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俄羅斯當年為什麼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

不說不笑不煩躁丶


“雞肋”般的存在

1741年,俄羅斯探險家白令發現了阿拉斯加,俄國政府因此宣佈對這塊面積為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擁有主權。但這塊土地有1/3的面積處於北極圈內,年平均氣溫0℃以下,苔原廣佈,人煙罕至。


阿拉斯加算作俄國的領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這塊土地的歸屬問題上,沒有一個國家想在上面花心思,這塊土地太過荒涼,就只有剛剛佔領了西伯利亞的俄國人不嫌棄。在它的擁有者看來,這塊土地就是“雞肋”般的存在,成為俄國領土的100多年來,不僅沒有帶來多少金錢上的收益,還要倒貼錢派駐軍隊。



擴張爭霸需要擺脫榨不出油水的“累贅”

19世紀20年代歐戰爆發後,俄國疲於應戰,無暇旁顧,其他國家的捕鯨人和皮毛商紛紛遷至這塊俄國屬地,隨著皮毛收益的銳減,俄國政府對這塊土地感到索然無味。


到了19世紀中期,俄國在對外擴張中遇到了勁敵英國。俄國人意識到,雖然已經把疆域擴大到北美大陸,但因自己力量有限,那種遠在天邊又沒油水可撈的領地成為自己與英國爭霸的絆腳石,要是兩頭兼顧的話,弄不好會失去一些屬於自己海上霸權控制的地區。


俄國政府認為阿拉斯加並不能成為其毫無節制掠取皮毛的場所,也不可能成為促進本國經濟增長的可靠之地,因此,到1867年,俄國政府有強烈的願望想要賣掉這塊“廣大而寒冷的擴張成果”。


囊中羞澀,沙俄下決心出售阿拉斯加

1853至1856年,沙皇俄國為爭奪巴爾幹半島的控制權與英法等國爆發克里米亞戰爭。這一場敗仗過後,沙皇俄國的國庫嚴重虧空,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弟弟康斯坦丁大公提議:出售一些“無用的東西”,以解當時之需,而阿拉斯加很符合這個條件;再加上英國軍隊多次攻擊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那裡的守軍不得不因人數太少而撤退。即便是這個不畏嚴寒的民族也認為阿拉斯加過於荒涼,不值得繼續守護。


這在當時俄國統治者看來,出售阿拉斯加真是一個一舉多得的辦法:既能甩掉包袱,還能貼補國庫。


沙俄最看好的買家是美國,但美國當時正值國家內戰,無力置產,將俄國人一次次拒之門外。俄國駐美使臣斯捷爾克(Sigechael)被沙皇逼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也顧不得禮節,於1867年3月的一個深夜求見美國國務卿蘇厄德(Theodore),表示俄方願意低價出售阿拉斯加,蘇厄德當機立斷,未經總統、國會批准,擅自做主以720萬美元的低價買下了阿拉斯加。為防止變卦,雙方當場擬定了協議文件,於翌日凌晨四時舉行簽約儀式,辦好了全部手續。從此,阿拉斯加歸屬美國,成為美國的第49個州。



(蘇厄德像)

(蘇厄德與俄羅斯大使商討購買阿拉斯加事宜)


俄國人腸子都悔青了

協議達成,輿論譁然,美國媒體揶揄這一購買是“蘇厄德的蠢事”、“蘇厄德的冰箱”或“詹森總統的北極熊花園”。誰能料到,僅僅過了13年,美國人就在該地朱諾(Junean)地區發現金礦,開採44年就淨賺1.5億美元!阿拉斯加日後被探明的巨大的資源儲量以及不言而喻的戰略地位更是令俄羅斯人恨不得痛扇自己耳光——當初咋就這麼目光短淺呢!\t



參考文獻:

趙捷,譚風:《導遊寶典:文化百科溯源》,中國旅遊出版社,2013年。

張祥斌:《天氣製造的人類歷史》,陝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


歷史研習社


沙皇俄國當年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絕對是戰略失誤和沙俄國家的損失。



1.1854年沙皇俄國與英法聯軍在克里米亞地區發生了戰爭。結果沙皇俄國戰敗割地求和。沙皇尼古拉一世也因此服毒自殺。

2.新登基的亞歷山大二世對英法聯軍十分恐懼。而阿拉斯加正好緊挨著英國的殖民地加拿大。因此俄羅斯沙皇琢磨要是與英國再打一仗,恐怕連阿拉斯加都守不住。而阿拉斯加距離西伯利亞很近,如果英國人以此為跳板攻入俄國境內,那後果不堪設想。

3.並且俄羅斯皇帝認為阿拉斯加離俄羅斯本土太遠,沒有什麼用。不如把它賣給美國賺點錢,還可以藉助美國阻擋英國人對俄本土的威脅。

4.1861年美國爆發了南北戰爭,英國、法國等歐洲列強趁機想肢解美國。林肯總統無奈向沙皇俄國求助,沙俄派軍艦進入了紐約港對英法的軍艦進行了戰略威脅,為美國北方軍隊贏得戰爭爭取了時間。

5.戰爭結束後,美國政府開出720萬美元的價格買走了阿拉斯加。當時這筆錢是十分巨大的數字,俄羅斯很滿意。1867年阿拉斯加成為了美國的領土。

6.隨後美國人在阿拉斯加發現了金礦和石油。冷戰期間,美國把核導彈部署在阿拉斯加對蘇聯進行了戰略威懾。因此蘇聯和現在的俄羅斯為當年失去阿拉斯加非常的後悔。


香堂風子


提到阿拉斯加,就不得不提一個丹麥人,這個人叫白令,他在沙俄軍隊中當兵時,被沙皇派到東部去探險,最終發現了阿拉斯加,現在的白令海峽就是紀念白令命名的。

那個時候,西歐貴族特別盛行穿皮草,也就是動物的皮,尤其是水獺的皮。所以俄國人在阿拉斯加從土著人手裡強行收購皮草,然後拿到歐洲去賣,賺了大筆的錢。

但後來,隨著阿拉斯加水獺越來越少,當地土著人反抗也越來越激烈,經常偷襲俄國人,給俄國人帶來很大損失。帶不來錢,還有損失,交通又非常不便利,至今俄羅斯也沒有鐵路通往東西伯利亞,更別提阿拉斯加了,所以沙皇就一直想把阿拉斯加賣掉。

但後來在歐洲戰爭越來越多,沙俄就沒時間處理賣掉阿拉斯加的事宜。後來沙俄在黑海的擴張太厲害,引起了英法的干預,爆發了克里米亞戰爭,沙俄戰敗,克里米亞戰爭徹底止住了沙俄在黑海的擴張。

當時的加拿大屬於英國殖民地,也就是說英國是和阿拉斯加接壤的。這裡說一下時區,人們是怎麼發現時區的呢?就是往東走的沙俄人和往西走的英國人在阿拉斯加相遇了,結果日期對不上了,差一天,所以才發現了時區。

沙俄害怕英國從加拿大出兵把阿拉斯加搶了去,而且著急要還債,於是趕緊就便宜的賣給美國了,有美國在中間,英國也就無法向沙俄在亞洲的領土擴張。

如果阿拉斯加沒有被賣給美國,肯定是比現在落後,因為俄國人沒有人力去開發,但會有軍隊駐守,這樣加拿大就必須擴軍駐守在邊境,而且美國再也無法干預北冰洋事務,其他國家在北冰洋也爭奪不過俄羅斯,那麼俄羅斯在北冰洋幾乎是無敵的。


劉權林


1741年,俄羅斯探險家白令發現了美洲的阿拉斯加,俄羅斯宣佈擁有阿拉斯加主權。阿拉斯加位於北極圈,屬於高寒地區,人煙稀少,俄羅斯將其納入版圖100多年來阿拉斯加沒有為俄國帶來任收益,反倒要貼錢派駐軍隊。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俄羅斯戰敗,消耗了大量的財富。俄羅斯國庫空虛,沙俄急需用錢。在1867年3月30日,沙皇以720萬美元的價格與美國成交。不過後來在阿拉斯加發現了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還有很多礦產,俄羅斯想起當年沙皇以72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美國,估計連腸子都悔青了。在此,我們來回顧一下沙皇俄國,當年為何低價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的歷史背景。

首先:俄羅斯與美國的關係很好,主要是他們當時擁有共同的敵人——英國。因為當時的美國國內政局也不穩定,在美國購買阿拉斯加之前發生了美國著名的南北戰爭。當時的英法聯軍想肢解美國,林肯向俄羅斯求援,沙皇派出軍艦對英法聯軍進行軍事威脅,為美國戰勝南方的軍隊贏得了時間。

其次:當時的俄羅斯與英法有矛盾,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英法等國對俄羅斯宣戰。西伯利亞總督阿穆爾斯基,當年給沙皇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提到,該地區有150多萬平方公里,而俄國的權力中心遠在東歐,離俄羅斯太遠了,很難有效管理該地區。不如把該地區賣給美國,與美國發展關係。

最後:由於克里米亞戰爭的影響,沙皇俄國國庫空虛,當時阿拉斯加正好緊挨著英國的殖民地加拿大,俄羅斯害怕戰敗保不住那塊領土。如果,英國人以後佔領阿拉斯加以此為跳板攻入俄國境內,那後果不堪設想。在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美國開出720萬美元的價格買走了阿拉斯加,1867年阿拉斯加正式成為了美國的領土。

俄羅斯賣阿拉斯加給美國,後來被維新變法人士康有為譚嗣同等人效仿。因為當時維新變法沒有足夠的資金,康有為等人向光緒帝上書:建議光緒帝將新疆、西藏、蒙古、甘肅賣給西方國家,說那幾個省的土地貧瘠,沒有多大用處,不如賣掉換取變法經費。好在維新變法失敗了,中國會失去多少領土真的不堪設想。


謀士說


俄羅斯出賣阿拉斯加這個歷史事件,因為涉及出售領土面積巨大,而事主俄羅斯對領土的貪婪又是世所共知,加上後來的美俄(蘇)的爭霸,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島成為美國在遠東地區發揮影響力,進而威脅蘇聯的戰略基地,這樣弔詭的歷史事件的發生更讓人覺得有些難以理解。

在航海大發現之後,地球進入了全球化階段,每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都很難在一個封閉的體系裡自生自滅,而不可避免與世界主要大國發生聯繫。俄國出讓(售賣)阿拉斯加給美國,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例證。

(Sitka:俄羅斯在阿拉斯加的核心城堡)

前因:歷史上的欠債

1740-1748年,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一場沒有解決任何問題的戰爭,損失了大量的人口(尤其是中歐地區),使得普魯士開始崛起,法國和英國的爭霸矛盾凸顯。

1756-1763年,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後交戰雙方都不滿意,互換了盟友之後,再次開戰。法國與英國更是將這場戰爭打到了全球戰場。路易十五對比利時情有獨鍾,曾說:即使丟失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為了得到比利時,對於法國而言,都是可以接受的。

1776年-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法國-荷蘭-西班牙組成了歐洲親友團,聯合支持美國的獨立戰爭,用以報復英國。

1789年-1815年,法國大革命因財政問題爆發,拿破崙登上歷史舞臺,與英國再次展開爭霸戰爭。美洲的法屬路易斯安那被拿破崙以1500萬美元的代價出讓給美國。

1815-1871年,法國在拿破崙戰爭後,放棄與英國爭霸的國策,轉而尋求政策追隨,建立了法蘭西第二殖民帝國。

(採取追隨策略後的法蘭西第二帝國)

1853年-1856年,英國、法國、撒丁、土耳其聯軍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擊敗了自1815年後就成為歐洲霸主的俄國。俄國沙皇尼古拉一世在敗戰前夕服毒自殺,國勢風雨飄搖。

繼位的亞歷山大二世在1861年進行了農奴改革,但是由於農奴改革對於贖金和徭役仍然過高,因此俄國農奴發生了暴亂。

俄國出讓阿拉斯加時的背景

1856年俄國敗戰,國力大損時,美國沒有落井下石,反而給予了俄國很大的援助。如美國迫使英國接受了中立國船隻不受攻擊的原則,在商務上幫助了俄國人,使其免於遭到封鎖。美國同意俄國賣掉戰爭爆發時扣留在俄國港口的貨物,美國海軍還在遠東拯救了俄國船隻,並且阻止了英國在美國徵召志願兵的計劃。同時,由於美國的威脅,雖然有英法的脅迫,但是西班牙最終還是沒有派軍參戰。

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後,100多年間在黑海沿岸所取得的勝利果實,一夕之間化為烏有,國家財政也面臨嚴重的危機。俄國此時已有心思出售阿拉斯加的領土了。阿拉斯加遠在美洲,距離俄國歐洲核心過於遙遠。阿拉斯加南部就是英國的殖民地加拿大,藉由英國巨大的海軍的優勢,一旦英國在美洲生事,俄國鞭長莫及。

這個時候的世界,第一次工業革命正在全球鋪開。第一次工業革命雖然使得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獲得很大提升,但是對於北極圈內的土地,人們依然沒有辦法。第一次工業革命主要集中在棉毛紡織等輕工業,如鋼鐵、煤炭等重工業的發達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之後。棉毛紡織輕工業所需的原料都來自溼潤溫暖的南方,對於俄羅斯佔領的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這樣的地方,是典型的苦寒之地,沒有什麼利用價值。美國就曾經指責購買阿拉斯加的國務卿,用720萬美元給買回了一個“大冰箱”。

棉毛紡織業飽和後,穀物又開始成為全球大宗貨物,但同樣,穀物的生產也不在寒冷的北極。

(穀物成為大宗貨物)

即使對於俄羅斯而言,1745年佔領阿拉斯加,也只是因為當地的愛斯基摩人能夠提交皮毛的貢賦,僅此而已。在1799年,俄羅斯成立了美洲公司,其主要職能也是皮毛貿易。英國人、西班牙人都曾打過這片地方的主意,不過俄國人靠著耐寒,最終成為了主權所有者。此後數十年之間,美國有轟轟烈烈的“西進運動”,加利福利亞被開發出來,而阿拉斯加毫無變化。

出讓土地也需要契機:俄國做了人情

美國南北戰爭開始後,英國大喜過望,是時候懲罰這個當年的“二五仔”了,英國人當即宣佈中立。美國總統林肯一語中的,說:南方邦聯是叛亂州,英國宣佈中立,就是承認南方邦聯不是作為叛亂者的身份,是為以後承認南方邦聯作外交上的鋪墊。然而,又能怎樣呢?美國的老盟友法國,此時已經抱定了跟隨戰略,英國吃肉,法國喝湯,法國也宣佈中立。緊接著,歐洲的各個國家,西班牙、荷蘭等國,都宣佈了中立。

在歐洲國家開始充當吃瓜群眾,本著看熱鬧的不怕事大的原則想看美國聯邦的笑話時,俄國仗義出手了。俄國人一開始就不承認南方邦聯。俄國是歐洲的主要列強國家,而且還是南方邦聯的主要商品的消費國,南方邦聯不敢怠慢,派了一個大使,叫做拉馬爾的過去聖彼得堡。結果俄國外交大臣不承認拉馬爾的官方身份,南方邦聯很尷尬地召回了大使。法國一開始,還想著拉攏俄國,一起孤立美國聯邦。一個分裂的美國,是不能構成歐洲的威脅的。俄國同樣也給拒絕了,外交大臣戈恰爾科夫說:對美國恢復和睦和統一最滿意的,只有俄國。

除了外交支持外,俄國在自身遭受威脅時,還果斷地支援了美國。在1863年,俄國佔領的波蘭發生了大起義,英法企圖軍事幹涉。英國甚至表態說:既然俄國沒有履行國家義務,那麼他們在波蘭統治的合法性就應受到質疑。

在這樣的情況下,俄國在1863年9月和10月,分別派遣兩支艦隊訪問了處於內憂外患狀態中的美國聯邦,給了美國聯邦很大的支援。雖然也包含有俄國試圖躲避英法在歐洲對俄國的再次聯合打擊的意圖,但是俄國軍艦的到來,也阻止了英法向南方邦聯售賣軍艦。對此,美國人還是領情的。

(美國南北戰爭)

美國人最終贏得了南北戰爭,緊接著開始了一場秋後算賬。美國總統格蘭特把英國告上了國際法庭,要求英國對在南北戰爭期間對南方邦聯的支持給一個說法。本來2年就可以解決的戰鬥,因為英國等國的介入,被硬生生拖了4年,給美國人民帶來了嚴重的損失。為了彌補經濟損失和政治傷害,美國要求英國人賠償一大筆金錢,並且把加拿大割讓給美國作為補償。

最後在其他歐洲國家派出代表組成的國際法庭的審理中,判決英國賠償美國1550萬美元。

俄國由於在美國南北戰爭對美國聯邦的支持,免於遭到美國的敵視和報復,並且關於出售阿拉斯加土地的事,再一次被提上了日程。

敢不敢相信:阿拉斯加的性質是白送的?!

由於俄國派遣了兩支軍艦支援美國聯邦,也花費了大量的費用,總額也有700萬美元之多,這個在林肯總統時有過秘密協議,但是林肯總統被刺殺後,就成了一筆壞賬。美國是有法律的國家,繼任的總統沒有法律文件可以從國庫裡拿出錢來。購買阿拉斯加(在當時所有人的眼裡,都是一筆賠本的買賣),可以作為一種變通的手段。

戰後的美國,其實也沒有多少錢。《飄》曾經有過大段的描寫,斯嘉麗回到塔拉莊園,已經家徒四壁。整個美國,其實也差不多如此,國庫都被打空了。所以美國在此時斥巨資購買一塊“天然大冰箱”,很難理解。也因為如此,美國民眾也炸開了鍋,國會和議會天天吵架。即使簽了協議,到了付款時,美國也一拖再拖。而俄羅斯對此,竟然保持了寬宏大量。最後付款時,打入俄羅斯國庫的錢是703.5萬美元(中間人在中間吃了回扣,然後這個敢從皇帝口袋裡撈錢的人也神秘失蹤了)。在一開始商議出賣阿拉斯加時,俄國的底線是500萬美元。

這個價格這麼低,可能是因為估算過這塊土地的物產的價值不高吧。

最後,由於俄羅斯在美國南北戰爭時對美國的支持,美國民間對俄羅斯頗有好感,使得這筆交易最終得以正常進行。俄羅斯方面對交易的結果是滿意的,實際上是沙皇和他的大公弟弟主導了這一進程,俄羅斯外交大臣戈恰爾科夫實際執行。

俄國的真實目的:製造英國的敵人

其一,是給俄國工業化階段提供資金。

其二,是將守也守不住的土地賣出去。

其三,在美洲扶持一個可以對抗英國的國家。英國其時在全世界範圍對俄國進行戰略爭奪,俄國處於下風。俄國需要一個強大的盟友來牽制英國。

最後,殖民地時代的所謂土地主權的得來非常容易,俄羅斯整個西伯利亞的土地也沒有動用過多少人馬,都是政府授權民間組織來進行的武裝搶掠。這種武裝搶掠被奉行叢林法則的歐洲列強認為是主權的達成方式。所以,阿拉斯加的得到,對於俄羅斯來說,簡直是不費吹灰之力。既然得到的如此容易,失去它也就不會顯得很珍惜。這與俄羅斯對黑海沿岸土地的珍視形成了相當大的反差。

(塞瓦斯托波爾要塞)

可以說,俄羅斯的幾個目的都達成了,只是世事滄桑,俄羅斯也沒想到,這次與美國的蜜月是最後的一次。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與俄羅斯漸行漸遠,在1947年更是展開了全面爭霸。美國成為了俄羅斯崛起為世界霸主最大的對手,這是亞歷山大二世沒有想到的

阿留申群島所在的阿拉斯加州,成為美國威懾蘇聯和在北太平洋地區投射影響力的最大的戰略橋頭堡。這是亞歷山大二世沒有想到的。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原本以為一文不值的土地,逐漸勘探出了豐富的礦產資源,其價值遠遠超過當初的一點點代價。這是亞歷山大二世沒有想到的。

而他更沒有想到的是,他的王朝在兩代人之後的尼古拉三世時,就被憤怒的民眾推翻了。他的孫子尼古拉三世一家在退位後,被殺害了。這也是亞歷山大二世沒有想到的。

(亞歷山大二世加冕圖)

而這,也不能否認,在俄羅斯的歷史上,發起農奴制改革的亞歷山大二世,是一代雄主,也是這位雄主,通過一紙條約割佔了中國外東北地區。


而知而行的歷史


俄羅斯向來以對領土狂熱追逐而聞名於世,普京更是有一句名言:“俄羅斯國土雖大,但卻沒有一寸是多餘的”。但在150年前俄羅斯最困難的時期,阿拉斯加就顯得有些多餘了。

1854年,圍繞巴爾幹半島霸權的克里米亞戰爭爆發,農奴制度下的沙皇俄國被工業革命裝備的英法聯軍和土耳其聯手打敗,被迫割地求和,老沙皇尼古拉一世據說也因此服毒自殺。新登基的亞歷山大二世要進行農奴制改革,繼續大量資金;而且他對英法的強大十分恐懼,最擔心的就是阿拉斯加。

從地理位置上來了,阿拉斯加距離俄國的統治中心非常遙遠,卻緊挨著加拿大。由於當時加拿大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人在此駐有重兵,比沙俄在阿拉斯加的勢力要強得多;一旦英國人以此為跳板進攻俄國本土,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就這樣,阿拉斯加徹底成為了一塊燙手的山芋。

事實上,在當時美國對領土的狂熱追逐一點都不比俄羅斯遜色。1867年,當時的美國國務卿亨利·西華德力排眾議,堅決買下阿拉斯加(當時很多人嘲笑說西華德干了蠢事,花錢買了一個被冰雪覆蓋的不毛之地)。

1867年3月30日凌晨4時,美國國務卿西華德與俄國駐華盛頓公使斯特克爾在華盛頓簽訂了《轉讓阿拉斯加專約》。

“全俄羅斯皇帝陛下同意根據本條約,在交換批准書之後即將美洲大陸和鄰近島嶼現在歸俄皇陛下所有的一切領土和領地轉讓給美國,上述領土和領地包括在條約所規定的地理範圍之內。美國同意在交換本條約的批准書之後十個月內由華盛頓國庫將720萬美元金幣付給正式授權接受上述款項的全俄羅斯皇帝陛下的外交或其他代理人員。”

就這樣,美國以難以想象的低廉的價格,購得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島。而俄國人也慶幸自己做了一筆好生意,俄國打的如意算盤是:美國買下阿拉斯加後,可以削弱英屬加拿大的地緣影響(當時英美是死敵),並把英屬加拿大夾在美國的領地之間,讓美國的堵住英國向西擴張的道路。

令俄國人追悔莫及的是,沙俄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不久,就發現了巨大的金礦。

阿拉斯加的黃金礦不但分佈範圍廣,而且產量也非常驚人。在1896年至1914年淘金熱高峰期,阿拉斯加的黃金產量位於美國各產金州、領地的第二位,僅次於加利福尼亞州。其中的朱諾大金礦開採44年就為美國賺回1.5億美元,相當於20個阿拉斯加的賣價!

而且,阿拉斯加可開採的石油儲量約為13.7億噸,佔美國可開採石油儲量的五分之一,目前探明的儲量還在不斷擴大;此外,阿拉斯加地下還埋藏著5.7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更重要的是,阿拉斯加雖然擋住了英國擴張的道路,卻成了美國對外擴張的墊腳石。

美國在拿到阿拉斯加之後,成為了北極問題的參與國;美國的加入還打破了英國在太平洋上的霸權,美國一路西進,佔領夏威夷,直至菲律賓關島,取代了英國的霸權。可以說,正是有了阿拉斯加,美國才有機會介入亞洲事務,一直到今天還是這樣。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蘇聯一直謀求與美國的軍力抗衡。假如阿拉斯加還屬於俄羅斯人的話,在五十年代,蘇聯可以在阿拉斯加部署導彈,這樣可以直接打到美國本土。那樣的話,蘇聯就不用將導彈運到古巴,不會有差點兒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古巴導彈危機。

可以說,俄國賣掉阿拉斯加僅僅獲得了一些眼前利益,卻在一定程度上給了美國巨大的戰略契機,使得美國最終成長為一個超級大國。所以,假如阿拉斯加沒有被賣給美國,今天的世界形勢很可能是另外一種局面。


金十數據


為什麼沙俄當初要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那是因為英國的逼迫,在當時還算是一腳妙棋。

別看現在的英國象個美國的跟班似的,可近代的大英帝國比現在的美國更牛逼,沙俄近代被稱為“歐洲憲兵”,也曾讓拿破崙吃了敗仗,德國也忌憚沙俄,但沙俄唯一卻在英國手中吃過敗仗。學過近代史的人都知道,沙俄在歐洲、中東、及中亞擴張中面臨的主要對手就是英國。

沙俄於1853年發行第一套郵票,這年也是沙俄被英國打敗的一年,因為戰敗,經濟困難,想賣掉阿拉斯加這個冰封大地也是有情可原的。

但沙俄一定要把它賣給美國,卻是有著當時現實的考量。

英國在加拿大擁有重兵,如果讓英國佔領阿拉斯加,英國軍隊就可在東、中、西邊同時向沙俄發動進攻,沙俄當時根本無力守住阿拉斯加,而美國當時與英國敵對,只有讓美國把加拿大夾在中間,那麼英國對其東邊的威脅就沒了。

與其被英國白白佔領,不如低價賣給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不僅可得一筆錢,還減少了對自身的威脅,因此當時來說沙俄這筆買賣是值得的。

至於之後不久美國在阿拉斯加發現大型金礦,這是沙俄沒料到的,畢竟當時自身的安全才是沙俄要考慮的重點,沙俄也沒想到英美這對父子關係國家不久竟會和好,更沒想到美國還會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霸主,否則沙俄無論如何不會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

至於美國為何想買下此地,也是為了考慮將來進入亞洲更方便一點而已,沒想到後來證明是撿了個大漏。

總之,歷史無法假設,誰也無法預料以後的事,都是考慮當時的最優方案。




湘平古珍郵館


阿拉斯加易手,或稱阿拉斯加買賣(英語:Alaska Purchase、俄語:Продажа Аляски),是指1867年美國政府從沙俄購買俄屬北美(即今日的阿拉斯加)的事件。此次的領土買賣由時任美國國務卿威廉·H·蘇厄德主持。美國政府通過購買了阿拉斯加之後,其成為全國最大的一級行政區。

1741年,俄羅斯探險家白令第一次發現阿拉斯加,而阿拉斯加很快就併入沙俄的控制之下,成為俄屬北美殖民地。阿拉斯加位於北美大陸西北端,由於人煙稀少,多年來阿拉斯加沒有為俄國帶來任何貢獻,反倒增加駐軍經費。1853年到1856年,沙俄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被英國和法國聯軍擊敗,國庫空虛;一方面,克里米亞戰爭中,阿拉斯加隔白令海峽的堪察加半島上的堪察加彼得巴甫洛夫斯克遭英法聯軍圍攻。另一方面,由於英國進一步加強在北美殖民地的發展,特別是在西部的英屬哥倫比亞,令俄國擔心日後最終會戰敗而失去這個易攻難守的阿拉斯加。俄國希望拉攏美國以牽制日漸強大的英國的擴張。因此之故,考慮到國家安全及戰略考慮,俄國於1859年首次向美國提議賣出阿拉斯加,以圖制衡英國。可是由於美國正值發生南北戰爭,因此令計畫告吹。

後來北方的林肯政府勝出,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指示時任首相再就阿拉斯加的買賣和美國國務卿威廉·亨利·西華德談判。談判由1867年3月初開始,並最終於1867年3月30日凌晨四時成交。雙方終於以700萬美元外加20萬美元手續費成交,平均每英畝土塊僅值兩美分。而買賣的條約亦在1867年4月9日在美國參議院以37票支持,2票反對的情況下獲得通過。

顯而易見,參議院不會在3月30日休會前討論這一條約,西華德說服安德魯·詹森總統呼籲參議院在第二天召開特別會議。許多共和黨人嘲笑「西華德的愚蠢」(Seward's Folly)或「西華德的大冰箱」(Seward's icebox),雖然他們的批評更多的是基於他們對詹森和詹森的政治盟友西華德的敵意,而不是購買阿拉斯加將會帶來的好處。然而,西華德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運動,並且在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查爾斯·薩姆納的支持下,在4月9日以37-2的投票結果贏得了該條約的批准。

有一年多時間,由於國會與詹森總統關係惡化,眾議院拒絕撥出必要的資金。但在1868年6月,詹森總統的彈劾審判結束後,Stoeckl和西華德重提了阿拉斯加購買的議題。眾議院終於以113-48的投票在1868年7月批准撥款。

1868年8月1日,裡格斯銀行(現PNC銀行)兌現了給俄羅斯外交部的國庫支票,完成了美國對阿拉斯加的購買。


FriedrichWang


眾所周知,阿拉斯加是美國領土,但是在1867年之前,阿拉斯加曾經是沙俄領土,沙俄在1867年將阿拉斯加低價賣給美國。那麼為什麼沙俄要把自己的領土賣掉呢?

最早提出賣掉阿拉斯加的是當時的東西伯利亞總督尼古拉-穆拉維約夫-阿穆爾斯基,他在1853年給沙皇的寫信中,提出該構想,他認為該地區有150多萬平方公里,十分巨大,但是沙皇俄國的權力中心遠在東歐,很難有效管理該地區,而美國則對這一地區非常感興趣。如果將該地區賣給美國,則能更好地發展與美國的關係和貿易。

1732年,阿拉斯加最早由俄羅斯探險家發現,並於1841年正式開發,俄羅斯人在當地成立公司,從土著手裡購買皮毛並出售,但是由於阿拉斯加十分寒冷,俄羅斯人對當地內陸的開發很少,只在沿海的一些地區設有據點,且在當地的俄羅斯人數量非常少。因此經過沙俄統治者們的評估,他們認為該地區並不能為俄國帶來太多收益,反而需要中央不斷撥款,俄羅斯想要的是溫暖的地區,而不是冰冷的荒野。

對於出售阿拉斯加一事,還有另一種說法。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廢除農奴制,國家開始改革。但是改革需要大量資金,亞歷山大二世從大名鼎鼎的羅斯柴爾德家族處貸款1500萬英鎊,迫於還債壓力,沙皇不得不做出賣地的決定。在當時1500萬英鎊相當於7000萬美元,而賣掉阿拉斯加沙俄獲得700萬美元,雖然不多,但是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還有一種考慮是沙皇俄國忌憚英國在當地的政治存在。在阿拉斯加,多數當地土著人選擇和俄羅斯人合作,但是印第安人並不服從於俄羅斯的統治。與此同時,英國也趁機煽風點火,並賣武器給印第安人,號召他們拿起武器反抗俄羅斯人。由於之前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失敗,因此沙皇非常擔心英國會襲擊阿拉斯加,即使英國沒有進攻阿拉斯加,阿拉斯加也可能在未來併入加拿大聯邦。


俄羅斯什麼值得買


如果阿拉斯加屬於俄羅斯,那麼部署在阿拉斯加的俄軍轟炸機和戰略導彈可以很容易打擊美國和加拿大的本土。阿拉斯加對於美國的軍事價值太重要了,這裡是北美防空防天司令部的重要防區,是美國反導攔截系統的重要地基,在阿拉斯加埃爾門多夫空軍基地甚至還部署著F-22隱身戰鬥機。

阿拉斯加是美國領土,而且是美國面積最大的一個州,總面積有150多萬平方公里。1867年被沙俄以區區72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美國,實在是白菜價。

毫無疑問,現在俄國人想起來就痛心疾首,當時賣的實在是太虧了!

在1867年沙俄賣掉這裡之前,沙俄處於內外交困的處境。一方面和英國等國進行克里米亞戰爭,實際上沙俄方面實力不濟,很難有效管理阿拉斯加地區,他們很擔心遠在海外的阿拉斯加會被英國人直接武力奪取,俄國人在阿拉斯加的殖民點很少,總人數才幾百人,守不住的。因此,他們有個想法,與其被奪走,不如賣出阿拉斯加,以甩掉這個包袱。

另一方面,沙俄由於戰爭,國庫實在空虛,財政狀況十分惡劣,確實急需錢財來充實國庫。此外,阿拉斯加當時被認為是荒涼的廢地,根本沒有資源和利益,再加上三分之一處於寒冷的北極,在世界眼裡是毫無價值的。所以沙俄才把這塊看似毫無原因的地方扔了。

如果當年他們不賣,那麼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大量的礦產資源會成為俄羅斯的,光是黃金就能在20世紀賺上好幾百億美元。阿拉斯加在60年代還發現了豐富的石油資源,從1977年阿拉斯加輸油管道建成以來,在該地區為美國輸送原油150億桶。更不用再提無數其他資源。

軍事角度看,如果冷戰時期阿拉斯加在蘇聯手裡,那麼在這裡部署陸軍可有效威懾美國本土,部署導彈也可以極大縮小對美國核心區的打擊距離。可以說,如果阿拉斯加沒賣掉,冷戰時期的情勢會極大的偏向蘇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