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威县:“疫线”奔跑者 群众贴心人

在威县新冠肺炎防控一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肩负全县沿街门店和住户排查,每天都要分区域对所有沿街门店和住户走访、测温、讲解最新政策、排查外来人员、进行营业指导、及时上报数据。这看似简单的工作,想把他做好却并不容易,因沿街门店存在租户多、外来人口多、人员流动大、归口管理不统一等特点,给疫情排查带来了新挑战。威县人社局郑华坤就是疫情摸排专班中的一员。大年初一,他就主动请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被组织任命为摸排专班一组组长,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努力做好抗疫战线的一束光。

“疫线”奔跑者

“防控疫情是一场不能懈怠的赛跑”,摸排工作伊始,郑华坤带领全组成员开始与时间赛跑,摸底数、查实情、抓重点,严防控,迅速投入战斗,门一户户敲、情况一点点摸、体温一个个测量、数据一条条登统、政策一家家告知。

为确保摸排精细、数据可靠,他带领小组创新思路,分区块绘制防疫工作平面图、入户摸排战“疫”表,对外来人员户、正常营业户、普通居住户和无人居住户等不同情况分颜色进行标注,入户时对每户分情况标记,使防疫摸排一目了然,提升了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

他所分包区域属城乡结合部,包含三个城中村和一条失修路,拆迁安置门市多、非营业住户多、人员流动性大,摸排存在较大困难,特别是工作启动后多次遇雨雪和雾霾天气,凛冽的寒风吹的人瑟瑟发抖,额温枪都被冻的不听使唤,只有放在怀里暖热才能用,道路更是泥泞不堪,深一脚浅一脚,一趟下来,鞋和裤腿都湿透了,再加上有些群众白天回村晚上回店,有些不符合营业条件的门市偷营业,这都给摸排工作造成极大困难。

为确保摸排精细、数据可靠,他带领小组成员采取分时段、分批次摸排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排查。特别是晚上,认真查看门店和住户是否亮灯、是否开空调、门前是否停车等情况,不放过任何线索,确保不遗漏、无差错,使分管辖区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推进。

群众贴心人

2月2日,威县确诊了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着实让当地群众恐慌,这也给入户摸排工作带来更大阻力。群众抵触情绪大,不开门、不配合、隐瞒行程、拒绝登记等情况时有发生,还有已开业的门店消毒、防护措施不规范,顾客排队、购物行为不合理,更有甚者拒绝配合的理由竟是担心摸排人员带来病毒引起交叉感染,这些问题均急需解决。郑华坤带领小组成员在做好自身消毒和防护的基础上,对于不配合的群众,耐心解释政策、更换时间段走访,讲形式、讲危害、谈意义、树形象;对不规范的经营门店,小组成员轮流值守、现场指导、讲解要求、纠正问题、养成习惯,他们还建立起辖区商户和住户微信群,及时在群里宣传政策、答疑解惑,播放防护知识,树立战“疫”信心。

辖区沿街普通住户张金平,已过耄耋之年,现独自居住,行动不便,郑华坤就积极询问老人日常需求、帮助购买生活用品、讲解防护知识;沿街租户胡秀伟是肾病患者,每隔两天就需要去县医院做透析治疗,出入卡点需办出入证,郑华坤就积极与社区联系帮忙跑办……辖区内从刚出生40天的新生儿到八九十岁的老人,情况他都了解,正是因为他们的真心、耐心、细心、诚心,逐渐消除了辖区群众的误解,取得了群众信任,使摸排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为全县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可靠基础数据。

夫妻携手

疫情当前,与郑华坤并肩作战的,还有他在威县实验中学当教师的妻子孙芒,孙芒是学校历史教研组组长,肩负着初二年级历史和政治两门学科的教学任务。疫情伊始,她也曾多次主动请缨要求和丈夫一样到一线参加防控防疫工作,但学校领导考虑一线安排的大部分都是男同志,再加上她有风湿性关节炎,并没有批准她的申请。她就主动承担起全年级18个班的直播教学任务,面对新的教学模式,很多工作都要从零探索和学习,制作课件、调试设备、直播授课、作业布置、学生互动等环节下来,每天都要工作十五六个小时。

一边是一线疫情的紧张摸排,一边是教学直播的优质保障,所有家庭的重担都落在体弱多病且已年过花甲的老人身上,“孩子交给我们你们就放心吧,一定要把工作干好!”父亲虽寥寥数语,但坚定的眼神却给了郑华坤前行的无限动力和信心。

防疫摸排工作的辛苦和心酸他都默默压在心底,对家庭、对孩子、对老人的照顾和陪伴都成了他最奢侈的时光。工作之初,郑华坤为了保证工作时间,防止交叉感染,他主动要求独居,让妻子回了娘家,从大年初三到现在,都没能很好的照顾孩子和家庭,孩子哭着说想爸爸了,他只能在工作间隙,通过视频给孩子说说话,这也成了目前他亏欠家庭、亏欠孩子的最好回应。

每当他与爱人通电话时,他们相互打气、相互支持,携手要把疫情抗战坚持到底!(来源:威县发布 编辑:刘山杉 青媒编辑:张雨虹 责编:张永忠 监制:耿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