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黑天鵝”,為什麼還有人無感?

面對“黑天鵝”,為什麼還有人無感?


“我理解不了,這樣的重大事件中,他怎麼能夠無動於衷,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他每天都憂心忡忡的,有什麼用,還不是隻能在家待著,安心管好自己不好嗎?”


面對“黑天鵝”,為什麼還有人無感?

什麼叫公共危機事件?

公共危機事件指的是,危及全體社會公眾整體生活和共同利益的突發性和災難性事件。比如公共衛生事件、戰爭的爆發都屬於這個範疇;當國家處於公共危機事件時,就意味著我們每個人都已或主動或被迫地捲入其中。

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從武漢輻射至全國,全體社會公眾工作、生活受到限制,健康與國家經濟受到影響,是一次典型的公共危機事件。在這次事件中每個人的反應會有所不同,即使是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兩個人,彼此的情緒和認知狀態也會有所差異。如果一人整日憂心忡忡,擔心健康與安全,另一人毫不在意,盲目樂觀,再加上因為疫情不得外出帶來的朝夕相處,衝突與矛盾就會隱藏在每日的溝通與情緒裡。

瞭解自己的反應類型,並理解對方的反應類型,才能在彼此的相處中,看到個體的差異性與差異存在的合理性。


我們可以根據在公共危機事件中,

個人與事件的關聯程度情緒反應程度,將個體在事件中的捲入水平分為四種類型。

關聯程度可以分為低、中、高三種。低關聯程度是指,事件發生地遠離自己,但是自身不可避免地處於整個大環境中,比如在湖北省外,未接觸相關人員,自行居家隔離的我們大多數人;中關聯程度是指,在自己的生活區域內有一定危險因素,但是自己本身處於健康狀態,比如居住小區內有確診病例,但是自己未接觸並保持健康;高關聯程度是指,自己周圍的家人、朋友等情感上及身體上距離較近,甚至有直接接觸的人,比如奮戰在武漢一線醫護人員的家屬。

情緒反應水平可以簡單分為,強烈、不強烈、較低三種程度。以這兩個維度建立座標,可以將我們每個人大致分為四種類型,劃分在四個象限內。

面對“黑天鵝”,為什麼還有人無感?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事件關聯程度進行自我劃分,也藉此瞭解關聯程度的不同,對待事件的態度與認知也會有所不同。

客觀型Ⅰ

是指高事件關聯,高情緒反應類型。在本次事件中這一類型群體大多在湖北省內,或者有親戚朋友直接捲入事件中。焦慮情緒體驗相對較高,甚至會在一定程度上因焦慮產生軀體反應。高度關注事態發展的同時也能積極做好自身預防。防疫工作開展相對順利,但是心理疏導的首要目標群體。

敏感型

是指低關聯,高情緒反應類型。在本次事件中為遠離重點區域,且無任何直接關聯卻情緒喚起水平較高,易在事態發展中產生悲觀、恐懼,甚至等情緒反應。會配合社會開展並執行預防工作,但因自身的情緒易感特質,同樣是其他省市心理疏導的重要目標群體。

客觀型Ⅱ

是指低關聯,低情緒反應類型

。這類群體一般佔到整個群體的80%左右,情緒平穩,能相對冷靜客觀面對事件發展,並在需要的情況下采取積極行動。各地開展的援助工作,或社區招募志願者群體時,這一類型都能更加積極有效參與其中。

鈍感型

是指高關聯,低情緒反應類型。他們直接與事件相關,但無焦慮或焦慮水平極低,雖然情緒平穩,但低警覺特點使這類群體成為隱患群體,不在乎或輕視問題的認知反應會給國家防疫工作添亂。因此這類群體是社區防疫中重點關注人群。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事件關聯程度進行自我劃分,也藉此瞭解關聯程度的不同,對待事件的態度與認知也會有所不同。如果你有朋友直接接觸事件,你的關注程度就會高於沒有這類聯結的人群,那麼同等重視程度的要求就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至於自身的情緒反應水平,也建議大家能及時做一定專業的自我測評,及時瞭解自身情緒狀態,必要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心理疏導。公共危機事件面前,瞭解自我,增進理解,相互援助,我們共同努力。

下圖掃碼可參與線上免費心理適應度測試。

面對“黑天鵝”,為什麼還有人無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