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鄒洪林:豆粕階段性承壓 但價格重心上移

2019年12月5日下午,2020(第二屆)上海大宗商品周之“2020年豆粕油脂市場展望研討會”於上海國豐酒店舉行。

本次研討會由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我的農產品網)和上海東證期貨有限公司共同主辦,旨在回顧2019年豆粕市場運行及對當下大豆市場的分析與展望,共同探討豆粕油脂產業的市場和機遇,對2020年豆粕油脂市場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解讀,助力產業鏈參與者提前佈局2020年。

由我的農產品網豆粕分析師帶來《2019年豆粕供需形勢回顧及2020年展望》主題演講。

鄒洪林演講內容主要由三部分構成:分別是國內豆粕市場2019年回顧與總結,大豆供需格局和國內豆粕市場2020年市場展望。首先,回顧今年的豆粕現貨價格,年內豆粕價格在經歷3月份低谷後見底回升,而後重心逐步上移;而基差方面,從近五年來的基差走勢來看,發現每年都無一例外出現了負基差,具體到今年的基差市場,否破基差區域分化明顯,呈現北強南弱的特徵,當前這一特點依舊延續。2019年供應方面,1-10月進口大豆7139.8萬噸,2018、2017年同期分別為7697.2、7733萬噸,分別減少557.4、593.2萬噸;降幅分別為7.2%、7.7%。伴隨著大豆進口量減少的同時,國內大豆壓榨量穩中有降,並且大豆一度維持300萬噸左右的低庫存水平。需求方面,非洲豬瘟疫情對生豬產業的影響深遠且持續時間長,國內飼料總產量有所下降,1-10月份國內飼料總產量18789萬噸,同比下降4.2%。從飼料總產量上來看下降不及市場預期,但影響更為直接是各飼料類型間的此消彼長,例如1-10月份豬料產量大幅下降25.7%,可肉禽,蛋禽料增長明顯,同比增長15.4%和8.2%。

緊接著,他就當前大豆供需形勢展開分析。從全球大豆供應的角度來看,受美豆大幅減產影響,全球大豆庫存同比上一年度下降約13% 供應寬鬆格局得到改善。美豆庫存消費比下降,從多年的數據來看,CBOT大豆與美豆庫存消費比反向關係更明顯,2019/20年度美豆庫存消費比快速下降,回到2016/17年附近水平,這將有利推動美豆價格重心上移。由於最近兩年收到貿易政策的干擾,中國進口美豆數量明顯大幅下降,1-10月份進口美豆數量僅1136萬噸;同期,國內進口巴西出現明顯的反季節性增加,在10-2月傳統進口美豆的窗口期,進口巴西大豆數量增長明顯。

對於後期豆粕市場展望。從外圍美豆來看,當前CBOT大豆價格已經靠近種植成本一線,進一步大幅向下空間有限,反之有望迎來反彈局面;並且從多年CBOT大豆價格走勢來看,美豆期價往往在9-10月份形成年內收割低點,後期重心逐步上移。而國內豆粕方面,進口大豆庫存維持低位,但12月大豆到港增加,預計900萬噸,高基差區域面臨回落壓力。生豬養殖利潤處於歷史性高位水平,疊加政策面對生豬產業支持,生豬和能繁衍母豬存欄數據觸底低位,豬料需求環比改善,中長期豬料需求將逐步恢復,受疫苗未成功上市,豬料需求恢復時間將拉長。最後,關於期價,在經歷10月下旬至今的大跌後,豆粕指數又再一次靠近2700附近,從歷史來看,豆粕指數再2700附近的做多性價比開始顯現,長時間低於這一價格區域概率偏小,2020年價格重心或將上移,建議後期尋求低多M2009的機會。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