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零售業36年併購史,誰主沉浮?


零售業36年併購史,誰主沉浮?

行業分析師/ 陳安琪

資料協助/ 蘇珊

頭圖來源/ 視覺中國

▼ ▼▼ ▼ ▼ ▼ ▼ ▼ ▼

後疫情時代來了,零售業在回血,但低潮依舊。

底子薄的中小企業,一些已行至懸崖邊,往前一步就是無底深淵;而手握重金的巨頭們,突然摔一跤後,吹吹傷口就立馬爬起來了。

鮮明對比背後,是個赤裸裸“現金為王”的年代。這個年代,充斥著“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併購故事,尤其是在危機引發的動盪期。

動盪,常常意味著資產價值重估,行業洗牌、併購潮隨之而來。通過覆盤中國零售業過往36年併購史,商業地產頭條在探究:危機之後,誰在併購?誰被併購?

從規模的整合、跨業態轉變,到零售模式的更迭。“疫後”中國零售圈併購潮,已經湧動。

1 1984年-2008年

橫向併購為主,規模化發展

SARS爆發前,中國零售企業併購事件少。市場對外資的態度:從完全封閉,到國門漸開。

零售業36年併購史,誰主沉浮?

併購洶湧,是從2005年開始。這年,亦被稱為中國零售業“開放元年”,國際商超大鱷競相湧入。

  • 零售業全面對外開放,外資商超併購頻頻,爭搶地盤

從探索期轉入戰略發展期,跨國零售商將觸角從一二線開放城市伸向三四線。忙於攻城拔寨的它們,借力收併購來實現規模擴張野心。

零售業36年併購史,誰主沉浮?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收集 製圖:商業地產頭條

  • 本土百貨競爭壓力大,跨業態併購,積極轉型

橫向併購、規模化發展,成了彼時國內大中型百貨應對外資競爭的首選戰略。上海百聯、南京新百、大連大商、王府井百貨等企業,皆為跨區域併購重組的代表。

零售業36年併購史,誰主沉浮?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收集 製圖:商業地產頭條

通過此輪併購,龍頭百貨公司以“抄底”之勢,迅速建立起了全國佈局網,並在激烈的競爭佔上風。此外,通過跨業態併購,它們還尋到了轉型增長點。

零售業36年併購史,誰主沉浮?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收集 製圖:商業地產頭條

  • 地方政府主導併購,國資整合步伐加快

一方面,百貨公司地區和集團整合頻繁。2007年3月,武漢市國資、武漢經濟發展投資(集團)共同設立武漢商聯(集團),對鄂武商、武漢中百和武漢中商進行統一管理,實行整體資產運作。

另一方面,國資百貨整合步伐加快。2009年6月,友誼股份控股子公司聯華超市,擬收購百聯集團、百聯置業持有的華聯超市100%股權。

零售業36年併購史,誰主沉浮?
  • 現金收購為主,股權和槓桿併購、二級市場舉牌登場

2005年以來,零售業開始出現二級市場舉牌收購,例如第一百貨吸收合併華聯商廈、銀泰系借殼上市、茂業系併購成商集團、國美電器收購永樂電器等。

通過這些併購動作,被併購企業經營情況大都較以前有較大幅度改善。與此同時,其還刺激著新型零售業態生長,市場格局初步變化。

2 2008年-2013年

併購熱潮迭起,百貨牽頭、超市合力

實體零售企業收入增長來自兩方面:外延開店和內生增長。但百貨與商超,各有側重。

百貨業,更看重內生增長,主要通過品牌調整、提高客單價和擴大品牌影響力,來獲取客流,選址、定位、招商是最關鍵。

當其進行外延式擴張時,好門店“可遇不可求”。這時,跨區域併購重組成了一道捷徑。

2008年之後,百貨們一方面強強聯手,優勢互補;另一方面繼續進行區域內國資整合。

零售業36年併購史,誰主沉浮?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收集 製圖:商業地產頭條

不同於百貨,超市經營更接近於“自營”,各家供應鏈不同。頭部超市零售商,有強大供應鏈體系,生鮮經營能力優秀,外延式擴張能力較強。

併購過程中,商超們更傾向於選擇能與自己形成運營合力的標的對象。一旦整合不順,就會事倍功半。

以華聯為例,其與臺灣新光三越百貨公司雙方各持50%股份成立的新光天地,造就了零售行業當年盈利奇蹟。

這場合作,讓同屬華聯旗下的華聯綜超BHG高端超市,在前有堵截(外資高端超市的風生水起)、後有追兵(精品專賣店、網購渠道對非食品銷售衝擊)的兩難之下,成功突出重圍。

零售業36年併購史,誰主沉浮?

值得注意的是,此階段城市化促進了現代零售業發展,併購區域呈現從一線到二三線擴大的趨勢。

1996年-2008年,我國的城市化率從30.48%上升到45.68%,平均每年上升1.27個百分點。參照美日經驗,當城市化率達到 45%左右,大城市發展速度減慢,中小城市加速。

相對於商業網點飽和、價格競爭激烈的大城市,進入二三線城市有更大盈利空間,這些區域成了新一輪併購熱門地點。

零售業36年併購史,誰主沉浮?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收集 製圖:商業地產頭條

3 2014年-2019年

巨頭時代,零售模式快速迭代

自2014年起,零售企業橫向整合的案例數佔比下降,併購需求逐漸多元化。

  • 不同企業發展模式、階段不同,併購目的不一

2014年-2016年,線上流量遇到增長瓶頸,線下實體店鋪優勢漸顯,行業格局重塑。

零售企業大舉併購地產、互聯網標的公司。這些標的企業,主營業務涵蓋了信息集成系統、雲服務、智能機器人等細分業務。

同時,大數據、智能製造等先進技術對生產、供應、流通、銷售等零售業各個環節的優化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們,這也成了各零售巨頭爭奪的對象。

零售業36年併購史,誰主沉浮?

此外,2014年後,零售企業對金融行業併購案例常見,目的包括開拓金融服新領域、服務供應鏈上游客戶的融資需求、加強線上支付業務佈局等。

  • 電商衝擊明顯,線上向線下縱向整合

以阿里巴巴為例,2014年開始投資實體零售, 53.7億港元入股銀泰百貨。2015年,再以283.4億元的鉅額投資蘇寧, 佔股19.99%, 成為蘇寧第二大股東。

與此同時,蘇寧認購阿里巴巴新發行股份,進入探索線上線下融合新徵途。

零售業36年併購史,誰主沉浮?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收集 製圖:商業地產頭條

  • 國內零售競爭加劇,併購觸角伸向了海外


零售業36年併購史,誰主沉浮?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收集 製圖:商業地產頭條

  • 外資零售大撤退,商超賣場再現併購潮

近兩年,外資零售迎來一波撤退潮。對應的是,IT三巨頭掀起的大併購時代。

扮演著“基礎設施供應商”的互聯網企業,如阿里、京東、騰訊,其對零售業整合的核心在於數據打通,以數字化服務系統對傳統零售商進行收編和改造。

零售業36年併購史,誰主沉浮?

“新零售”成趨勢,模式快速迭代,阿里們因技術創新獲得競爭優勢。反過來,技術革新推動著這一時期零售業進化。

4 “疫後”併購潮起,下一個被賣的是誰?

回看36年中國零售業併購史,會發現,歷來併購整合事件多聚焦於百貨、商超,餐飲等其他業態相對較少,原因如下:

  • 百貨、商超行業發展相對成熟,集中度較高,頭部企業數量多,此為行業內併購較活躍的條件之一。

相反,中國餐飲行業總量雖大,但集中度較低且分散,缺少頭部企業。2016年,中國餐飲百強企業營業收入僅佔全國餐飲收入的6.1%。

零售業36年併購史,誰主沉浮?
  • 商超、百貨業的用戶需求差異不大,供應鏈標準,具備可複製性,且可通過外延式擴張,迅速做大規模。

而餐飲業因市場需求複雜性,且門店、產品、供應鏈標準化程度都較低,行業內一直未能出現大規模併購。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中國商業地產行業出現大發展,購物中心批量增長,餐飲企業也在標準化路上馳騁多日。這些因素的變化,無疑讓此次“疫後”併購潮多了些想象空間。

零售業36年併購史,誰主沉浮?

一方面,商業項目端的併購機會增多。當下,購物中心競爭由增量轉向存量,部分效率低下、經營不善且居城市核心/次核心商圈的資產,或將於此輪競爭中被加速出清。

據北京商報近日報道,北京銀座和諧廣場項目已由華潤置地接手,後者在北京已有兩個成熟的商業項目——北京鳳凰匯購物中心以及北京華潤五彩城。

另一方面,餐飲業不斷髮展,更多頭部品牌都將朝著門店標準化、產品標準化及強化供應鏈方向發展。資本加持下,餐飲行業或迎來併購新機遇。

雖說這些併購最終效果待定,但還將繼續。畢竟,短期效用顯而易見。

零售業36年併購史,誰主沉浮?

製圖:商業地產頭條

商場如戰場,有人抽身離去,也有人選擇在這個時候進場。而進與退,亦不過市場之常態。

零售業36年併購史,誰主沉浮?

又花25億,華潤萬家仍在“Tesco陰影”下

零售業36年併購史,誰主沉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