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真假难辨:古代徽州冒姓现象

导语:徽州(今黄山市)位于安徽南部,长江以南,地形以山区为主。古代的徽州文化发达,人文昌盛,诞生了大量的进士。同时徽商与晋商齐名,分别是中国明清时期的两大商帮,徽派建筑也十分有特色,总体来说,徽州的特色十分明显,本文今天从姓氏方面分析徽州的特色。


真假难辨:古代徽州冒姓现象

徽州风光


1.徽州姓氏

徽州(包括江西省婺源县)的姓氏结构与全国其他地方的姓氏结构非常不同。徽州的氏族主要来自北方,在明代以前可考的大姓有57个,其中有程、汪、吴、黄、胡、王、李、方、洪、余、鲍、戴、曹、江、孙等15个大姓。根据族谱记载,中原大姓迁居徽州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徽州地区多山,在战乱之际是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二是从外地来徽州任职的官员因迷恋徽州山水,留居不归;三是政治上失意被贬的官员或者文人来到徽州作为隐居之地。


真假难辨:古代徽州冒姓现象

徽州地图


根据资料,2017年黄山市的姓氏排名如下:1.汪2.吴3.胡4.程5.王6.方7.张8.江9.陈10.李11.叶12.朱13.洪14.余15.黄16.徐17.郑18.潘19.姚20.许21.周22.刘23.谢24.曹25.孙(按姓氏数量排名,只列前25名),观察姓氏排名,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位居前列几个大姓,如王、张、李、刘、陈、杨、赵等姓氏在徽州排名很低,最高的王姓只排到第5名。

我们再从徽州地区的家谱来分析徽州姓氏。目前统计到的徽州家谱一共1596种,其中署名为徽州的家谱共218种,歙县421种,祁门101种,绩溪238种,婺源210种,休宁273种,黟县49种,新安66种,区域不详的有20种。徽州存世的家谱本以刻本、抄本和活本为主体,其他还有石印、铅印、朱墨、稿本和写本。徽州地区极其重视家谱,从家谱刊刻的年代来看,宋代的有7种,多分布于歙县、绩溪、婺源和休宁四县,元代家谱有5种,主要署名新安和婺源。宋元家谱合计占总总家谱数的0.75%。明代家谱有388种,占存世家谱数的24.3%,清代家谱数843种,占总家谱数的52.8%,民国家谱数231种,占总数的14.5%,不明年代的家谱数123种,占总数的7.7%。


真假难辨:古代徽州冒姓现象

家谱


徽州“邑皆聚族而居,谱系详明”,纂修家谱是宗族形成团结的纽带。所以各姓宗族也非常重视家谱的修撰。以下是部分县各姓的家谱数,徽州:程:52种;汪:37种;张16种;吴:11种;李:11种;胡:8种;朱:8种:王:7种;许:6种;黄、周、洪:6种(只列前十名)。绩溪:胡:44种;程:32种;汪:25种;周:14种;冯、曹:13种;章:12种;许:11种;王:9种;戴:7种。从这些家谱种类数来看,其中纂修家谱种类数最多的是程、汪、吴、黄、胡、王、李、许、朱等姓氏,其中汪姓在整个徽州分布极其广泛,也验证了“徽州四门三面水,十姓九汪家之说”。吴姓主要分布在歙县和休宁,胡姓主要分布在绩溪和婺源。

2.冒姓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徽州存在一种县现象,即冒姓现象。“冒姓”即是“伪冒姓氏”,主要指的是异姓、同姓不同宗的宗族或其成员通过伪冒姓氏、篡改家谱、树立标志等形式对本宗族的篡夺行为,这对宗族原本的血缘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也是徽州宗族着力防范的对象之一,这一点在徽州家谱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休宁范氏族谱》记载:“世以门第相高,间有非族认为族者,或同姓而杂居一里,或自外邑移居本村,或继同姓子为嗣,其类匪一,然姓虽同而祠不同入,墓不同祭,是非难淆,疑似当别……此谱中所以严为之防,非得已也”,指出了“冒姓”现象的普遍性,列举了其主要表现形式,并指明应严加提防的重要性。

《新安毕氏会通族谱》中就明确记载了一例异姓伪冒现象,“篁墩毕姓,以近师远公墓,故冒姓者多,真伪不可辨。如徽城上北街亲支毕姓,毕姓者一,乃祥卿公子孙世居此地。其余冒其姓者二:一匠一军,系异姓充役,界限明甚,后人毋忽”,同时《休宁范氏族谱》中也明确记载了一例同姓异宗伪冒现象,“今有居瑶村范姓者,皆佣艺善工石,乡人号为打石范也……第因徽俗多以门地相尚……欲冒认府君为祖”。从记载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异姓伪冒还是同姓异宗伪冒,在客观上都对原本宗族内部血缘秩序造成冲击,造成宗族内部的分化、不和,损害了原本宗族利益,因而为避免“冒姓”对本宗族的损害,诸多徽州宗族在宗谱中不约而同也不厌其烦地强调防止“伪冒姓氏”的重要性,并制定出严格的措施去杜绝“伪冒”现象的发生。


真假难辨:古代徽州冒姓现象

徽州朝奉


冒姓的原因无非有三种,一是寻求上升通道和上升空间。在徽州历史上,像以工匠、庙祝为业的家族,其身份与奴仆并没有多大区别,均属“细民”阶层,不仅在做官、进学等方面受到诸多歧视,而且在基层也长期受到官府、世家大族的轻视,因此这些家族为求翻身,便纷纷采用“伪冒姓氏”这一方式来获取官府和其他宗族的认可和重视,来得到跻身徽州地区的世家大族之中的资格,进而寻求染指基层社会的权力;二是为了夸耀门楣,光宗耀祖;三是为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3.蓑翁说

徽州姓氏中像程、汪、胡、吴等姓氏占据多数,很可能是早先当地的非华夏族居民在汉化过程中选择的姓氏,中原地区的影响对其影响较小。绩溪的胡姓据说是唐朝末年,唐昭宗的子女为躲避迫害,改李为胡,胡适便出自这一宗族,但传说似乎不可信,在以后的历史时期,当地数量较少的姓氏为了摆脱歧视,求得生存和发展,纷纷改姓当地的大姓,即冒姓现象,造成当地程、汪、胡等大姓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宋杰:《徽州存世家谱的文献学分析》

2.赵华富:《徽州宗族研究》

3.吕春阳:《徽州家谱所载“冒姓”现象初探》

本文由江南蓑翁团队创作,版权归江南蓑翁团队所有,如有抄袭等侵权行为,本账号保留诉诸法律权利。


真假难辨:古代徽州冒姓现象


合作与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