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像語文和英語這種學科,有時答案不合理,為什麼老師總是強行解釋,就是不肯承認答案設置不合理?

謝鑫


別理他們。英語我不是這個專業的,就不評論了。語文,言之有理,能自圓其說即可,沒有答案。說出你的觀點,論證你的觀點,假如你的老師說你亂說,你就鄙視他


阿卣卣


您好,很高興可以回答您的問題。我是一名初中語文教師,就來說說語文吧!

首先,我要肯定您的說法,語文的一些閱讀題,答案確實不固定,有時正確答案上還會標註“言之有理即可”!遇到這樣的情況,答案確實會多樣化,那麼老師在判的時候也會合情理去做。在我們的實際學習中,經常會出現的,我們一般都告訴學生建議這樣的題怎麼寫,可能答案也存在不全面的問題。(畢竟出資料題的人也不一定就是專家教授的,有時難免會出錯的)

像您說的答案明顯不合理,但是老師強加解釋。我覺得應該是老師的準備不夠充分。現在一些老師自認為是經驗教師,課前不備課,說到哪講到哪。想想他連課都不備,怎麼會去做題研究題呢!所以同學們提出疑問時,老師只能隨著答案去靠攏!

但我還是要提醒您一下,要是您的老師不是那麼不負責,那就得好好琢磨一下這些題目了。想想是不是你的理解偏了。例如一些中高考的真題和模擬題,那都是數多位專家研究出來的,一般都是有依據的,輕易不會出問題的!

建議您在遇到這樣的問題時,課上老師講完了,課下您可以去找老師交流溝通。再聽老師講一遍看看能不能明白過來。一般如果爭議很大的題,它也不會作為正式考試的題目出的。

以上是我對您問題的回答,希望您有時也不要太較真。理解意思,領會精神就可以了!正式的考試題目還是很規範的!





人不學不知道


題主這個問題讓我想起高一時所學的李健伍的《雨中登泰山》,課後習題答案總是說,松樹的成長反應了勞動人民堅毅,不怕困難的精神……,好多那些看上去,都具有時代氣息選項設置。

所以,當看到這種牽強的解釋時,我們就覺得很厭惡,想吐。當時,我們班其它各科成績均為第一,可語文成績次次倒數第一,就是也與這個原因有關。

也有很多被選入試卷中的文章的作者表示,自己寫作時,確實沒有想過試卷中的選項所涉及的內容。作者還說,如果讓自己來做自己的文章的話,也有可能得不及格,甚至是零分。

這告訴我們兩件事,第一,做文科題目需要套路,即使是文章作者本人,如果沒有經過一定時間和技巧的訓練,也會吃癟。第二,拒絕接受選項的提示,會讓我們的學生在分數上,吃虧。

一、看到我們能學到什麼更重要

高三時,有個語文老師,給我們講選擇題答案。講到最後,發現黑板上多出一個答案。於是我們大笑,知道老師講錯位了。

也就是說,基本上他講得都錯了,可是老師還能講出理由來,不得不佩服他很厲害。於是把答案順一遍後,他又重新來過。

我們能感覺出來,一個語文老師“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大將風範”。

和題主的想法不同,我們之所以大笑,是因為我們很佩服他的。不僅是因為他能把錯誤的選項,在極短時間就內解釋清楚了,而且還因為他帶給我們的啟發,

1、雖然他有自己的弱點,有時候會瞎編。但是,我們班語文高考成績當時在全縣都很出名,130+的學生有很多。

主要原因是他能給我們及時反饋。每次考完試,第二天只要是他的語文晨讀課,我們的成績就會被寫在黑板上。當天夜裡他就會給改出來。優生分數寫出來,進步學生名單也寫出來。我們學到了什麼是敬業,以及尊重我們的勞動。

他的不足,反而讓他更具親和力。

2、我們還從他身上學到,文科就是用來解釋的。只要你合情合理就可以。但是你合情合理,自圓其說,並不意味著別人就贊同你的觀點。比如,關於《紅樓夢》解讀,一直都分為兩個派別——評點派、索引派。而且各說各有理,誰都不服誰!王國維、胡適和周汝昌,都參與進來。

題主說,為什麼老師的不願意承認選項是不合理呢?有可能是老師沒解釋到位,也有可能選擇設置得真得不合理,更有可能是我們生活閱歷不夠,暫時還不能理解。

建議,最好能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到什麼,而不是揪著別人的錯誤不放,或是可能是自己的錯誤不放,先擱在一邊。以後再去理解。我們的苦惱和氣憤的情緒會少一些。

二、語文、英語選項的特點

在《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作者萬維鋼指出,文人思維的三個特點分別為,注意直觀感受,喜歡解讀和細節。像劉心武解讀的《紅樓夢》,于丹解讀的《論語》,不管學術界的評論如何,我覺得學到了很多東西。至少他們都有原創的成分在裡面——加入了很多現代的元素。

再回到文科選項的設計上來。

有一個高三的男生問我,有些英語閱讀理解的選項如何解釋。

我問他,你的英語老師如何解釋的。他說,很牽強,我們老師給的解釋我能理解,可是我這樣理解為什麼不行啊?

我說,你可以問你的英語老師啊。他說,老師讓我自己想。

看上去他很苦惱,我給他解釋說,首先英語閱讀理解的選項的設置是最佳選項,不是正確選項!

這兩者有什麼不同呢?

在低年級這二者沒有什麼不同。比如,在初中或是高一,正確選項就意味著要和文章的意思是一致的。

可是,這兩者差別很大——最後入選的可能只是文章的一部分。到了高三或是更高年級,我們就只能用排除法,把錯誤的排除掉,才是正確的選項。

如果你感覺老師講得很勉強,那是因為老師先看正確選項,然後用自己的解釋來和你說明的,我知道任何東西只要一解釋,很容易就解釋清楚了。

不過,只要解釋就加入了老師自己的生活經驗。有的同學能理解有的則不能。就像上面那個學生。

如果送排除法,找到他的位置,看一看為什麼錯就可以了。當然還需要大量的訓練才可以做到。

再比如,完形填空,一般來講對一個名詞的考查,它的上下文都有暗示的,僅看四個選項四,把它們帶入後,我們發現通過意思都能夠解釋的清楚。那怎麼辦?就是注意上下文暗示,還有要根據情感因素來進行排除。

寫在最後,首先文科就是這個樣子,本身就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用排除法去理解文章,可能更具有積極意義。發現別人的優點,看看自己能學到什麼,會讓我們的思維更活躍。還有讓別人認錯,不容易,這是人性。


江蘇考英語


語文這一科答案不合理,還有可能說的過去,但是英語這一科是不可能存在答案不合理的情況的。

因為,英語在出題的時候,都是題目寫什麼,底下就直接問什麼,腦子都不會帶一點拐彎的。你自以為這個題目的答案不合理,實際上是因為你沒有看懂文章的意思,而且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沒有可能一個詞一個詞的把整個意思全部說透徹。也有很多老師自己也沒有完全看懂意思,只能按照答案去講解,所以你才沒有辦法理解透徹。

給你講一個事實,就是中國絕大多數的高中英語老師自己做高考卷子的分數都只能在110~130之間。很多名校的一線老師做一些易錯題,都很容易出錯。畢竟他們不是學生,沒有天天刷題,也沒有天天去複習那些偏難的知識點,所以他就不可能做到卷子上面的每一句話都看懂。

因此,英語這一科真正學得好的學生不是靠老師而是靠自己。你如果覺得卷子上面哪一個題目有問題,我建議你你就把這個題目上面的每一個詞,每一個短語用牛津英漢雙解高階詞典查一遍,把這些你查出來不會的內容背一遍,背完以後你再去讀這篇文章,你就會發現英語的題目和答案完全非常合理。

英語的閱讀理解無外乎就是掌握兩個東西,第1個就是單詞,高中範圍內所有的單詞就是3500詞範圍內的單詞。高考不會超綱,你平時做題的時候選擇難度匹配的卷子就可以了。第2個就是詞組短語和固定用法,3500詞相互組合形成的1.5萬個詞組短語和固定用法必須要背下來。不背下來,你想要做到,卷子上每句話都看懂,那是不可能的。

搞明白這兩個東西以後你再去追究語法上的一些細節,比如說在時態上面的一些細節,那麼做題基本上就不會錯了。英語如果要拐點什麼彎,那就是在虛擬語氣和時態這兩個事情上面做文章。也只有在這兩個上面做文章才能讓題目有一定腦筋急轉彎。

剩下的英語閱讀題都是屬於侮辱智商類的題目,只要你能夠看得懂,不可能不會做,也不可能覺得題目模稜兩可。英語有幾十萬道閱讀題被出卷人出出來。你市面上買得到的卷子,那些閱讀題都已經經過幾萬名教師驗證了。根本就不存在哪道閱讀題,答案設置有問題的情況。

凡事不要想當然,如果你在這些事情上面過度的鑽牛角尖,對於你的學習是不會有好處的。


外語那點事


[左右互搏的觀點💥] 如果你站在講臺上,大概率也會如此;就像孩子犯了錯,父母責怪起來,孩子也會本能的狡辯幾下。這個問題,非常值得探討。

1)角色的影響力

面對很多主觀問題,一旦初始選定了立場,再改變立場的難度非常大。教師的立場中,一旦有了答案,維護這個這個答案就是教師的責任,即使他在非教師角色下認為那個答案並不妥善。這種情況,在數理化這種領域少一些,但實際也不少,數學最少,到化學就多起來了,到了生物醫藥領域,那就更復雜了,比如中西醫辯論,簡直無邊無際;至於語文、英語、更恐怖的是史政領域,只能呵呵了。

2)價值傾向

老師內心還有一種傾向,就是保證學生的成果可衡量,過於容納彈性,不容易有結果,教師的成就感就會降低,尤其是在考試製度比較強勢的情況下,老師更傾向於讓學生“得分”,而得分是有標準的,幫助學生獲得好成績,是教師的一種責任。即使老師認為答案有充分探討空間,也不會輕易進入這種空間,等畢業再跟老師聊試試看,你會發現他也會海闊天空。

3)傳承與變異

傳承與變異是一對矛盾,任何問題的回答都會變化。π等於多少?不同時代給出的答案是不一樣的。教師傾向於“傳承”,而學生不見得,尤其是青春期的學生,挑戰權威是內在的動力之一,希望變異。這之間的矛盾,在數理學科領域,學生的智識水平容易被碾壓,不敢質疑;而在語言、歷史等領域,由於互聯網提供了大量信息,很多問題就敢於向老師叫板了。事實上,確實有些問題,老師的知識儲備還真不見的比學生多;有中學生的英語水平比老師高、寫文章小說比老師的情況也已經出現;教育改革,必然也要包容這些方面的變化,挑戰已經出現,……
以上希望有用,本人專注研究教育,歡迎轉贊評藏+關注!謝謝。

李駿翼x聊教育


大家好,我是教育領域創作者,同時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堅信好的教育,還是應該給人帶來成功體驗。

像語文和英語這種學科,有時答案不合理,為什麼老師總是強行解釋不合理,就是不肯承認答案設置不合理?我的看法如下:

1.老師備課不充分

老師備課不充分,只相信答案,缺乏了自主思考的能力,由於老師認為手裡有答案,課前沒有備課,因此對於文章的分析不是很到位,可能答案是對的,但是學生沒有理解到,導致學生認為答案有問題。

2.學生理解不到位

由於學生認知有限,雖然老師講的很清楚,但是學生閱歷少,不能很好的理解老師講的知識點,因此認為答案有錯。

3.答案確實有錯

老師在講課時,可能發現答案不合理,但是暫時又沒有思路,所以照著答案分析了。當然也可能老師存在強行解釋的情況,或許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趕進度,也有可能為了面子,擔心沒有講好,形象不好!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分享,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啟發。謝謝大家!歡迎關注!歡迎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看法!


Today物理


您好,你說的問題,主要有這幾種情況:

第一種,答案只是出版社統一印刷的,可能在某些細節上沒有注意到,答案經過驗證,確實不太合理時,一般老師都會及時糾正的。

第二種,像文科類的標準答案一般都比較官方,說白了就是不接地氣,也不能算錯,只能說不是最好的解答,針對這類,相信老師會給學生分析到位。

第三種,廣義的文科問題,答案確實不是統一的,因為每個人的理解能力以及立場不同,答案也不盡相同,沒有對錯。

當然,針對答案不合理時,大家可以一起討論。如果覺得老師說的答案有問題時,希望同學可以私下找老師問明白,既不耽誤老師上課,又能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師交流,此為最佳的解決方法。



艾尼優教育客服


許多學生都有這種問題。我自己在讀初高中的時候,也有過這樣的想法,“這個答案好傻呀,我寫的比這個好!”

老師常常犯錯

我在心理學課本上還看到一個更離譜的實例:統計心理學的某一版,前面寫標準差不適合計算,不到一頁,寫標準差適合計算。

很多老師,從各個角度解答這個矛盾點。事實上,在我看來,這就是個錯誤!你怎麼解釋,也沒法解釋字面上的矛盾!

所以說,老師們常常會犯錯,過於拘泥於課本。

是自己水平不夠嗎?

事實上也有很多情況是自己知識水平不夠,導致不能深刻地理解題目或者課本。

有一篇古文《木蘭辭》,裡面有一句“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有人問“唧唧”是什麼聲音?

很多人會說,當然是機杼聲啊,唧唧唧唧,很形象。但仔細一思考,其實這個唧唧應該是“嘆息”的意思。所以水平不夠、思考太表面,也會產生錯誤理解。


綜合起來說,就是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思考能力!如果你已經站在一定高度了,產生了懷疑就可以去探索。如果你自身水平不夠,胡亂質疑會陷入“不可知論”的漩渦,可能最後你就沒法正常的獲取知識了!

恰當的質疑,獲得合理的解釋。希望能幫助到你!


大鵝有話說


曾聽一位老師的課。有一道題我提出我的看法,認為他的答案不對,這下老師猶豫了,覺得我的答案對,但最後這位老師說他的答案是上面供討論提供的,他說考試時還是按他的答案,因為到時他們評閱試卷。說到這裡,老師堅持用他們答案是為了你好!知道了吧?!


瑞泉446


答案可能不合理,但是這種答案可能會比較容易上分,應試教育要得不就是分數嗎?

你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答案,這都不是問題,試卷又不是你的人生。

如果老師是錯的,你也理解下老師吧,人都是要面子的,尤其是老師本來就是教人的行業。

現在語言類的科目多元化比較嚴重,以前沒出現的詞現在也多了起來,包括以前沒有的意思現在也可能有,可能就是時代發展的現象吧。

這種題目應該只是少數,所以不要太去計較。

保持自己思想的獨立,但也要靈活對待生活中的不同觀點。

祝你學業有成,萬事如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