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黑天鵝考驗第三產業!另一場戰役已經打響

這個春節,人們依然抱著手機不撒手,但與往年不同的是,大家不是為了搶紅包和發拜年信息,而是緊緊盯著有關疫情的最新動向。

誰也沒有想到2020年的開局會是如此悲傷和焦慮。

不到一個月前,人們還在憧憬新的十年,應該會有一個美妙的開局。可是現在,人們的願望已經變成了:重啟2020。

希望有關疫情的一切,在2020年春暖花開之前,能夠完全消失。

面對無價的生命,我們不計得失,但在打贏疫情這一場硬仗之後,我們極有可能將會面臨較為嚴峻的經濟困境,這是需要有所準備的,尤其是對於大量創業中的中小微企業。

黑天鵝考驗第三產業!另一場戰役已經打響

從2003年“非典”前後的經濟數據來看,疫情對中小微企業聚集的第三產業的影響首當其衝。

首先,疫情期間的下降幅度大:非典疫情在2003年5月前後為最高峰,而當年第二季度,第三產業增速僅0.8%,增速比前一年同期回落了6.1%,其中客運、餐飲、社會服務、旅遊業受損尤其嚴重。

其次,疫情過後的恢復時間長:2003年第三季度,疫情得到控制後,第二產業的增長水平即迅速恢復至當年一季度的水平,但第三產業直至四季度才出現明顯改善,可見疫情造成的緊張情緒對服務業影響更為持久。

而更值得關注的是,在2003年,第二產業是當時社會的支柱產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

第二產業:57.9%

第三產業:39%

第一產業:3.1%

可在2019年,這三大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比重,幾乎發生了對調:

第三產業:59.4%

第二產業:36.8%

第一產業:3.8%

也許從國家的安全角度看,第三產業沒有第一第二產業那麼重要,但第三產業卻承擔了我國很大一部分的居民就業與社會收入。第三產業佔比的大幅提高,將使得本次疫情對國民經濟的影響更為顯著,這也是我們目前已經能夠切身體會到的了。

黑天鵝考驗第三產業!另一場戰役已經打響

1.商業中心幾乎停業。近十幾年來,各大中小城市裡,綜合商業體越來越多。在這些商業中心裡,除超市外,大量的服裝、珠寶、餐飲、培訓、以及各種體驗服務為主的業態,已經受到非常嚴重的衝擊。即便有萬達商場主動免除商戶一個月租金這樣雪中送炭的個例,但對於絕大多數商家來說,面臨的將是一個月甚至更久的幾乎沒有任何收入,但工資照發,房租照付,庫存堆積。

2.旅遊業幾乎停止。對於一些有雄厚資金實力的景區和酒店,以及有國資背景的客運、鐵路和空運企業還好,但對於一些中小民營客運公司、旅行社、俱樂部、代理商以及大量的民宿創業者來說,能不能有充足的資金儲備扛過這一個月甚至更久的時間就很難說了。

3.電影業幾乎停止。電影產業從2003年的2296塊銀幕和9億票房,增長到了2019年的66000塊銀幕和642億票房,而其中春節到元宵節的總票房,更是達到了近100億。可如今,除了頂著同行壓力獨善其身的《囧媽》,其它影片即便能改期上映,收入也將大幅下滑,還會壓縮其它後期上映影片的收入,至於各地的大小院線,則面臨著整個春節檔甚至更久時間的顆粒無收。

4.還有很多小的垂直行業,也面臨著非常嚴峻的考驗,如春節到情人節期間本應大火的鮮花市場、伴隨中國老百姓走親訪友的年貨市場、以及各地春節期間的廟會民俗市場等等。

黑天鵝考驗第三產業!另一場戰役已經打響

此外,2003年,當時的房價還不高,房貸也不多,當時的人們,還少有敢於充分利用槓桿,謀求最大化收益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普通老百姓,還保持著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攢錢的好習慣,而當時大量的傳統中小微企業主手裡,也大多有些餘糧,可能熬上幾個月沒問題。但隨著互聯網造富運動的展開,在鼓勵大眾創業的如今,大量的中小微企業,藉助大量的民間風險資本在市場中艱難前行。而資本寒冬的到來,許多企業後續的外部供血已嚴重不足,卻又迎來了這樣一場意料之外的市場寒冬,不少企業的現金流形勢將會變得非常嚴峻。

危難之中,泥沙俱下,一部分受影響的,確是無奈;而另一部分受影響的,則在偶然中有其必然。

隨著這二十年經濟的飛速發展,尤其是互聯網與科技產業的異軍突起,很多人在一片鶯歌燕舞中失去了危機意識、敬畏意識、節儉意識以及切實有益於民生的創新意識。這一次的疫情,雖然是一隻黑天鵝,但我們也應該以此次危機為契機,把社會機體中那些不健康的、空中樓閣般一戳就破的經濟泡沫剔除出去;認清什麼才是我們的生活與生命中最重要的,什麼才是值得我們將其作為自己的事業與夢想的,以及什麼才是我們應有的生活態度與行為準則。該堅持的堅持,該改變的改變,腳踏實地、奮發圖強,這樣才能儘快走出困境,打贏疫情之後的另一場經濟仗。

黑天鵝考驗第三產業!另一場戰役已經打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