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 家长群里,老师把班上倒数前三名孩子的照片发了出来……

栽树莫伤树的根,育人莫伤自尊心。

今天北辰妈在奶奶家吃饭,吃饭的时候,奶奶很是高兴地拿出手机指着微信家长群里的一张照片,说:

“你知道吗,现在的学校老师可先进了!你侄女的老师在家长群里会把学生照片按照成绩发出来!

“什么鬼?”北辰妈皱了皱眉头,心里嘀咕道:什么时候流行老师通报成绩在家长群里发照片了?

“这次你侄女她语文考了94分!你看,这些小孩都是90分以上的!你侄女扎着两条麻花辫站在最前排呢!”看着奶奶手舞足蹈的样子,曾经也同样是教师的我,陷入了沉思:“之前学校不是规定不能将孩子成绩单公布出来吗?这现在算是变着法子?”

家长群里,老师把班上倒数前三名孩子的照片发了出来……

带着疑惑,北辰妈拿起奶奶的手机仔细查看,而在接过手机的同时,奶奶像是介绍新大陆一样,兴奋地跟北辰妈分享着:“孙女你看看,还有这三个,总是他们班上成绩最差的三个!每一次都是他们几个!”奶奶那略带骄傲的语气让我再次震惊:侄女班上的老师竟然把成绩较差的学生也用照片的形式公诸于各位家长!这难道是要以儆效尤吗?

家长群里,老师把班上倒数前三名孩子的照片发了出来……

一、荣耻心能促进教育吗?

对于这样的行为,一部分家长也是和北辰妈一样一头雾水的,但是有些家长却对这样的信息了然于胸,习以为常地帮老师解释说:“这是90分以上的!(大笑表情)”简简单单的一个大笑表情便可推测出,这位家长的孩子是成绩在90分以上的那一列。

孩子们是知道这样的拍照背后是什么含义的:大笑的表情同样也出现在被划归为成绩优秀的孩子们身上;而那三个成绩较差的小男孩,表情严肃、拘谨,双手垂放在身侧,无奈地站在镜头前……随着照片传阅在家长群,这三个孩子的生活会掀起何种变化?

可能是放学回到家,便会迎来父母的责骂:“你今天真是让我丢脸丢到家了!”

可能是放学时,耳边会传来其他家长的闲言闲语:“诶,闺女,这个同学是你们班倒数的那三个中的其中一个吧!”

可能是,孩子本就低着的头就更低了……

家长群里,老师把班上倒数前三名孩子的照片发了出来……

事实上,很多学校是明文禁止老师将成绩单公布的,为的就是保护孩子们的自尊。但这位老师为了将成绩“婉转”地告诉各位家长,竟然用“照片分层归类”的方法来代替。该老师的出发点可能是图个省力吧,用照片直接了当的告诉了家长班级的成绩情况,是已经猜到了用

荣耻心刺激家庭教育,从而让课堂教育更轻松。成绩优秀的学生爸妈在家长群里长了面子,肯定会心情大好地给孩子奖励,孩子学习就更有干劲了;成绩良好的学生爸妈知道孩子在中间层次,暂且能保持正常心态去给孩子鼓励,让他们再努力一点点,争取下次位列优秀;而成绩差的学生爸妈可能会因为觉得丢了面子,而对孩子加以打骂,多多少少能让他们在课堂上安分点……

这种无形的施压,老师可能以为起到了良性竞争的作用,可这背后的掀然大波,会给那三个孩子的心里留下什么样的伤痕?

家长群里,老师把班上倒数前三名孩子的照片发了出来……



二、尊重是爱孩子的前提

《朱子家训》中有一句话:“堂前教子,枕边教妻。”意思是说,教育孩子要当面指出他的错误,让他出丑,从而让他的羞耻心监督他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而妻子犯错了,则需要给她留一定的颜面,等回到家了,悄悄告诉她。

在北辰妈看来,堂前教子并不可取。因为:孩子也是有自尊的,他们同样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好比上述事例,当那三个孩子觉得自己的自尊心被伤害了之后,他们会怎么样?首先,记恨这个老师,一旦对这个老师产生了厌恶的情感,那么孩子无论如何去学,在该老师的任课科目上,孩子是肯定学不进去的!

家长群里,老师把班上倒数前三名孩子的照片发了出来……

说下北辰妈的亲身经历,高三那年,早读是7点开始的,而那天的我6点20分早早地来到课室,拿起一盒牛奶,一边喝着一边看书。随后,班主任进来巡视课室,发现我在喝着牛奶时,先示意地敲了敲我的桌子,我看书看得太认真并没有理会,便继续喝着牛奶看着书;可是下一秒,班主任突然大发雷霆,当着全班人的面训斥道:“不要带早餐进课室,会影响其他同学学习的!”就那么一瞬间,我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诧异的眼神,我能感受到血液顺着血管飞窜涌上头顶,一下子,脸上火辣辣的如同火灼。从那一天以后,我便对这个班主任没有一点好感,甚至还经常在他的课上吃各种小零食。当然,好胜的我有尝试过努力地去复习他所教的科目,试图挽回我好学生的形象,虽说成绩是保住了,可我所花的时间是其他科目的三倍以上。

家长群里,老师把班上倒数前三名孩子的照片发了出来……

每个人都有被人尊重的需求。现在当了家长的我更能深刻明白这个道理:你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越是用心去维护自己的好形象;而当我们越是伤害孩子,孩子就越是会不在乎,越是会破罐子破摔,甚至产生逆反与敌对的心里。正如英国哲学家洛克说:“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愈看重,他们觉得自己是有名誉的人,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持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是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其无地自容,他们便会失望,而制裁他们的工具也就没有了,他们会觉得自己的名誉受到了打击,而他们设法维持别人好评的心思也就怠加淡薄。”

学会尊重孩子。你越是打骂孩子,孩子越是不怕,越是不听话,越是跟你对着干。相反你越是夸奖和鼓励孩子,孩子就越是努力越是乖巧,越是优秀。

三、爱不以分数为条件

前几天,北辰妈还看到一则新闻:小男孩因为没考到95分,被母亲遗弃在高速公路旁,事后警察联系到该男孩的母亲,母亲竟然朝警方怒吼“孩子我就是不要了怎么了!”

家长群里,老师把班上倒数前三名孩子的照片发了出来……


家长群里,老师把班上倒数前三名孩子的照片发了出来……

在这则新闻里,这位恨铁不成钢的母亲背后,是多少中国虎爸虎妈的缩影!北辰妈闺蜜班上的一位学生就是生于一个“望子成龙”的家庭。闺蜜告诉北辰妈:“这个孩子他成绩很好,但平常却总是唯唯诺诺,很内向,当班上其他学生下课时在聊王者荣耀聊得热火朝天时,他也只是看看书。他的成绩一旦低于95分,他整个人会变得惶恐,他说:‘妈妈要求每次要朝着100分努力。家里没有电视,妈妈也不给手机,周末就是做题。’”闺蜜的话语中流露出她对这个孩子的心疼,“仿佛分数就是母亲脸上的晴雨表,考得好妈妈就开心,考得不好,妈妈就生气。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真的就只会读书啊!”

是啊,这些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都太过苛刻了。她们过分看重分数却忽视了孩子该有的童年快乐。马云曾说过:“孩子的成绩,中等就可以了。不让孩子去玩去体验,30年后,他们将找不到工作!”如果孩子们花大量时间在提高分数上,那么相对应的,他们用于人际交往、兴趣爱好上的时间肯定大大减少。

与其让孩子花2个小时去钻研如何从99分提高到100分,还不如让他花2个小时拼一下乐高、玩一下滑轮、看一下蓝天、赏一下这五彩缤纷的世界…

家长群里,老师把班上倒数前三名孩子的照片发了出来……

教育,不应该以分数为标准;而爱,更不应该以分数为条件。

很多父母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这次如果你考上90分,就给你买XX!”看似关爱孩子、鼓励孩子的一句话,实则上是有前提条件的——孩子你得先考上多少多少分。而

爱一旦加上了条件,那就变得功利化了。

家长群里,老师把班上倒数前三名孩子的照片发了出来……

假如小北辰以后学习成绩也是倒数,还遇上了“按成绩好坏拍照”的老师,那么当我看到他照片时,我肯定会说:“儿子,你看照片里的你多帅气,而且就只有你们三个,妈妈一眼就能看到你了,真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