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三八”特别系列」冀南巾帼风范——王芝潼

学就西川八阵图,

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

何必将军是丈夫。

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

让大家一睹冀南巾帼风范!


滏阳儿女的绝唱

青春,是幻想的年代,对未来的世界、生活和事业充满着五彩缤纷的梦幻。这里介绍的这位50年前的女青年——王芝潼,也和我们这些年轻朋友一样,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但她不是在梦幻与希望中度过自己的青春,而是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美丽的青春赞歌。

王芝潼,1914年9月出生在冀县稍门口村一户农民家庭里。当时,因家境较富裕,供她上学,在18岁那年考入冀县女师,两年后转入简易师范学习。在师范学习期间她生活俭朴,刻苦学习,成绩较好。她自幼喜爱音乐,在风琴前能弹奏出美丽动听的乐曲,校园里常常响起她银铃般的歌声,同学们都称她“小杜鹃”。

1936年,王芝潼毕业,先后到徐家庄和门家庄小学从教。这一年中国的形势急剧恶化:5月,早已占领东三省的侵华日军又开始在华北制造事端;7月,国民党和日寇达成妥协投降的“何梅协定”,12月日本侵略军又策动汉奸进行所谓“华北五省自治运动”;12月,平津学生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全国救亡运动。所有这些,对于刚刚步入社会、思想单纯、充满天真和热情的王芝潼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她开始渐渐醒悟了,自发地给小学生讲“民族独立”、“不当亡国奴”的简单道理,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启发孩子们的民族自尊心。

“七・七”事变后,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严酷的现实进一步敦促这个一向好动,勤于思考的女青年,开始认真考虑抗日救亡活动,她对同学说:“国难当头,当教员不足壮我志,洗民族之耻,挽国家之危才是我的愿望。”约过了两三个月,随着我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扩大,干部极缺,在老同学谢秀彩的帮助下,王芝潼说服了家人,投身革命,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10月,王芝潼入晋察冀抗大分校培训班学习,她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书籍,以理论武裝自己的头脑。在业余时间,她还谱写了四首抗日歌曲,深受广大抗日群众喜爱,在解放区广为抄录、传唱。

1940年2月,束冀县成立,王芝潼任妇救会宣传部长,她把整个身心都扑在抗日工作上,25岁的她还没顾上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旧历年关、她又一口气起草了《抗联工作要点大纲》、《基层选举要领》、《青联儿童部工作》等文件,还为《团结报》谱写了歌曲,在晚上、行军途中或在破路活动中打腹稿,白天俯在老百姓的土炕、饭桌上写,王芝潼就是在这样艰苦环境中忘我工作的。

1942年3月5日,王芝潼带领5人工作组到范家庄开展抗日工作,中午她们组织群众到小学院子里开会,不慎被汉奸郭五申发现,向敌人据点报了信,中午一时,放哨的民兵发现敌情立刻通知开会的人,王芝潼她们迅速组织群众转移,等群众撤离后,敌人很快扑上来,包围了学校,当王芝潼从菜地下坡正要下河时敌人开枪了,子弹从她左肋射进去,顿时鲜血直流,她不幸被捕了。

下午3时,敌人没抓到其他人就押王芝潼回据点,晚上开始审讯:“你叫什么?”没有回答。“你是哪里人?”仍没有回答。“你在八路里干什么?”还是没有回答。通宵的审问,严刑拷打,我们的女英雄仍然是一言不发。第二天整整一天,她拒绝进食,深夜无可奈何的日本鬼子只好下命令“就地枪决”。

3月21日拂晓,5名特务从据点偷偷架出王芝潼,趁蒙蒙夜色向滏阳河边走去,在河堤上,这伙汉奸向我们的英雄开了枪,滏阳河水吞没了烈士的身躯。

一位年轻的生命为了民族的利益牺牲了,带着她的梦幻,她的理想,她的五彩缤纷的梦,与东去的河水汇流在一起,这涛涛不绝的河水吟出了冀南英雄儿女的绝唱。


冀南烈士陵园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