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科普」什么叫阶层?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也就有三六九等,我们中国人对一个相近的词汇“阶级”很熟悉,阶级分析法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分析方法,从小我们学习历史就知道有“资产阶段”、“无产阶级”、“工人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这些词。

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篇文章,详细地阐述了他对当时于中国各阶级的分类思想,以后的中国革命和解放后的几次运动,都是基于这样的阶级分类。

「科普」什么叫阶层?


毛泽东结合我国的国情将当时中国各阶层分为:地主和买办、中产阶级(民族资本家)、小资产阶级(相当于现在的白领和小企业主)、半无产阶级(以农民为主)、无产阶级(产业工人)、游民无产者(帮会、黑社会);杨继绳先生在《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对当代中国的阶层做了划分,如果感兴趣可以拿来看一下。仔细观察一些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运行便会发现,尽管和马克思的描述有一些变化,但是当代西方国家(西欧、日本、北美)也存在着非常鲜明的阶层(或者叫阶级)划分。

阶层古今中外都有,而且阶层一旦形成便相对稳定较难打破,除非社会发生大变革,这种变革主要有政治革命,例如像法国大革命后贵族阶层的泯灭;

改革,我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阶层的变动就属此例;再如社会革命,例如工业革命后崛起的商业阶层掌握着社会财富。阶层也不一定是不好的东西,社会的发展往往是向稳定的阶层结构去进化的,社会在一定阶段往往要进化到稳定状态,现代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普遍认为:中等收入者占大多数的社会,即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或"纺锤形"社会,是比较稳定的社会,也是理想的现代化社会结构。这是当代西方社会的主流结构形态,也是有人解释西方社会之所以比较稳定的原因所在。


从美国到日本,从英国到北欧都呈现出这样的一种状态;社会相对稳定相应的流动也变得缓慢而且稀少;其实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自秦以后也是如此,王朝的中期便会呈现出这样的阶层稳固的状态,所以说每逢乱世和王朝草创的初期是阶层流动最频繁也最有可能成功的时代,过了这村,那个店虽然有但是已经变得很稀少。

事实上在阶层变得相对稳定以后,阶层流动变得很困难,只有读书、从军、婚姻等少数通道,但是每一条通道又是那么的艰辛:科举是隋唐及以后的事情,而且一千多年的科举历史上那些通过科举登堂入室的人又有几个不是世家子弟?

那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事情真是少之又少,靠从军出人头地、跨越阶层也是难之又难,且不论如果没有战争如何凭战功晋升?即便有了战争也多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或者“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跨阶层的婚姻很少且难以成功,前段时间有报道社会学家研究表明门当户不是没有道理的,即便少数跨越阶层的婚姻能幸福又有几个?

再看看当代西方国家的状况,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西方学术界有所谓“马太效应”导致阶层固化也是十分严重。以美国为例,连最没有贵族传统的美国也出现了多个“政治家庭”,至少有两个布什总统,还有一个布什总统候选人,好多个“肯尼迪”,现在又差点出来俩克林顿总统,美国最富有的人群所占社会财富的总量在持续攀升,愤怒的美国人在进行占领华尔街。西欧和日本的状况也差不多。

无论什么样的社会一旦进入稳定结构,其阶层的流动必然会变慢,前面一再强调这不一定是坏事情,稳定的社会阶层往往意味着较为稳定的社会秩序,为社会发展能创造良好的条件;但是如果社会极度缺乏活力那可能就有问题。回到电视剧,在一个稳定的社会里面,阶层的固化也会出现一些特点。

阶层社会长期稳定必然带来不稳定,这话说起来很拗口,但是应该很好理解,一个长期静止,看不到阶层流动的社会可能会孕育着大的危机,因此缓慢但是流动的阶层社会才是长久稳定的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