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梳理東晉北府兵的興衰四部曲

北府兵的成名,是在淝水之戰。此戰,謝玄以8萬北府兵大勝苻堅80萬大軍,解除了東晉王朝的滅頂之災,同時也成就了北府兵在歷史上的赫赫威名。

那麼,北府兵從何而來?它為什麼叫北府兵?最終又走向了何方?接下來,我們就來梳理一下北府兵在東晉的興亡史。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梳理東晉北府兵的興衰四部曲

1、北府兵的產生——郗鑑階段(328-369年)

北府兵最早並非產生於謝氏一族。

公元317年,晉室南渡,琅琊王司馬睿和琅琊王氏結合,在建康(今南京)重建了晉朝,即東晉。

可是,東晉初年,政局並不穩固。“王與馬,共天下”,東晉皇室成了門閥世家的裝飾品,並由此導致了王敦、蘇峻之亂。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梳理東晉北府兵的興衰四部曲

  • 王敦之亂

王敦之所以要造反,原因在於司馬睿想要削弱琅琊王氏的勢力力。司馬睿提拔劉隗、刁協等人,目的就是制衡琅琊王氏。

王敦起兵於322年,尚未篡位便於324年病逝,在平定王敦之亂的過程中,蘇峻功勳卓著,被授予冠軍將軍。

  • 蘇峻之亂

王導之後,出身潁川庾氏的庾亮執政。不久,庾亮解除了蘇峻的兵權,徵為大司農。

328年,蘇峻以討伐庾亮為名,聯合祖約起兵反叛,攻入建康,專擅朝政。同年,溫嶠、陶侃起兵討伐,蘇峻戰敗被殺。

王敦、蘇峻之亂,之所以能迅速攻入國都建康,其主要原因便是建康周邊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支持,而北府兵便是在這一背景下建立的。

328年,郗鑑將廣陵、京口等地不斷南下的北方流民和流民帥組織起來,建立了北府重鎮。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梳理東晉北府兵的興衰四部曲

京口

東晉都建康,以京口為北府,歷陽為西府,姑孰為南州。

郗鑑組織的軍隊鎮京口,而東晉以京口為北府,所以稱“北府兵”,京口就在現在的江蘇鎮江。京口之於建康,猶如孟津之於洛陽,京口是建康的門戶和鎖鑰之地。

這一階段的北府兵主要用來穩定東晉朝政,保持各世家大族間的平衡,消除潛在的叛亂。東晉初年的門閥三巨頭是王導、庾亮、郗鑑,而郗鑑和王導死於339年,庾亮死於340年,三巨頭的相繼去世使東晉朝廷暫時穩定了下來。

郗氏掌控京口北府兵直至369年被桓溫逼走,有41年的時間。

2、北府兵的鼎盛期——謝玄階段(377-387年)

謝氏統領北府兵的時間不長,但卻是北府兵的全盛時期,我們可以將郗鑑時期的北府兵稱為“舊北府兵”,謝玄時期稱為“新北府兵”。

377年,前秦苻堅統一我國北方,氣勢如虹。東晉在北方受到了空前的軍事壓力,為了應對這一局面,孝武帝下詔求良將鎮御北方。於是,謝安便舉薦了自己的侄子謝玄,之後謝玄被任命為建武將軍、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鎮廣陵,後鎮京口。

謝玄的做法與郗鑑相同,通過大量徵召廣陵和京口從北方避亂而來的流民來組建北府兵,而領兵者一部分是郗鑑時期的舊部,一部分是新募的流民帥,比如劉牢之。

這一階段的北府兵主要用於外戰,即淝水之戰和謝玄北伐,同時用來平衡長江上游的桓溫一族。

如果說“新北府兵”與“舊北府兵”有什麼不同的話,舊北府兵完全屬於門閥士族的軍隊,而新北府兵不僅僅屬於謝氏,東晉的中央政府也開始掌控軍隊,這一點使謝玄的北府兵在衣甲兵器上都要強於舊北府軍。同時新北府兵還出現了許多名將,比如劉牢之,何謙、諸葛侃、高衡、劉軌、孫無終等等,這也是謝玄在淝水能夠擊敗前秦苻堅的底氣和基礎。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梳理東晉北府兵的興衰四部曲

謝玄北伐

淝水之戰後,謝玄開始北伐,並收復兗、青、司、豫四州,而劉牢之作為前鋒一直殺到鄴城,但劉牢之最終被慕容垂所敗,北伐失敗。

387年,謝玄交出北府兵權,而此前謝安已經讓出了宰相之位,至此謝氏職掌北府兵的時期結束。

3、北府兵的瓦解——劉牢之階段(398-402年)

謝氏離開東晉中樞之後,皇族司馬道子掌權,京口太原王氏出身的王恭徒有虛名而無實力,於是劉牢之的北府兵便具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劉牢之從王恭府司馬逐漸成為了都督數州諸軍事。

從劉牢之開始,北府兵從世家大族的“工具”變成了一支獨立的力量,沒有任何一個世家大族可以掌控劉牢之。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梳理東晉北府兵的興衰四部曲

但劉牢之在軍事上獨立之後,並無明確的方向和準則。劉牢之先叛王恭歸順朝廷,之後斬殺王恭,代之接管兗、青、冀、幽、並、徐、揚七州及晉陵的軍務。

400年,劉牢之平定孫恩起義,戰功赫赫,聲望大振。

402年,桓溫之子桓玄造反,朝廷以劉牢之為前鋒都督、徵西將軍,兼任江州刺史討伐桓玄。可是劉牢之不聽外甥何無忌與部將劉裕的極力勸阻,執意投降桓玄,之後劉牢之被桓玄迅速調離京口,奪去了兵權。

最後,劉牢之在是否再反叛桓玄時猶豫不決,心灰意冷,上吊而死。

從此,北府兵為桓玄吞併後瓦解,北府兵重要將領高素、竺謙之、竺朗之、劉襲、劉季武、孫無終均被殺,劉牢之的兒子劉敬宣投奔南燕慕容德。

至此,北府兵實際上已經不復存在。

4、劉裕重組北府兵——代晉建宋

劉牢之死後,北府舊將劉裕404年在京口重組了北府勢力。劉裕雖然出於北府,而跟隨劉裕的部將其實基本上都已經與原來的北府兵無關了。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梳理東晉北府兵的興衰四部曲

劉裕

這一時期的北府兵已不再只是原來的興復東晉的軍隊,而是逐漸變成了“造宋”之兵。

劉裕一生,從北府軍將領冠軍將軍孫無終的司馬開始,後來成為劉牢之的參軍,追隨劉牢之平定孫恩之亂。劉牢之死後,劉裕自立。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梳理東晉北府兵的興衰四部曲

  • 對內,劉裕平定了桓玄之亂,並相繼消滅了桓楚、西蜀、盧循、劉毅、司馬休之等地方割據勢力,使東晉真正出現了統一之局;
  • 對外,劉裕滅南燕、後秦等國,以卻月陣大破北魏,收復了淮北、山東、河南、關中等地,光復洛陽、長安兩都。

這一時期的東晉版圖達到了極盛,約有280萬平方公里,與後世的北宋面積相當。


420年,劉裕代晉稱帝,建立宋朝,史稱“劉宋”或“南朝宋”。而當年的北府兵,歷經郗鑑、謝玄、劉牢之、劉裕四個階段,從專屬於世家大族的軍隊逐漸變成了劉宋皇族軍隊的主力,從地方勢力轉化成了皇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