缺點:回撤非常大,屬於超激進風格,兩次大回撤讓基金目前業績落後,2015年追高的至今仍損失慘重。

2.國泰估值優勢(紅線):
戰績:5年中有4年都是優良水平,特別是2016-17年持續領先市場,波段水平高。

缺點:風格不穩定,回撤控制較差,2018年追白馬,追醫藥造成業績大回撤,讓持續優秀的業績馬失前蹄,至今仍在回血中。
3.國泰食品飲料指數(綠線):

戰績:近5年收益最高的指數基金,5年都是優良水平,自2016年以來佔據風口,有3年名列前茅,年化達24%;

缺點:行業指數容易受市場輪動影響,特別是24%的年化回報難以為繼,未來回歸均值是常態。


4.交銀新成長(黃線):
戰績:5年都是優良,配置均衡,沒有明顯偏向,最大優點是回撤控制良好,是4只中回撤最小的。
缺點:爆發力較弱,經常在中短期排名一般,給人感覺不溫不火,這也是均衡配置的普遍現象。


以上幾種風格都是大家比較常見的,在歷經5年的角逐之後,最終誰勝出了呢?

答案揭曉:

複利與基金(下)不同基金的複利結果

交銀新成長在過去5年沒有一年收益領先,但是5年累計漲幅卻是最高的,並且還戰勝了市場上98%的基金,位居同期所有偏股型前2%,結果有些意外,這就是複利的優勢。

二、小結

1.大幅回撤對複利就是反向作用,即使前面跑的再快,最終也會落後。
2.同上,即使有多年優秀,只要一次大回撤,就會造成嚴重損失。

3.選擇優秀的行業是一種方法,只是要降低預期,不要在大漲之後再去追。

4.少回撤且可持續的增長才有更好的複利,即使每年排名不靠前,只要保持較好水平,積小勝為大勝,走穩每一步才是複利的核心。


相比其他幾種模式,交銀的穩紮穩打,不管是持有體驗、勝率、複利效應,以及可參考的地方都更具備優勢,值得重點研究。

三、交銀新成長的成功秘訣:

複利與基金(下)不同基金的複利結果

排名方面:包括今年在內年均是420名,沒有一年進入前100名,看似中庸的業績,卻在最近5年累計收益位居前2%,那他的成功秘訣是什麼呢?


1.投資理念:王崇經理曾公開表示:“懷著敬畏之心,不斷反思學習,完善自己的投資框架,力求繼續堅持行業分散、個股集中、逆向投資、注重回撤的投資風格,精選優質股票做中期佈局,努力為持有人獲取正收益”。
2.持倉:基金配置比較均衡,成長/價值、大盤/中小創均有配置,不僅風格均衡,在行業上也比較分散,當前持有金融、地產、醫療、電子等,也正是因為持倉分散,不追熱點,所以在中短期表現不會太靠前,但是整體攻防有道。
3.倉位:持股倉位在72-92%之間,大部分時間在80%左右,用8成倉位即可獲得這麼高的收益實在難得。這方面更佩服的還有同公司的交銀優勢行業,近5年只用了5-8成的倉位就超越了99%的基金。

4.持股與擇時:從重倉股變動還有換手率上來看,會對漲幅過高的股票做些止盈,價格合理時再買入,有小幅擇時和波段操作,但主要的收益來源還是精選個股。

交銀新成長以每年的小勝,利用複利原理,最終取得了重大勝利,漲的快不如漲的穩。

四、借鑑優秀的基金經驗

說到這裡,也有人會說,必竟像交銀新成長這樣優秀的基金還是少數,持有過程中還會遇到經理變更,規模變大等問題,如何持續?
其實,不管上篇還是本文,最主要的是想從優秀的基金中學習他們的投資理念還有成功之道,從而進化為自己的投資,文章不是簡單的基金推薦。

比如:經理的行業分散,逆向投資,注重回撤,均衡配置,精選個基,適度止盈等,這些可以應用到我們的組合配置中。

另外還有周應波、何帥、林鵬、謝治宇、楊浩、馮明遠、李曉星、傅鵬博等等優秀的基金經理,他們的成功經驗都是值得學習和借鑑的。

在實盤組合中,我也正在使用這些投資理念,注重安全邊際,不集中投資某個題材,均衡配置,綜合考慮防守與進攻,採用逆向投資,少擇時,重擇基,和優秀的經理一起創造更好的收益。

相比交銀新成長24%的年化收益和超越98%的戰績相比,我的目標還是要低一些的,因為投資中還會遇到各種問題,所以最終希望超越90%的基金,並超越99%的投資者。

當持有中遇到經理變更,規模變大等,最好是重新評估和更換,不要押在不瞭解的新經理上,以免增加持倉中的不確定性,具體日後再分享。

五、總結:

戰略上,複利的核心要素:時間、收益率、少回撤。要用超長眼光來看待投資,想讓複利產生明顯效果,一般要5年以上,時間越長越好。


戰術細節上,堅持風控第一,只有讓收益不斷創新高,複利才能更好的發揮作用,一定要做可持續的投資,不用在意短期排名。
同時,在風險可控的範圍內,儘量提高收益,如果年化收益相差5%,30年之後的收益會相差上百倍,直接拉開了兩個階層。


複利與基金(下)不同基金的複利結果

繼續保留上期的圖片,以鼓勵大家重視複利。

通常來說風險與收益是對等的,但是運用的不好,有時也會出現高風險,低收益;相反也會有中風險,高收益。

後面再探討:如何用中等風險獲得較高收益,從而為我們的複利投資增加更多回報。

複利與基金(下)不同基金的複利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