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暴力拆迁究竟还能走多远?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速,集体或者国有土地被征收,再经过统一规划建设成新的商业区、楼房、工业区等等。虽然法律及政策多次强调并严厉打击违法强拆、暴力强拆等行为,但是仍屡禁不止?为什么?究竟未来暴力拆迁还能走多远?


暴力拆迁究竟还能走多远?


  一、何为暴力拆迁?

  很多人认为暴力拆迁一定是违法的,不合法的。同时还认为只要是被拆迁人不同意的情形下,强行拆除自己的房屋就属于暴力拆迁和违法拆迁。首先这种想法是错的,因为拆迁本身是为了实现更大的社会利益,特别是因修路、修铁路等引起的拆迁,所以存在很多“钉子户”影响社会整体利益,这个时候只要程序合法,强行拆除的就不属于暴力拆迁、违法拆迁。

  暴力拆迁,其实可以理解为,拆迁方没有相关审批手续,通过各种偷拆、暴力等方式将当事人合法房屋拆除。因此经过了合法的审批程序的,强行拆除就不属于暴力拆迁。

  二、为何会出现暴力拆迁?

  出现暴力拆迁最主要的一定是”利“字,有利益的纠葛就会产生矛盾。被拆迁人认为自己的房屋价值补偿太低,而相关执法人员认为已经按照规定给予补偿,就应该立即拆除。当然其中也不乏出现第三方,那就是土地的受让者,为了尽快让土地价值变现,腾出土地搞建设。

  各地执法人员的素质不一,导致在执行层面出现问题,特别是未经过沟通就想又快又好的拆除被征收人房屋,少部分执法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导致拆迁方和被拆迁方矛盾激化。

  拆迁“产业链”利益巨大。很多打着合法外衣,署名专业拆迁的队伍,因巨大利益的吸引,专门从事暴力拆迁的活,以此为生计。简直就是拿着鸡毛当令箭,扩大手中的权利,达到强拆的目的。不过在国家严打暴力拆迁下,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很少。

   三、面对暴力拆迁,如何维权?

  千万不要以暴制暴,我们的被拆迁人应该积极的拿起法律的武器,自己虽然可能不懂法,但是没关系,发生暴力拆迁的时候,我们可以先采取报警的方式。很多人可能又会说报警没用?当然有用,报警是会有记录的,如果对方不管那就属于玩忽职守,是要承担责任的。

  除此之外,如果因拆迁补偿达不成协议的,在遇到暴力拆迁后,我们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保留拆迁时房屋的照片以及暴力拆迁的视频等证据,起诉对方要求按规定赔偿。

  其实,针对于拆迁问题,法律法规都是在不断的完善,政策也不断的完善。因此近年来出现的暴力拆迁问题已经明显的减少,很久前大家一听到拆迁两字,一定首先想到的就是”暴力拆迁“、”钉子户“等词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