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青春期才煩惱孩子不自律?3-12歲是培養黃金期,這些細節很關鍵

文 / 魔斯媽媽育兒實錄

當萬千中國父母吐槽孩子在家上網課不自律、狀況百出的時候,有一位寒門小哥火了!

這位小哥名叫小通,是河南南陽淅川二中的學生,因家中沒有WIFI,只好跟鄰居借網。寒冬之下,每天5點半起床早讀,8點上屋頂,找個信號好的地方聽課、學習。古代的鑿壁偷光,也不過如此。

青春期才煩惱孩子不自律?3-12歲是培養黃金期,這些細節很關鍵

據說這位小哥常年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志向是考浙江大學!給力的浙江大學看到這感人的一幕時,也在第一時間回應鼓勵小通:加油!我們在浙大等你!甚至連中科大也聞訊拋來橄欖枝。

混亂的網課翻車現場之外,我們看到的感人畫面何止這一幕。

在武漢方艙,有這樣一撥“學生病號”。他們身邊沒有老師的督促、也沒有父母的催逼。但仍舊在專注的讀書。看見這些孩子們專注的樣子,我甚至感覺不到他們是病人。

青春期才煩惱孩子不自律?3-12歲是培養黃金期,這些細節很關鍵

我想,這些孩子的內心一定是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對生命的希望,才能在混亂中自律、平靜、無所畏懼。

為什麼這些孩子如此自律?欽佩、羨慕、感動之餘,我們今天就來聊聊自律的話題。

1、讓孩子學會自律,比上多少補習班都管用

蘋果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說:自由從何而來?從自信來,而自信則是從自律來。

現實生活中,開掛的人生總是伴隨著極度的自律。孩子的成長也是一樣。

一個優秀的學生,看起來學習從來不費力氣,實際上並不是他比別人聰明多少。只是他更懂得自律,自我管理,自我要求。

  • 當別的孩子玩得忘乎所以的時候,他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任務是什麼。
  • 當別的孩子控制不住打遊戲,看電視,他能夠清楚的知道什麼才能給他帶來最終的愉悅。
  • 當別的孩子做作業三心二意時,他懂得專注才能提高效率。用節約下來的時間暢快的玩,遠好過磨蹭中偷偷摸摸的玩。

試想,如果一個孩子能夠如此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標、規劃,還能夠紮紮實實地去執行,還有什麼樣的難事是他做不到的呢?這樣的孩子,學習成績又怎會不好呢?

培養一個孩子的自律能力,比上任何補習班都重要。在我看來,如果說這世間父母教育有什麼一勞永逸的方法,那就是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了

青春期才煩惱孩子不自律?3-12歲是培養黃金期,這些細節很關鍵

(1)“填”知識,不如“填”能力

很多父母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孩子幾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往早教中心送。然後是各種興趣班,再然後是各種補習班。這麼多年,錢花了不少,精力也投入了很多。但是卻忽略了關注最根本的問題。

光靠父母填鴨式的努力,是不能誘發孩子自我意識覺醒的。

相比較知識的輸入,家長更需要在孩子性格、習慣尚未形成的早期,進行一些必要的認知干預。比如說培養孩子的自律性。

青春期才煩惱孩子不自律?3-12歲是培養黃金期,這些細節很關鍵

(2)自律不是天生的,父母引導很關鍵

有些父母總是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自覺。彷彿自覺這個東西,都是與生俱來的。有的孩子有,有的孩子就是沒有。

其實不然。自律是一種能力,能力都是可後天培養的。

《清華學霸教子經》一書中說道,孩子小時候缺乏自制力,對學習等艱苦的事情,不主動是常態,主動是非常態。

很多學霸非常自律。但仔細分析下來,大多屬於兩種情況。一種是家庭的困苦環境,倒逼孩子產生強烈的自驅力;另一種就是父母在養育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

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普遍都不錯。像上文小通這樣的情況已經非常少見了。貪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讓孩子自己在溫室裡尋找自律精神是幾乎不可能的。

青春期才煩惱孩子不自律?3-12歲是培養黃金期,這些細節很關鍵

而另一方面,在2017年發佈的《中國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中顯示,近60%的家長陪伴孩子主要在做的事情仍然是管孩子吃飯、穿衣,做家務性活動。親子之間的溝通大多是以學習為主。

兩種因素疊加,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很多父母抱怨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不好管了,學習不自覺?每一個孩子的問題背後都隱藏著家長的問題。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人生教練。每一個孩子都是從他律走到自律的,而家長最初的陪伴和引導必不可少。

一旦孩子能夠形成自律的能力,樹立起良好的學習習慣,後面的路就會順暢很多。父母才能真正的減少很多操心,坐等豐收的果實。

2、青春期才煩惱孩子自律?晚了,3-12歲是培養黃金期

在教育研究領域,3-6歲通常被稱為“潮溼的水泥期”。孩子的85%性格、習慣和生活方式都在這一時期形成。

7-12歲則被稱為“正在凝固的水泥”。這時,孩子85%-90%的性格都已經形成。但他們仍需要父母不斷地支持來鞏固已經形成的意識。

等到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的干預不僅會顯得效果越來越弱,還會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應該越早越好。有研究表明,孩子秩序的敏感期在2歲半左右就會出現,並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這個階段的孩子,可能會對物品的擺放、動作的發生順序、人物的呈現有著近乎苛刻的秩序感。很多父母誤以為是孩子太較真,就忽視了。事實上,這些跡象,恰恰是父母可以開始培養孩子自律能力的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


青春期才煩惱孩子不自律?3-12歲是培養黃金期,這些細節很關鍵

秩序意識,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重要體現。固定的行為秩序會形成孩子的生活習慣。而這種生活習慣會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和成就感。一個孩子逐步形成固定的行為秩序的過程,也正是孩子逐步建立自我管理能力(自律)的過程。

伴隨著孩子的秩序敏感期,進行一些有效的方法訓練,會對孩子自律能力的培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能夠有效糾偏孩子大腦中混亂的行為秩序和錯誤的行為模式。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針對12歲以前的孩子,如果通過生活中相處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

3、1-6歲自律能力培養,千萬不能錯過“潮溼的水泥期”

上文說到,在教育研究領域,3-6歲通常被稱為“潮溼的水泥期”。孩子的85%性格、習慣和生活方式都在這一時期形成。所以,父母千萬不能錯過培養孩子自律能力的這一關鍵時期。

(1)2-3歲,可以通過建立生活秩序來培養早期的自律能力

2-3歲的孩子,已經具備了初步的認知能力。我們在生活中可以給孩子做這些引導:

  • 吃飯時不亂跑,碗裡的飯要吃完。儘量不讓孩子接觸零食、飲料。
  • 可以讓孩子多接觸書本、紙筆,遠離電視、手機。家長尤其要注重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 見到熟人問好,送客要道別,拿別人的東西要經過他人允許。
  • 垃圾放到垃圾桶,玩具不亂扔等簡單的行為規範。
青春期才煩惱孩子不自律?3-12歲是培養黃金期,這些細節很關鍵

越小的孩子建立規則意識,越需要家長的言傳身教。言語要簡潔明瞭,要求輔以行動示範。主要的規則由父母制定,制定好了,就溫柔而堅定的執行。不要因為孩子的一時哭鬧,就破壞規則。這樣看起來是一時隨了孩子的心願,但是長時間並不利於孩子自律能力的建立。

當然,給規則的同時,孩子的自主意識也不能忽視。在一些不傷原則的問題上,我們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選擇的機會,聽取孩子的意見

比如說,這餐飯,寶寶想吃什麼?是吃胡蘿蔔還是吃青菜呢?孩子參與進來,會更有利於培養孩子對生活秩序的適應能力。

​(2)3-6歲:讓孩子參與規則制定,懂得放手

3-6歲是孩子建立具體規則意識的主要時期。父母可以逐漸給孩子“獨立掌權“的小空間。孩子一開始可能會做得一團糟,但是只要沒有傷害,就要給孩子充分的空間去試錯。經驗總是在不斷地試錯過程中得以積累的。在這一點上,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和陪伴。

  • 自己穿簡單的衣服,刷牙、洗臉、洗澡。逐漸讓孩子自己整理上學的書包。
  • ​收拾玩具和衣物,懂得將玩具歸類、衣服分類放置。鼓勵孩子參與家務,比如說餐前擺碗筷,餐後洗碗、洗洗小襪子、短褲等。
  • 給孩子開闢一個自己的小天地,鼓勵她邀請朋友來做客,懂得禮貌待客。
  • 懂得尊重家庭其他成員,比如別人睡覺的時候不打擾,不輕易打斷他人說話。
  • 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比如今天星期幾,幾點該上學,幾點該睡覺。
  • 每天給孩子做半小時的親子閱讀, 在書中引導孩子的認知,培養閱讀習慣。
青春期才煩惱孩子不自律?3-12歲是培養黃金期,這些細節很關鍵

我們在給孩子建立規則意識時,可以與孩子一同制定規則。孩子自己主動接受的規則,會更願意執行。制定規則的時候,如果孩子有強烈的意願,父母應首先給予接納。無傷大雅的行為,適度放手會更好。如果是一些錯誤的決定,只要沒有安全隱患,也可以嘗試讓孩子先去做。遇到不好的影響,再來總結和反思,會更好。

這個時期,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能力都在迅速發展。孩子們熱衷體驗不同的新鮮事物,家長一定要注意正向引導孩子的主動性,切莫因為不放心、覺得孩子做不好,而扼殺了孩子的主動性。

這一次次的嘗試,能夠讓孩子更好的把握自己的行為節奏,體驗生活點滴的樂趣和創新。孩子正是在這生活中的種種行為中體驗到自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7-12歲自律能力培養,在水泥凝固之前,再夯實一把

7-12歲,就像“正在凝固的水泥”。這個時期,雖然孩子85%-90%的性格都已經形成,但父母的強化、鞏固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受到外界的影響會逐漸增多,如果父母不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會容易忽略孩子的一些行為偏差。

​(1)7-9歲:學會通過計劃實現自我管理,承擔一兩項家務

7-9歲的孩子,日常生活已經逐漸可以自理了。在這個年齡段,培養孩子合理安排自己時間的能力很重要。孩子能制定一些大概的日程安排,有助於她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我們可以引導孩子這樣做:

  • 自行管理自己的起居生活和生活空間
  • ​對日常的生活、學習有基本的時間安排意識。
  • 跟孩子一起協商,選出2、3項家務項目,讓孩子承擔。比如澆花、收拾碗筷、拖地等等。
  • ​確定每天晚上做完作業的時間,超過這個時間不允許再做學校作業。
  • ​作業有問題,做好標記集中問。不因問問題而打斷學習節奏。
  • 每天留出孩子獨立自處的時間,發展孩子的興趣愛好。這個時間不做作業、不看電視、不打遊戲。
青春期才煩惱孩子不自律?3-12歲是培養黃金期,這些細節很關鍵

每一個階段,孩子的成長都有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過程。因此不論是管理自己的學習、生活還是分擔家務,父母都既要有耐心引導,又能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不斷調整方案。

​(2)9-12歲:強化家庭成員意識,培養責任感和目標感

9-12歲的孩子已經具備了較強的判斷能力,他們會有更清晰的道德觀,更願意挑戰新生事物。但同時因獨立意識的出現,他們也會開始質疑權威。

這是孩子步入青春期之前的最後階段。相比較在青春叛逆期去教育孩子,這個時期的意識植入和鞏固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可以在這些方面強化孩子的品質:

  • ​繼續強化孩子的時間觀念,不斷優化每日時間表,懂得根據執行做反饋、調整。
  • ​每週設立一個家庭時間,比如週五的晚上,或者週末的白天,一家人一起散步、打球、去公園玩。過程中,我們可以聊聊一週的進展,感興趣的話題,給孩子鼓勵和建議,同時也增進親子感情。
  • 家庭中的家務可在孩子和父母之間做進一步分配,培養孩子家庭的參與感。可以設置一些有償任務,激發孩子的興趣。比如,我寫作的時候,會讓孩子幫忙找一些素材。後面,我還打算講審稿、上傳的工作也讓兒子嘗試一下。
  • 幫助孩子從多角度分析他人的觀點,引導孩子欣賞他人的優點和努力,用批判性思維總結不同觀點的利弊。
  • 讓孩子參與到家庭重大事件的討論和執行中,比如全家出遊,如何制定計劃、準備物品等等。
青春期才煩惱孩子不自律?3-12歲是培養黃金期,這些細節很關鍵

與其不停地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不如向內看。放下焦慮,認真地關注自己的孩子。

貪玩是孩子的本性,求知慾也是孩子的本性。智慧的養育,總是能夠放大人性中的優點,儘量克服人性中的短板。養育孩子的好方法並不是藏在書中,它就藏在生活中每一點細節中。希望你能儘早地掌握它,培養出一個更自律、更優秀的孩子。

​我是魔斯媽媽,倆寶媽。財務金融領域混跡多年,後因孩子投身教育領域。感謝孩子,讓我擁有不斷成長的動力!原創不易,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關注、轉發!

為回饋粉絲,魔斯媽媽免費向大家開放海量英文啟蒙歌曲、遊戲(學齡前)、繪本、國家地理兒童百科全套。如有需要可關注我,私信發送“國家地理”或“歌曲”或“繪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