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老菸民常說“吸菸有樂趣”,但你更需要了解為之付出的代價

文︱老佛@佛系戒菸。《戒菸這點事兒》專欄作者,戒菸三年的“前老煙槍”。宣傳戒菸,推廣戒菸方法,用親身經歷總結的經驗和科學知識幫助更多朋友成功戒菸。關注老佛,迴歸健康生活!原創文章,今日頭條首發,轉載請獲授權!

老菸民常說“吸菸有樂趣”,但你更需要了解為之付出的代價

起床一支菸,精神一整天;飯後一支菸,賽過活神仙。

這句口頭禪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對老菸民來說,家人勸戒菸的時候回應的是這句話;不吸菸的朋友問吸菸是啥感受,回應的也是這句話。

吸菸到底是什麼一種感覺?“放鬆”,“過癮”,“嗨,反正抽菸的樂趣你們不懂”-對,是樂趣。而害怕失去這份“樂趣”,是不少煙友甚至包括以前的老佛在內,遲遲不敢邁出戒菸這一步的重要原因:

我知道吸菸有害健康,但真要戒菸放棄這點樂趣,簡直比要了我的命還難受呀。戒了煙,人生還有啥意思?

所以不戒,打死都不戒。

那麼抽菸的樂趣到底是什麼,真的就這麼難以割捨,戒菸之後就再也找不回來了嗎?

老菸民常說“吸菸有樂趣”,但你更需要了解為之付出的代價

吸菸的“樂趣”到底是什麼?

雖然名字叫香菸,但煙其實並不香。

它很嗆人。煙友們肯定都還記得剛開始吸菸的感覺,辛辣、灼熱,吸一口會嗆得眼淚鼻涕橫流。而就算是老菸民比如以前的我,自己吸菸沒問題,但是聞到別人的煙味卻受不了。而且口感也並不好,吸完菸嘴裡發乾、發苦,更別提“金屬味”的口氣了。

其實與其說吸菸是種“快樂”,老佛覺得更像是一種“滿足感”:就像是肚子正餓,剛好吃到美食,口渴的時候喝到一杯冰水。

老菸民常說“吸菸有樂趣”,但你更需要了解為之付出的代價

對於這種“滿足感”,亞倫卡爾在他著名的戒菸書《這書能讓你戒菸》中做過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

有吸菸習慣的人就像是穿著小一號的皮鞋在走路,煙癮的滿足感則是將鞋子脫掉之後放鬆的感覺。

試想一下,穿著小一號的鞋子走路是什麼感覺?雙腳腫脹、痠痛。忍了很久終於把這雙鞋脫掉的那一瞬間,雙腳馬上解放了,腫脹消失了,放鬆、舒適的感覺湧上來。對,這就是吸菸的感受。

這份滿足感哪裡來的?

難道吸菸成癮之後,心裡真的被套上了一雙小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確實是的。

人之所以能夠染上煙癮,所有的秘密都是來自於尼古丁。尼古丁隨著吸菸進入神經系統之後,直接提高了神經系統傳導水平,刺激多巴胺增加。多巴胺是一種廣泛存在於我們大腦中的一種物質,簡單來說,這種物質起到調節著情緒的作用。吃飽飯後的滿足感,打遊戲時候的舒適,甚至談戀愛時候的愉悅,都和多巴胺有關。所以這種物質又稱之為快樂激素。

老菸民常說“吸菸有樂趣”,但你更需要了解為之付出的代價

快樂激素多巴胺

正是尼古丁綁架了我們大腦中的獎賞系統,形成了“吸菸→多巴胺水平上升→滿足感→尼古丁衰減→多巴胺水平下降→渴望吸菸→吸菸”的怪圈,需要不斷地通過吸菸來補充尼古丁來刺激多巴胺的產生。

這個圈,就是這個我們頭腦中的小號鞋子,一雙原來並不存在、染上煙癮之後才來到我們大腦中的小號鞋子。而一旦穿上這雙鞋子,就陷入了“不舒服→脫鞋→舒服→鞋自動穿上→不舒服”的循環中無法自拔。

片刻的放鬆和舒適,不也挺好?

有朋友會說,即便這種“滿足感”是“人造”的,那讓自己暫時舒服一下不也是挺好的?畢竟我們的生活已經很辛苦,吸根菸就當是放鬆了。

老菸民常說“吸菸有樂趣”,但你更需要了解為之付出的代價

如果吸菸只有好處而沒有壞處,那麼這事就簡單了,直接吸就是了嘛。但實際上遠沒有這麼簡單。

首先,香菸具有成癮性。正所謂賊船上來容易下去難,一旦染上煙癮就很難戒除。

正因為如此,除非遇到健康問題,對大多數煙友來說主動戒菸的情況相當少見。而尼古丁長期攝入會導致神經系統的耐受度增加,只能不斷增加煙量來滿足煙癮。一旦停止吸菸,就會出現精神緊張、焦慮等問題。

老菸民常說“吸菸有樂趣”,但你更需要了解為之付出的代價

這就是戒斷反應。而脫掉小鞋的滿足感,恰恰是戒斷反應得到緩解帶來的。吸菸就是一個戒斷反應-滿足-戒斷反應-再滿足的過程。

戒斷反應的存在使得煙癮不斷強化,削弱了戒菸意願,這導致大部分的菸民一旦染上煙癮就會成為一個長期的習慣,除非有特別的原因,靠自己掙扎擺脫的幾率相當低了。

這一長期不要緊,對身體健康的巨大危害就來了。

老菸民常說“吸菸有樂趣”,但你更需要了解為之付出的代價

▲吸菸導致的六大疾病。圖表來源:吳藝凌[1], 韓耀風[1], 陸文茂[1], et al. 我國煙

吸菸是目前造成我國國民死亡的頭號健康殺手,每年超過一百萬人死於吸菸導致的各類疾病。而這個殺手的武器,就是上面圖表中列出的六大類疾病,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良因素長期刺激的後果。

假如身體是一張弓,不健康的刺激就好比用力拉弓弦。由於弓弦具有彈性和自我修復能力,短時間的拉伸帶來的傷害不明顯。但長時間用力拉,弓弦的彈性就會慢慢消失,直到繃斷 - 致命疾病就是這樣發生的。

老菸民常說“吸菸有樂趣”,但你更需要了解為之付出的代價

實際上,研究表明長期煙霧刺激導致呼吸道黏膜發生炎症性病變和纖毛運動能力不斷下降,這使得免疫力下降,慢性呼吸道炎症反覆發生,嚴重者會導致肺氣腫的發生;尼古丁能轉化成具有強致癌性的亞硝胺化合物,與蛋白質結合後會對染色體結構、功能和基因表達造成影響;煙霧中的放射性元素對DNA造成損傷直至發生惡化轉變;香菸煙霧中的一氧化碳等物質會造成組織以及心肌缺氧,血液粘稠度增高以及改變血脂構成,間接促進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的發生和發展等等。

特別是四十五歲之後,六種和吸菸密切相關的嚴重疾病的發生率顯著上升。考慮到大部分菸民初始吸菸年齡在青春期到二十幾歲的年紀,這表明長期吸菸付出的健康代價會隨著年齡增長不斷顯現。

老菸民常說“吸菸有樂趣”,但你更需要了解為之付出的代價

我國菸草所致疾病負擔研究[J]. 中國衛生經濟, 2012, 31(11):39-41.

正如一句名言說到的,

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假如香菸毒性和砒霜一樣劇烈,你還會吸菸嗎?顯然“用生命去作死“的事兒99%的人都不會去做。

實際上香菸就是這麼陰險:它製造了虛假的滿足感,卻不會馬上讓你付出代價,這種“低成本的快樂”讓你以為自己撿到錢了、佔了便宜。卻沒有想到在後來奉上一個數額巨大的致命”賬單“。

付不起錢?不好意思,你要掛了,破產吧。

老菸民常說“吸菸有樂趣”,但你更需要了解為之付出的代價

戒菸之後再沒有快樂了嗎?

有煙友會說,那好,為了身體健康的“長期利益”,吸菸的虛假快樂我不要了,我決定戒菸了。但是戒菸之後是不是這份“滿足感”就再也找不到了,真捨不得啊。

其實以我自己的戒菸經歷來看,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一方面,戒菸初期由於戒斷反應的原因,情緒低落的情況會持續一段時間。這主要是由於長期吸菸會導致神經系統發生適應性改變(乙酰膽鹼受體增加),戒菸之後尼古丁攝入中斷導致多巴胺水平暫時降低,導致情緒低落情況。

老菸民常說“吸菸有樂趣”,但你更需要了解為之付出的代價

但就像弓弦一樣,此時身體開始進行自我修復,經過一段時間(大部分人不超過一個月),這些戒斷反應會慢慢消失,直到恢復到正常。

另一方面,如果說尼古丁的作用方式是通過直接刺激“快樂素”多巴胺的分泌來獲得愉悅感,那麼其實生活中有很多活動都是以這樣的方式來運作,例如運動、讀書、音樂、美食,甚至是戀愛。

老菸民常說“吸菸有樂趣”,但你更需要了解為之付出的代價

▲廣場舞大媽的笑容來源於發自內心的快樂。圖片來源:image.baidu.com

戒菸之後吃飯更香了,跑步、跳舞之後大汗淋漓的感覺真痛快,精力充沛的感覺很好。而參加這些活動之後你會發現,以為戒菸後就會丟失的快樂和滿足感很快就又回來了。

更大的好處在於,如果說吸菸是在拼命給身體這張弓施加壓力,導致弓弦早早繃斷,那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在給弓弦加粗、保養,讓它狀態更好,歷久彌新。

所以,祝煙友們都能順利戒菸,迴歸健康生活。你一定是家人眼中最靚的仔!

參考文獻:

1. 羅娟, 梁建輝. 菸草及尼古丁成癮的神經遞質基礎[J]. 中國藥物依賴性雜誌,2008(2).

2. 劉輝. 吸菸危害人體的機理[J].臨床合理用藥雜誌, 2012, 05(22):136-13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