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嘮嘮鬼才畫家埃舍爾的平面鑲嵌1:妙用鏡像對稱

女士們,先生們,老少爺們兒們!在下張大少。

有時候,你永遠不知道科學和藝術的界限。這個系列,嘮嘮遊走在科學和藝術之間的劍走偏鋒的鬼才畫家埃舍爾。每期大約介紹3~5幅埃舍爾的作品。

顧名思義,平面的規則鑲嵌是將一個平面規則地分割成相似形狀的圖形,這些圖形彼此相鄰,不留下任何開放空間。平面鑲嵌是埃舍爾最豐富的靈感源泉,似乎伴隨了他的一生,永不枯竭。

中世紀時期居住在伊比利亞半島的摩爾人是這方面的老司機。他們用此法裝飾牆壁和地板,特別是在西班牙的阿爾罕布拉宮,埃舍爾自稱這裡是啟發了他創作靈感的地方。他們把完全一樣的各色馬約利卡瓷磚密鋪在一起,中間不留下任何空間。可惜的是,伊斯蘭教不允許製作"偶像",因此他們的作品只侷限於一塊塊的瓷磚,只做抽象的幾何圖案的設計。但很幸運,荷蘭人埃舍爾並不是教友,他的作品中經常使用具體的魚、鳥、爬行動物或人的形象作為設計的元素。

想要在平面上實現對稱,我們必須考慮三個基本原理:平移、旋轉和鏡像。今天,在下來嘮嘮埃舍爾妙用鏡像對稱來實現平面鑲嵌的三幅版畫。

1 天鵝,木刻版畫,1956年,20×32釐米

在這個鏡像對稱的例子中,天鵝在一個封閉的環路中飛翔,形成了一個橫臥的數字"8"。為了穿越鏡像,每隻天鵝都要像餅乾一樣豎立起來,一邊塗上白糖,另一邊塗上黑巧克力。在中間,白色和黑色的鵝群交匯,填滿了彼此的開放空間。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正方形的平面圖案。

埃舍爾曾經說:"我可以大言不慚地說。我能夠享受到這種完美,並見證它的存在,因為它並不是我的發明,甚至也不是我的發現,數學法則完全不是人類的發明或創造,它們就在自然之中,完全獨立於人類的智慧而存在,一個人無論有多少聰明才智,他所能做的,最多也只是把它們找出來,並予以確認。"

嘮嘮鬼才畫家埃舍爾的平面鑲嵌1:妙用鏡像對稱

2 騎士,木刻版畫,1946年,24x45釐米

為了展示光明騎士是黑暗騎士的鏡像,埃舍爾描繪了一條環形的帶子,上面有一隊騎士向前行進。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段布料,上面編織著圖案,經線和緯線是不同的顏色。淺色背景上的黑暗騎士因此改變了布料背面的顏色。在圖案中間,正反兩面交織在一起,彷彿光明騎士和黑暗騎士一起填滿了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科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就曾在他的書《基本粒子發現簡史》的封面上使用了《騎士》這幅作品。

嘮嘮鬼才畫家埃舍爾的平面鑲嵌1:妙用鏡像對稱

3 兩個相交平面,木刻版畫,1952年,22x32釐米

兩塊矩形薄板以微小的角度相交。每塊板上都開了洞,留下魚和鳥的形狀。一塊板上的洞可以用另一塊板的實體部分填充。兩塊板上的魚和鳥互為鏡像對稱。

嘮嘮鬼才畫家埃舍爾的平面鑲嵌1:妙用鏡像對稱

下一期,我們聊幾幅以圖形作為背景的畫作。

1 《埃舍爾大師圖典》,莫里茨·科內利斯·埃舍爾著

2 《魔鏡:埃舍爾的不可能世界》,布魯諾·恩斯特著

3 M.C. Escher The Graphic Work, Maurits Cornelis Escher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在下告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