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酒不护贤,色不护病,财不护亲,气不护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竹篱茆舍墨客


人的本质是自然的动物,人活在世上要认清自己,凡事都要讲究个“度”,适合自己,自由于世上,才能活的幸福和平安。

酒是双刃剑,适当地喝点酒,对身体是有利的,但究竟喝多少为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酒量,有的人喝一杯就倒了,有的人喝二斤白酒也不会醉。因而说掌握好自己喝酒的“量”,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只是世间之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许多的人面对美酒往往控制不住自己,有的还常常烂醉如泥,这样的确会伤了身体。

“食色性也”,谈到“色”,有的人会认为是“毒蛇猛兽”,但人都不是神仙,世间正常之人,谁能离开“色”呢,无色路断人稀,没有色那来的这生机勃勃的人类世界呢。但让色任意泛滥,又会毁坏了人类社会,因而对待色需理性对待,专注于夫妻之情爱,而不让情欲脱了道德的轨迹,才能有社会的幸福。另一方面,纵欲过度会伤了身体,甚至会短命。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经济的社会里,人是离不开钱财的,没有钱财是不会有好的生活的,有的甚至连个媳妇也找不到。但如果一个人只钻进了钱眼里,利益熏心,没了社会责任心,那么这样的人即便是得到了钱,也可能会成为社会幸福的破坏者,搞不好还会伤了子孙。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烛香。人活在世上没有志气是不行的,有志气才会有精神,有精神才会创出伟岸的事业,没有志气就是行尸走肉而已。但人争的志气而非生气,对待丑的事物和无聊之人,态度上要否决他们,但不为其生“闷气”,闷气生多了,是不利于健康的。对待世间小人,远离他们,不与其争长短,少与他们生那闲气。

酒不护贤,色不护病,财不护亲,气不护命。这话虽见于《增广贤文》,但民间此类的话,流传很广。这些话就不一个一个解释了,其实上面也已经说了。这些话总的是告诉世间之人,酒色财气是平凡之人所离不开的,但凡事要掌握个度,没有不行,但被其左右了,没了本性的自由,那么也会毁了幸福生活。




春日之虎


古往今来,古今中外,酒色财气与人们的生活一直有着紧密关联密不可分的关系,除了“气”以外,酒色财更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要素。客观地说,酒色财并不是坏东西。

“酒”,是粮食精。酒能活血通络,酒能提振精神,酒能活跃气氛。酒虽是杯中之物,但它好处多多。“无酒不成席”,“举杯邀明月,把酒问青天”“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吟酒赋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酒已不单单是一种饮品,一种物质,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上的需求。

“色”,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如同盛开的百花,如同青山绿水,如同蓝天白云。它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好色”是人类共有的天性,也是人们崇尚美好追求美好向往美好的体现。

“财”,财富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行的主要动力之一。有了财,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没有财,寸步难行,或者说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做不好。

理性地看,酒色财并非“恶物”,都有它很大很突出的积极意义和作用。但是,正如俗话所说,“万事皆有度”,再好的东西,你用之“过度”,或操作“无谱”离经叛道,也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将好事变成坏事,甚至于“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使本来美好的事情变成了荒唐荒谬的事情。

“酒不护贤,色不护病,财不护亲”讲的就是凡事皆要有度的意思,即“好饮不醉最为高,好色不乱是英豪,生财赚钱要有道”。酒多了会失言失德失品,色过了要劳身伤体,取不义之财会众叛亲离。

而“气不护命”的气在很大程度上又跟“酒色财”有关系,如果能正确看待和处理酒、色、财,人又还能有多少气可生呢?


灯影书画


无酒不成敬意,无色路大人稀,无财怎能经营,无气定被人欺。酒是穿肠的毒药,色是刮骨的钢刀,财是要命的阎王,气是惹祸的根苗。饮酒不醉为好,遇色不乱真英豪,不义之财不可取,宽宏大量气自消。什么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地看,甚至一分为三地看分析才能更理性对待任何事情,这才是高人也。…

酒色财气,都该有度,适可而止,酒不乱性,洒能成事,酒能败事,能做到趋利避害即可,色不迷人人自迷,无财难以生存,但不能贪婪无度,欲海难填。有节制,气大丧身,不气为妥


潇洒人玍


老祖宗说的好:酒乃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祸之根苗,气是雷烟火炮。

酒能剥开人性之外理智的外衣,醉酒会让贤能的人失去控制变成野兽,这并不能说明这个人不是贤人,人无完人,谁都有这样那样的欲望想法,只不过贤人可以克制,但酒却可以把人打回原形。

色耐人之本性,但纵欲过度会让人身体透支加速衰老,色字头上一把刀啊,虽说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但凡事都要有度。

财富能让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但财富也会让人增加烦恼,尤其亲人之间,俗话说得好,亲兄弟,明算账,涉及财富的问题十分敏感,就算再亲的亲人也会因为钱财反目。财富使用得当会让生活幸福美满,使用不当也会是亲属疏离,实乃双刃剑。

气大伤身,生气于人于己皆无益处。从古至今不乏被气死的典故,于中医来说,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怒伤肝,人的情绪对身体有很大的影响,常生气于健康无益,有损寿命。

人生在世,酒色财气不可避免,但一切都要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否则均对自己无益。



流淌在心间


酒不护贤,色不护病,财不护亲,气不护命。这酒色财气,对于人有好的一面,更有坏的一面,凡事讲个度,恰如适可,过度失当,便会失贤生病伤亲损命了。

熟读《增广》会讲话,背下《论语》走天下。《增广贤文》《论语》是有必要认真一读的。酒色财气歌就说的好:喝酒不醉方为高,好色不乱真英豪,不义之财君莫取,忍气吞声祸自消。俗话还说: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气是下山猛虎,财是惹祸根苗。对于酒色财气,人生得好好把控好,略有差池失控,便会失贤害病伤亲损命。

有酒适量还好,醉酒就伤身失贤了。智士贤人,能把控好自我,有理智不任性,能把控好自己不胡来。酒过度便会失去自控,人心有贪欲,酒后吐真言见实性,便会使人显丑露拙现真实,让人全见丑陋面目心性,那贤达善仁就无不见了,所以酒过度会使人失去贤良,饮酒要有度,少饮有益,多喝有害。酒大伤肝。

人需要有点色,无色不是人,色过则害人。食色性也,但放纵色情,不好好把控,纵色淫乱不控必伤身害病,不少人夭折害病就与纵情淫色有关。英雄难过美人关,宁要美人不要江山,多少人为美人为色情葬送了前途还害病,所以有说,色不护病,色过必病。

钱财对人有益,谁不取之。但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要取,取之害人又害己,钱财乃身外物,多了处之不好就损亲害己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之,取财有道尚可,贪财失智,不顾一切为财拼,那就会损人又害己了。

为人要有好性品,学会宽容豁达,少怨少怒少发脾气,人怨怒一多气就大,气大伤身不护命是必然的。气如雷怒如炮,生不得发不得。要理智炼好品性。虽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但不要随便发怒使气泄愤泻怨。要知道,喜过伤心,忧重损肺,思久伤脾,恐过伤肾,怒大伤肝,这对人生命是有损害的。智者会好好在度上下功夫,不失度。





树德汉硕


正所谓“人生四戒,酒色财气”,是泛指人生中的不良习性,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分别来看。

酒不护贤

贤,指有德行、有才能,也指品德高尚的人。

喝酒的坏处大家都知道了,会让人精神恍惚,思维迟钝,做出愚蠢的事情来。很多人平时生活中,文质彬彬,但几杯酒下肚可能就变了一个人,面目狰狞。

就能让人不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这就叫“酒不护贤”。

色不护病

色,头上一把刀。

色是人的本性,不论男女,只是男人表现得更急迫一些。但是再怎么好色,一定要懂得克制,否则身体被掏空,精神气流失殆尽,就容易被病邪入侵身体。

纵欲过度,伤身,这叫“色不护病”。


财不护亲

财,要取之有道。

金钱是一个好东西,他能让人得到很多层面的满足,但它并不是万能的,可惜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有些表面光鲜的明星,因为贪财作出损人利己,甚至损害国家的事情。不说远了,就日常生活中,多少朋友、亲人因为财反目成仇,新闻报道中亲兄弟为争遗产闹翻的事情太多了吧。

财能激发人的贪欲,最后即使腰缠万贯,却没有亲人朋友,这是“财不护亲”。

气不护命

气,就是发怒、生气。

容易生气的人,气量狭小,而且生气伤肝,更别说那些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发雷霆的人,自己不快活、也让别人不快活。

我们常说“气死了”不是没有道理,这叫“气不护命”。

酒色财气

虽然上面说了酒色财气的坏处,但并不是说酒色财气完全不可取,因为万事万物都要讲一个度,酒色财气带来的不良影响,是建立在过度的前提上的。

苏东坡曾经跟朋友饮酒到微醺状态时,看到一首诗:

“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寿也长。”

苏东坡觉得这首诗很有哲理,但是吧,人生在世,如果完全没有酒色财气也不好玩儿,如果因势利导,好好把握其中的度,就能化腐朽为神奇,于是他提笔和诗:

“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

饮酒的度是不醉,恋色的度是不迷,取财之度是义,有气之度是自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样,你看酒色财气,酒色财算是爱好(嗜好),气是一种心态。我们知道,人的爱好和心态决定了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中医养生告诉我们,要保持平静愉悦的心情,切忌喜怒无常,这就是养气。但在这个基础上,也会告诉我们要节制酒、色、财,但绝不会说要“戒”。



也可自话


古人说:“喝酒不醉方为高,好色不乱乃英豪,不义之财君莫取,忍气吞声祸自消”。又说:“酒是穿肠的毒药,色是刮骨的钢刀,气是下山的猛虎,财是惹祸的根苗”。

酒能乱性,贤达圣人是一个自制能力自我约束力的体现。一个人喝醉了,就会露出本性,丑态百出。即酒不护贤。

色不护病指色欲过度,会加速病情的恶化,病体受到伤害。雪上加霜。

财不护亲,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发财来,钱财不一定能保护你的亲人,有时候可能给亲人造成伤害,比如被人绑架敲诈勒索等。

气不护命,遇到问题,发脾气生气,即是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盛怒之下,失去理智,可能做出来的事对自己的生命构成危害。


南极冰火


短短的16个字,却道尽了人一生的重要生存法则,蕴含了好多人明知却故犯的道理。我们分别来看这四句话的解读以及它的深层含义。



酒不护贤

简意:就是喜欢喝酒的人,由于喝酒容易导致人们神志不清,所以不会变得贤能。

而一个过分嗜酒成性的人,一定不会变得贤能的。把大好的时间都浪费在酒桌上了,大好的青春也在昏沉中度过,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规划人生以及付出行动变现呢?就像一个平时举止端庄,行为大方的人,却因为多喝了酒,酒后乱性,导致自己失了颜面。而后还被别人指指点点的事件不尽其数。何况人性都是善变的,谁会在意你之前有多好呢?所以喝酒这件事量力而为,不能喝就尽量少喝。小酌怡情,大喝伤身。一定切记不能嗜酒成性。




色不护病

简意:一个好色的人,由于精气损失较为严重,所以容易因骨髓空虚而染上疾病。

这里不难理解,正所谓“色字头上一把刀”,一个太好美色之人,必定会更加容易生病。身而为人,有七情六欲可以理解,但是凡事一定不能过度,纵欲过度,必定伤身!




财不护亲

简意:一个喜好钱财的人,由于过度贪财而疏远亲人,会把自己搞得像一个孤家寡人。

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过分贪财的人容易误入歧途。因为钱财,与亲人朋友反目成仇的案例也比比皆是。而一个过分贪财的人,大多都会造成众叛亲离。一则因为过分贪财,导致没有太多时间顾及亲情友情,二则容易因为过分贪财变得十分吝啬。一旦谈及金钱相关的事,就怕自己吃亏了,从而促使人际关系受损。最终即使有再多的财富,也会变得“举足无亲”,会像个孤家寡人一般,更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



气不护命

简意:一个总是喜好生气的人,一旦气不顺就容易瞬间毙命,造成一种短命的不好循环。

“怒气伤肝”,这个想必大家都知道,却很少有人真正的在意。一个无论大事小事都爱生气的人,非常容易损伤身体,导致自己无法长寿。我们人在生气的时候情绪很容易波动,对于我们的呼吸系统,心脏,肝脏都是极不好的,因此切记平时遇事冷静,一定不要气性过大!实在无法平息,就暂时避开,这样也能减轻身体的负担。肝气郁结,女性生气更容易得乳腺增生,所以不管女性还是男性,保持一个快乐的平常心处事必然是最好的!



总结

酒不护贤,色不护病,财不护亲,气不护命。这四句话告诉我们酒、色、财、气,操之过急,用之过度带给我们的伤害。所以,我们务必牢记这四句话,凡事学会适可而止,保持愉快的心情,并且知足常乐!

欲望乃人之常情,完全去戒掉这不可能,但是我们要学会“控制”,做自己的“灵魂摆渡人”!


芷兰小时光


酒不护贤,色不护病,财不护亲,气不护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我认为,这是古人对酒色财气的一种认识和总结,是值得后人有所深思的,


其中,包含了修身立命的人情世故,也涉及了健康长寿的养生要点。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们再斟酌品味这句话,也可以得到了一些有借鉴意义的感悟,由此可自省得失,矫枉修正。

先看一下“酒不护贤”有什么道理?

生活中,人们常说,无酒不成席。喜庆节日期间,家人朋友聚会,一起举杯对饮,浓烈飘香的美酒,对烘托气氛,开怀抒情至为重要。

古往今来,有关酒文化的名人轶事举不胜举。曹操在《短歌行》吟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李白《将进酒》中有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可以看出,表达的是一种天地悠悠,时不无待的惆怅与寂寥。不过,与此消积情绪相反的是,酒也有积极正能量的一面。


比如王翰在《凉州词》中写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则是表现了将士保家卫国,勇猛杀敌的满腔豪情。因此,壮行酒、庆功酒却是万万不可或缺的。

“酒不护贤”,我认为主要是指那些酗酒无度的人,没有自控能力,醉酒后丑态百出,轻则让人吐槽看不起,重则影响工作或造成严重后果。

历史上因酒成事坏事的例子不少。想当年,吕洞宾醉倒岳阳楼,李太白贪酒江心溺亡,刘伶醉卧荒丘更是不知今兮何兮,所以,酒就有了“放浪形骸”的恶名。

接着,说一下“色不护病”的含义。


民间有“色是刮骨钢刀”的说法儿。孔子也说过“秀色可餐”。正常的男女之事,是人类生活最美好的情感释放,并非动辄就以什么“万恶淫为首”的帽子冠之。

然而,什么也要个度,绝不能肆意妄为,放纵无羁,如一意孤行,不仅会损耗自身的阳气,对健康不益,还会让意志消沉,丧失积极进取的人生状态,甚至还会误入岐途,身败名裂。

有诗道“色是浮云百宝妆,贪恋娇娥不久长。董卓贪色长安死,吕布贪色下沛亡。纣王贪色江山失,幽王宠褒把命丧。世人都把美色爱,袖里藏刀暗损伤。”

因此,即使春光无限好,百花园中也只能撷取一枝,孟浪偷得一时欢,却极有可能酿成无穷终生恨。

第三,再说一下“财不护亲”的道理。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多少人为了不义之财铤而走险,最后身陷囹圄,牢笼里边熬日月。生活中,有些至亲骨肉,为了钱财不惜反目成仇,对簿公堂的大有人在。

网络上曾经爆过这样一件事,著名作家世纪老人冰心的孙子,因与其父的财产纠纷,在调解无果的情况下,竟然冒天下之大韪,在冰心老人的墓碑上用红漆涂上了“教子无方,枉为师表”几个大字。

“财是世上养命根,白银催动黑人心。人为财死累世有,父子兄弟亲朋分。邓通铸钱终饿死,石崇豪富范丹贫。劝君莫贪无义财,下山猛虎能杀人。”


从这首诗中,我们也能对“财不护亲”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最后,再说一下“气不护命”的含义。

虽说丈夫气概,英雄本色。可是,作为普通人,我们还是应保持平和的心态比较好。有包容的胸怀,释然的心境,不事事与人计较,更不能睚眦必报,小肚鸡肋,为了蝇蝇苟苟的屑小之事耿耿于怀。

否则,会使我们的心中郁结堆垒,长此以往,身心健康必会受到影响。

故此,也有诗道“气是心中火一盆,惹祸根苗要记真。霸王别姬自刎死,周瑜因气亡了身。三寸真气丹田守,长生延年可修心。劝君莫动无名火,百忍成金为圣人。”


诚然,人生在世,十有八九不如意,尽人力,顺天意,纵有不平事扰在心头,也应风物长放眼量,万万不可钻牛角尖的。

总之,酒色财气是人间烟火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把握适度,进退自如,做到饮酒不醉,近色不乱, 爱财有道,包容豁达,就不会为酒色财气所扰,而成为一个有品性的人。


大美威海幸福银滩


人生在世,不过就是“酒色财气”四个字。“酒不护贤,色不护病,财不护亲,气不护命”,这句话把“酒色财气”连在了一起,出自《增广贤文》一书。

那么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什么是“酒不护贤”?

在现在社会,很多交通事故都是因为酒驾引起的,所以法律明确要求禁止酒驾。

所谓“酒不护贤”,就是说一个人不管有多么“贤德”,不管有多么厉害,如果饮酒过多,都可能出事,酒对每个人可是公平的。

三国时著名将领张飞,就是因为关羽死后,心情郁闷,喝了个酩酊大醉,殴打下属,最终被下属所杀。

唐朝大诗人李白,对于他的死有多种说法,其中有一种也和酒有关。李白平日里号称“诗仙”、“剑仙”、“酒仙”,十分喜欢喝酒,一次他喝酒大醉,看到水中月,就开始了水中捞月,不幸溺水而亡。

其实对于“酒不护贤”,还有一种理解法。

喝酒的人时间久了,会对大脑神经造成一定的损伤,所以这样的人在考虑事情或者做事时,往往考虑不够全面,容易出纰漏,无法成为“贤德”之人。这是对“酒不护贤”的第二种理解。


第二,什么是“色不护病”?

“色不护病”是比较好理解的,其实就是如果一个人纵欲过度,不懂得节制自己的性欲望,那么不管他是什么人,时间久了都会身体虚弱,百病缠身。

在我国历史上,也有人确实就是死在了一个“色”字上。

汉成帝有两位美丽的妃子,一个就是能够“掌上起舞”的赵飞燕,另外一位就是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由于赵家姐妹天生丽质,汉成帝夜夜专宠,久而久之汉成帝身子变弱,最后在和赵合德房事过后,死在了赵合德的身上。



第三,什么是“财不护亲”?

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在现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因为钱财,而破坏亲戚感情的事,有些甚至兄弟、父子之间大打出手。

“财不护亲”,说的就是不管是多么亲近的人,一旦遇到钱财冲突,那么肯定要出事。自古以来财和权,就是最容易伤感情的。

其实争权更多的时候还是在争财,隋炀帝和哥哥杨勇,就为了争夺财和权,最后两兄弟反目成仇,杨勇被隋炀帝所杀。唐朝时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也是如此。



第四,什么是“气不护命”?

有句话说的好,“人活一口气”,人确实就是活一口气,不过这口气并不是指我们呼吸的那个“气”,而是人活着要争口气。

很多人遇到事情容易生气,其实生气对人体是很不好的,容易生气的人,往往是很难长寿的。这种情绪较大的变化,时间久了会引发一些身体疾病。所以说“气不护命”,不管是谁,经常生气,都很难长命百岁。

人生在世,最困扰的就是“酒色财气”,在面对“酒色财气”时,如果能更加理性一些,或许会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