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蘇軾膾炙人口的一首詞,卻在朝雲死後,終生不復聽此曲

以豪放派著稱的蘇軾,也常有清新婉麗之作,這首《

蝶戀花·春景》就是這麼一首傑作。

蝶戀花·春景

宋代: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蘇軾膾炙人口的一首詞,卻在朝雲死後,終生不復聽此曲

據說,蘇東坡最喜歡王朝雲彈唱這首《蝶戀花》,而每當朝雲唱到“枝上柳綿吹又少”時,便會泣不成聲,竟不能唱完“天涯何處無芳草”之句。早年讀此詞,只膚淺地以為,王朝雲只是傷春而已,時隔多年,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里,幡然醒悟到,王朝雲如此動容的原因。

蘇軾膾炙人口的一首詞,卻在朝雲死後,終生不復聽此曲

當年,蘇軾寫此詞的時候,結髮妻子王弗已病逝多年。蘇東坡為亡妻撰寫的千古第一悼亡詞《江城子》,只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就催人淚下,讓人無法相忘。他親手在王弗的墳邊栽種了三萬株松柏,以寄哀思。試問,世間又有多少男子,會有蘇子這般多情,這般深情?

蘇軾膾炙人口的一首詞,卻在朝雲死後,終生不復聽此曲

蘇軾他一生多次被貶,在被貶惠州,困頓疲乏時,眾多侍妾皆紛紛離去,唯有朝雲侍陪。宦海的沉浮,人生的無常,並沒有擊垮蘇軾。如今,當我再讀“枝上柳綿吹又少”時,彷佛看到了,蘇東坡塵滿面、鬢染霜的滄桑容顏。多少事欲說還休,拍遍欄杆竟無語。儘管人生如此困頓,蘇東坡依舊不改“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邁情懷。無可奈何春去也,本應傷春,可他轉頭卻看到了,芳草離離,翠綠連綿直通天際,充滿無限的生機情景。

蘇軾膾炙人口的一首詞,卻在朝雲死後,終生不復聽此曲

我想,王朝雲每唱到此句不勝傷悲的原因,何止是表面的傷春?她更多的是悲情蘇子坎坷的人生。蘇子面臨人生的低谷,仍能放聲縱歌,正是他的曠達更讓朝雲,心疼到骨髓,泣不成聲。

王朝雲死後,蘇軾終生不復聽此曲,並且一直獨居。“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儘管他曠達如此,飽經滄桑的他,卻已經再也經不住任何的生離死別,悲歡離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